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巍侖
比駕駛戰(zhàn)斗機復雜得多
記:作為艦載直升機飛行員,請您談談駕駛直升機和駕駛戰(zhàn)斗機有什么不同?
趙:不同還是很多的。例如戰(zhàn)斗機的油門桿,是前后推,前推加油門,后推減油門。直升機的“油門桿”也叫總距桿,我們平常簡稱總距,它不是前后推的,而是上下提的。這個上下提的動作也叫改變總距,也就是改變旋翼的總距,向上是增加總距,用于加速;向下按是減少總距,用于減速。同時向右轉總距桿上的油門環(huán),增大油門,向左則相反。
駕駛直升機,通常是左手握總距桿,右手握駕駛桿,左右腳蹬(踩)腳蹬。和戰(zhàn)斗機類似,踩是剎車,而蹬是用來控制尾槳,平衡旋翼旋轉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矩,同時克服滾轉力矩。直升機尾槳并不起推進作用,推進還是靠旋翼產(chǎn)生的拉力。
記: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些直升機的尾槳在尾斜梁右邊,有些在左邊,為什么?
趙:這主要和直升機旋翼的旋轉方向有關,旋翼向左轉,給機體的反作用力向右,為了平衡反作用力,尾槳就安裝在尾斜梁右邊。反之則相反。
記:駕駛直升機也像戰(zhàn)斗機那樣,有拉桿、壓桿、推桿等操縱動作嗎?
趙:有,但駕駛直升機,拉桿是將旋翼旋轉產(chǎn)生的“錐體”向后傾,改變旋翼升力的方向,使直升機向后飛。而駕駛戰(zhàn)斗機,拉桿是改變升降舵面,讓機頭上仰,飛機爬升。同理,駕駛直升機,推桿,使旋翼“錐體”向前傾,產(chǎn)生向前分力,從而產(chǎn)生前進速度,而駕駛戰(zhàn)斗機,推桿是讓機頭下沉,飛機俯沖。駕駛直升機,左右壓桿是讓旋翼“錐體”左右傾斜,產(chǎn)生左右分力,使直升機向左或向右轉彎。
記:直升機的懸停、爬升是怎么操縱的?直升機平飛中是如何加速的?
趙:懸停時,飛行員用左手上提總距,直升機上升預定高度后,保持住總距和駕駛桿位置,同時用腳蹬舵,保持直升機方向不變的狀態(tài),就實現(xiàn)了直升機懸停。此時飛行員用左手上提總距,增大油門,發(fā)動機轉數(shù)上升,向前推桿增速,直升機就開始邊增速邊爬升。
直升機加速就是上提變距,使旋翼前傾角度加大,同時提高升力和發(fā)動機功率,這樣旋翼旋轉速加快,增大向前的拉力,也就提高了直升機速度。
記:影視片中,我們經(jīng)??吹街鄙龣C懸停時可以原地轉圈,這是怎么操縱的?
趙:直升機原地轉圈主要是依靠腳蹬改變尾槳的拉力來實現(xiàn)的。如果尾槳在左邊,表現(xiàn)在操縱方面就是向左轉圈,這時提好總距,保持好高度,先讓直升機懸停,然后蹬右舵減小尾槳的反扭力矩,再左壓桿,給直升機一個向左傾斜的力,這樣直升機就開始原地轉圈。直升機懸停狀態(tài)下,轉彎半徑比固定翼飛機小得多,這是直升機的一個顯著特點。
記:艦載直升機是否可以做陸航武裝直升機那樣的機動動作,比如筋斗、橫滾、側飛、后飛?
趙:直升機能否做特技飛行,主要取決于用途需求和設計要求。空軍、陸航的直升機能做筋斗和橫滾,海軍艦載直升機則不要求具備這些性能,只能側飛和后飛。即使有從外國引進的艦載直升機有類似性能,但部隊訓練條令、大綱也有規(guī)定,不準做特技飛行。我們海軍部分艦載直升機側飛和后飛的速度最大能達到60千米/小時。
記:艦載直升機不準做特技飛行是出于什么考慮?
