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玲 衷明華
(韓山師范學院化學系,廣東 潮州 521041)
無機推斷題的知識包容量非常豐富,往往能覆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多個考點;能很好地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抽象、求異、發(fā)散等思維品質。
解題關鍵:找準題眼,順藤摸瓜,各個擊破。
推斷方法:順推法、逆推法、嘗試法、篩選法。
1.物質的特征性質:色、態(tài)、味、酸堿性、氧化性、還原系、變價等。
2.特征反應現象:產生沉淀、氣體、顏色變化。
3.特征反應及變化關系:置換反應、歧化反應、歸中反應、連續(xù)氧化等。
4.特殊反應條件:水浴加熱、試用溫度計。
5.某些特殊“生、冷”的化學反應;特殊提示信息;特殊數據。
1.熟悉各類化合物的性質、反應規(guī)律。
2.熟悉各類物質相互轉化的關系。
3.熟悉各種反應的條件和反應現象。
4.通過計算,確定組成。
1.第一類限定范圍推斷:主要適用于氣體或離子的推斷,該類題目的主要特點是在一定范圍內,根據題目給出的實驗現象(或必要的數據)進行分析,作出正確判斷。解題關鍵:①審明題意,明確范圍,注意題目所給的限定條件;②緊扣現象,正確判斷;③要注意數據對推斷結論的影響。
2.第二類不定范圍推斷:常見元素化合物的推斷。該題目的主要特點是:依據元素化合物之間相互轉化時所產生的一系列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確定有關的物質。題目往往綜合性較強,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試題形式來看,有敘述型、圖表型等。解題關鍵:見題后先迅速瀏覽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掃描”,自然地在頭腦中產生一個關于該題所涉及知識范圍等方面的整體印象,然后從題中找出特殊現象或特殊性質的描述,作為解題的突破口,進而全面分析比較,作出正確判斷。
3.第三類給出微粒結構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斷題。解題關鍵:①熟記元素符號,直接導出;②掌握幾種關系,列式導出;③利用排布規(guī)律,逐層導出;④弄清帶電原因,分析導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綜合導出;⑥根據量的關系,計算導出。
例題: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電子層數,且A的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兩倍,C燃燒時呈現黃色火焰,C的單質在高溫下與B的單質充分反應,可以得到與D單質顏色相同的淡黃色固態(tài)化合物,試根據以上敘述回答:
(1)元素名稱: A____;B____;C____;D____。
(2)寫出AB2的電子式為____。
(3)畫出D的原子結構簡圖____,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的形成過程____。
4.第四類給出混合物可能組成的框圖型(或敘述型)推斷題。解題關鍵:解框圖型(或敘述型)推斷題一般是根據物質的轉化關系,從其中一種來推知另一種(順推或逆推),或找出現象明顯、易于推斷的一種物質,然后左右展開;有時需試探求解,最后驗證。
例題:有下列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
已知E是具有還原性的含氧酸鈉鹽,回答下列問題(方程式中的物質用對應的元素符號或化學式表示)
(1)寫出A和O2反應生成B和C的方程式:____。
(2)Na2FO2和Na2F2O4均為易溶于水的鹽。Na2FO2溶于過量的新制氯水后形成黃色溶液,向該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出現血紅色。分別寫出反應②以及Na2FO2溶于過量氯水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3)事實上,金屬F放置于一定濃度NaOH和E混合溶液中一段時間,發(fā)生反應①、②,生成的Na2FO2和Na2F2O4能發(fā)生可逆反應,在F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保護層。試寫出Na2FO2和Na2F2O4相互反應生成保護層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
(4)為防止金屬F的腐蝕,將F制品放置于一定濃度NaOH和E混合溶液中時,NaOH的濃度不宜
(填“太小”或“太大”)。
5.第五類給出物質間轉化關系的代碼型推斷題。解題關鍵:此類推斷題的特點是用代號表示各物質的轉化關系,要求“破譯”出各物質的分子式或名稱等,看起來較復雜,其實在解題時,只要挖掘題眼,順藤摸瓜,便可一舉攻克。
例題:已知化合物A與B、丙與丁的元素組成相同,且四種物質中都含有同一種元素。A與B在常溫下均呈液態(tài)。D與F都為固體單質,且D、F與甲的濃溶液在常溫作用都無明顯現象,加熱時有大量氣體產生。(相關轉化部分反應條件和生成物未標出)。
(I)A的結構式____,E與F的反應是____(填反應名稱),在工業(yè)生產中此反應有什么用途?____、____。
(II)若反應①除生成甲外,還生成丙,回答(1)、(2)小題
(1)寫出過量D與甲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2)以D、F為電極,NaOH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可以組成原電池,原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____。
(III)若A與丙可以化合生成甲;甲與D加熱條件下可以生成三種化合物乙、丙、B,乙、丙、B常溫下又可以反應生成甲和另一化合物X?;卮?2)、(3)小題
(3)寫出下列方程式 ②:____;③:____。
6.第六類給出物質范圍的表格型推斷題。解題關鍵:列表分析,對號入座;直觀明快,謹防漏解。
例題:現有五種離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的離子形成的:
陽離子:Ag+Ba2+Al3+
為鑒別他們,分別完成以下實驗,其結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與上述某陽離子反應生成B,且A溶液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與上述某陽離子反應生成D,且C溶液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d.E溶于水后,與上訴某陰離子反應可生成B。
e.A溶液與適量E溶液反應生成沉淀,再加過量E溶液,沉淀量減少,但不消失。
首先,讀審——仔細讀題、審清題意。即弄清題意和要求,明確已知和未知條件,找出明顯條件和隱蔽條件。
其次,找突破口或“題眼”——通過分析結構特征、性質特征、反應特征和現象特征及特征數據等等,確定某一物質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題突破口。
最后,推理——從突破口向外擴展,通過順推法、逆推法、假設法得出初步結論,最后作全面檢查,驗證推論是否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