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婷
【摘 要】新課標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積極地精選有價值的閱讀文本進行解讀。而文本解讀是課堂教學的根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以筆者親身參與比賽的一堂教學評比優(yōu)質課為平臺,(標題為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源自于英語美文欣賞)從感知整體,問題設計,內涵拓展等方面對高中英語閱讀文本的解讀策略與技巧進行了實踐與探究。
【關健詞】目標解讀;感知整體;批判性思維;情感態(tài)度
閱讀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課堂的重頭戲?!缎抡n標》明確指出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的教師為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充分展示自己所謂的“完整”的教學計劃,快馬加鞭,迫使學生走馬觀花,緊張和被動的接受,使學生失去了自我學習的意識,根本沒有體驗深層次的閱讀活動。而每每走進名師的課堂,他們總能駕輕就熟地帶領學生馳騁于文本的語言中,徜徉于文本的思想意蘊中,讓人驚嘆那別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和隨處可見的美麗。為什么名師的教學設計總是這樣獨到巧妙、游刃有余?我想,這除了離不開他們日積月累而成的高超嫻熟的教學技藝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外,更離不開他們對文本解讀的策略和技巧。因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教師去引領,我們只有把文本理解透徹,才能冷靜分析,找準切入點,教師和學生之間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動,這樣的課堂才更具內涵,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欣賞文本,從載體中獲取多方面的營養(yǎng),構成自己的綜合語言能力,最終成為獨立的讀者。因此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應采取一些巧妙的策略與技巧。下文以筆者親身參與的一堂教學評比優(yōu)質課為例,談談文本解讀策略與技巧。
一、文本解讀應以教學目標為前提
教師在解讀文本前,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一旦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就會帶著具體的任務走進教材,檢視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相關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閱讀的目的性,讓學生明白通過閱讀文本,學生需要知道什么。本課閱讀內容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是一篇英語美文。文章語言地道流暢,內容真實豐富,對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非常有益。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文本的解讀,了解supermarket 的環(huán)境特點和一站式服務體系,它的形成原因及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文本所蘊含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體會取得成功的關健是什么。
二、走進文本,感知整體,找準切入點
閱讀教學文本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主旨而構成的有機整體,具有知識、思維、情感、審美等各方面教育效益的綜合體。從整體上把握,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文本中都有“牽一而動全身”的切入點。在解讀文本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1.借題發(fā)揮
標題往往用最簡潔透徹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旨,對全文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從標題中不僅能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還能獲得更多的文本潛含信息,為正文的深入閱讀確定方向,因此,在走進文本時,我們就要巧于借題發(fā)揮。本文是以supermarket為切入點,講述自己的超市購物經歷。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
T: I went shopping in Wal-mart and bought some daily necessities yesterday. Let me show you what they are.(PPT展示所購物品,并有意加入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物品的生詞如paper napkins, grass-seeds 等,既起到引導作用又順理成章地把詞匯教學融入其中。) 然后再提問:Whats your impression on Wal-mart? 因為沃而瑪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超市,大家都有去沃而瑪超市購物的經歷。所以學生們暢所欲言,以下是摘自幾位學生的回答:
S1: Wal-mart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our town. It is very large. There are countless foods, I can choose whatever I want.
S2: All the goods are placed on shelves within our reach. There are hundreds of customers pulling a cart and picking up whatever they like from the shelves .
S3: The supermarket assistants are very friendly. Shopping in Wal-mart is a pleasant experience. It makes me feel at home.
因為是建立在熟知的事物之上,所以學生的發(fā)言非常真實貼切,同時很自然地把超市的good shopping environment, various products, convenience, 以及good service呈現(xiàn)出來了。既然超市具備眾多優(yōu)點,受人歡迎,本文的標題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正好說明了這一點。而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再現(xiàn)超市的特點,教師以此為契機,引審到超市的形成原因及發(fā)展的歷史,便于全文的理解。
2.抓住中心
中心即文本的主旨,有的文本開篇點題,有的文本篇末總結,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結。在解讀文本時,以這個主旨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就會讓學生對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而本文是以段落中心句的形式體現(xiàn)作者寫作意圖的。如:第一段中心:Supermarkets are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第二段中心:The supermarket is a big business.第三段中心:The supermarket appeared in the mid-1950s.第四段中心:Supermarkets suffer losses from their dishonest customers.
