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叢叢
低檔手機里的生存密碼
代表:趙本山、巴菲特、杰里·瓊斯
趙本山使用低檔手機。
2014年兩會期間,在全國政協(xié)文藝界近百人的聯(lián)席大會上,趙本山手中的一款黑色諾基亞手機,被微博瘋傳。
照片中這款手機機身陳舊,型號古老,上面還連著一根像電話線的螺旋形,透明發(fā)黃奇怪的連接線,經網友核實,乃是2011年上市的諾基亞X1-00,除了基本功能,只能放歌,去年已停產。
但對于趙本山來說,這些功能顯然已足夠:“這手機,一百多塊錢。有的時候要跟演員們說些事,我也會借工作人員手機用一下微信的語音輸入。我另外有一個手機,上面是自己家人的朋友圈,偶爾也會看一下家人在上面的更新?!?/p>
當然,低檔手機也可能是門面,其背后有別的故事。有媒體曾曝光趙本山使用一部6萬元的超級手機。
熱愛舊式手機的大佬,不止趙本山一人。
作為一家擁有2800億美元總資產的公司的主席,沃倫·巴菲特曾在CNN上節(jié)目時向皮爾斯·摩根展示了他的諾基亞翻蓋手機。
達拉斯牛仔隊的億萬富翁老板杰里·瓊斯因夸耀一部翻蓋手機“被指過時”,還因此引發(fā)了媒體的狂熱報道。好在他懂得自嘲,在《CBS今早》欄目解釋道:“使用這種手機的話,我就不會因為坐到它而撥出電話了?!?/p>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許多年前,我有過這樣一個手機,它只能存儲200條短信,里面裝的滿滿的回憶,每當存滿了,都要精挑細選的刪掉我的,留住她的,當時真的好想要一個能存500條短信的手機,而如今,我有了一個可以無限量存儲短信的手機,但卻再也找不到那個能和我聊200條短信的人?!?/p>
段子道盡了舊手機的不方便,彌漫著濃濃的懷舊感覺。不過,當一個人身價數(shù)億卻執(zhí)著地用著老舊過時的手機,恐怕不是什么懷舊情緒作祟,而是他無“聊”。
與手機再見:
在寂寞中開發(fā)潛能
代表:余秋雨、畢飛宇、鄭淵潔、希格斯
鄭淵潔說:“拿著手機像是戴著鈴鐺的狗,跑到哪兒都能被人找到。有時我剛產生靈感,突然手機響了,靈感頓時灰飛煙滅。”這也就能讓人理解,為何許多大佬連低端手機也不用——直接和手機絕緣。
3月7日,余秋雨新版《文化苦旅》在微信“精選商品”中亮相,售價28元,成為“微信售書”模式的第一個吃螃蟹者,這是微信支付圖書上市的第一天。
盡管如此時髦,余秋雨卻從來不用手機、不上網,“看看我就知道了,沒有手機還是能生活的?!碑斢龅讲环奖銜r,“一般來說,我會立刻找到最近的投幣電話。但現(xiàn)在的機場太大,找一個磁卡電話真不容易,有了急事就只好到處借手機用。”
和余秋雨類似的是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希格斯,他同樣過著不用手機的生活。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發(fā)布得主前試圖聯(lián)系希格斯,但所有電話號碼都沒有回應,公布因此延后一小時——希格斯是走在大街上,經鄰居提醒,才得知獲獎消息的。
著名作家畢飛宇也拒絕用手機。不同的是,他曾經早在1997年,就買了人生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手機,這手機的命運只有一個月。
關于畢飛宇為何不用手機的傳聞很多,甚至崔永元也以此開過玩笑:“是手機里的信息被妻子發(fā)現(xiàn)了,才一怒之下丟掉的吧?!?/p>
傳言并不會動搖畢飛宇的堅持。“到現(xiàn)在,我從沒因為不用手機耽誤過事情?!睂Υ水咃w宇是相當自信,如果出門在外,他會抄下聯(lián)系人的號碼,到了一個地方他也會及時給家里打電話,而記者與其聯(lián)系也大多通過郵件。
“不要總把快節(jié)奏推在‘時代上去,‘慢是一個人的氣質、性格。”他不懼怕、也不排斥,而是單純的需要一份人與人之間的一點距離,“沉默、冥想是一種財富,一個人沒有能力面對寂寞,終究沒出息,我們本質的潛能都是在寂寞中實現(xiàn)的?!?/p>
無聊就是生產力
代表:阿米緒人、馬爾克斯、王澍、萊恩·S·霍爾
如果到美國的愛荷華州,威斯康星的一些地方旅行,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就可以看到一些駕馭閑適的馬車、衣著儉樸的阿米緒人。
阿米緒人雖然生活在充滿高科技產品的美國,但卻不用電、不用汽車、不服兵役,更不用手機,終生務農耕作。
馬爾克斯曾說過:“一百萬人決定去讀一本全憑一人獨坐陋室,用二十八個字母、兩根指頭敲出來的書,想想都覺得瘋狂?!眲?chuàng)作的過程是無法與世人分享的,唯有熬過了那些被孤獨照得通體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得到正果。
獲得2012年普利茲克建筑學獎后,建筑師王澍心情復雜:“我這么多年在探索過程中感到有些孤獨。但如果很真誠地去思考、認真地工作,把理想堅持足夠久的時間,那么最后一定會有某種結果的?!?/p>
國外曾有一本名為《一段“無聊”鮮活史》的暢銷書,其作者大膽拋出一個觀點:無聊也是生產力,是一種非常有產能的情緒。
在作者看來,無聊不但能讓人打發(fā)時間,偷個小懶,最神奇的就是還能誘發(fā)源源不斷的商業(yè)創(chuàng)意,猶如排山倒海,洶涌而至。
其實,大佬們或拒絕智能手機,或甘于無聊落寞,為的就是避免被世俗和各種欲望綁架了。是的,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當你的時間都被電腦和手機占據(jù),你用于學習思考的機會就沒有了。
作家布萊恩·S·霍爾曾撰文稱,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遭到了手機扼殺,他說,工作時,企業(yè)都常會鼓勵員工們“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前提條件是,這樣的思維模式將帶來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及更新更好地解決方案來處理現(xiàn)有和即將出現(xiàn)的問題。
然而,將過多時間用于一個“盒子里”——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的智能手機——或許意味著,我們最終會限制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空閑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往長遠地思考,沒有時間讓我們與那些先前并不存在的事物建立聯(lián)系,沒有時間讓我們的大腦休息,也沒有時間去觀察、聆聽和接受其他事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圖克爾在《一起孤獨》中寫道,我們好像是一個陌生人處于一個陌生的世界。“你感覺如何,感覺如何?當你自成一體,無家可歸。像個局外人,又好像一塊滾石?!滨U勃·迪倫過去在《像一塊滾石》中唱的,多像今天雙眼緊盯顯示屏的我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