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麗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現(xiàn)狀及其獲得成就現(xiàn)象分析
顧小麗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從江蘇省高職院校抽取三所大學(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隨機抽取930名高職作為研究對象,以區(qū)域、年級、性別、專業(yè)四個維度,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現(xiàn)狀及其獲得成就現(xiàn)象分析發(fā)現(xiàn):(1)高職學生個人取向成就動機明顯高于社會取向成就動機;(2)因學校區(qū)域不同,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存在顯著差異;(3)因年級不同,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存在顯著差異;(4)因性別、專業(yè)不同,高職學生成就動機不存在顯著差異。
成就動機;個我取向;社會取向;高職
(一)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指個體在面臨壓力情境的時候,出現(xiàn)的用來自外部和內(nèi)在的優(yōu)秀和標準要求并爭取使得個體在參加活動時取得自己期望成功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是個體要求實現(xiàn)自我目標和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推動要素。因此,個體事業(yè)是否成功與成就動機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通過前期文獻查閱后發(fā)現(xiàn),目前學者們關于成就動機的調(diào)研還是比較多的,其中對象比較多的集中在四年制本科(民辦)大學生、高中及中小學群體。其中對于三年制的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學生關注度還不是很多。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
通過文獻查找,基于中國國情,本文未采用余安邦、楊國樞(1982,1989)認為,成就動機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取向上,即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其中,社會取向指個體希望超越外在的目標或優(yōu)秀標準,個體取向指個體想超越本人內(nèi)心的決定和優(yōu)秀標準,而中國本土崇尚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傾向于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
(一)被試
從江蘇省電子高職院校中抽取三所院校隨機抽取930名大學生,每個學校各110名。每所院校抽取女生52名,男生58名;一年級40名,二年級40名,三年級30名。三所院校發(fā)放問卷共3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1份,有效率91%。
本研究自編了測量高職生成就動機取向的問卷,采用五點賦分的方法。得分越高表示動機越強,得分越低,表示動機越弱。同時,對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進行測量。見表1。
表1 內(nèi)部一致性檢驗結果
檢驗所得Cronbach a值分別為0.818,0.834,表明兩分量表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方式
本研究采用團體和個體的問卷調(diào)查,運用Spss1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完成全部數(shù)據(jù)的分析完成。
(一)江蘇省高職院校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的總體情況
表2 高職院校成就動機取向的性別比較
從表2可知,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個我取向明顯高于社會取向。這與臺灣學者的研究結果認為“學生常常以家庭或他人的目標作為自己追求的動機取向”的觀點不一樣。這個結果與毛晉平(1993)對湖南大學生的研究成果結果是一致的[2]。說明高職學生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肩負著家庭的榮譽和責任,為了父母的滿意而讀書,為了好工作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而讀書,即表現(xiàn)出一定的社會取向。
發(fā)放40份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表,回收40份,均有效。實驗組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二)高職生成就動機差異性研究
1.區(qū)域不同,高職生成就動機存在顯著差異
表3 不同區(qū)域的高職院校成就動機取向的比較
表3表明,總體上看,三所高職院校中常信學生總體成就動機水平最高,淮信高于南信。在成就動機的社會取向方面,常信明顯高于淮信。經(jīng)t檢驗說明南信、淮信與常信的差異顯著,南信與淮信差異不顯著;在個我取向上,常信明顯高于淮信,淮信高于南信,經(jīng)t檢驗說明常信與淮信差異不顯著,南信與常信、淮信差異顯著。
2.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的性別比較
表4 高職院校成就動機取向的性別比較
表4說明,男、女生的總體成就動機水平接近。經(jīng)t檢驗,性別不同,成就動機在社會和個我兩個取向上略有差異,但差異均不顯著。
3.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的專業(yè)比較
表5 高職院校成就動機取向的文理科比較
表5說明,理科學生總體成就動機水平略高于文科。在成就動機的社會和個我取向上,理科學生均略高于文科學生,經(jīng)t檢驗說明文理學生成就取向略有差異,但差異均不顯著。
4.高職學生成就動機情況的年級比較
表6 高職院校不同年級大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的比較
表6說明,大三整體成就動機水平最高,其中在成就動機的社會取向上,大三明顯高于大一,差異顯著,大三明顯高于大二,差異顯著,大一和大二差異不顯著。在個我取向方面,大三學生明顯高于大二學生,大二學生略高于大一學生,經(jīng)t檢驗說明大三學生個人成就動機與大一、大二學生差異顯著,大一、大二學生差異不顯著。
