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067-02
從事多年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以來,我始終覺得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是一大難點,因為縱觀小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實在令人難以恭維。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題材不夠新穎,千篇一律,缺乏真實和創(chuàng)新;二是內(nèi)容枯燥,胡編亂造,東拼西湊;三是閱讀積累不夠,缺少好詞好句,難以表達真情實感;四是沒有對實際生活和事物細心觀察的好習慣,缺乏想象力;五是教師的指導和批改做的不夠。那么如何突破瓶頸,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應(yīng)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訓練。
一、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會觀察的動力之源。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做到觀察仔細,才能用心去體會,去感悟,學生才能樂于投入觀察,這樣的觀察才有效,印象才能深刻。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觀察,鼓勵學生觀察,表揚學生觀察,才能激發(fā)學生無盡的觀察興趣。
2.培育學生的觀察方法。觀察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以觀察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的對象歸納起來有動物、植物、人物、事物等,一要抓住特點去觀察(外形特點、語言特點、動作特點、品質(zhì)特點、最美的地方、與眾不同的地方等);二要抓住觀察的順序。觀察的順序一般有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就是按照一個整體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的空間位置的順序來觀察,是觀察事物的主要觀察方法,而時間順序是按事物發(fā)展的時間順序進行觀察,是事物的主要觀察方法。另外,還有直接觀察、對比觀察等等。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好習慣。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發(fā)生的事物,看到過的事物,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用筆記下來,形成自己的觀察筆記。這樣,久而久之,不斷積累,作文的材料就會越來越豐富,寫作文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因此,寫觀察日記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觀察習慣的重要手段。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寫觀察日記,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有了濃厚的觀察興趣,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養(yǎng)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通過對生活的留心觀察,學生就能夠分辨出事物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就會對社會和人生有自己較深刻的認識與思考。通過深思就可以更好地表情達意,寫出具體、生動又有較深思想內(nèi)涵的好文章。
二、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語言文字、好詞好句等素材的積累運用,這樣的作文才能算得上生動、具體、感人,才能表達真情實感。
1.在觀察中積累。主要是在觀看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媒體影像傳播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比如:在觀看影視劇、動畫片時,把聽到和看到的語言文字素材積累記錄下來。
2.在課內(nèi)教學中積累。如:在教師規(guī)范的教學用語中,在課文反復地誦讀中,在課堂的口語交際中,在課堂教師精心設(shè)計的活動中,鼓勵學生勤于動筆,對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或片段,鼓勵學生背誦、抄錄和仿寫,在課堂的小練筆中積累。
3.在課外的閱讀中積累。要指導學生大量的閱讀學生喜歡的中外兒童文學和名著,鼓勵學生摘抄,寫讀書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并適時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寫成語比賽等活動,有意識地讓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摘抄名言名句,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知識。
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日積月累,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闹笇?,學生那種“腹中空空,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三、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
俗話說:“好人出在嘴上,好馬出在腿上”。因此,語文教學應(yīng)當重視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使學生“想說”“敢說”“能說”“會說”,以適應(yīng)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學生有話可說,才能寫出生動、具體、感人的作文來。
1.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說話的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提問,給孩子多創(chuàng)造說話的情境,搭設(shè)說話的舞臺。比如,閱讀精彩的片段,以讀促說;仿寫一段話,以寫促說;遣詞造句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重要途徑。
2.在口語交際、看圖說話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精心設(shè)計,創(chuàng)設(shè)多種語言情境和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做到說話有條理,句子通順,詞語豐富,語句精彩。看圖說話,也是說話訓練的一個主要內(nèi)容,要讓學生做到有序觀察,能說清楚圖畫內(nèi)容和圖畫要表達的內(nèi)涵,并展開豐富的想象,達到說話訓練的目的。
3.在各種班隊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可在班級經(jīng)常開展講故事(包括成語故事)比賽,課前一首詩,讀書匯報會等活動中為學生搭建說話的舞臺,讓學生做到想說、敢說、能說、會說,就能改變學生寫作文無話可說,東拼西湊,胡編亂造的局面。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學生語文認知規(guī)律,循循善誘,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作文教學一定會奏出華美的樂章!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