胡翠萍 邱麗梅
寧夏自治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靜脈留置針在臨床運用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胡翠萍 邱麗梅
寧夏自治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目的:探討如何科學護理減少留置針留置失敗。方法:通過對48例使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的跟蹤觀察,對留置針留置失敗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結果:分別對出現(xiàn)不良反應進行原因分析并加以護理對策,減輕患者的痛苦和護理工作。結論:科學的護理可以提高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護理工作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率。
靜脈留置針;常見問題;對策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臨床輸液、輸血、靜脈給藥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具有痛苦輕,對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易脫出血管,便于肢體活動,維持時間長,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等諸多優(yōu)點,被廣大護理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但靜脈留置針在臨床應用中受到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心理狀況,患者血管條件、認知程度、營養(yǎng)狀況等不良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此,在靜脈留置針留置期間做好預防護理十分重要,本人就根據(jù)多年的工作實踐對常見問題作出應對措施。
1.1 一般資料寧夏第五人民醫(yī)院石炭井醫(yī)院呼吸內科自2013年4-5月收集病例48例,年齡在37-92歲,保留時間最長為7天,最短2天。
1.2 操作方法:置管前護士應將靜脈留置針應用的目的、意義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溝通解釋工作。①用0.5%碘伏常規(guī)消毒穿刺部位皮膚,進針方法與普通靜脈穿刺相同。②針體后部活塞見回血后,再緩緩進針1~2mm,確保針尖斜面全部進入血管內。③右手固定針栓,左手順著血管走行方向慢慢向前送套管,使套管完全置入血管內,以免折彎。④取出針栓,立即用左手將套管尾部向上折90°以上,阻止血液回流。⑤右手接上輸液管后放平,固定。
本組出現(xiàn)靜脈炎2例、套管針脫落4例、液體外滲3例、套管針阻塞3例、皮下血腫2例、局部反應及靜脈血栓各1例。
3.1 靜脈炎是臨床靜脈輸液中常見的不良反應,本組出現(xiàn)的2例靜脈炎1例由于反復快速大量輸入高濃度高刺激藥物所致,1例由于患者年齡大(92歲)、血管壁薄、操作技術不熟練造成。靜脈炎一般表現(xiàn)為由皮膚進針處沿靜脈走向出現(xiàn)紅、腫、硬結,多因操作技術不熟練、套管針穿刺時對血管壁造成一定損傷,以及套管針在血管內移動機械性損傷血管壁,未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透明膠貼粘皮膚處出汗,病人機體抵抗力極度低下;留置時間過長,反復快速大量輸入高濃度高刺激藥物所致。
護理對策:首先操作過程中正確使用無菌技術。皮膚消毒范圍大于敷貼面積,一般在8 cm×8 cm范圍內嚴格仔細消毒,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換敷貼[1]。其次正確選擇血管在血管及套管針的選擇上:選擇富有彈性且走向直的靜脈,避免選擇穿刺靜脈上方有靜脈瓣的靜脈,多選擇四肢血管,如大隱靜脈、手背經(jīng)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盡量使其充盈易見,必要時也可選擇頸外靜脈。(不宜選擇a.、關節(jié)處、b、靜脈已變硬者、c、已有感染、血腫、滲漏、炎癥。d、有靜脈曲張及影響循環(huán)的部位。e、手術同側肢體或患側肢體靜脈。f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筛鶕?jù)病人的年齡、靜脈條件、選擇不同型號的靜脈留置針。第三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輸入高滲溶液或刺激性藥物時選擇血容量充足管腔大于針頭的靜脈,輸入較大微粒藥液要充分溶解和稀釋。第四保持針眼處無菌,每日用碘伏、酒精消毒并覆蓋無菌敷料,勤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熱、痛、硬結等,根據(jù)不同程度可以進行熱敷、理療,嚴重時進行拔管。第五套管針要全部進入皮下,并用透明敷帖固定好,防止敷帖在皮膚內外滑動。第六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增強抵抗力。對于敷帖處有汗液及松動時要及時更換,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如果發(fā)生靜脈炎要立即拔出套管針,局部碘伏消毒。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與留置時間成正比,3天內靜脈炎發(fā)生率最低,故建議常規(guī)留置時間為3天較為合理與安全[2]。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應用"三消法"消毒皮膚,即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針前消毒,可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延長靜脈留置針保留時間。
3.2 套管針脫落及液體外滲本組使得套管針脫落4例是由于碰住衣物(3例)和用手抓脫留置針(1例)引起,3例液體外滲由于固定不牢套管針未完全脫出于血管外造成。套管針脫落及液體外滲表現(xiàn)為套管針脫出于血管及皮膚外,若未完全脫出血管,在輸液過程中表現(xiàn)為液體外滲。臨床靜脈輸液的藥液外滲是常見的并發(fā)癥,特別是刺激性強的藥液,給病人造成的痛苦較大。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過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動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內或套管與血管壁接觸面積太大等。
應對措施穿刺后用專用透明膠布固定,并用長膠布將套管針的尾端向上盤起,固定好,囑病人避免留置針肢體過度活動,必要時可適當約束肢體,同時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過緊,并加強對穿刺部位的觀察及護理,對能下床活動的病人,應避免在下肢進行穿刺??刂戚斠核俣?,如靜推藥液時速度一定要慢,邊推邊觀察套管針是否在血管內,防止藥液外滲。護理人員應多巡視、多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如發(fā)現(xiàn)局部腫脹明顯立即拔掉套管針,a.局部濕敷用50%硫酸鎂進行濕敷或取土豆片貼敷于紅腫部位。B、局部封閉取0.9%生理鹽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氫化可的松0.5克混合液局部浸潤封閉。C局部物理療法。