趙:主要是因為艦載直升機是按照特定作戰(zhàn)任務和作戰(zhàn)性質設計的,不像陸基直升機那樣需要參與高烈度戰(zhàn)斗,因此對機動性的設計要求不是很高,如果做出一些性能范圍內(nèi)不允許的動作,容易發(fā)生危險。實際上,利用空氣動力學設計的飛行器中,艦載直升機的操縱是最復雜的,起飛、懸停、降落,整個操縱過程都有很大難度。
比駕駛戰(zhàn)斗機危險得多
記:艦載直升機在結構設計上有什么要求?艦載直升機與陸基直升機相比在駕駛上有什么特殊要求?
趙:由于海上不像陸地那樣平穩(wěn),艦載直升機需要固定在艦上,因此主要是在機身的系留部位進行了結構加強,另外為了防止海洋環(huán)境腐蝕,機體大量使用防腐、耐腐材料。艦載直升機與陸基直升機相比,對飛行員駕駛技術有更嚴格的要求,例如著陸點偏差不能大,精度要求特別高,要求定點著陸。特別在著艦時,高度、速度、角度、下滑率務必準確,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記:據(jù)稱英國“山貓”艦載直升機能在6級海況下在軍艦上安全起降,6級海況意味著什么?一般艦載直升機能在多大的風力條件下起降?
趙:是的,英國“山貓”艦載直升機能在6級海況下在軍艦上安全起降。它的著艦性能優(yōu)于“海王”和“海鷹”以及俄羅斯“卡”系列艦載直升機。6級海況相當于10.8~13.8米/秒的風速,船體橫搖角度為5~6度,縱搖為3~5度,這樣的條件下,人根本就站不穩(wěn)。一般的艦載直升機能在5級以下海況下起降,即8.0~10.7米/秒的風速,船體橫搖角度為4~5度,縱搖為2~3度。
記:艦載直升機是如何著艦的,都有哪些程序?
趙:艦載直升機著艦,實際上沒有我們平常想象得那么簡單。據(jù)美國安全中心統(tǒng)計,艦載直升機飛行員的飛行事故率是噴氣式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10倍,因此著艦時需要飛行員和艦上指揮員密切協(xié)同配合。
艦上指揮員由塔臺飛行指揮員和平臺指揮引導員組成。塔臺飛行指揮員由飛行員擔任;平臺指揮引導員由機務人員擔任。平臺指揮引導員一般站在飛行甲板禁區(qū)(以戰(zhàn)艦的縱軸線為基準,0~30度及330~360度范圍為禁區(qū))內(nèi)指揮。當直升機機頭對準甲板,距離飛行平臺80~100米時,引導員左手舉紅標,右手舉綠標,引導直升機建立正確的下滑航線。若無較大偏差,一般不實施動作指揮。如果直升機下降速度過快,則舉紅標,提示飛行員注意保持高度,若下降速度過慢,則舉綠標,提示其加快下降速度。
直升機進入甲板區(qū)前,與甲板的相對高度應為2~2.5米,進入甲板區(qū)后的相對高度應為1.5~2米,當艦船較穩(wěn)時,應果斷指揮直升機著艦。著艦后,還應快速完成系留固定工作。先擋好輪擋再系留。每個主輪系留一般每邊3人,分別系好上下掛鉤和索具。系留工作應在30秒內(nèi)完成,防止直升機發(fā)生位移和側滑。
一般艦載直升機上有3個系留點,A點、B點和C點。以直8艦載直升機為例。A點是直升機主輪固定點;B點是直升機兩側固定點;C點是尾槳下面的固定點。系留順序,先A、B點,最后系C點。這樣系留后,直升機就四平八穩(wěn)了。
對于無“魚叉”助降裝置的直升機,系留員把索具系好并全部退出后,平臺指揮引導員才能指揮飛行員關車。如著艦后需要繼續(xù)起飛,應目視直升機的外表面、機輪剎車、前輪鎖是否有異常以及漏油現(xiàn)象,如果沒有異常,方可放飛;如有異常情況,應迅速用無線電通話器告知飛行員,讓其做出妥善處置。
需要說明的是,系留工作不分專業(yè),上艦的每一名機務人員和艦上航空部門人員都必須學會系留操作。為確保安全,平臺指揮引導員指揮直升機起飛前,必須檢查系留索是否已全部解除。
記:夜間行進著艦訓練是艦載直升機飛向大洋的一大難關。請問艦載直升機夜間行進著艦有哪些難點?
