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良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興趣
一、以興趣為導向,利用實驗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就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出發(fā),借助于簡便易行的實驗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講解水的壓強時,筆者就用牛奶紙盒向?qū)W生進行了演示實驗。
試驗材料:1個矩形牛奶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水若干、平盤。實驗步驟:(1)在牛奶盒側(cè)面用釘子戳三個孔,位置分別是底部、居中和上部;(2)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3)將紙盒中加滿水;(4)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cè)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觀察三個孔的噴水有什么不同。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們發(fā)現(xiàn)水噴射距離與孔的位置有直接關(guān)系,最底部的孔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中部,最近的上部。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水的壓力由深度決定,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淺,壓力就越小。
二、以實驗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物理動手實踐能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努力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實驗無疑成為學生增強感性認知、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最佳平臺。
例如,在講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節(jié)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筆者就設計了“自制噴氣式小船”學生實驗,以小組為單位,在室外進行速度比賽。
實驗材料:氣球、空礦泉水瓶(或泡沫塑料)、剪刀、膠帶、細繩、圓珠筆芯等。實驗過程:用空礦泉水瓶(或用泡沫)制成小船樣子,并把氣球固定在船上,給氣球充氣,讓氣體通過圓珠筆芯慢慢去釋放,推動小船動起來。實驗原理:氣球釋放氣體時,將作反沖運動,給小船提供動力。
三、以高效教學為目標,利用實驗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感受和體驗能夠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領(lǐng)悟科學家們的研究方法。與此同時,通過實驗研究與分析,他們還將獲得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例如,在探究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筆者就借助于演示實驗進行了教學。
實驗名稱: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目的:(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用轉(zhuǎn)換法將虛像轉(zhuǎn)換為實物。實驗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實驗器材:一塊玻璃板及底座、兩支相同的蠟燭、一張白紙、刻度尺。實驗步驟:(1)把紙鋪在桌面上。把玻璃板豎立在紙的正中央,記下位置;(2)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像,記下此時蠟燭的位置;(3)再拿一只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記下此位置。這就是前面那支蠟燭的像的位置;(4)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5)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到平面鏡的距離。
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總結(jié)出以下規(guī)律:(1)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2)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左右關(guān)系是相反的;(3)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且平分,物像關(guān)于平面鏡軸對稱。
總之,實驗教學是學生了解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最佳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