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剛
(安徽省利辛縣種子管理站,安徽利辛236700)
安徽省利辛縣瓜套棉栽培技術探討
潘剛
(安徽省利辛縣種子管理站,安徽利辛236700)
一般露地西瓜的生長季節(jié)較短,行間距離大,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論地面還是時間,均有一段空間可以利用,所以非常適合間作套種。不同地區(qū)根據當?shù)氐牡刭|地貌特征和氣候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1-7]。安徽省利辛縣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是黃土性古河流沉積物,富含碳酸鈣,屬于新生代第三紀、第四紀沉積區(qū),處于黃淮海平原南端,土層為重壤-黏土,難耕難種。目前利辛縣春季西瓜地里套種棉花還只是小面積推廣運用,種植方式按西瓜種植帶寬2 m,在80 cm寬的瓜壟地膜覆蓋種1行西瓜,株距60 cm,西瓜7 500~82 500株/hm2,在瓜行兩邊種植棉花18 000~22 500株/hm2。一般在管理條件好的地塊產籽棉3 750~4 500 kg/hm2,西瓜30 000 kg/hm2以上,均效益在75 000元/hm2以上。筆者提出在調節(jié)好播種期的前提下進行整地施肥、選用適用品種,并科學進行病蟲害防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西瓜和棉花均為春季作物,套種后容易產生二者同步進入生育旺盛期而爭肥爭水的現(xiàn)象,為了化解這種矛盾,西瓜播期盡量提前,棉花播期適當延后。西瓜一般在3月下旬直播或定植幼苗于雙膜覆蓋小拱棚內,棉花于4月中下旬直播或定植育苗在瓜壟兩邊,6月中旬西瓜采摘后,棉花進入旺盛生長時期。
2.1 選用適用品種
要想西瓜提早收獲,除采用雙膜覆蓋提前播種外,還要選用早熟豐產優(yōu)質西瓜品種,如早春紅玉、鄭雜7號、秀麗、秀雅,搭配晚熟品種西農八號等。同時,加強西瓜的中后期管理,促進西瓜快發(fā)快長,及早上市。早春紅玉是雜交一代極早熟小型紅瓤西瓜,春季種植5月份收獲,坐果后35 d成熟,夏秋種植,9月份收獲,坐果后25 d成熟。該品種外觀為長橢圓型,綠底條紋清晰,植株長勢穩(wěn)健,瓤色鮮紅,肉質脆嫩爽口,中心糖度12.5以上,單瓜重2.0 kg,保鮮時間長,商品性好[1]。鄭雜7號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選育,屬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85 d左右,果實發(fā)育期30~32 d,植株長勢穩(wěn)鍵,耐濕,抗病性強。果實高圓形,果紅瓤黑籽,中心折光糖含量11%左右,平均單果重4.3 kg。秀麗小西瓜極早熟,全生育期75~80 d,果實發(fā)育期24~25 d。最大果達3 kg以上。苗期長勢較弱,伸壘期后植株長勢強,耐低溫弱光,易坐果,最適宜大棚等保護地種植。秀稚系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瓜菜育種中心2001年育成的黃瓤優(yōu)質小西瓜新品種。該品種熟性早,全生育期82~86 d,果實發(fā)育期28~30 d。植株生長勢較強,坐果率高,品質優(yōu),口感風味好。較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西農8號為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95~ 100 d,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6 d,較耐旱、耐濕,不易產生畸形瓜,高抗枯萎病,抗炭疽病。
2.2 整地施肥
春播瓜田,冬前要機耕深翻30 cm,只耕不耙,施農家肥45 000 kg/hm2,進行冬翻凍垡,利于風化土壤,凍死害蟲,聚雪蓄墑。早春酌情乘墑整細耙平,施足基肥。播種前結合整地,施用硫酸鉀型45%含量三元復合肥750 kg/hm2加尿素225~300 kg/hm2。由于西瓜對鈣、鎂的吸收較多,可在基肥中施入鈣鎂磷肥。由于是蓋膜栽培,追肥不太方便,如基肥不足,易造成植株早衰,影響枝實生長發(fā)育。
西瓜追肥總的原則是:輕施提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結果肥。①于西瓜4~5片葉時,即團棵期于苗的一邊10 cm處開淺溝,施用尿素37.5~52.5 kg/hm2,澆小水封溝。苗期追肥切忌量過大,距根太近,以免燒根形成僵苗。②西瓜伸蔓以后生長速度加快,對養(yǎng)分的需要量增加,可在株間開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25 kg/hm2,施用后將肥與土摻勻,蓋土封溝然后澆水。如施用腐熟餅肥,每棵150 g。③重施用結果肥,西瓜長到拳頭大小,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是西瓜追肥的關鍵時期,可用人畜糞加過磷酸鈣混合腐熟后對水施用,可顯著提高西瓜的品質。也可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0~225 kg/hm2。④根外追肥,結果期根系的吸收能力降低,加上瓜田營養(yǎng)消耗,可采用根外追肥來補充植株營養(yǎng),防治早衰。噴施兩代迪種保、美洲星和3 kg/hm2磷酸二氫鉀。
2.3 西瓜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西瓜常見病害有猝倒?。▓D1)、病毒?。▓D2)、枯萎?。▓D3)、炭疽病(圖4)、蔓枯?。▓D5)等,常見蟲害有蠅、葉螨、瓜蚜、美洲斑潛蠅等。
2.3.1 農業(yè)防治。