1.不同區(qū)域的高職院校成就動機取向的影響
通過本課題研究說明,我院學生成就動機水平較低,學生個我取向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水平較低。從學生管理角度來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高職生對職業(yè)認知和崗位定位認識不足,不少人不愿意從基層做起,造成就業(yè)中心理失衡。簡單工作不愿意做,復雜工作又做不了。出現(xiàn)了不好高職生就業(yè)等于失業(yè)或待業(yè),甚至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出現(xiàn)啃老。
2.性別因素對成就動機影響的原因分析
通過本課題研究說明,男性和女性成就動機差異均不顯著,這與2007年嚴芳研究的“男生和女生的成就動機存在顯著差異”[3]的結果不同。分析其原因,隨著社會進步,女生的成就意識得到較大激發(fā)和鼓勵,女性的成就動機的愿望也逐步強烈。我們也發(fā)現(xiàn),女性的成就動機的社會取向是略高于男性的,這也正符合了女性在家庭的中重要任務的定位,即做個好妻子和母親。男性的個我動機取向略高于女性,那是因為社會和家庭對男性的定位,渴望其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角色。
3.專業(yè)因素對成就動機影響的原因分析
通過本課題研究說明,文、理科學生成就動機差異不顯著,這與嚴芳[4]的研究結果不相同。作者認為,本研究課題選擇是高職院校,屬于工科性質高職院校,更適合理工科學生學習,理科學生成就動機總體水平均略高與文科學生。同時,文科學生思維活躍,性格活潑,通過自主學習,廣泛的獵取知識,也激發(fā)了他們的成就動機的潛能,向復合型人才轉變。因此,文理科學生成就動機有差異,但差異均不明顯。
1.不同區(qū)域的高職院校學生成就動機取向性差異明顯
南信院連續(xù)多年高考入取分名列江蘇省首位,說明學生擁有與其他高職院校相比較高的學業(yè)素質。為此作為學院更要探索科學的教育教學體系,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高職人才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實現(xiàn)從單純重視“知識、技能學習”向“知識、技能、能力、人格”并重的轉變;在教學改革中,學??啥鄧L試“工學結合”、“訂單式”、“項目模塊”化等教學方式,探索高職教學的新途徑。
2.男生和女生成就動機差異不明顯
由于社會對女性的成就取得提出了相當苛刻的要求,使得女性面臨著家庭和社會的多重要求,因此,不少女大學生畏于企業(yè)歧視和就業(yè)壓力,產(chǎn)生了所謂的“學的好,不如嫁的好”的錯誤觀念。因此,學校要倡導男女平等,社會需提供公平的就業(yè)體制。
3.高職學生成就動機取向在專業(yè)上的差異不明顯
傳統(tǒng)的“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盡管這句話有他合理的地方,但并不科學,傳統(tǒng)的“重理輕文”的思想需要打破。目前,綜合型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yè)的青睞。因此,不管是綜合類高校還是理工科院校,我們都要倡導學生智商、情商的共同發(fā)展。
[1]余安邦,楊國樞.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證研究[J].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987,64:61.
[2]張興貴,鄭雪,刑強,湛江城鄉(xiāng)青少年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的比較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5):38-39.
[3]嚴芳,周海詠.高職院校學生成就動機特點的調(diào)查與分析.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5:55-66.
[4]楊渝川,王衛(wèi)紅,張慶林.中國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結果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67-72.
Survey on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ation from Jiang S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Gu Xiao-li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The author took330 students randomly from three colleges (NJCIT, CCIT, and HCIT) as subjects to do a survey which comes from region, grade, gender, professional four dimensions. The aim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ation from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author found that: 1. College Students Individu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oci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2.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3.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different grade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4.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terms of gender and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oci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dividu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vocational student
G717
A
1000-9795(2014)09-000014-02
[責任編輯:劉 乾]
顧小麗(1981-),江蘇揚州人,女,漢,本科,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