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連云
摘 要: 錯誤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犯錯就是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當錯誤發(fā)生時,教師若處理方法得當,則會產(chǎn)生點石成金的效果,從而使課堂無限精彩靈動。
關鍵詞: 錯誤 巧妙處理 精彩課堂
華羅庚曾說:“天下只有啞巴沒有說過錯話,天下只有白癡沒有想錯過問題,天下沒有數(shù)學家沒有算錯過題。”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當錯誤發(fā)生時,教師若處理方法得當,則會產(chǎn)生點石成金的效果,從而使課堂無限精彩靈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機智地處理好課堂中的“錯誤”呢?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
一、利用教師的錯誤,巧妙施教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苯處煵皇鞘ト?,課堂上也會犯錯。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現(xiàn)身說法,引以為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因粗心大意出現(xiàn)錯誤在所難免。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應輕描淡寫,而應抓住契機,現(xiàn)身說法,教育學生。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中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筆誤時我有意停頓,指著錯誤問學生這里老師寫得對不對,學生回答不對,然后擦掉筆誤,作了更正,還對學生說這種錯誤是老師粗心作致,粗心是學習的敵人,你們以后可不能像老師這樣。用自己的錯誤為學生提供反面例子,不但教育了學生,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巧借臺階,化解尷尬:在課堂上,當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時,老師不應驚慌失措,更不能惱羞成怒,而應正確對待,沉著應變,讓學生更正錯誤,因勢利導。例如,一次正在黑板上邊講解邊演算一道數(shù)學題,突然一位學生叫了起來:不對,老師!我停下筆來,一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索性請那位同學到黑板前把正確的運算寫了出來。我很熱情地表揚了那位學生,繼而以誠懇而幽默的神情說:老師剛才犯錯誤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老師并不完全是正確的,有時也會出錯,這就需要大家像這位同學一樣勇于發(fā)現(xiàn)并大膽糾正老師的錯誤。同學們面面相覷,不知是真是假,甚至有些同學認為老師有意設計考驗他們。
二、巧用學生的錯誤,激發(fā)興趣
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可能不出現(xiàn)錯誤,有了這些錯誤,教師就要考慮如何利用好這些“錯誤”,化弊為利,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將就錯誤,因勢利導:有這樣一道習題:已知(x■+y■)(x■+y■-1)=12,求x■+y■的值。首先讓學生思考、討論再解答,然后學生回答我在黑板上板書過程。此時學生幾乎都是用換元法得到4和-3的答案的,我不動聲色,停頓幾秒后問學生:正確嗎?學生有點懷疑了。抓住時機我讓學生再次討論,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回答:-3不正確。因為x■+y■中x■,y■都是大于0的,所以x■+y■也應該大于0,所以-3應舍去。尋找、思考、交流和反駁的過程,正是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過程。這是一個錯誤,更是一次機會。出現(xiàn)問題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nèi)ゲ僮?、去分析、去討論、去反駁,從而把這個錯誤轉(zhuǎn)化為寶貴的課程資源。
2.巧用錯誤,激發(fā)興趣:我在教學中用開“綠燈”的方式對待學生的錯誤,在課堂上提倡幾個允許: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這盞“綠燈”使他們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實保護,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沒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他們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思維活躍,敢說、敢做,敢問,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投入學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借用生成的錯誤,成就課堂
教學中我遇過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一課時,在已經(jīng)得到兩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后,提問學生:如果不是夾角相等而是其中一邊對角相等,這兩個三角形還全等嗎?學生通過作圖、分組討論后得到結(jié)論:不能全等。我將個別學生作的草圖投影后停頓了幾秒,正準備不懂聲色地下結(jié)論時,一個學生遲疑著將手舉起來:“老師,我認為它們?nèi)?!”我又將他的圖投影給大家看,讓大家嘗試畫一畫,發(fā)現(xiàn)的確是全等的,但是又有學生提出意見:老師,他畫的是兩個直角三角形,這是特殊的三角形。抓住機會我拋出另一個問題:那說明兩邊及其中一邊對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有時能全等,有時不能全等,那你們知道在什么條件下全等嗎?此時學生學習興趣很濃,經(jīng)過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兩邊及其中一邊對角相等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但如果滿足一定的條件得到的三角形還是全等的。新課程下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課前雖精心預設,但課堂上還會發(fā)生“意外”,出現(xiàn)錯誤。如果教師回避這種預設之外的生成錯誤,教學將會丟失最重要的價值。但如果教師能正確而巧妙地借用此時的生成錯誤,那么課堂必定是最精彩的。
總之,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正確對待和處理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巧妙利用“錯誤”這一教學資源,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只有在“出錯”、“糾錯”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才是活的,教學才會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