3.3 套管針阻塞本組出現(xiàn)的2例套管針阻塞均由輸液后未及時推注封管液造成。套管針阻塞是因各種原因造成血液在套管內凝固,堵塞套管針。常因輸液后未及時推注生理鹽水封管液,造成血液反流入套管凝固而阻塞,另外封管液不足,推注速度過快也可造成套管針阻塞,也與病人的凝血機制異常等有關[3]。應對措施如發(fā)生套管針堵塞,應拔管重新穿刺,不可強行擠壓套管針或加大輸液壓力,將凝固的部分血液壓回血管內,成為栓子,引起栓塞。老年人血管彈性回縮有退行性變,血液多呈高粘度性,容易形成小血栓,導致堵管。盡量避免患者朝穿刺側臥位,這樣容易引起針管彎曲,輸液不暢以致發(fā)生血液凝固堵塞。封管液有兩種,一是生理鹽水,二是稀釋的肝素鈉,其濃度為125u/ml。稀釋的肝素鈉封管效果優(yōu)于生理鹽水,因此首選肝素鈉,每次注入3-5 ml,維持時間可長達24小時以上。將生理鹽水充于留置針內可防止血栓形成,且無需配液,方法簡單,尤其適應于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障礙和肝腎功能不全等不宜應用肝素的病人,生理鹽水用量為3 ml~10ml,對于腦梗死或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者封管液則最好選用稀釋的肝素鹽水,劑量以2 ml為宜。封管方法:封管應采用連續(xù)、不間斷、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滿整個導管腔,至推完藥液后再拔針,堵管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切忌用力推注液體[4]。
3.4 皮下血腫本組造成皮下血腫2例的發(fā)生,主要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練、技巧掌握不好、操之過急等有關而造成留置針穿破血管壁形成。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穿刺技術,并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根據(jù)病人具體情況選擇粗直、有彈性、遠離關節(jié)血流豐富、無靜脈瓣、利于固定的血管為宜。穿刺時應盡量選擇上肢靜脈,以頭靜脈、肘正中靜脈為宜。穿刺時動作應輕、巧、穩(wěn)、準,根據(jù)不同的血管情況,把握好進針角度,爭取一次穿刺成功,以減少皮下血腫的發(fā)生。
3.5 局部反應本組引起的局部反應1例是由于敷貼透氣性差,皮膚汗液無法排出引起。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敷貼雖然粘貼性好但透氣性差,皮膚汗液無法排出,易引起感染。靜脈留置針期間,要勤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腫脹及局部炎癥反應,并根據(jù)情況做出相應處理,必要時應立即拔管,保持局部干燥。
3.6 靜脈血栓形成本組發(fā)生靜脈血栓者是一截癱患者,由于護士經(jīng)驗不足在患者下肢使用了靜脈留置針。久臥患者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是上肢靜脈血栓的3倍。穿刺時盡量首選上肢粗靜脈,并注意保護血管。對于長期臥床患者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反復多次在同一部位進行留置針穿刺導致血管壁損傷,也是促成血栓形成的因素。
3.7 因靜脈留置針具有管壁薄、內徑大、路徑短、阻力小、流速快的特點,輸液時必須嚴密觀察病人的脈搏、血壓,防止液體流速過快引起心衰及肺水腫,亦要避免液體流空,防止空氣栓塞的發(fā)生[5]。本組病例雖未發(fā)生空氣栓塞,但有文獻報道,值得重視。
靜脈留置針可滿足不同年齡及長期多次輸液患者,達到減少穿刺次數(shù)、保護血管、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搶救患者時可及時打開靜脈通道,同時輸入或靜脈注射多組滴速不同的藥物,保證藥物劑量和給藥速度,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與醫(yī)療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雖然它存在著許多并發(fā)癥,但只要正確的使用,做好日常觀察及預防護理,就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致謝
在論文完成之際,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楊樺老師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楊樺老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無論是在論文的選題、構思和資料的收集方面,還是在論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楊樺老師悉心細致的教誨和無私的幫助,特別是她廣博的學識、深厚的學術素養(yǎng)、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使我終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誠地感謝和深深的謝意。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同學的寶貴建議,同時還到許多在工作過程中許多同事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所有關心、支持、幫助過我的良師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對本文進行評審并提出寶貴意見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地感謝!
[1]王小蓮.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J].中華現(xiàn)代內科學雜志,2006,3(10):38.
[2]莊倩,單麗霞,田亞男,等.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皮膚消毒法的改良及應用.現(xiàn)代護理,2006,12(1):30-31.
[3]宋士霞.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及護理[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3,3(2):1516.
[4]王宏柏.CDC關于導管相關感染預防的最新觀點[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3,2(3):238-239.
[5]周長蘭,靜脈留置針封管方法與技巧,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5,2 (7):1122.
R473
B
1009-6019(2014)10-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