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村水庫
【工程進度】 2013年,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參建單位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突出“質量和安全”環(huán)節(jié),實現大壩全斷面填筑120米高,壩頂高程達到286米,泄洪洞1號、2號進水塔工程完成,12月25日通過導流洞封堵蓄水驗收,并完成了導流洞下閘封堵。全年完成各項投資5.1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02%;累計完成各項投資22.8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4%。
【建設管理】 圍繞創(chuàng)“國家級優(yōu)質工程”的目標,采取科技促進工程建設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開展“大干精干200天,全面提升工程質量”“五比一創(chuàng)”等活動,抓好工程外觀質量;針對混凝土裂縫控制,利用光纖測溫技術對混凝土澆筑全過程進行溫度預報,大體積混凝土采取內部通水降溫、外部保溫板保溫,嚴格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避免了危害性裂縫的產生;在泄洪洞進水塔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大型多卡懸臂鋼模板,為保證混凝土質量內實外光奠定了基礎;另外主要混凝土拌合站均采用全封閉式料倉,滿足了夏季、冬季施工對骨料溫度和濕度的質量要求;大壩填筑GPS碾壓質量監(jiān)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達到了通過衛(wèi)星監(jiān)控和遙感測量,對大壩碾壓過程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測控和記錄,保證了大壩施工質量,加快了施工進度。針對河口村水庫高邊坡、高空作業(yè)、爆破施工、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多等安全重點,建立了重大危險源初始清單,實行動態(tài)管理,定期進行重大危險源和安全隱患排查,并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組織防汛、防火、防爆等各項安全演練。建管局與各參建單位簽訂安全生產、防汛安全目標責任書16份;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和安全例會22次,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汛前安全生產大檢查”“全省安全隱患大排查”“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等活動;開展了重大節(jié)日和施工用電、消防等集中專項檢查和隱患排查16次,下發(fā)安全生產通知16份,檢查發(fā)現各類安全隱患190處次,整改率100%。全年未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省級榮譽稱號20余項,2人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20余人次獲得水利廳表彰。
【安全度汛】 2013年重點組織大壩、泄洪洞、防滲等重點標段加快進度,確保汛前工程達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召開防汛工作會議,制定安全度汛措施方案,健全防汛組織體系,備足防汛物料,做好汛期水、雨情收集及預報,制訂超標準洪水情況下防汛預案和人員、設備撤離預案,組織演練,并組織了防汛演練。7月3—19日,沁河流域內接連發(fā)生3次強降雨過程,19日13時入庫流量站(拴驢泉)達到592立方米每秒,壩前水位接近190米高程,防辦及時通知了相關項目部進行施工人員以及重要施工設備的撤離與轉移,沒有人員傷亡、機械設備被淹的災情發(fā)生,實現了年度工程的安全防汛目標。
【環(huán)境移民】 2013年協助省移民辦、濟源市政府汛前完成庫底清理驗收工作;完成工程占用林地報批工作,與濟源市政府、省國土部門配合,完善土地征用所需的各項資料,做好土地征用手續(xù)上報審批工作。深入施工現場和周邊村民,及時消除影響施工的各類事件發(fā)生,保持良好的施工環(huán)境。開展因震動影響群眾住房的普查調查工作,上報土地占補平衡資金缺口報告。
【科技創(chuàng)新】 針對河口村水庫工程技術性強、施工難度大、標準要求高的實際,按照科技指導施工、科研服務工程的思路,發(fā)揮動態(tài)思維,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工程科技含量。全年召開專家咨詢會5次,邀請國內水利專家現場指導,在全省水利工程施工中第一次應用了大壩碾壓質量GPS實時監(jiān)測技術、泄洪洞高塔架混凝土運輸入倉技術、混凝土面板滑模施工技術。開展混凝土光纖測溫和溫控防裂、大壩深覆蓋層關鍵技術研究等9項科學研究項目,已有4個項目進行鑒定,其中水工單體模型試驗、河南省河口村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平臺、大壩填筑質量GPS監(jiān)控系統3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河口村水庫壩址區(qū)滲漏分析及龜頭山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張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