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碎屑礦物特征與物源分析

    2014-03-08 07:51:39劉忠誠陳志華金秉福王昆山
    極地研究 2014年1期
    關鍵詞:輝石碎屑站位

    劉忠誠 陳志華 金秉福 王昆山

    0 引言

    南極作為世界上最獨特的自然科學實驗室,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對南極研究的不斷拓寬和深入,南極已成為全球氣候-海洋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研究組分。各國對南極地區(qū)開展的地質、地球物理調查,業(yè)已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1],但南極地區(qū)仍有頗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南極半島周圍海域的碎屑沉積物蘊含有環(huán)境變化、南極繞極環(huán)流變遷與沉積物的源匯信息[2-3]。認識現(xiàn)代沉積物的組成和沉積過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過去的南極冰蓋動力學或底層洋流的產生模式。這不僅有助于了解古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且對研究新生代長期環(huán)境變化有所啟示[4];來自南極半島、威德爾海南部及其附近島嶼的碎屑重礦物組合之間存在差別,可能會提供有關西南極冰川歷史的新見解。

    目前,有關南極海域碎屑礦物的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研究表明:南極長城站附近海灣的重礦物源自海灣近岸區(qū)域,尤其駿馬河所搬運的物質對長城灣貢獻突出[5];學者們對南極半島西北部海域碎屑礦物分布特征[6]、麥克默多海峽柱樣重礦物特征[7]也有相關研究;還有的對威德爾海及其鄰近區(qū)域的碎屑物質分布特征和物源進行了探討[4]。黏土礦物特別是對高嶺石在南極的發(fā)現(xiàn)引起國內外研究者廣泛 關 注[8],Lucchi等[9], Damiani等[10], Junttila等[11]分別對南極諸多大陸架和陸隆黏土礦特征進行了闡述;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這是內生原因——礦物的熱液蝕變作用[12-13];也有人研究南極半島長城站附近黏土礦物的分布規(guī)律及成因后,認為其受到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和地貌類型等因素影響顯著[14]。有學者利用重礦物和黏土礦物綜合分析了麥克默多海峽的沉積物來源[15],一些研究者認為斯特舍海域沉積物礦物組成特征,是大陸冰川的擴張和繞極環(huán)流的加強,將陸源碎屑物質帶到斯特舍海域[16-18]的結果。有的研究者對德雷克海峽洋流[19]及其南部物質來源[20]與威德爾環(huán)流也有闡述[21],并且開展了氧、氫、鍶同位素研究[22-23]。南極半島周圍海域沉積物中的火山源物質凸顯,因此,對火山碎屑物的研究擴大了對火山作用的認識及對火山景觀和環(huán)境效應的理解[24]。

    本文基于對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德雷克海峽東部與威德爾海北部及斯特舍海南部)15個表層海洋沉積物樣品以及1個柱樣的輕、重礦物鑒定分析的結果,初步探討了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表層樣中碎屑礦物的組合與分布規(guī)律。結合礦物學分析結果、海流系統(tǒng)特征、南極半島周圍地質構造和巖性概況,追溯蝕源區(qū)、物質遷移、沉積規(guī)律,討論了碎屑礦物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與海流、火山巖分布和冰川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性。

    1 研究區(qū)自然地理與地質概況

    南極地區(qū)包括南極洲和南大洋。南極洲指60°S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島嶼[25],南大洋指從南極大陸海岸至60°S的環(huán)南極洋區(qū)。南極洲以橫貫南極山脈為界分為東南極與西南極[26]。西南極包括南極半島(含南設得蘭群島)和伯德冰下盆地(Byrd Subglacial Basin),屬于中-新生代褶皺帶。南極半島主要表現(xiàn)為中、新生代太平洋邊緣島弧,東南極由古生代變質巖基底和中新生代巖漿巖兩個構造層組成[27]。本研究區(qū)(圖1)位于南極半島東北部,大致為60°S—63°S,44°W—59°W之間的區(qū)域。南極半島是一個狹長的陸殼碎片,其西部為太平洋洋殼,東部為威德爾海。南極半島與智利最南部安第斯科迪勒拉山脈之間存在許多相似的地質特征[28]。

    圖1 研究區(qū)與樣品站位分布圖Fig.1.Studied area and locations of samples

    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qū)被冰雪覆蓋,海域多有浮冰,其地質特征復雜,只能借助有限的海岸基巖露頭、零散的角峰和分散的新生代火山與熔巖進行分析推斷,研究難度大[29-30]。東南極絕大部分由南極高原組成,其高程由海岸向內陸迅速增大;西南極為平均海拔850 m的褶皺帶,南極半島為南極大陸主體向北延伸,平均海拔1 500 m[31]。海底地貌包括海底高原、隆起與海盆[32],水深2 000 m以上,多為海盆,常覆蓋很厚的沉積物[33]。南極海域的表層水溫,冬季由南向北通常為 -1.9℃至1.0℃,夏季可升到 -1℃至4.0℃[34]。南極海域長年風速高,羅斯海區(qū)多大于15 m·s-1,有時甚至超過 20 m·s-1,高風速的風場是海冰移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35]。

