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云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務必要樹立實驗綠色化的理念。化學實驗綠色化理念課堂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高中化學教學加大了化學實驗教學的比重。但是,因為化學實驗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大多屬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幾乎是只要有化學實驗,就會產生污染或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這種現(xiàn)狀不僅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對學生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威脅,還嚴重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必須改進現(xiàn)有教材中的一些化學實驗,使之成為綠色化的化學實驗。所謂“化學實驗綠色化”,就是指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前提下,設計的化學實驗徹底消除或盡量減少使用和產生有害物質,從源頭上消除化學實驗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
綜合分析高中化學實驗產生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實驗設計不合理,實驗器材和藥品的使用都沒有優(yōu)選優(yōu)化;二是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對化學實驗反應生成的污染物隨意處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始終堅守環(huán)保意識,積極主動地對一些實驗加以改進,可以有效地減少實驗的污染和危害。
一、優(yōu)化實驗設計
新課標教材盡管體現(xiàn)出了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思想,但仍然有很多實驗因為設計不夠嚴謹而產生“三廢”污染物,一些實驗反應物和反應助劑的選擇及其用量比沒有做到最優(yōu)化。比如,《有機化學基礎》[實驗2-1](人教版選修五)乙烯的實驗室制取實驗,教材設計為:用體積比為3∶1的濃硫酸和無水乙醇作為原料制作乙烯。這一設計會使反應物在反應過程中變成黑色,產生碳渣,極難清潔,還需耗費大量的乙醇,嚴重降低了乙醇的產率。再如一些實驗的藥品用量和試劑濃度,教材中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規(guī)定,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很容易造成對藥品的浪費和污染的嚴重。
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就要針對教材對于實驗的設計進行綠色化改進。對上述“乙烯的實驗室制取”的實驗,可以讓學生以濃磷酸濃硫酸的混合物和代替濃硫酸,筆者在教學中,綜合考慮實驗現(xiàn)象、反應時間、碳化程度以及乙烯產率等因素的情況下,通過實驗探究,獲得了更為理想的原料用量比為:濃硫酸、濃磷酸、乙醇的體積比取2.3∶0.7∶1,學生采用探究所得的反應物以及原料配比進行實驗,效果更好。而對那些沒有明確藥品用量的實驗,筆者也是根據往屆實驗記錄,給予學生一個明確的藥品合適用量,既節(jié)約了藥品,還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試驗方法和嚴謹的實驗態(tài)度。
二、改進實驗裝置
化學實驗裝置的綠色化改進方法,主要包含有組合實驗和實驗密閉化兩種。組合實驗是指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盡量尋找各實驗間的聯(lián)系,通過調整實驗次序、把分散實驗綜合、充分利用反應產物等途徑,使一個實驗的產物或廢物成為下一個實驗的原料,努力延長產物的使用周期,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提高試劑利用率。組合實驗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節(jié)省實驗時間和藥品,提高實驗資源利用率,與綠色化學理念相一致。教學中,可以將物質的制備實驗和性質實驗組合起來,比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以及氯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組合在一起,用制取實驗獲得氣體用于性質檢驗的實驗原料。還可以將幾個實驗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組合成一個連貫的實驗裝置。如人教版《化學》(必修1)氯氣的性質實驗,教材分散為四個小實驗,需要多次反復地通氯氣。采用如下圖的組合實驗裝置,就可以只需通一次氯氣就能完成所有實驗。既能節(jié)約實驗時間,又能減少氯氣散溢到空氣中的含量,實現(xiàn)綠色實驗的目標。
化學實驗密閉化是利用密閉的化學實驗裝置,使實驗產生的污染物在密閉裝置內消除,不能進入環(huán)境。將注射器在化學實驗密中的反應容器,就是基于實驗密閉化的典型運用。比如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的實驗,就可以利用注射器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完成。步驟如下:第一步將細銅絲放入注射器中,再將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第二步將注射器底部插入稀硝酸中,抽動活塞吸入20mL稀硝酸,再將其懸掛在鐵架臺上,底部插入到盛有4mol/L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反應開始之后,稀硝酸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同時在注射器中產生無色氣體,無色氣體達到一定的量之后,在注射器中形成壓力,使溶液從注射器中溢出,滴落與燒杯中的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出現(xiàn)藍色沉淀。第三步等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停止之后,將注射器中的所有溶液排入燒杯中(注射器底部小口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避免氣體逸出),然后拉動活塞,吸入空氣,注射器中的無色氣體與空氣發(fā)生反應,變?yōu)榧t棕色。實驗結束時,將注射器下吸入燒杯中堿液進行尾氣處理。
三、規(guī)范實驗操作
綠色化學實驗拒絕浪費實驗藥品和造成環(huán)境污染,拒絕教學事故。但是,在日常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中,經常會因為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而導致實驗的重復進行,這不但影響實驗的質量和時間,也造成了實驗藥品的浪費,更是帶來了安全隱患和加重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對學生良好化學實驗態(tài)度和習慣的培養(yǎng)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準備、實施、和結束階段,尤其是實驗實施階段,必須強調并指導學生規(guī)范操作。
在實驗準備階段,教師要指導并強調對相關化學知識的復習,以明確試驗的目的、要求,對實驗作出合理的設計,提高實驗的質量,避免因失誤而重復實驗。在實施階段,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教師都要強化規(guī)范操作的意識。對學生實驗,教師要隨堂觀察學生對實驗儀器的洗滌、安裝是否規(guī)范,對化學藥品或助劑的取用和稱量、反應過程中的溶液配制、加熱、過濾以及蒸發(fā)、結晶等實驗操作是否正確,及時指出和糾正學生操作上的錯誤。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要領,如用酒精燈加熱不能用內焰,以免引起玻璃儀器受熱不均導致破裂,過濾則要“一貼、二低、三靠”。懂得“從左到右”“自下而上”“固體先放、液體后加”先“塞”后“定”“先驗氣密性、后點酒精燈”等實驗原則。比如對氣密性的檢驗操作,不論何種氣體,都要認真操作,不可跳過,尤其是有毒氣體的實驗,更是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規(guī)范操作,在通風柜內進行實驗;對于實驗藥品和助劑的使用,必須要有量化意識,嚴禁隨意添加。在實驗結束時,所有儀器都要清洗干凈,實驗產生的廢液、廢渣要統(tǒng)一歸置到指定地方,由實驗教師進行無害化處理之后再排放,避免造成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改進,需要教材編寫者和一線教學工作者共同努力。高中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改進,還有很多具體的細節(jié)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作為一線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務必要樹立實驗綠色化的理念,才能在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實現(xiàn)綠色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