趙:對艦載直升機飛行員來說,最為困難的作業(yè)就是夜間著艦。夜暗條件是最大的挑戰(zhàn)。夜間航行中的艦艇實行燈火管制,只在直升機甲板上有微弱燈光,飛行員難以看清地平線,沒有距離感和高度感。
夜間海區(qū)漆黑一片,飛行員注意力分配轉移比晝間慢,容易形成“單打一”,容易造成判斷飛行姿態(tài)變化時間過長,或修正偏差不及時。飛行高度、速度、方向、距離不好把握,容易誤遠為近,誤高為低,對著艦位置的判斷誤差較大。還會出現(xiàn)操縱失誤。這都給飛行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之,海區(qū)氣候變化無常,無參照物,很容易發(fā)生飛行事故。
根據(jù)規(guī)定,飛行員進行夜間著艦訓練之前,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晝間著艦及海上執(zhí)行任務能力訓練,同時,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也必須好,儀表飛行功底扎實,飛行技術過硬。
記:艦載直升機在保障上有哪些特殊要求?
趙:艦載直升機隨艦船出海執(zhí)行任務,受到高溫、高濕、高鹽影響,一旦出現(xiàn)故障,處置余地很小,任何細小的故障都可能會導致重大事故。因此,艦載直升機在艦上維護要比在陸地維護要求更高。根據(jù)多年維護實踐,艦載直升機維護檢查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檢查起落架和加強隔框有無損傷和變形,注意檢查尾梁和機身結合部有無波紋狀;二是重點檢查前起落架閉鎖機構和主、前輪胎磨損情況;三是對發(fā)動機進氣道及發(fā)動機內(nèi)部進行清洗并噴涂防腐劑;四是檢查直升機液壓導管、關鍵部位接頭,有無滲油、裂紋和松動現(xiàn)象;五是必須及時用淡水和清洗液清洗直升機外表、旋翼和尾槳葉,沖洗鹽堿顆粒,做好除蝕和防腐工作;六是要按飛行后檢查內(nèi)容詳細檢查直升機,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飛行員個頂個都是尖子
記:目前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培訓采用的都是二級或三級教練體制,和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培訓相比,艦載直升機飛行員培訓的具體程序是什么?都有哪些課目?
趙:我們海軍艦載直升機訓練采用都是二級訓練體制。海軍航空兵學院自己招飛、選拔和培養(yǎng)飛行員。學員先在航校完成初級教練機簡單的起落、儀表、航行等課目訓練。達到放飛標準的學員,分到作戰(zhàn)部隊進行改裝艦載直升機的訓練,然后進行理論培訓、教員帶飛。訓練課目有:懸停、起落、儀表航行、陸上平臺、海島平臺、靜止著艦、行進著艦;達到以上標準的再進行海上反潛、超視距引導、艦機協(xié)同攻潛等高級戰(zhàn)術課目訓練。完成了高級戰(zhàn)術課目訓練的飛行員才是一名合格的艦載直升機飛行員。
記:艦載直升機著艦前都要先在陸地平臺上進行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趙:這樣做是為了使飛行員熟練掌握著艦的基本動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特情處置能力,為真正到海上進行著艦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艦載直升機訓練大綱規(guī)定,在陸地平臺訓練沒有達到放飛標準的飛行員,是不能進行海上著艦訓練的。
記:對陸上著艦訓練所用的“甲板”有沒有什么具體要求?
