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毅強
·短篇論著·
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
畢毅強
目的比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診治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2例,給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對照組40例,給予阿德福韋酯10 mg/d。觀察治療48 w。結果在治療24周時,治療組HBV DNA陰轉率為69.04%,HBeAg陰轉率為23.8%,對照組HBV DNA陰轉率為25.0%,未發(fā)生HBeAg陰轉情況(P<0.01);在治療48 w時,治療組HBV DNA陰轉率為85.7%、血清HBeAg陰轉率為28.6%、血清HBeAg轉換率為11.9%,前兩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25.0%、2.5%,P<0.01和0%);治療組和對照組ALT復常率存在明顯差異,分別為95.2%和82.5%(P<0.01)。結論與阿德福韋酯比,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病毒復制能力更強、血清HBeAg陰轉率更高的特點。
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酯;療效
Hepatitis B;Telbivudine;Therapy
替比夫定是繼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和恩替卡韋后一種新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類藥物,2007年開始在我國應用于臨床,其具有抑制病毒復制能力強、病毒耐藥發(fā)生率低、HBeAg血清轉換率高和安全性良好等特點,已得到廣泛應用[1~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6],控制本病的反復發(fā)作是臨床治療的關鍵[7]。我們應用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現(xiàn)將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8年10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HBeAg陽性CHB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齡17~63歲,平均年齡(38.2±7.6)歲。診斷符合2005年中華醫(yī)學會修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標準[8]。患者血清HBsAg陽性、HBeAg陽性、HBV DNA≥1.0×106copies/ml,血清ALT在2~6倍正常值上限,治療前未接受過核苷類藥物、干擾素或其他免疫調節(jié)藥物治療。排除合并妊娠及其它肝炎病毒感染。
1.2 治療方法將8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2例和對照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線HBV DNA和ALT水平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給予治療組替比夫定(素比伏,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600 mg口服,1次/d;對照組給予阿德福韋酯(久樂,浙江福韋藥業(yè)有限公司)10 mg口服,1次/d。觀察時間為48周。
1.3 檢測方法使用日立718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ALT、肌酸激酶(CK)(溫州東甌津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BV DNA(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試劑和美國SLAN Real-Time PCR Detection System7300熒光定量檢測儀,檢測下限為<1000copies/ml);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HBV標志物(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試劑和MK3型酶標儀)。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評價見表1。
2.2 不良反應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良事件。替比夫定治療患者有25例(59.5%)出現(xiàn)肌酸激酶上升,但均在正常值上限5倍以內,也無明顯的乏力、發(fā)熱、肌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未予以特殊處理,以后肌酸激酶逐漸恢復正常。
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清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和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細胞癌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病毒學、免疫學、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等。
替比夫定是抑制HBV DNA聚合酶合成的腺苷核苷類似物,在細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為活性代謝產(chǎn)物,通過與HBV的自然底物5′-磷酸化胸腺嘧啶競爭,從而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并進一步整合到HBV DNA中,終止病毒DNA鏈的延長,抑制病毒復制。替比夫定為高度特異性抑制HBV復制的左旋核苷,對HBV DNA聚合酶具有強效的特異性抑制作用,而對人類DNA聚合酶和其他人類病毒的活性無影響[9,10]。
本組42例替比夫定治療和40例阿德福韋酯治療患者經(jīng)抗病毒治療48 w,結果顯示,盡管兩組患者之間ALT復常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但替比夫定治療組與阿德福韋酯組比較,HBV 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結果與文獻報告[11~15]基本相近,但高于徐嚴等[16]報告的結果。本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未觀察到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25例(59.5%)肌酸激酶上升,但均在正常值上限5倍以內,無明顯發(fā)熱、乏力、肌肉疼痛等癥狀,也未經(jīng)特殊處理,肌酸激酶逐漸恢復正常。本組臨床觀察結果進一步證實了替比夫定在治療HBeAg陽性CHB患者,具有抑制病毒復制效果強,HBeAg血清清除率高的優(yōu)點。
[1]替比夫定中國路線圖專家討論組.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中國路線圖.中華肝臟病雜志,2008,16(5):323-325.
[2]替比夫定臨床應用專家討論組.替比夫定臨床應用專題研討會紀要.中華肝臟病雜志,2009,17(5):393-394.
[3]蔡偉,謝青,安寶燕,等.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及其影響因素.肝臟,2009,14(1):17-19,50.
[4]徐俊斌.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5):374-375.
[5]占國清,譚華炳,李儒貴,等.替比夫定與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1):23-24,49..
[6]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1):8-18.
[7]Lai CL,Leung N,Teo EK,et al.A 1-year trial of telbivudine,lamivudine,and th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Gastroenterology,2005,29(2):528-536.
[8]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81-89.
[9]Bryant ML,Bridges EG,Placidi L,et al.Anti-HBV specific beta-L-2'-deoxynucleosides.Nucl Nucleic Acids,2001,20(4-7):597-607.
[10]羅生強.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進展.中國新藥雜志,2008,17(8):625-629.
[11]沈強,唐琰,朱傳龍,等.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療效評估.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3):223-225.
[12]徐俊斌.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5):374-375.
[13]胡家光,江建寧,蘇明華,等.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學應答的相關因素分析.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10):787-788.
[14]馮鐵拄,岑枝梅.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6):569-570.
[15]蓋曉冬,杜建霞,陶晨.替比夫定與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16(1):68-69.
[16]徐嚴,王江濱,季尚瑋,等.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08周的臨床療效.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4):259-262.
(收稿:2013-06-15)
(校對:陳宗炳)
10.3969/j.issn.1672-5069.2014.04.020
241001安徽省蕪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畢毅強,男,49歲,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診治研究。E-mail:biyiqiang@126.com
Observation of telbivu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Bi Yiqiang.Third People's Hospital,Wuhu 241001,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