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霏飛 (云南省保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云南保山 678000)
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的合理化模式探究及構建
魯霏飛 (云南省保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云南保山 678000)
本文基于當前高校舞蹈課教學現(xiàn)狀,結合舞蹈課教學特點,對高校舞蹈課教學的合理化模式進行了扼要探討,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構建策略,以期提高高校舞蹈課教學效果,推進素質教育進程。
高校舞蹈課;教學模式;構建;教學現(xiàn)狀;舞蹈欣賞;多媒體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舞蹈教學得到了迅速普及,走進了高校課堂。現(xiàn)如今,舞蹈課在高等教育中已經(jīng)成為了一門重要的公共課,在學生的形體塑造、身體鍛煉,藝術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從全國范圍看,舞蹈課或體育舞蹈課普及程度并不高,許多高校沒有設置這一門課程,即使設置了,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舞蹈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應清楚認識舞蹈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并探索出一套合理的教學模式,切實發(fā)揮舞蹈教學的積極作用,使舞蹈教育在高校教學中進一步普及。
由于高校舞蹈教育在全國范圍內(nèi)沒有全面普及,以致高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令人堪憂。主要表現(xiàn):其一,即使教育部與2006倡導高校推行舞蹈教育,但是部分地區(qū)高校未設置舞蹈課程;其二,舞蹈課時安排少。就設置舞蹈課程的高校來說,舞蹈課時較少,每周才安排一次課,也沒有其他課外形式的延伸和補充,發(fā)揮不了舞蹈教學的最大功效;其三,缺少藝術實踐。在高校教學中,舞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由于舞蹈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加之高校對其不夠重視,一般很少排練舞蹈節(jié)目,只有在學校舉辦演出活動時才會編排舞蹈,學生不能完善施展自身的舞蹈技能。
近年來,高校公共舞蹈課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在高校教學中依然處于較為薄弱的位置,影響力不高,究其原因,有著諸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如社會環(huán)境、應試教育等,也有自身因素的影響。從高校角度分析,對公共舞蹈課缺乏深入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改革不夠深入,以致于教育模式相當滯后。
目前,高校公共關系舞蹈課的現(xiàn)行教育模式沿襲了專業(yè)舞蹈課的教學模式,即“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動作示范—動作講解—學生練習—掌握教學內(nèi)容”,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主要通過教師“講”,學生“學”來完成教學活動。雖然有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著一定問題。例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nèi)容枯燥、教學方法簡單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jīng)阻礙了高校舞蹈教育的發(fā)展,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是高校公共舞蹈課實現(xiàn)發(fā)展、突破瓶頸的關鍵。
從教學教學分析,高校舞蹈課主要是圍繞“教什么樣的人”和“怎樣教學”展開的,從這一點考慮的話,應結合舞蹈教學特點、高校自身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考慮如何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由于普通高校缺乏藝術氛圍,學生對舞蹈額興趣普遍不高,所以首要就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舞蹈熏陶,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舞蹈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只有學生參與進來了,我們才能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即教學模式分析和構建。
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種種不足,應力求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構建一個立體的公共舞蹈教學網(wǎng)絡,改變傳統(tǒng)“線性教學”的不足,形成立體、動態(tài)的教學模式。即以“兩個平臺,三個模塊”為核心搭建新型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兩個平臺”是指“舞蹈選修課和舞蹈藝術團”,“三個模塊”是指“舞蹈欣賞、舞蹈組合、舞蹈表演”。舞蹈選修課是面對全體學生開設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親自感受到舞蹈魅力,然后走進舞蹈,參與舞蹈學習活動;舞蹈藝術團作為第二個平臺,主要是選撥有舞蹈潛質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通過他們帶動周圍同學學習舞蹈,以此來普及舞蹈教學;舞蹈欣賞、舞蹈組合、舞蹈表演是一整套“教與學”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舞蹈欣賞是舞蹈教學鋪開的“面”,舞蹈組合是舞蹈教學展開的“線”,“舞蹈表演”是舞蹈教學開設的“點”,通過這三點結合組成一個如同“金字塔”式的教學模式。具體而言,舞蹈欣賞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全體學生,主要目的為了感受和體驗舞蹈。例如,利用多媒體展示國內(nèi)外著名的歌舞劇目,從欣賞角度來了解舞蹈、感受舞蹈,從而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和欣賞能力。舞蹈組合是針對學生的興趣傳授學生一些舞蹈劇目,在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過程中促進雙方交流,讓學生學習與掌握舞蹈素養(yǎng)和技能。舞蹈表演是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檢驗和促進過程,當然通過演出也可達到宣傳與普及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高校只有在舉辦大型活動的情況下才會進行舞蹈表演,學生很少有實踐學習的機會,對此應想法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如舉辦社團和協(xié)會、文藝匯報演出等,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創(chuàng)造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在這里強調一點,有效的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離不開可靠的各方面的支持與保障,如完善的教學制度、合理的管理機制、健全的教學設施、優(yōu)良的師資隊伍等。為了保障上文所述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必須做好各方面建設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其實,公共舞蹈課在高校教育中之所以沒有實現(xiàn)全面普及,關鍵在于素質教育改革不夠深入,社會大眾尚未清楚認識到舞蹈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上的重要性,加之,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使高校對舞蹈教育重視不足,倘若想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可能需要幾代教育工作者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
總而言之,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尚未全面普及,而且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對此,本文提出了以兩個平臺、三個模板為中心構建有效的舞蹈課教學模式,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立體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舞蹈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推動舞蹈教育宣傳與普及,帶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1] 趙容芳.高校舞蹈課的教學方法研究與實際運用[J].考試周刊,2010,(42).
[2] 仇大園.淺談高校舞蹈欣賞課的特殊性及教學策略[J].黃河之聲,2011,(16).
[3] 任奇紅,李鐵,況明亮.維吾爾族舞蹈在高校特色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體育學刊,2010,(10).
[4]武小影.試論啟發(fā)式教學在舞蹈訓練中的運用[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季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