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軼
(江蘇大學:制藥工程 JT0201)
由于同一化學組成的不同幾何異構體其活性相差20倍左右,而同一幾何構型不同化學組成的E體活性相比約差2.5倍,可見空間構型對活性的影響要比化學組成上的影響來得大。因此,本研究的關鍵是幾何異構體的立體專一性的定向合成。
第一步:三氯氧磷(或三氯硫磷)在堿存在下與乙酰乙酸乙酯作用制取0-(1-甲基-2-乙氧甲?;?乙烯基磷酰二氯。
第二步:磷酰二氯與醇在三乙胺存在下反應生成產物:
試驗結果表明:產物幾何異構的比例決定于第一步。第二步酯化反應不發(fā)生構型變化。所以“滅蚜凈”E體、Z體的合成關鍵在于中間體乙烯基磷酰二氯E體和Z體的制備。
1.堿對乙烯基磷酰二氯幾何異構體比的影響。
分別用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作縛酸劑得到的乙烯基磷酰二氯中,E體含量依上述次序遞增。當用三丁胺作縛酸劑時,得到的磷酰二氯幾乎都是E體。而用乙酰乙酸乙醋烯醇鈉鹽反應時,則得磷酰二氯Z體(見表1)。
2.在乙烯基磷酰二氯酯化反應中幾何構型的變化。
在乙烯基磷酰二氯酯化反應中,用等當量的三乙胺作縛酸劑,過量的醇作溶劑,所得產物幾何異構體的含量與中間體磷酰二氯只相差1-3%(見表2)。此差值在核磁共振分析誤差范圍之內,可認為在采用的實驗條件下,這步反應不發(fā)生構型轉化。因此,可直接通過中間體磷酰氯的E體或Z體得到對應的E體和Z體產物,實現(xiàn)立體專一性的定向合成。
表1 堿對乙烯基磷酰二氯幾何異構體比的影響
表2 乙稀基磷酰二氯酯化反應中幾何構型的變化
1.(E)—0—(1—甲基—2—乙氧甲酰基)乙烯基磷酰二氯
在5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7.7克三氯氧磷和15毫升甲苯,冷卻到-10℃,滴入6.5克乙酰乙酸乙酯和9.2克三丁胺的混合液。加畢后在-10℃攪拌1小時,0℃反應1小時,冰浴中放置2小時。逐漸升溫到定溫反應1小時。用5x30毫升石油西迷萃取,分離出上層的醚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在50℃以下減壓蒸去溶劑,得8.5克產品,收率69.8%(元素分析見表1)。
2.(Z)—0—(1—甲基—2—乙氧甲?;?乙烯基硫代磷酰二氯。
在100毫升三口瓶中,放入75毫升甲苯和1.15克金屬鈉,加熱110℃迅速攪拌制成鈉砂。在30℃至40℃加入乙酰乙酸乙酯,適當加熱使成糊狀液。在另一個三口瓶中,加入8.5克三氯硫磷和25毫升甲苯,在10℃左右將上述制備的醇鈉液加入,逐漸升溫至30℃,反應1小時。冷卻,用冰水洗滌,無水硫酸鎂干燥 。得產品8.8克,收率66.8%(元素分析見表1)。
3.(E)—滅蚜凈的合成。
在5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7.8克(E)—0—(1—甲基—2—乙氧甲?;?乙烯基磷酰二氯,冷卻至—8℃滴加4.2克無水甲醇,在—6℃—4℃滴入6.4克的三乙胺,在0℃——5℃繼續(xù)攪拌1.5小時,加入30毫升甲苯,逐漸升至室溫反應2小時。加水25毫升,分出甲苯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餾得6.2克產品,收率82.5%(元素分析見表2)。
4.(Z)—乙基硫代滅蚜凈的合成
在100毫升四口瓶中,放入50毫升甲苯和1.3克舍屬鈉,加熱到110℃制成鈉砂,在30—40℃加入3克無水乙醇,在50℃滴加9.5克0,0一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在50℃反應10小時,小洗,用2x20毫升甲苯萃取,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餾,收率52%(元素分析見表2)。
實驗結果表明,產物中乙烯基磷酸酯幾何異構體的含量與縛酸劑,堿的結構有很大關系。殺蟲劑“滅蚜凈”的合成可直接通過中間體磷酰氯的E體或Z體得到對應的E體和Z體產物。實現(xiàn)立體專一性的定向合成。
[I]邵瑞鏈,等.某些乙烯基磷酸酯殺蟲劑幾何異物體的研究.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