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曄
教育是為了誰?
是依靠誰來展開和進行的?
又是從哪里出發(fā)的?
這是教育立場應有的三條基準線,也是少先隊工作者應該經(jīng)常問自己的三個問題。毋庸置疑,教育是為了兒童,是依靠兒童來展開和進行的,當然應該從兒童出發(fā)的。那么,基于“兒童立場”的少先隊活動怎么做?做有益于兒童的活動,在孩子們中間做活動,用兒童喜歡的方式來做——這是江陰市輔延中心小學輔導員們的回答。
一、做有益于孩子的活動
“一切為了孩子!”幾乎所有的教育者都對這句話爛熟于心,常掛于口。但事實上這句話往往變身為“一切為了成人”。很多少先隊活動,不是真正為孩子出發(fā),只是為了完成某些工作而走過場。譬如逢主題教育必征文,逢活動必講座等等。
真正有益于兒童的少先隊活動首先是著力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的,其次是致力于他們的未來所需的,包括品行、能力多方面的素養(yǎng)。
2011年,我校的“嘻唰唰”課間操一夜之間成為百度頭條,全國各大媒體都報道了這則新聞。這一無心插柳之舉,使得學校被譽為“最潮小學”。其實學校的出發(fā)點就是讓孩子真正的動起來、鍛煉起來。因為傳統(tǒng)的廣播操可能程式化,或者缺乏新意,孩子們做得懶懶散散,而用了跟他們的活力相契合的《嘻唰唰》后,只要動感的音樂一響起,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場,跳出了活力,跳出了歡樂。這不就達到了鍛煉的目的了么?
學校組織輔導員們一月一次進行研修,在反思中提高,以求把握“少先隊現(xiàn)在時”,關(guān)注“少先隊的將來時”,為孩子的一生奠基。
二、在孩子們中間做活動
“活動當然是在孩子們中間開展的??!”有的輔導員在抱怨。
這是一種假象。因為許多活動都是輔導員設(shè)計好后讓幾個孩子參與一下。譬如有些學校的講故事比賽。隊員往往是“被活動”、“被參與”。老師指定中隊里一個隊員參加學校的比賽,有的甚至校內(nèi)也不組織,直接指定一人參加區(qū)里的比賽。在孩子中間做活動,就應強調(diào)孩子的參與性、孩子的主體性,應當是讓孩子們有事做,有熱情,有收獲。
我校的故事月活動,首先把講故事比賽改為“故事月”,從時間上看不是一次比賽,而是持續(xù)一個月的活動。然后將比賽分為中隊級——年級——校級三個層面,真正做到全員參與?!耙粋€中隊輔導員一個學期至少要讓中隊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次上臺獨自表演的機會”,這是學校對中隊輔導員的要求。所以,利用晨會、隊會,首先進行中隊級故事會,讓每個孩子都上臺講一個故事。接著在中隊選拔的基礎(chǔ)上,進行年級故事會。各年級隊員濟濟一堂,觀看本年級優(yōu)秀選手講故事比賽,勝出的再晉級到校園故事大王PK賽,最后參加全校比賽的十二個孩子成為校園故事大王,并入選校廣播站,而講得最出色的那個自然就代表學校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校園故事大王們組成巡講團,到中隊、社區(qū)進行巡講,又得到了一次次的鍛煉。故事月的另一大亮點,就是除了講故事比賽,還增設(shè)故事大搜集、原創(chuàng)故事評比。這樣,更多的孩子能夠品嘗到成功的樂趣。搜集故事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欣賞的過程和提升的過程,用自己的眼光去選擇一個好故事,以此成為“伯樂”,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激勵?至于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則更是一種挑戰(zhàn)。一旦自己的原創(chuàng)故事入選了,被同學拿來參加講故事比賽了,那么,作為“小作家”的他,又怎能不激動和喜悅呢?
三、用兒童喜歡的方式來做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嬲膬和鼍褪且煤⒆酉矚g的方式搞活動。我們對孩子進行小調(diào)查,“你最喜歡什么樣的活動?”95%的隊員選擇的是“狂歡”和“校外實踐”類活動。榜上有名的還有以下活動:書海大狂歡、校外綜合實踐、百家小講壇、短信研究院……這些活動都是寓教于樂而不露痕跡的。
譬如“百家小講壇”和“書海大狂歡”,明明都是讀書活動,可孩子們感覺不到在學習,就感覺在玩,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成長了。
以“百家小講壇”活動為例?;顒拥牡谝徊绞乔捌谛麄?,要用各種方式讓全體隊員知道這個活動,大隊部動用了校園海報、電子屏幕、升旗儀式、紅領(lǐng)巾廣播等立體方式,讓這個活動“無孔不入”,人人皆知。
活動的第二步是招募主講人。大隊長身先士卒,領(lǐng)下了這一光榮的任務(wù)。接下來,主講人開始選擇內(nèi)容、擬寫提綱、制作課件、準備試講。而大隊部則開始制作入場券、分發(fā)到各中隊,讓想看的孩子到中隊輔導員處自主申領(lǐng)。
正式活動開始了。主講人將作者、故事的主人公、書中的精華片段、情感啟示等跟隊員們盡情分享。為了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度,在演講過程中穿插許多互動環(huán)節(jié),比如觀眾提問、觀眾答題等,觀眾問得熱烈,主講答得從容,半小時的小講壇讓人意猶未盡。
最后,小觀眾們在入場券反面的觀后感中紛紛留言。“我雖然也曾讀過這本書,但是聽了這次小講壇后,深有感觸,還想再去讀一遍”、“聽了姐姐的一番話,我想到了自己跟葵花不能比,每天還要讓媽媽幫自己梳頭”、“敢于正視困難的人才是成功者”……
最激動人心的要數(shù)小主講的現(xiàn)場報名。四年級的一位女生當即報名擔當下一期的主講,隨后在她的帶動下,又有十幾個隊員上臺報名。這些孩子當中有平時默默無聞的,那一刻竟然如此自信和勇敢,令人刮目相看。
在升旗儀式上,校長給主講頒發(fā)學?!伴喿x推廣大使”的榮譽證書,給參與小講壇的觀眾抽取“幸運觀眾”、頒發(fā)“最佳互動獎”,盡可能多的讓孩子們在一次活動中收獲更多。所有主講的推薦內(nèi)容都做成了版面,在學校櫥窗展示,讓所有的師生從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點燃他們的讀書熱情。
實踐告訴我們:少先隊活動,多一些兒童立場,那么,我們的活動將更受孩子的歡迎,更具實效,更有意義。“用大愛與大智筑高兒童立場,守望兒童的未來。”輔延的少先隊輔導員們將一路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