    南大洋環(huán)流系統(tǒng)一般可分為沿岸流(極地東風流,或稱東風漂流)和南極繞極流(西風漂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兩部分。在環(huán)繞南極大陸的近岸水域存在東風漂流,主要環(huán)流路徑是平行極地鋒和亞南極鋒[21]。東風漂流的流速、流幅和流量均不大,但對南極底層的水團形成卻有著重要作用。南極繞極流與盛行的西風帶有密切關系[36],海面表層東向 ACC的流速約 0.04 m·s-1,隨著向南則流速迅速遞增,到南極鋒北部邊緣可增至0.15 m·s-1,而在南極鋒帶中則常出現(xiàn)急流,曾觀測到 0.5—1.0 m·s-1的高速流[16,37]。

    南極大陸的主體是東南極地盾,基底為早前寒武紀的變質巖系,其上零星出露晚前寒武紀及古生代的沉積蓋層。它的北面是橫貫南極山脈,為古生代褶皺帶,西南極的埃爾斯沃斯地和南極半島則是中-新生代褶皺帶[38]。南設得蘭群島和南極半島實際上是一條與南美洲南端火地島相連的、彎曲的巨大島?。?9]。南極半島和東部埃爾斯沃思地代表侏羅紀到晚第三紀安第斯造山帶深層侵蝕的巖漿?。?0,40-41]。

    南極半島褶皺帶上最老的巖石為三疊系,主要是砂巖和頁巖;三疊系之上是巨厚的侏羅紀-白堊紀火山巖,晚侏羅世鈣堿性火山巖廣泛分布在南極半島的西海岸和東海岸。新生代的火山巖有明顯的構造分區(qū)性,在南極半島的西面主要為裂隙噴發(fā)的堿性玄武巖類,而在南極半島東面和設得蘭群島主要為鈣堿性安山巖類[28]。這些火山巖組成玄武巖-安山巖-流紋巖套,通常為近水平沉積。喬治王島上的菲爾德斯半島由玄武巖和安山巖熔巖組成,含少量凝灰質沉積巖,火山巖被許多巖墻和一些閃長巖大巖頸侵入[28,42]。中生代的低鉀鈣堿性玄武巖和玄武安山巖在南設得蘭群島廣布。其中位于菲爾德斯半島的長城站附近、包括半島中部和南部,幾乎全部由玄武質和玄武安山質熔巖、火山碎屑巖和火山碎屑沉積巖所組成。這套火山巖具有典型的島弧火山巖的特征[43]。威德爾海域前寒武紀結晶巖和古中生代沉積巖占主導地位[17]。

    2 材料與方法

    樣品來源: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南極半島周圍海區(qū)開展了海洋生物、物理、化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等多學科,多項目的海洋綜合考察。調查范圍為 55°W—69°30′W,60°S—66°55′S之間,表層沉積物的采樣站位、水深及巖性特征見(表1)。本研究分析的樣品主要來自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采集的樣品有箱式樣、多管樣、柱狀樣,主要為15個表層樣和1個柱狀樣。

    表1 樣品站位、水深和巖性特征Table 1.Location,depth,lithology of the samples

    碎屑礦物樣品制備,按照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技術規(guī)程——海洋底質調查[44]中礦物分析方法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取濕樣500 g,用0.25,0.125和0.063 mm套篩進行篩分,經篩選沖洗后,得到0.063—0.125 mm和0.125—0.25 mm兩個待鑒定樣品粒級;然后進行重液分離,重液為CHBr3(比重范圍=2.889—2.891),3次攪拌后靜置8 h,將輕、重礦物分離后分別沖洗、烘干、稱重,獲得到重、輕礦物重量數(shù)據(jù)。重礦物在實體顯微鏡雙目鏡和偏光鏡,采用條帶顆粒記數(shù)進行計數(shù),約300—500個顆粒,用折光率為1.70的浸油制成油浸薄片,置于偏光鏡下檢查,最后統(tǒng)計顆粒數(shù)。輕礦物制成砂薄片,在鏡下鑒定并統(tǒng)計顆粒數(shù)。輔以掃描電鏡、電子探針、能譜電鏡等輔助方法進一步定名。得到原始礦物顆粒數(shù)據(jù),并計算得到各種礦物的顆粒百分含量。