趙:陸上著艦訓練所用的“甲板”就是通常我們通常所說的陸上平臺,它的大小形狀是按照艦上的飛行甲板仿制的。
首先“甲板”結構要堅固。它不但要承受艦載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的靜載荷,而且還要承受直升機降落時對“甲板”的沖擊力。二是“甲板”的尺寸與艦艇甲板尺寸必須一致,一般陸上平臺長25米、寬24米左右,高4米左右。三是“甲板”上必須設有與艦上一樣的助降標志及燈光信號,助降標志主要有著艦圈、著艦引導線、前輪極限位置線、起降區(qū)邊界線、垂直補給點標志;助降燈光信號有甲板照明燈、甲板邊界燈、起降指示燈、橫搖角指示燈、下滑指示燈、著艦引導燈。四是“甲板”上裝有格柵裝置。格柵是與艦載直升機“魚叉”裝置配套的艦上設施,形狀為圓形,直徑2.5米,中間呈圓形蜂窩孔狀,用不銹鋼板制成。格柵在“甲板”橫向中心線上,當直升機進行陸上平臺訓練時,位于飛機腹部的“魚叉”迅速向下伸出,“魚叉”鎖鉤鎖閉在格柵上。艦載直升機起飛或降落后,為獲得需要的方位,以格柵為固定點,可以繞“魚叉”旋轉任意的角度。
記:相對岸基直升機,艦載直升機難在著艦,是不是相關訓練比重也比較大?
趙:是這樣,艦載直升機飛行員在完成陸上600小時飛行訓練后,才能進行著艦訓練。至于著艦訓練內(nèi)容,先是在艦艇靜止狀態(tài)下起降,然后在艦艇航行狀態(tài)下起降,最后在艦艇搖擺狀態(tài)下起降。起降訓練要不間斷進行,屬于飛行員長期保持的課目。
運用得當就是??掌姹?/p>
記:請您談談艦載直升機在現(xiàn)代局部海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好嗎?
趙:隨著現(xiàn)代海戰(zhàn)向立體化、多層次發(fā)展,各國海軍迫切需要掌握海上制空權,維護海洋權益,保障領海安全。由于艦載直升機在海上能擔負偵察、搜救、運輸、反潛、兩棲突擊、空中預警以及電子戰(zhàn)、水雷戰(zhàn)等多種使命,因此,世界各國在競相發(fā)展航空母艦和其它艦船的同時,艦載直升機如雨后春筍般登場亮相。
記:艦載直升機重要的價值是反潛,其反潛戰(zhàn)術有哪些?
趙:根據(jù)任務要求、海區(qū)條件、兵力數(shù)量、反潛艦艇信息等情況,艦載直升機基本的反潛方式一般分為應召反潛、檢查性反潛和巡邏反潛。
應召反潛是指反潛直升機在載艦、基地或指定的空域待命,當獲得敵潛艇活動情況后,飛往有關海區(qū),進而搜索和攻擊敵潛艇的戰(zhàn)斗行動。比如水面艦艇艦載聲納獲知敵潛艇信息,但目標又在自身反潛武器射程之外時,就會召喚反潛直升機前去反潛。因此,艦載反潛直升機應用這種方式最多。
檢查性反潛是指反潛直升機在特定的時間內(nèi),對指定的海域進行反潛搜索,以查明此海域有無敵潛艇,如有即轉入攻擊性戰(zhàn)斗行動。這種方式多用于開闊的海區(qū),如己方重要艦艇編隊展開海域,以及彈道導彈潛艇待命海域等等。
巡邏反潛是指為保障海軍基地、港口或交通線上的艦隊編隊不遭受敵潛艇的攻擊,在其附近海域或指定海域進行反潛巡邏、搜索并攻擊敵潛艇的戰(zhàn)斗行動。巡邏反潛多用于狹窄海域或反潛封鎖區(qū)。
直升機反潛戰(zhàn)術一般包括雷達、目視搜索,吊放聲納,投放聲納浮標,磁探和紅外探測等。
記:艦載直升機的反潛優(yōu)勢有哪些?
趙:艦載直升機不僅以多批次的戰(zhàn)斗群起降于大型航空母艦上,而且往往可從中小型艦艇上起飛,以單機或多機形式活躍在大洋上空。它可隨艦船到達任何海域,能在海面上空懸停,非常適用吊放式聲納;比海上艦艇速度快五六倍,反應快,能在敵潛艇上空實施突然性攻擊;比陸基飛機“腿長”,隨叫隨到,比其它艦載飛機靈活。
記:艦載直升機在執(zhí)行任務時面對的主要威脅是什么?如何保證安全?