2.3.1.1 清潔田園。對瓜田附近的溝路邊雜草要清除干凈,減少害蟲前期可利用的寄主;西瓜花葉病毒寄主范圍較廣,害蟲為害雜草后可能帶毒進入瓜田,清除瓜田附近的雜草對防病蟲有重要作用;注意清除西瓜的病株。應將病株拔除,集中深埋或燒毀,不要隨手丟棄在溝內或路邊。
2.3.1.2 葉面追肥。瓜農一般都十分注意基肥的施用,葉面追肥也是肥料施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用0.2%磷酸二氫鉀結合農藥一起混合施用,可增強植株的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對于長勢較弱的植株,可以增加0.2%~0.3%的尿素混合噴施。對發(fā)病的西瓜植物進行葉面施肥也可起到減緩病情的作用。
2.3.2 生物措施防治。用生物農藥2%寧南霉素200~250倍液于病毒病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霧可防治病毒病。用0.9%蟲螨克3 000倍液噴霧可防治蚜蟲。
2.3.3 化學藥劑防治。
(1)西瓜出苗后易發(fā)生猝倒?。缙谥饕『Γ?,進行種子和土壤消毒,選藥75%敵克松1 000倍,25%瑞毒霉500~800倍,58%甲雙靈錳鋅1 000倍。噴灑66.5%普力克水劑1 000~1 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等,可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防治枯萎病。嚴格實行長期輪作,深溝排水,多使用有機肥,控制氮肥,增加磷鉀肥。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 h,清水沖洗干凈后播種。土壤消毒用25%苯萊特粉劑1∶100配置毒土,施在種植穴中,施22.5 kg/hm2。治療方法為發(fā)病初期用25%苯萊特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100倍農抗120灌根,7 d左右灌1次,連灌3次。用70%敵可松1∶20加面粉,涂抹在病株莖蔓基部。用5%菌毒消200 mg/kg灌根。
(3)防治蔓枯病。可噴灑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圖1 西瓜猝倒病癥狀
圖2 西瓜病毒病癥狀
圖3 西瓜枯萎病癥狀
圖4 西瓜炭疽病癥狀
圖5 西瓜蔓枯病癥狀
(4)防治病毒病。病毒病是西瓜常發(fā)生的病害,染病植株葉瓜均有表現(xiàn)。該病主要是蚜蟲傳播。病毒病應在蚜蟲發(fā)生高峰前噴20%吡蟲啉1 500倍液防治。保護地栽培西瓜可用熏蒸法防治病毒病,用1.5%蚜虱凈煙劑4 500 g/hm2,在棚內多點均勻分布,傍晚時將大棚密閉,依次點燃,閉棚12 h后放風;也可用80%敵敵畏2 250~3 000 g/hm2熏蒸,在大棚內均勻布點,每點先堆放小堆鋸末,點燃后倒上敵敵畏熏蒸,該法一般在白天中午前后、棚內溫度達30℃左右時進行,熏2 h后通風。發(fā)現(xiàn)病毒植株,可噴20%病毒A600倍液,每7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5)防治炭疽病。西瓜炭疽病發(fā)生后瓜葉均有表現(xiàn)。發(fā)生炭疽病可在發(fā)病初期噴灑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防治。保護地可采用煙霧熏蒸法進行防治,用45%百菌清煙劑每次3 000~3 750 g/hm2熏蒸,每8~10 d熏1次,同時可兼治疫病。
(6)潛葉蠅。潛葉蠅以幼蟲在葉片內潛食葉肉,在葉片中形成許多彎曲的潛道,掌握成蟲發(fā)生盛期及時防治成蟲,或在剛出現(xiàn)潛道時噴霧防治幼蟲。防治潛葉蠅可用0.9%蟲螨克3 000倍液噴霧,或用40%綠菜寶800倍液,或25%愛卡士1 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等噴霧。
3.1 選用適宜品種
棉花選用抗蟲雜交棉鄂雜棉5號、中棉29和皖棉16等品種。鄂雜棉5號(原代號楚雜鄂雜棉5號)為高產、優(yōu)質、抗病雜交棉新品系。在安徽省經過區(qū)域試驗與生產試驗,增產顯著。其植株莖稈粗壯,株型緊湊,高大,呈塔形,稀茸毛,少數(shù)為光稈。株高1.3 m左右,全生育期137 d左右,植株通透性好,結鈴性強,不早衰;果枝一般21~23個,葉片中等大。
鄂雜棉5號F1(楚雜180F1)由湖北省荊州種子公司選育而成,是集優(yōu)質、高產、抗病、鈴大等多項優(yōu)點的雜交棉新品種。該組合表現(xiàn)為中早熟性,生育期138 d,植株呈塔形,植株高大整齊,通透性好,果枝較短,株型較緊湊,莖稈粗壯較硬,抗倒伏,莖稈絨毛少;主莖葉片大小適中,較平展;鈴大,鈴重6.0 g,結鈴性強。中棉29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生育期128 d左右,中熟偏早。植株塔型,株高100 cm左右,葉片中等大小。該品種結鈴性強,鈴卵圓形,單鈴重5.4 g,屬抗病類型。高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幼蟲。該品種在生產上表現(xiàn)出豐產穩(wěn)產、抗蟲抗病、適應性廣等綜合優(yōu)勢。
中棉所32(R-68)為中熟轉基因抗蟲棉品種。中棉所32生育期135 d左右。植株近筒形,松緊適中,株高中等,莖稈較壯。葉片呈深綠色,中等大小,葉緣缺刻較深,葉量適中。該品種出苗較好,結鈴性強,整個生育期長勢穩(wěn)健。皖棉16出苗快,出苗率、成苗率高,棉苗素質好,果枝節(jié)位低,株型較緊湊,葉片中等大小,缺刻深、葉色淡綠、花蕾多而肥大,結鈴性強。其生育進程較快,抗逆性強,喜肥水,耐漬害,耐高溫,恢復能力好。
3.2 適期育苗移栽
瓜套棉栽培,棉花育苗移栽時間要把握好,一般4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植。