    3 碎屑礦物組合與分布特征

    重礦物:重礦物在碎屑礦物中所占的比重為0.65%—15.33%,平均含量為4.5%。研究區(qū)表層沉積物中重礦物主要有石榴子石、紫蘇輝石、綠簾石、普通角閃石、普通輝石、磁鐵礦、赤鐵礦、白云母、褐鐵礦和風化碎屑,其他比較常見的重礦物有鈦鐵礦、鋯石、黑云母、金紅石、透閃石、榍石、菱鐵礦、棕閃石、十字石、黝簾石等(表2)。

    石榴子石:小粒狀或碎粒狀,以淺粉色為主,光澤較強,未見有完整晶形顆粒。

    普通角閃石:綠色或黑綠色,短柱狀為主,斷口不平坦、有破損,磨蝕。

    綠簾石:黃綠色,小粒狀,多為紫蘇輝石蝕變而來。

    黑云母:褐黑色,較厚,片狀,邊緣破損。

    白云母:無色,片狀。

    紫蘇輝石:淺褐色,略帶紫色調,磨蝕、表面不干凈,以粒狀為主,短柱狀次之,斷口處有粉末。

    磁鐵礦:小粒狀,表面較為干凈,金屬光澤。

    褐鐵礦:黃褐色,粒狀,表面不光滑,成熟度高。

    赤鐵礦:黑色,粒狀,表面疏松。

    輕礦物:輕礦物在碎屑礦物中所占的比重為84.67%—99.35%,平均含量為 95.48%。

    研究區(qū)主要輕礦物有石英、斜長石、火山玻璃、黑色渣狀物、風化碎屑、黑色火山物質等,其他常見的輕礦物組分還有生物碎屑、綠泥石、海綠石、白云母等(表2)。

    石英:無色透明,粒狀,玻璃光澤,與長石伴生,有磨蝕,表面不干凈。

    長石:基本上為斜長石?;野咨驘o色透明,粒狀,少數(shù)板柱狀,玻璃光澤;通常有磨蝕和溶蝕,表面臟,部分為渣狀粒。

    火山玻璃:含量變化大,且分布廣泛。以淺褐色為主,其形狀有碎粒狀、樹枝狀、腐竹狀、雞骨狀、錐狀、條狀、蜂窩狀、撕裂狀等,棱角明顯,有的氣孔發(fā)育。顆粒表面的玻璃突起或褶皺已經磨蝕或溶蝕,表面沾染粉末。

    綠泥石:綠色、淺綠色,粒狀,多為斜長石風化。

    生物碎屑:生物溶蝕產物,多見硅質生物,渣狀。

    3.1 碎屑礦物組分特征

    重礦物主要包含石榴子石、紫蘇輝石、綠簾石、普通角閃石,它們平均含量分別為26.5%、21.9%、13.1%、12%(表2)。重要礦物有普通輝石、磁鐵礦、赤鐵礦等,個別站位(D2-4)白云母含量突出(60%)。該區(qū)域的礦物組成種類少,主要礦物含量突出。輕礦物主要有石英、斜長石、火山玻璃,含量分別為 62.6%、14.9%、14.8%,此外,有微量的風化碎屑。研究區(qū)的礦物組成大致包含兩種物源,火山源與陸源,其特征如下。

    表2 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礦物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百分含量%,“—”表示未見)Table 2.Mineral’s statistics of the studied area(%,“—”indicates zero)

    3.1.1 火山源碎屑礦物

    本研究區(qū)普通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石榴子石、火山玻璃等火山源組分含量高。火山玻璃有褐色和無色兩種,它們棱角明顯,形狀有片狀,雞骨狀、腐竹狀、弧面多角狀等。本區(qū)以褐色玄武質玻屑居多,無色英安質玻屑含量較少。長石類礦物只見到斜長石。重礦物石榴子石、紫蘇輝石、磁鐵礦占優(yōu)勢,三者總和大于50%。火山礦物主要分布在南設得蘭群島周圍海域。

    3.1.2 陸源碎屑礦物

    陸源礦物主要有石榴子石、綠簾石、普通角閃石、透閃石、白云母等,礦物多數(shù)晶形保存不完整,多有磨蝕、風化現(xiàn)象;也有部分礦物經過長距離搬運,呈次棱角狀、次圓狀。石榴子石未見完整晶型。研究區(qū)陸源碎屑礦物分布廣泛,在南極半島以東有一定程度富集,斯科舍海域相對于南極半島沿岸陸源組分含量增加。

    3.2 礦物分布特征

    按照樣站分布空間屬性,結合采樣水深資料,將樣品劃分為3個系列,分別為(1)南奧克尼群島南部系列(D5-2、D5-3、D5-4、D5-5、D5-6、D5-7、D5-9-1);(2)深水站位系列(D1-3、D3-7、D4-9、D5-9-1);(3)柱樣 D5-9系列(D5-9-1、D5-9-3、D5-9-5、D5-9-7、D5-9-9、D5-9-11)。

