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課堂是師生演繹的舞臺,評價是師生溝通的方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通過開展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包括對學生電子作品評價)相結合的綜合素質評價,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學校素質教育的推行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學生評價課堂教學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素養(yǎng)日益成為信息社會公民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積極開展學生學業(yè)評價是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方法之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筆者找到了方法:在信息技術課中通過開展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電子作品評價和筆試)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學校素質教育的推行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開展學生學業(yè)評價的必要性
教學評價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可促進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學習效果。
1.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
開展學生評價可以讓教師盡可能多地走入學生中間,與學生溝通;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以輔導和表揚;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是認真的、嚴肅的,信息技術課是正規(guī)的。
2.提高教學質量
開展學生評價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在初、高中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打下基礎。
二、探索學生學業(yè)評價方式
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學業(yè)評價要重視過程性的發(fā)展性評價,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應包括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1.過程性評價的實施
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過程性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
每上完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教師可以發(fā)給學生一張自我評價表,內容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設計,例如三年級學生學完“鉛筆”和“刷子”工具的的使用,教師設計了如下表格:
(2)學生互評
教師可以用一個課時的時間展示這些作品,并引導學生積極開展互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臺。例如在學完《Word基礎篇》這一章節(jié)后,我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自己學到的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包括插入圖片、插入藝術字和錄制聲音。作品完成后,學生互相觀看、評價。通過同學們提出的這些意見和建議,使每位同學知道自己在運用Word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也明白了自己該如何對作品進行修改、調整。
(3)教師評
教師評包括評學生表現、評學生作品。相比較而言,教師評價較全面、客觀,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①表現性評價
開學之初,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信息技術基礎進行排位并制作記錄表,以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上機操作技能、合作意識、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綜合評價。
課堂紀律評價包括聽課狀況,衛(wèi)生維護情況和下課時設備復位情況。
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型社會。俗話說:“閉門造車造不出好車”。學會與人合作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課時有限,學生單獨在四個課時現學現做一個主題突出、內容翔實、形式多樣的演示文稿是不太現實的,而小組合作卻有能力完成。所以是否具有合作意識、能否合作學習也是教師評價學生的一個參考依據。另外,還要填寫每堂課的《信息技術課堂評價表》。
②作品評價
作業(yè)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鞏固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提高學生全面的科學素養(yǎng)。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生的作業(yè)主要指的是學生的作品,包括電腦小報、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網頁制作、Flash動畫制作等,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完成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指導評價,對發(fā)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適時給學生進行講評和指點。在講評和指點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的思維和認識進行積極的肯定,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和點撥,讓學生感受到“我能行,但還需努力”,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及時的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給學生打上的“等級”也應是鼓勵性的,對學生的“錯誤”應是“寬容”的。總之,教師應從幫助者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作品,從鼓勵者的角度來給予“評語”,讓學生覺得這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2.終結性評價
教師以學生電子作品評價的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
學期結束前教師讓學生提交一個有代表性的作品作為一項評價依據。學生一般會對以往的作品感到不滿意而動手重新做,他們會將所學信息技術知識與其他課程整合。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科整合意識和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實施的評價不能只關注結果,更應關注過程,不能為評價而評價或以評價為目標進行教學。只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了學生水平的差異性,其評價結果才更加接近真實情況。也只有這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才會興趣倍增。另外,作為教師,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以進一步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劉麗靜.課堂表揚語如何取得最佳表揚效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美]斯蒂金斯,董奇.促進學習的學生參與式課堂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趙建平,鄂明全.課堂教學動態(tài)評價算法的研究與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7,(6).
[4]史君坡,劉先鋒.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保定學院學報,20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