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專家: 齊青
清蓮影院
關于愛《妻子》劇本分析
點評專家: 齊青
參賽作品《妻子》具有樸素的打動讀者的情感力量,這首先來自于作者對劇本核心矛盾的設計。對于一個以反腐倡廉、預防職務犯罪為主題的劇本創(chuàng)作比賽來說,許多參賽者自然而然地將故事張力集中在個人對物質利益的貪欲和對該欲望成功或不成功的控制上。然而在《妻子》中,有可能導致主人公產生犯罪行為的動機并非來自于為滿足自身私欲的欲念,反而是對妻子、對家庭強烈的愛。這引發(fā)了讀者在閱讀劇本過程中復雜的情感反應:依照法律的準繩,主人公可能產生的腐敗行為是必須被制止的;但從情感經驗的角度,主人公在那樣一種特定情況下產生類似的念頭,仿佛又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作品的主題從簡單的守法與非法、正義與非正義的對立,轉換為道德與情感、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之間糾纏復雜的關系。
對于任何一個創(chuàng)作者來說,構造糾纏曖昧的情感線索、將人物置于艱難抉擇的境地、賦予角色各種行為相對的正當性,都是難以克制的愿望。這種手段不僅便于樹立起具有多重性格側面的豐滿的人物形象,而且能夠有效地拓展情節(jié)深度,有力地激發(fā)起讀者的閱讀動力。然而,作為一個限定主題的參賽作品,將主人公定義為并非黑白分明的角色是有風險的,因其有可能削弱賽事組織者所要求主題的表現力度。面對著創(chuàng)作沖動和主題要求所構成的兩難境地,作者以婉轉的手法對之進行了調和。作者小心翼翼地將主人公的犯罪動機限定在并不明朗的“可能性”的限度之內,始終避免對其進行正面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處理相關情節(jié)時所進行的視角上的轉換。在第五幕中,當S公司的項目經理找到男主角試圖行賄時,女主角打斷了事件的進程:“工作上的事你們出去談吧,我要休息了。”由此實施賄賂的情節(jié)被安排在病房之外。而觀眾的視角被處理為處于病房內,和妻子的視角相重合:“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那個陌生男人將一個鼓鼓的信封袋遞了過去?!庇^眾因此只能看到行賄者的行為舉動,但對兩人交談的具體內容以及男主角在這一事件中所做的反應都只能依靠想象來彌補。這一處理,從情節(jié)結構上來講增強了懸念,促使觀眾產生追索事件后續(xù)發(fā)展的愿望。更重要的是,這一隱晦的手段將女主角放置在事件外,實際上避免了男主角在道德和情感之間直接作出抉擇的激烈沖突的場面。如果對這一沖突場面進行表面化處理,男主角對妻子的愛將有可能被激化為法律和道德原則的反面:作者既不能過多地合理化男女主角之間情感線索,以至于弱化了比賽要求的主題呈現,又難以將夫妻之愛完全處理成違背法律原則的負面因素。由此可能導致整個作品在主題立意上發(fā)生偏向。通過上述對事件進行側面處理的手段,作者一方面滿足了對人物心理動因的立體描畫,賦予主人公充足的、值得同情的行為邏輯;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將觀眾的注意力過多地引向情感線索,從而沖淡了劇本的主題要求。
同時,妻子這一人物的情感邏輯構成了劇本化解情與法矛盾的關鍵因素。按照情與法沖突的矛盾框架,妻子無疑處于情感力量一側的中心位置。作者的巧妙之處在于,并沒有將妻子處理成一個僅僅處在等待救助位置的被動因素,而是賦予了她某種主動性。該主動性推動妻子角色在劇本所設置的矛盾結構中的位置變化,最終促使矛盾的兩個方面融匯結合。并且,在這種結合中,合乎要求的作品主題被凸顯出來。簡單來說,妻子在罹患絕癥的生死關頭,并沒有完全被求生的愿望所左右,仍然保有關注和理解自身生死之外的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對之表達出自己的意愿。這個問題就是如何避免她丈夫墜入職務犯罪的深淵。作者在嘗試構筑這條情感邏輯時做了一定程度的鋪墊,力圖避免給讀者造成突兀的感覺。在劇本的第一幕中,妻子就提醒丈夫不要像自己單位里的藥房主任一樣受賄。這一伏筆為第五幕中妻子促使丈夫抵御受賄誘惑提供了合理性,令讀者感到妻子拒絕用受賄所得來給自己治病并不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而是長久以來盤桓在妻子心頭的一重憂慮。
有意思的是,作者為丈夫與妻子的憂慮產生互動的過程設計了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這一漸進過程又和妻子的病情發(fā)展相互吻合。在第一幕中,當妻子首次向丈夫提及自己手臂上的病變時丈夫并不以為意。同樣,對妻子要他警惕職務犯罪的提醒也并沒有放在心上:對妻子的反復叮囑只是回報以簡短的回復。這里的對話設計雖然簡單,但是卻鮮明地表現出妻子和丈夫之間的對這一問題態(tài)度上的差異。當情節(jié)進行到第五幕,妻子的病情已經發(fā)展得十分嚴重,而為妻子治病產生的經濟壓力同樣導致了丈夫受賄的條件和動機浮出水面,不再僅僅是一種隱蔽的可能性。此時,妻子的告誡變得明確而直接,具有不同尋常的情感力度:“我是不想讓你后半輩子沒了我,也沒了自由?!逼拮訉τ诓∏?、丈夫犯罪的憂慮從隱約的預感變成沉重的現實;丈夫對妻子的病情、自身犯罪的可能性從不以為意到面對的壓力時產生真真切切的犯罪動機。這兩個構成兩條互相交織的弧線,在弧線定點的交匯處,恰恰就是故事情感發(fā)展的高潮點。此外,妻子對丈夫可能發(fā)生職務犯罪的擔憂歸根到底來源于對丈夫的愛和關心。如果說丈夫對妻子的愛導致了丈夫犯罪動機的產生,妻子對丈夫的愛恰恰消弭了產生犯罪惡果的可能。如果說丈夫對妻子的愛將人情置于法律的對立面,妻子對丈夫的愛則將人情與法理融合為一。由此,愛的能量最終加強了法律的正義性而不是相反,從而有效地凸顯了作品的主題。
總之,通過妻子這一人物行為邏輯背后情感線索的設計,以及丈夫與妻子兩者不同態(tài)度弧線的巧妙配合,作品在構造豐滿的人物形象的同時,又能夠緊扣比賽所要求的主題內容,將生硬的法律原則通過有血有肉,富有情感力量和深度的方式表現出來,是這篇作品的特質。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