    3.2.1 南奧克尼群島南部系列

    采樣站位分布由D5-2至D5-9水深逐漸加深(243—2 036 m),該系列樣品重、輕礦物分布如下:

    重組分中普通角閃石含量呈現(xiàn)增長趨勢(圖2),除去D5-7為突變點相對含量低。綠簾石含量在陸坡上大幅度的降低,而海盆中其處于中等水平。D5-2到D5-3站位石榴子石含量(7%—34.3%)劇增,隨后各站位穩(wěn)步增加,至 D5-7含量最高(65%)。普通輝石含量則表現(xiàn)為隨水深增加而減少的序列。紫蘇輝石含量呈波動狀態(tài)。磁鐵礦含量同樣在D5-7含量最高(15%)。赤鐵礦則表現(xiàn)出隨水深增加含量逐漸減少的現(xiàn)象。其中綠簾石和磁鐵礦分布狀況有較強的正相關性(0.75)。

    輕組分中石英含量為明顯的增加序列(44.3%—88.3%),呈現(xiàn)出了倍增的特征;斜長石與石英則具有負相關性,由45.3%(D5-2)減少至7.3%(D5-9);無色火山玻璃在前3個站位出現(xiàn),隨著水深的增加,其他站位均未出現(xiàn),各站位均含有褐色火山玻璃,而且隱約呈降低的趨勢。

    圖2 南奧克尼群島南部礦物分布Fig.2.Mineral’s distribution of the southern of south Orkney Islands

    南奧克尼群島南部的系列站位隨水深的增加,樣品中黏土的成分比重加大,沉積環(huán)境趨于平靜。石英/長石、角閃石/綠簾石(表3)兩者皆與水深呈正相關,隨水深的加大,數(shù)值穩(wěn)步增加,而不穩(wěn)定礦物/穩(wěn)定礦物比值(UM/SM)則可以作為區(qū)分物源和沉積環(huán)境的指標之一[45],可代表源區(qū)物質風化程度,對于物源相同的沉積物,會隨搬運距離的增大,UM/SM的值會減小[46])則呈現(xiàn)波動起伏狀態(tài)。

    3.2.2 深水站位系列礦物組合分布特征

    D1-3位于德雷克海峽,其他三個站位則分布在斯科舍海盆??傮w上,出現(xiàn)的礦物種類極其相近,但是各種礦物的含量在兩個區(qū)的差異較大(圖3)。D1-3重礦物紫蘇輝石占據(jù)絕對主要地位(79.4%),輕礦物石英含量(46.8%)偏低,火山玻璃和火山渣含量高(20%左右),顯然樣站區(qū)域沉積物與火山活動或者火山巖有關聯(lián)。斯科舍海區(qū)重礦物中石榴子石含量明顯較高,50%左右,普通輝石含量高(16%—24%);輕礦物石英含量突出,90%左右。另外,含有少量的斜長石,火山玻璃偶現(xiàn),未見火山渣;該區(qū)域石榴子石可能來源于變質巖區(qū)。該樣品系列,石英/長石、UM/SM值均在D1-3樣站出現(xiàn)最小值,而在其他3個站位少有起伏,采集的樣品巖性特征同樣與站位分布密切相關,D1-3靠近島嶼,砂質缺失,采集到礫石樣,而海盆中的樣品為黏土質粉砂。

    圖3 深水系列站位礦物分布Fig.3.Mineral’s distribution of deepwater series stations

    3.2.3 柱樣 D5-9系列

    D5-9巖芯巖性特征分層描述如下:

    (1)D5-9-1樣品所屬層位0—14 cm,灰褐色黏土質粉砂。

    (2)D5-9-3樣品所屬層位48—68 cm,深灰黃色粉砂質黏土,顏色和成分不均一。

    (3)D5-9-5樣品所屬層位74—94 cm,灰黃色含有孔蟲黏土,顏色和成分不均一。

    (4)D5-9-7樣品所屬層位116—128 cm,灰黃色含砂礫黏土,以黏土和粉砂為主,含較多的礫石和砂。

    (5)D5-9-9樣品所屬層位153—220 cm,灰黃色粉砂質黏土,顏色較均一。

    (6)D5-9-11樣品所屬層位233—240 cm,灰黃褐色含礫石黏土。

    各個層位的物質顏色基本以灰色、黃色為主。沉積物的組成特征表現(xiàn)為,自D5-9-1至D5-9-7層位隨柱樣深度的增加,粉砂組分含量減少,與此同時黏土含量增加,而且粗砂與礫石級含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到D5-9-7層位已可見較多礫石,自D5-9-7層位以下礫石含量降低。

    表3 3個站位系列中的礦物指數(shù)Table 3.Mineral’s index of the three sample series

    主要重礦物(圖 4)有:石榴子石(34.8%)、普通角閃石(24.5%)、紫蘇輝石(18.5%),含量較高礦物有綠簾石(8.1%)和磁鐵礦(7.3%);輕礦物(圖5):石英(78.3%)、斜長石(9.7%),有少量褐色火山玻璃(3.9%)。

