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翠微
(廣東省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新生兒室,523905)
兒科護理中溝通技巧的應用體會
車翠微
(廣東省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新生兒室,523905)
目的 總結(jié)在兒科護理當中應用溝通技巧的心得體會。方法 選擇158例兒科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7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手段,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入有效的溝通技巧,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及護理糾紛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及護理糾紛發(fā)生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兒科護理當中,應用有效的溝通技巧可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減少患兒護理差錯的發(fā)生,更容易得到患兒家長的認可。
兒科;護理;溝通技巧果
在醫(yī)院的兒科室里,護理人員需要掌握多種護理技巧。由于兒科室的特殊性,護理人員的每一項操作都會或多或少地給患兒帶來一定的身心影響。因為患兒年齡小,所以對于很多護理都操作,都不能進行有效的配合,這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1]。而且,家長對于患兒的保護意識正在逐漸增強,對護理質(zh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應該在護理操作當中巧妙的運用溝通技巧。為了研究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當中的應用價值,特對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58例兒科患兒進行分組護理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F(xiàn)將主要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8例患兒。其中,男84例、女74例;年齡3~11歲,平均(7.8±3.7)歲。兩組患兒的智力發(fā)育、意識狀態(tài)、病情和家長的文化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jù)兩組患兒相關癥狀進行治療,在系統(tǒng)、科學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相應的護理。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入優(yōu)質(zhì)的溝通技巧,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類。語言溝通當中,首先要向患兒和家屬介紹自己,要了解患兒的一般情況和生活習慣。與患兒進行交流的時候要運用患兒能夠理解的詞語,把握患兒的心理特點,表現(xiàn)出對患兒的關心等。在言語的語調(diào)上要盡量輕緩、柔和,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患兒。在交流的時候,選擇患兒喜歡的話題,拉近自己與患兒之間的距離。非語言交流當中,需要給患兒和家屬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注意患兒的舉動,了解患兒的需要,要時常面帶微笑。為患兒進行治療的時候,可以輕撫患兒,要善于學會用自己的目光同患兒進行交流。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校驗水準α=0.05。
所有患兒均進行了有效的治療,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及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45,P<0.05)。
在醫(yī)院的眾多科室當中,兒科可以稱得上是護理當中要求比較高的特殊科室之一。兒童是國家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家長的小皇帝、小公主,會被自己的家長視為掌上明珠,一旦孩子生了病,家長就會更加的焦慮。因此,在兒科的護理當中,加入適當?shù)恼Z言溝通技巧,不僅可以使患兒更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還能夠使家長更加放心[2]。本研究主要就是針對這一技巧做出分析和探討。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運用溝通技巧后的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當中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性作用。究其原因,患兒有一種被尊重和被關懷的感覺。在生病的時候,這種心態(tài)會表現(xiàn)得極為強烈。而且治病過程中,那種來自于身體上的病痛和苦澀的藥味更容使患兒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3]。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溫柔的“大姐姐”給予患兒身體上的輕撫和言語上的安慰,就會使患兒的情緒漸漸平穩(wěn)下來,從而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
表1 護理滿意度及護理糾紛發(fā)生情況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當中應用有效的溝通技巧,可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使?jié)M足患兒被關愛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護理差錯的發(fā)生,更容易得到患兒家長的認可,減少護理糾紛。
[1] 黃漫,曾國瓊.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分析與對策[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5(5):1543-1545.
[2] 李成秀.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12(7):3621-3622.
[3] 李阿平,于建濤.溝通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9(5):362-363.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 Pediatric Nursing
Che Cuiwei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 pediatricnursing.Methods158 child patient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G) and control group (CG), in that each group had 79 cases. CG was given usual care, while OG was given nursing with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usual care. We compare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disputes bwteen them.Results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disputes in OG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G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In pediatric nursing,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could improve quality of care, reduce the nursing disputes, and be accepted by parents easily.
pediatrics; nursing;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1672-7185(2014)16-000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6.004
2014-03-11)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