3.尋讀關鍵詞
關鍵詞貫穿于整個文本,用一系列的事實或細節(jié)來闡述文章的中心。它們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畫龍點睛之力。學生可以借助關鍵詞來作為自己推理的依據(jù),加深對句子及文意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尋讀關鍵詞對正確理解文章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本文前現(xiàn)兩段內容為例,筆者設計了以下內容,讓學生尋讀關鍵詞:
The supermarket, usually located near main highways, is . It appeared in the mid-1950s and now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____ in many large cities. In a large building, bright and spacious, clean and comfortable, it provides customers not only whatever they can imagine but also____, ____ and ____. The ____ is relatively lower than grocery stores can offer. Every ____ is polite and enthusiastic. They ____ to tell the customers what great things they can buy from their supermarket. If you buy many things, they will ____ them to your car. Outside the building, there is a ____, where customers can park their cars ____.
這是對文章the supermarket is a big business部分的總體概括,需要學生把握相關內容,從字里行間獲取超市從出現(xiàn)到“一站式”服務體系形成,其中通過對reasonable price, good service, convenience, polite clerks等關鍵詞的尋讀,學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a big business”的概念。
三、精心設計問題,融匯批判性思維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然而精彩的提問決不是信手拈來,必然是教師深思熟慮的結晶。因此,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識知背景,從學生的實際與需求尋找問題設計的接口。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鍛煉思維。同時,《新課標》強調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探究、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同時,挖掘教材本身可開發(fā)資源,結合實際的教學,融匯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以如下問題為例:
Now there are many grocery stores which call themselves “supermarket” in China. Do you think they are real supermarkets?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a supermarket?
這個問題的設置既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培養(yǎng)閱讀能力,同時又啟發(fā)學生思考,讓他們不僅對超市有更深的認識,同時讓他們對周邊鋪天蓋地的“超市”加以評論,認識grocery store和supermarket的區(qū)別。在這一過程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四、注重文本內涵的拓展和延伸,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文本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作者情感的載體,但往往不是以直白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而是通過語言文字的含蓄表達。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在閱讀教學中要適當、巧妙地利用文本所蘊含的思想和道理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將文本材料所蘊含的內涵和學生的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設計相應的活動,對其內涵進行恰當?shù)耐卣购脱由臁H缱寣W生討論: In terms of running a great supermarket, what is the key to success?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文本內容為依據(jù)展開討論,體會取得成功的關健是什么。這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輸出,更是一次情感體驗歷程,同時也為下面的問題的討論搭好支架:If you are the manager of the supermarket in our school what will you do to suit customers?這一問題的設置是基于生活實際,據(jù)了解,學生對本校超市總體不夠滿意,讓同學們設身處地的來設計一家超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充分展現(xiàn)他們自己的個性。以下是摘自于學生發(fā)言中非常精妙的一句:My supermarket will offer the customers a pleasant and satisfying shopping experience with the least expense, the shortest time, the highest speed, the lowest price and the best service.(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低的價格在最優(yōu)的服務下,讓顧客完成快樂滿意的購物.)
總之,文本解讀是閱讀教學的開始,有怎樣的解讀,就有怎樣的教學定位。如果解讀不深,解讀不準,解讀不細,再好的教法也將成徒勞。因此,教師在對閱讀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多采取一些技巧和策略,才能夠較為全面、準確、深入、有效地解讀文本,才能感知、發(fā)現(xiàn)和領悟文本的精華。也只有領悟到文本的美與精華,才能真正地去挖掘和利用文本所賦予的內涵,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文本的價值,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凸顯閱讀教學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葛炳芳.《外語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作者單位:浙江省浦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