    圖4 柱樣重礦物分布特征Fig.4.Distribution of heavyminerals in core sample

    圖5 柱樣輕礦物分布特征Fig.5.Distribution of lightminerals in core sample

    普通角閃石含量基本穩(wěn)定(約20%),綠簾石在中間層位D5-9-7含量最低2.5%,兩側都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增加;石榴子石呈現(xiàn)出與綠簾石負相關的特征,同樣以D5-9-7層位為對稱中心,該層含量最低(17.1%),該層位兩側分別向上、向下其含量增加;紫蘇輝石D5-9-7層位含量最高(40.2%),兩側含量近似對稱降低;磁鐵礦含量較低(7.3%),但其各層位分布特征和紫蘇輝石分布特征正相關。D5-9-7層位石英含量最低(66%)兩側分別向上與向下對稱增加;斜長石表層含量低,自次表層(D5-9-3)以下有微弱的減少趨勢;褐色火山玻璃于D5-9-7層含量突出(15.7%)而兩側急劇降低,無色火山玻璃鮮有出現(xiàn)。

    石英/長石比值波動分布,離散程度較小;UM/SM在D5-9-7出現(xiàn)極小值,可能是有新物源加入,影響了該層的礦物組成特征;角閃石/綠簾石比值則在該層位出現(xiàn)極大值,同樣表征突變層位。

    柱樣的礦物組成和微體古生物數(shù)據(jù)可以推測深水的溫度,每年海冰覆蓋程度和環(huán)流強度等環(huán)境條件[7,16]。因此,研究區(qū)柱樣的礦物特征,可能反映ACC古環(huán)境以及當前沉積的環(huán)境。雖然難以量化古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它們的影響通常可以估測[47]。因為D5-9-7層位紫蘇輝石、褐色火山玻璃、磁鐵礦等一系列礦物在這一時間段明顯同時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其兩側出現(xiàn)近似鏡面對稱狀的分布??梢院侠淼耐茰y在該層位所處的地質時期前后有火山活動,或者出現(xiàn)冰川擴張現(xiàn)象,當然也有可能繞極環(huán)流的軸線發(fā)生偏轉,攜帶大量火山巖礦物,并持續(xù)較長時間,從而垂向出現(xiàn)此礦物分布特征。

    3.3 礦物組合類型與分區(qū)

    根據(jù)南極半島東北海域各個樣點碎屑礦物組合、分布特征,特別是幾種主要礦物組分的空間分布狀況,參考樣品分布區(qū)域的地質地貌特征與洋流系統(tǒng),大致將研究區(qū)劃分為兩大礦物組合區(qū)(圖6):Ⅰ區(qū)輝石-磁鐵礦-火山玻璃型,分布在南極半島北部巴斯菲爾德海峽與德雷克海峽東部;Ⅱ區(qū)石榴子石-綠簾石-角閃石-石英型,分布在威德爾海北部與斯特舍海南部。

    Ⅰ區(qū),輝石占優(yōu)勢,普通輝石和紫蘇輝石約占重礦物總量的70.8%,其次為磁鐵礦、赤鐵礦、石榴子石、普通角閃石等。輕礦物以褐色火山玻璃含量高為特征,平均含量為30.8%,個別站位含量顯著(D1-7站位達83%),斜長石含量較高,部分站位斜長石含量大于石英,其石英/長石之比為2.75,這種礦物組合擬合于基性火山巖型。

    Ⅱ區(qū),石榴子石含量十分顯著(42.1%),然后為綠簾石(19.4%)、角閃石(16.4%),再其次有輝石、赤鐵礦、磁鐵礦等。輕礦物石英占主要地位(77.3%),另外有一定量的長石、褐色火山玻屑。石英/長石之比為4.56。這種礦物組合類型,其源可能為變質巖,還反映可能有中酸性巖石的礦物組分加入。

    圖6 南極半島東北海域礦物分區(qū)示意圖(Ⅰ區(qū)為輝石-磁鐵礦-火山玻璃型;Ⅱ區(qū)為石榴子石-綠簾石-角閃石-石英型)Fig.6.Mineral provinces in the sea offnortheastern of Antarctic Peninsula(Province I,Augite-Magnetite-Volcanic glass type;ProvinceⅡ,Garnet-Epidote-Hornblende-Quartz type)

    4 討論

    4.1 物質來源

    從源與匯角度分析,碎屑礦物組合分區(qū)與物源區(qū)的關系極為密切。上述兩個礦物組合區(qū)的礦物特征,指示了南極半島和附近島嶼是該礦物組合區(qū)主要控制源。

