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
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閱讀訓練是聽說讀寫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詞匯量,獲取豐富的語言知識。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給予耐心、細致且富有策略性的閱讀指導,是促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扎實高效的重要保障。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策略一、興趣培養(yǎng)最重要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數(shù)外”三主科英語又是很重要、很有用處的。那么,孩子就更容易從心底愛學英語了。興趣來了,自然學起英語來就沒問題了,記得我上過這樣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我要講的是關(guān)于買東西的一篇文章,在講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當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我說了一句:“I am hungry,1 want to buy a hamburger, Do you want to eat a hamburger, too?”我這么一問,馬上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非常愿意吃漢堡包,一想到漢堡包就想到了KFC,大聲地回答:“Yes”。這時我又帶領(lǐng)同學回到了今天學的“Story time”這篇文章,使同學們記憶非常深刻,所以在講授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把現(xiàn)實生活和書本內(nèi)容有效地結(jié)合到一起講,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文化的延伸
閱讀同時也是了解西方風俗文化的最佳手段。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文學哲學、宗教、科技等知識,從而不僅促進了英語語言的學習,還使學生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生活,開拓了視野。
在閱讀中進行聯(lián)想,通過聯(lián)想思維把作者的內(nèi)在思想感受進行思維加工,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我們選擇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文本。不同母語民族文化背景會對同一語言信息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這種從表達到接受過程的思想交流必定產(chǎn)生或大或小的距離感。利用閱讀材料中的信息發(fā)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豐富他們的感受,則可以彌補或減少這種距離缺陷。
三、注重詞匯教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水平,詞匯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是英語閱讀的基礎。詞匯的不斷積累,意味著幫助學生擴大了積極的語言因素。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匯,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有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的速度以及質(zhì)量。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把握好詞匯教學,才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讓學生始終保持識記單詞的興趣而不覺得枯燥。在教學生記憶單詞的時候,告訴他們可以找找規(guī)律、分分類。比如要記憶單詞“pen”“pencil”和“pencil-case”的時候,首先記單詞“pen”,然后在“pen”的基礎上再記憶單詞“pencil”,然后在“pencil”的基礎上再記憶單詞“pencil-case”,這樣就把這三個單詞一起記住了。既記住了讀音,也記住了詞形,還增加了一次性記憶單詞的量。通過比較、歸類記憶單詞、聯(lián)想記憶單詞、把單詞放在句子中記憶、把單詞編成童謠或兒歌來記憶單詞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有效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四、難點巧講解,提高閱讀能力
如果一篇文章中難點太多,學生讀起來難免覺得乏味。這時,生動簡要的講解,往往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掃清閱讀中遇到的部分障礙。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生詞和難以理解的語法,這時候如果教師在語法講解方面,更要簡單、清晰、生動、準確。舉例要力求情景化、幽默化。學生才會樂此不疲。在閱讀教學中,將影響學生閱讀的難點詞、短語逐個地滲透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更加簡短的語篇的閱讀過程中、在圖片看說過程中、在其運用過程中將這些詞和短語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對話課教學一樣,刻意地將它們逐個進行教學。
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理解詞組“help the tourists find their way”。我先通過一段話讓學生利用語境猜一猜“tourists”的含義,然后通過課件向他們展示這兩位游客迷路的場景和旅游團所在位置的平面圖,讓學生在幫助游客的過程中掌握這詞組的意義和助人的樂趣。
五、組織合作學習,樹立英語閱讀信心
我國臺灣著名教育學者林生博在論及合作學習理論時,直接將合作學習稱之為“合作教學”(cooperative learning),他指出:“合作學習乃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目的是使學生活動成為共同的活動,其成敗關(guān)系到集體的榮辱?!彼坏欣趯W習成績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維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內(nèi)在動機、外在動機、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合作學習非常強調(diào)課堂上的人際互動關(guān)系。這種互動關(guān)系與傳統(tǒng)的師問生答的教學關(guān)系有所不同,它不只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是將教學互動擴展至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是活動任務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活動的伙伴,他可以走下講臺來做學生。同樣,學生也可以走上講臺做老師,搭建自己需要的舞臺,自編自演,成為真正的主角。它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于、互相交流與互助,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閱讀信息、討論問題、表達觀點與競爭合作的能力,減少了學習焦慮,樹立閱讀信心。
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閱讀速度的快慢是閱讀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在提高正確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閱讀速度,必須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首先,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很多英語教師在閱讀課上強調(diào)學生朗讀課文時的語音語調(diào),而忽視對默讀方法的指導。朗讀往往會鼓勵學生養(yǎng)成閱讀時出聲或者唇讀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往往會影響閱讀速度,也會分散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注意力。其次,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整體思考的習慣。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樹立整體考慮問題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整體考慮問題的習慣。教給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辦法。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讓學生碰到生詞不驚慌,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過一定線索或可根據(jù)構(gòu)詞法、同義詞、反義詞、等同關(guān)系、因果關(guān)系或上下問暗示猜出詞義。在閱讀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要一句一句地進行理解,要堅持讀完整段或整篇文章然后抓住主要思想整體考慮問題理解文章。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是在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的,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英語的好習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在閱讀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提高自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學生英語教學不能停留在聽、說、玩、演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教師,2009,(12).
[2]王玉華.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江蘇教育研究,2009,(33).
[3]王曉燕.開掘興趣源泉,綻放英語學習精彩——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實踐探索[J].現(xiàn)代閱讀,2011,(11).
[4]高巍巍.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20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