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由于初中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學習,不可避免的會對自己不熟悉的文言文學習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加之語文教師對于文言文教學并沒有進行特殊的處理,使得初中生在學習文言文方面存在一定的難題。下面筆者將對這些難題進行具體的講解。
首先,基礎積累不足是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最大困難。在小學時期,學生對于文言文的接觸較少,即便接觸也是簡單易懂的,沒有太大難度的文章。從而就沒有形成深厚的文言文知識基礎,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初中文言文學習,學生就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進而退縮,從內心意識上就否定了自己學習文言文的能力,進而喪失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從另一方講,學生對于古典文學的積累不足,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不能夠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文言文的理解是需要十分注重作者的背景、經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沒有深厚的積累,即很難對文言文產生深刻的理解。
其次,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畏難情緒嚴重影響了文言文學習的效果。初中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初步深入學習文言文,由于小學所學習的文言文并不具備一定的難度,剛剛進入初中學習的初中生,由于對于文言文的陌生感、恐懼感增強了學習文言文的難度。這種畏難情緒也就成為了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最大的障礙。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生對于文言文的認知程度有限,并且如今文言文已經失去了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活力,初中生難免會對文言文產生難以排除的陌生感。加之,文言文的實用性較差,初中生學習文言文僅僅覺得是為了考試,考試的緊張感進一步加強了初中生的畏難情緒。因此,畏難情緒成為了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一大障礙。
最后,老師教學方法的滯后也導致了文言文學習的困難。在初中生課堂上,老師對于文言文的講解,很多情況下就是照本宣科,并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老師自己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聽從。這樣傳統的講課模式打消了學生對于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同時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有所下降,這樣一來學生就僅僅學到了老師所講授的東西,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因此,傳統的文言文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了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困難。
初中生時期學習的文言文可以說是學生們?yōu)榱私膺M一步深入我國古代文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培養(yǎng)學生們的文化素養(yǎng)。
1、加強對于文言文創(chuàng)作背景的講解。對于文言文的講解,首先就應該注重知人論世,只有在了解了作者的性格特質以及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的情況下,才能夠充分地了解文言文中所要傳達的思想理念。例如在講解《木蘭辭》 的時候,就應該多補充一些關于當時時代背景的知識,讓學生們了解到在那個時期從軍是一件生死未卜的事情,并且女子從軍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在這樣的知識背景下,學生們就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篇文言文了。
2、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無論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應該是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本位是近年來提出的至關重要的教學理論。遵循這樣的理論,對于初中文言文教學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學習《口技》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秀出自己擁有的口技,這樣引入情景,展開教學的方式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3、建立具體的情景,使學生融情于景。在初中課本中有許多純粹描寫景物的文言文,這類型的文言文往往是學生們不感興趣的文章。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給學生制造相應的情景。例如在講解《岳陽樓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岳陽樓的圖片,學生就可以通過圖片了解到《岳陽樓記》中所描述的大好氣象,從而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對文言文產生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擁有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主動地去學習文言文,進一度得到提升。老師可以在日常學習中穿插一些文言文的小故事,通過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產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傳統文化是我國珍貴的財富,也是我國軟實力所在。我國古代文學在世界文學平臺上都是耀眼而璀璨的,所以,繼承我國傳統文化是使我國文化繼續(xù)繁榮的根本要求。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晦澀難懂,運用正確的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掌握文言文要點是每一位老師的希望。相信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文言文將會更好地被同學們認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