    Ⅰ區(qū),火山碎屑礦物(輝石、火山玻璃等)來自火山巖和火山噴發(fā)物,它們的高值沉積區(qū),位于南設得蘭群島周圍及其東部海域。已知南設得蘭群島是由侏羅-白堊紀的中生代火山巖組成,主要為低鉀鈣堿性玄武巖和玄武安山巖[39]。這些火山巖的風化碎屑物質通過冰川、浮冰、海流搬運入海和島嶼上火山灰的沉降或海底火山噴發(fā)提供了大量火山物質,從而形成了輝石-磁鐵礦-火山玻璃礦物組合類型。這種礦物組合類型特征反映出,南設得蘭群島以及南極半島北端的火山巖剝蝕與火山活動是形成該礦物區(qū)的主要控制因素。該區(qū)海底沉積物測年與南極大陸的年齡相當[22],這又進一步證明這些沉積物來自南極大陸,本文礦物學研究結果與這種認識相符。輝石是南設得蘭火山巖礦物組合區(qū)中最突出的重礦物[48-49],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及附近地區(qū)的表層沉積物的礦物數(shù)據(jù)顯示,輝石類礦物含量在60%以上且與高比例的火山玻璃和磁鐵礦等金屬礦物相關,進一步強調了南設得蘭群島為本區(qū)源之一。

    以中酸性火山巖巖石為主的南極半島,應是該礦物區(qū)的物源區(qū);以變質巖為主的象島和克勞倫斯島[6]是變質礦物的源。中酸性火山巖碎屑礦物與南極半島關聯(lián)度高,半島西部以玄武巖為主,至東部變?yōu)橐粤骷y巖為主[6]。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白云母等礦物,只在象島與克勞倫斯島之間個別站位D2-4出現(xiàn)極大值(60%),顯然與象島的片巖等變質巖密切相關。

    Ⅱ區(qū),角閃石和綠簾石含量與南設得蘭群島周圍樣站相比較,高出一定水平,而且一些礦物含量呈現(xiàn)出自南奧克尼群島向深海方向降低的趨勢,表征有近源性。本區(qū)礦物組合石榴子石含量最高,綠簾石和角閃石含量較高,反映本區(qū)的源區(qū)以變質巖為主。南奧克尼變質礦物組合中石榴子石含量高(57%),綠簾石組具有較高平均濃度(23%)。此外,綠簾石組中,主要由斜黝簾石組成[4]。低級和中等變質巖在南奧克尼群島上廣泛分布[50],這些資料顯示南奧克尼群島可能是Ⅱ區(qū)的主要物源區(qū)。

    由于南極半島西部無明顯石榴子石來源(表4),表示沉積物可能來源于南極半島東部與威德爾海南部灣畔。相對高含量的綠簾反映可能存在低的變質巖沉積物由南極半島供給;以上的各類礦物在南極半島南部拉西特海岸(Lassiter Coast)海岸的混雜堆積碎屑物中均有發(fā)現(xiàn)[51]。這些物質要到達Ⅱ區(qū),威德爾環(huán)流的作用應該引起重視。

    表4 南極礦物研究結果比較(百分含量 %,“—”表示未見)Table 4.Comparison of Antarcticmineral research(%,“—”indicates zero)

    4.2 搬運介質及其動力條件

    4.2.1 冰川作用

    南極半島附近海灣以及陸架區(qū),即Ⅰ區(qū),沉積物屬于殘積冰磧物類型,粒度較粗,為含礫細砂質粗砂、分選差的含礫砂質粉砂。碎屑物質多數(shù)來自南極半島和鄰近的島嶼,它們組成特征主要受冰川作用影響,可能以冰筏漂流的方式搬運,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出現(xiàn)的深層流匯集,也會使細的碎屑物質沉積[48]。由于研究區(qū)冰蓋接近大陸架邊緣,豐富的陸源物質被帶到陸緣,布蘭斯菲爾德海峽等相對遠離大陸或島嶼的深水海區(qū),沉積物粒度變細以黏土質粉砂為主,屬混合副冰磧物。其沉積物組成特征同時受到南極半島和南設得蘭群島兩個物源區(qū)的影響,在兩個物源的交匯處往往形成混合型的礦物組合區(qū)。Ⅱ區(qū),南斯科舍海區(qū),出現(xiàn)較粗粒級碎屑且具有多個來源,包括深成巖和火山巖,海盆中粗組分應由冰筏提供。這也表明了南極半島,南美南部和安第斯火山-深成巖復合物的南奧克尼群島[52]等島嶼可為其源區(qū)。冰川的擴張為其主要動力和搬運介質。粒度特征和礦物區(qū)的分布,有力地反映了冰筏碎屑的積累與威德爾環(huán)流過程中的主要冰山漂移軌跡相一致[4]。已有研究結果[53-54]表明,冰筏是外海砂石運輸最重要的機制,而高比例的淤泥和黏土細粒沉積物,主要由永久性或暫時性的底部環(huán)流搬運[55]。從沉積物樣本中獲得的大塊玄武巖、片麻巖碎屑,展示出冰川磨損的跡象,表明可能由冰筏攜帶礫石達到相應位置,而泥質成分則可能由環(huán)流搬運。