3.3 確定適宜栽培密度
適當稀植,雜交棉前期生長勢強,單株生長潛力大,要適當稀植,要求行距1 m,株距0.45~0.50 m,密度控制在18 000~22 500株/hm2。發(fā)揮品種特性奪取高產。單株伏桃25個以上,株高130 cm,達到理想高產株型。
3.4 高肥水管理
棉花肥水管理總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巧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追肥以追尿素為主,追尿素150~ 225 kg/hm2,要求開溝深施,以水促肥,提高肥效。輕施蓋頂肥,防止棉花早衰,充分利用生長季節(jié),提高鈴重和衣分率,淮北棉區(qū)不遲于8月10日,趁雨撒施,施肥60~75 kg/hm2。
3.5 整枝與化控
3.5.1 整枝。棉花有無限生長和二次生長習性,需要整枝。打邊心,打去果枝的頂尖。去枝葉,打去營養(yǎng)枝與游枝。打頂一般在7月中旬進行,打去一頂一葉。若生長過旺,田間密閉,在棉花生長后期分次打去老葉。
3.5.2 化控技術。苗床化控用濃度為15 mg/kg縮節(jié)胺,不重噴,控上促下,控高促壯,防止高腳苗。蕾期化控,于棉花7~8葉時用濃度為30~40 mg/kg縮節(jié)胺7.5~15.0 g/hm2噴施頂部。初花期化控,于主莖16~17葉初花期用30 g/hm2縮節(jié)胺進行化控。盛花期化控,一般在7月中下旬,用濃度120 mL/kg縮節(jié)胺進行化控。
棉花全程化控是在棉花生長發(fā)育不同階段根據氣候、土壤條件、品種特性連續(xù)幾次使用縮節(jié)胺進行化學調控,在具體掌握用藥的計量和時間上提倡少量多次,寧低勿高,避免一次用量過大而產生藥害,總計4次用縮節(jié)胺90 g/hm2。
3.5.3 后期催熟。10月上旬,當氣溫20℃左右,用40%乙烯利1 500~1 800 g/hm2,加水450 kg/hm2噴霧,有明顯催熟和增產作用。
[1]潘翠華,李岳林,馬兆中.沿淮地區(qū)棉瓜套種情況的調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32(3):506-508.
[2]于德科.碭山縣瓜棉套種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長江蔬菜,2011(19):37-38.
[3]陳必平,皮儒立,陸孝參,等.瓜棉套作的經濟效益和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yè)科學,1989(3):18-19.
[4]陳劉杰.探討我國西瓜間套作栽培現(xiàn)狀與趨勢[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3(7):83.
[5]周泉,馬陸平,胡雄,等.洞庭1號無籽西瓜套種棉花高產高效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瓜菜,2007(6):14-16.
[6]于德科.碭山縣瓜棉套種的問題及對策 [J].中國農技推廣,2011 (6):28-29.
[7]李德利,丁躍林.棉花、西瓜間套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02(2):7-8.
(責任編輯 張楊林)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elon and Cotton Relay Intercropping System on Lixi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結合西瓜栽培管理技術和棉花栽培管理技術,提出了安徽省利辛縣瓜套棉栽培技術,從調節(jié)播種期、選用適用品種、整地施肥、主要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為當?shù)剞r業(yè)生產提供了參考。
西瓜;棉花;栽培技術;利辛縣
PAN Gang(Seed Management Stations in Lixi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Lixin,Anhui 236700)
Combining with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watermelon and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cotton,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elon and cotton relay intercropping system on Lixi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It was elabor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adjusting sowing,using applicable varieties,soil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ling, etc.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termelon;Cotton;Cultivation techniques;Lixin County
S642
A
2095-0896(2014)05-016-04
潘剛(1979-),男,安徽利辛人,農藝師,從事農作物耕作栽培技術研究。
20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