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1)
管理學指導下的班助工作探討
秦敏
(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1)
本文擬從實踐出發(fā),運用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對高年級學生擔任班級助理工作進行全過程探究,將管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班助工作上去,充分發(fā)揮高年級學生擔任班級助理的優(yōu)越性,對其工作職責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
管理學;班助;組織結構模式
近年來,高校陸續(xù)推進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作為低年級班級助理的管理工作,班級助理是為了加強對本科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導,協(xié)助本科生輔導員或班主任而設立的學生崗位。班級助理是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主要方式。
高校屬于文化組織,因而管理學理論適用于高校的組織。本文擬從管理的四大基本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出發(fā),在分析現行班委組織結構缺陷的基礎上,重點探究新型的班級組織結構模式,為高校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擔任班級助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發(fā)揮班級助理的作用提供思考和借鑒。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班級助理工作應當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管理者,要做好統(tǒng)籌的規(guī)劃。要首先通過計劃來確定適當的組織目標和能夠實現組織目標的行動方案。
1.熟悉新生。新生報到之前,班助要初步了解所帶班級的同學,協(xié)助學校做好新生學教育,使新生較好地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心理角色和身份轉變。
2.班委選拔和培養(yǎng)。協(xié)助班主任進行新生班級班委的組建,在培養(yǎng)班委方面,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和引導其踏實肯干的作風和一切為班級和班級同學利益著想的態(tài)度。
3.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初步建立起班級的組織文化機制。調動新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盡快融入到班級的群體中去,消除陌生感,培養(yǎng)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團隊的歸屬感。
根據組織目標確定組織結構,配備人員,明確任務歸屬,確立組織制度和文化基礎。
1.這其中,首要任務就是確定班委的組織結構模式。筆者首先對其所在的班級,1123班大一時的組織結構模式進行了分析(如下圖1)。
圖1
這是筆者所在班級,由三個小班組成一個大班,采用的直線職能制的班委組織結構,在實際的生活中,針對此種班委組織結構設計,存在以下的問題:(1)班委團隊結構顯得臃腫,班長和團支書一共有6名,雖然6名中有兩名為大班班長和大班支書,但單個小班的班長和團支書的工作量不足,工作缺乏積極性。沒有有效地遵循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有效結合的原則,造成了機構整體的慵懶。(2)大班班委和小班班委在領導班級工作時,有時會引發(fā)矛盾和沖突,大班的班長和支書領導力有所下降。命令統(tǒng)一的原則沒有很好地體現。同時小班班長和支書在領導其他班委成員(組織、宣傳、學習、文體委員等)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權力受到限制,責任不明確,權責對等難以得到很好的體現。(3)在班長和團支書的領導下,分設生活委員、學習委員、文體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能夠體現專業(yè)化分工,但若考慮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和特點,沒有很好地考慮到信息傳遞的便利和高效,難以全面調動男女生的積極性。而筆者作為班助時,所帶班級的現狀是由兩個小班組成的,人數在50~60人的大班。結合組織設計的原則,對原先的直線職能制的班委組織結構做出了適當的調整(如右圖2)。
圖2
并且依據管理學的原理提出了以下的建議:(1)依據組織設計命令統(tǒng)一的原則。班長作為一套班委的核心人物之一,全面負責班級的各項工作。以往團支書一般只重點是做好黨團工作,但通過精簡組織結構,沒有設置小班班長,班長的工作量大,團支書應做好全面協(xié)調班長的工作,從某一方面而言,當班長有事情的時候,團支書可以擔任副班長的職務,全面負責班級的整體事物。(2)依據專業(yè)化分工的原則和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的原則,班級工作包括學習、文藝、體育、生活、宣傳等方面,相對應設置班委職責。針對大學生生活的特點,宿舍文化豐富,建議組織宣傳委員、文娛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分別為一男一女,分別作男生和女生的工作;學習方面常常以小班為單位進行實驗實踐活動,建議學習委員兩個小班各一個,最好也是一男一女。班長和團支書建議分別由男生和女生擔任,至此,組建起班級班委的基本組織結構,在班主任的領導下,共設置10名班委。(3)依據權力制衡的原則,班主任直接領導的不僅僅是班長,還有團支書,則班級的領導工作是班長和團支書的共同領導,同時,組織宣傳委員、文娛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學習委員均為男女各一名,有效地形成權力制衡,從而保證了班級各級管理者管理幅度適度,考慮男女各方面的利益均衡,體現了一定的民主。(4)依據權責對等的原則,制定明確的班委職責。要求每位同學在競選班委時,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權力和責任,制定自己的在職規(guī)劃,在全班同學面前競選。
當然,組織設計的原則也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真正的班級班委的框架和班委成員的組建還要在此基礎上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修改。
2.同時,不可忽視的便是組織制度和組織文化的確立。良好的班級組織制度和文化制度意義重大,具有凝聚、約束、鼓舞的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且為后期班級的發(fā)展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
組織制度的建設即班級學生在共同學習生活中建立的一般性準則,對學生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和約束作用。這其中包括了一些學習和生活中普遍的責任制度,如班規(guī)制度、考評獎懲制度等。組織文化即組織內部逐漸形成的、達成共識的、大多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規(guī)范。組織文化一般由以下兩個方面相互作用,一是創(chuàng)始人的傾向性和假設,二是第一批成員以自己的經驗從中領悟到的理念。
作為班級助理,要積極和班主任老師商量,在班委會組建初期,確立好所帶班級的基本組織制度,以及先進的班級文化,尤其在班委會成立初期,盡早確立班級核心精神、班規(guī)、班歌、班服等,在班級里逐漸形成一定的團隊精神、自強拼搏精神,為班級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激勵和引導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在管理學中,領導職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方向上的引導,二是技術方法上的指導,三是溝通,四是激勵。新生班助要注意培養(yǎng)和幫助所帶新生班級的班委們盡快熟悉和懂得自身所承擔的任務和責任。這其中,可以期望運用激勵原理,進行人本管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系統(tǒng)地對待每個同學。尤其是針對新組建的班委成員,與班主任老師商量,針對不同學生未能滿足的或潛在的需求,兼顧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同時注意公平的原則,進行有效地激勵。
新生班助要積極和班主任老師協(xié)商,建立準確的測評控制體系,確保組織目標順利實現。如定期召開班委會,配合老師一起了解班級的情況。同時,針對班委組建初期舉辦的活動,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和班委一起對活動的形式、內容、影響進行分析,及時總結,有效引導,以便下次更加完善地開展。并且要注意關心新生,有意識通過訪談形式了解新生的思想動態(tài),對于個別有特殊情況,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思想過激的新生著重關注,并及時和班主任以及輔導員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總之,采取正確的管理方式,融入恰當的管理思想,高年級的學生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班級助理工作巨大的橋梁作用和創(chuàng)新功能,做好新生和新生班級重要的引路人。
[1]趙大偉.明確角色定位,增強服務意識[J].華商,2007,(15):73-74.
[2]周屹.高校班級組織結構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32):40-44.
[3]孫慧中.管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4]洪娟.高校班級管理的規(guī)范化研究[J].文教資料,2010,(12).
G647
A
1674-9324(2014)28-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