    4.2.2 海流系統(tǒng)

    本區(qū)礦物組合類型明顯受海流的影響,主要受自西向東流的ACC的作用,許多研究已經指出ACC沿大陸坡流動[21,56-58],使南極半島與南設得蘭群島的冰筏沉積物向東擴散。順時針方向通過斯科舍南部的威德爾環(huán)流對此也有影響,它使南極半島西南部碎屑物向東北方向擴算,ACC最深的水團是在北部而威德爾海深水區(qū)在南部[59]。總之,本區(qū)的環(huán)流模式對沉積物擴散分配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現(xiàn)代ACC主要或全部是風驅動的,可延伸到海床。其路徑認為受到地形影響[3],無論是再懸浮過程還是隨后的沉積過程,深環(huán)流有分選細沉積物的效果[60],因而,南奧克尼群島附近站位礦物分布特征隨水深的增加表現(xiàn)出非常擬合的相關性??拷鼚u弧的海盆區(qū)域環(huán)流較弱(平均 6.8—8 cm·s-1)[61],又沒有底棲風暴,現(xiàn)場只出現(xiàn)有良好的淤泥和黏土沉積[2]。地形通過影響環(huán)流的路徑與強度從而作用于沉積物。在德雷克海峽北部的沉積物顯示,有非常強的底部環(huán)流到達大陸坡腳下,因為沒有證據(jù)證明是第三紀坡進積[18],強烈的底部環(huán)流對物質分配作用顯著。斯科舍海地大部分為孤立的,這意味著大部分沉積物的供給得追溯到繞極環(huán)流中。有學者強調[62],威德爾海盆沉積物主要由洋流作用供給。在東南極只有極少數(shù)的攜砂冰山能夠向威德爾海中央運動,冰筏碎屑物的記錄極少,海上攜砂冰山的出現(xiàn)比較罕見[63],在南極洲周圍的其他邊緣海也觀測到類似結果[64-65]。既然研究區(qū)攜砂冰山對海盆內沉積物貢獻微弱,那么沉積物主要由洋流搬運而來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5 結論

    (1)研究區(qū)主要重組分有石榴子石、紫蘇輝石、綠簾石、普通角閃石、普通輝石、磁鐵礦、赤鐵礦、白云母、褐鐵礦和風化碎屑等;輕組分包括石英、斜長石、褐色火山玻璃、無色火山玻璃、風化碎屑、黑色火山物質等。

    (2)依據(jù)表層碎屑礦物組合與分布特征,將該研究區(qū)域可劃分為兩個礦物區(qū):輝石-磁鐵礦-火山玻璃礦物區(qū);石榴子石-綠簾石-角閃石-石英礦物區(qū)。

    (3)南極半島東北海域的碎屑物質的分布特征是物源、ACC、威德爾環(huán)流以及冰川活動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產物,Ⅰ區(qū)主要源區(qū)為南極半島及南設得蘭群島火山巖區(qū);Ⅱ區(qū)除南奧克尼群島等島嶼的貢獻外,ACC攜帶物質的補給作用顯著。

    致謝 本研究使用的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采集的樣品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沉積物庫提供。

    1 楊永,鄧希光,任江波.南極大陸及其周緣海域重、磁異常特征及區(qū)域構造分析.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28(2):1013—1025.

    2 Pudsey C J.Late quaternary changes in antarctic bottom water velocity inferred from sedimentgrain size in the northern Weddell Sea.Marine Geology,1992,107(1-2):9—33.

    3 Lazarus D,Caulet JP.Cenozoic Southern Ocean reconstructions from sedimentologic,radiolarian and othermicrofossil data//Kennett JP,Warnke D A.The Antarctic paleoenvironment:A perspective on global change.PartⅡ.AGU Antarctic Research Series,1993,60:145—174.

    4 Diekmann B,Kuhn G.Provenance and dispersal of glacial-marin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Weddell Sea and adjoining areas,Antarctica:ice-rafting versus current transport.Marine Geology,1999,158(1-4):209—231.

    5 趙奎寰.南極長城站海灣的重礦物組成.黃渤海海洋,1987,5(2):60—61.

    6 馬克儉,王先蘭,李志珍,等.南極半島西北部海域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研究.南極研究,1990,2(3):30—41.

    7 Ehrmann W,Polozek K.The heavymineral record in the Pliocene to Quaternary sedimentsof the GIROS-2 drill core,McMurdo Sound,Antarctica.Sedimentary Geology,1999,128(3-4):223—244.