趙:有所長必有所短。艦載直升機在執(zhí)行任務時飛行高度低,一般都在500米以下的低空,或1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戰(zhàn)時很容易受到敵戰(zhàn)斗機和艦艇防空導彈的攻擊;一旦出現(xiàn)特情,如發(fā)動機停車、旋翼結冰,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處置;海上天氣變幻莫測,對飛行安全威脅也很大。
要保證艦載直升機安全,飛行員須具備過硬的飛行技術,特情處置能力強,對天氣判斷要準確。機務人員要確保直升機處于良好狀態(tài)。當然,艦載直升機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時,高空最好有戰(zhàn)斗機護航?,F(xiàn)代??兆鲬?zhàn),打的不是裝備,而是體系。
記:空中反艦是艦載直升機的強項,請你談一下艦載直升機在反艦作戰(zhàn)中有那些優(yōu)勢?
趙:在1982年馬島的一次海戰(zhàn)中,英國皇家海軍“大山貓”艦載直升機向阿根廷軍艦發(fā)射了多枚“海鷗”反艦導彈,當即擊傷擊沉5艘,經(jīng)受了海戰(zhàn)的考驗。
現(xiàn)代海戰(zhàn)證明,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艦載直升機攻擊敵小型艦艇已成為現(xiàn)代海戰(zhàn)的一種重要方式,艦載直升機已成為多種海上小型艦艇的克星。有些國家甚至把反艦作戰(zhàn)作為艦載直升機的首要任務。如英、法、意等國聯(lián)合研制的NH-90型直升機就可用于反艦。除攜帶反艦導彈攻擊敵艦艇外,艦載直升機還為己方艦艇發(fā)射的遠程反艦導彈進行中繼制導,對敵艦艇以超視距攻擊,也可防衛(wèi)己方載艦,對敵方反艦導彈實施電子干擾。
記:請問艦載直升機是如何與載艦協(xié)同作戰(zhàn)的?
趙:艦載直升機在載艦上通常聽從艦長指揮,但具體情況有所不同。艦載直升機與載艦,從隸屬關系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編入載艦的直升機分隊,另一類是在執(zhí)行任務時臨時配屬艦船上的直升機分隊。由于使命任務的不同,在指揮上的協(xié)同關系也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直接編入載艦上的直升機,絕大部分行動都要由載艦指揮員(艦長)負責指揮。偶爾由直升機部隊指揮員和艦上指揮員實施雙重指揮。在這方面,各國海軍的情況有所不同。艦長具體負責直升機離艦和回收的引導,艦艇附近的空中管制以及直升機的保障,飛行甲板作業(yè)管理,組織搬運和裝卸直升機附近的彈藥、向直升機提供多種有關服務等。但何時上艦、何時離艦以及離艦后的行動,則由載艦的上級指揮員確定。
當艦載直升機實施空中觀察預警,以及引導艦艇機動或引導導彈攻擊時,直升機上的指揮員根據(jù)授權,可以直接指揮艦艇的行動。
在實施垂直補給時,垂直補給指揮調度員、補給艦上的貨物監(jiān)督員、掛鉤員、投放引導員等,在作業(yè)中都要各司其責,通力合作,與艦載直升機飛行員密切協(xié)同,一起完成補給任務。
記:最后請您談談我海軍艦載直升機部隊建設發(fā)展情況好嗎?
趙:好的。我們艦載直升機機部隊經(jīng)過幾代官兵的艱苦努力,已實現(xiàn)了從岸基走向艦基,從近海飛向遠洋,從擔負一般運輸救護任務到執(zhí)行搜索反潛、引導超視距攻擊任務的三大歷史性轉變,綜合作戰(zhàn)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近年來,我們繼承和發(fā)揚老一代艦載機飛行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光榮傳統(tǒng),在飛大洋、爭第一、填空白上屢創(chuàng)佳績,先后攻克了一系列高難課目訓練,出色完成了軍事演習、科研試飛、亞丁灣護航和隨艦出訪等任務,為海軍航空兵建設和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的要求相比,我們部隊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著差距。我們只有不斷探索走基地化人才培養(yǎng)的路子,依托上級主管部門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培養(yǎng)一大批懂軍事,會管理,指揮才能、專業(yè)技術合一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為艦載機部隊的跳躍式發(fā)展注入新活力,才能真正做到一聲令下,拉得出,打得贏。
記: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