    8 Ehrmann W U,Mackensen A.Sedimen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in Eocene/Oligocene time.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1992,93(1-2):85—112.

    9 Lucchi R G,Rebesco M,Camerlenghi A,et al.Mid-late Pleistocene glacimarine sedimentary processes of a high-latitude deep-sea sediment drift Antarctic Peninsula Pacific margin.Marine Geology,2002,189(3-4):343—370.

    10 Damiani D,Giorgetti G,Memmi IT.Claymineral fluctuationsand surface textural analysis of quartz grains in Pliocene-Quaternarymarine sediments from Wilkes Land continental rise(East Antarctica):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Marine Geology,2006,226(3-4):281—295.

    11 Junttila J,Ruikka M,Strand K.Claymineral assemblages in high-resolution Plio-Pleistocene interval atODPSite188—1165,Prydz Bay,Antarctica.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5,45:151—163.

    12 趙俊琳.南極長城站地區(qū)現(xiàn)代環(huán)境地球化學特征與自然環(huán)境演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1—178.

    13 謝又予.南極中國長城站地區(qū)(喬治王島費爾德斯半島)地貌特征與環(huán)境演化.科學通報,1987,(15):1175—1179.

    14 李鋒,李天杰.南極長城站地區(qū)黏土礦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與成因探討.極地研究,1997,9(4):294—298.

    15 Giorgetti G,Talarico F,Sandroni S,etal.Provenance of Pleistocene sediments in the andrill and-1B drillcore:Clay and heavymineral data.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9,69(3):94—102.

    16 Pudsey C J,Howe JA.Quaternary history of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evidence from the Scotia Sea.Marine Geology,1998,148(1-2):83—112.

    17 Diekmann B,Kuhn G,Rachold V,etal.Terrigenous sedimentsupply in the Scotia Sea(Southern Ocean):response to Late Quaternary ice dynamics in Patagonia and o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00,162(3-4):357—387.

    18 Barker P F,Burrell J.The influence on Southern Ocean circ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pening of Drake Passage//Craddock C.Antarctic Geoscience.Madison:University ofWisconsin Press,1982:377—385.

    19 Zhang B,Klinck JM.The effect of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transport on the frontal variability in Dralce Passage.Dynamics of Atmospheres and Oceans,2008,45(3-4):208—228.

    20 Frants M,Gille S T,Hatta M,et al.Analysi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natural iron supply in themixed layer in southern Drake Passage.Deep-Sea Research PartⅡ: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2013,90:68—76.

    21 Orsi A H,WhitworthⅢ T.Hydrographic atlas of the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WOCE)//Sparrow M,Chapman P,Gould J.Vol.1,Southern Ocean.Southampton,UK:InternationalWOCE Project Office,2005.

    22 徐步臺,高水土.南極半島西部海域沉積黏土的氫、氧同位素組成及其物質來源探討.地質學報,1988,(1):43—51.

    23 徐步臺,喬廣生.南極半島西部海域沉積物的鍶同位素組成特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1989,(3):209—210.

    24 Manville V,Németh K,Kano K.Source to sink:A review of three decadesof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volcaniclastic processes deposits,and hazards.Sedimentary Geology,2009,220(3-4):136—161.

    25 Drewry D J.Isostatically-adjusted bedrock surface of Antarctica//Drewry D J.Antarctica:Glaci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Folio.London: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83.

    26 陳廷愚,沈炎彬,趙越,等.南極洲地質發(fā)展與岡瓦納古陸演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7 劉小漢,鄭祥身,鄂莫嵐.南極洲大地構造區(qū)劃和岡瓦納運動.南極研究(中文版),1991,3(2):1—9.

    28 Weaver SD,金慶民,譯.南設得蘭群島和南極半島中生代-新生代火山作用——地球化學特征和板塊構造意義.國外火山地質,1988,(4):29—41.

    29 Handler M R,Wysoczanski R J,Gamble JA.Proterozoic lithosphere in Marie Byrd Land,west Antarctica:Re-Os systematic of spinel peridotite xenoliths.Chemical Geology,2003,196(1-4):131—145.

    30 Hillenbrand C D,Grobe H,Diekmann B,et al.Distribution of claymineralsand proxies for productivity in surface sedimentsof the Bellingshausen and Amundsen seas(West Antarctica)Relation tomoder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Marine Geology,2003,193(3-4):253—271.

    31 King JC,Turner J,著,張占海等,譯.南極天氣和氣候.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2—5.

    32 Gordon A L,Molinelli E,Baker T.Large-scale relative dynamic topography of the Southern ocea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78,83(C6):3023—3032.

    33 孫松,劉永芹.南極磷蝦與南大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雜志,2009,31(2):88—90.

    34 Pauly T,Nian S,Higginbottom L,et al.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off East Antarctica(80°E— 150°E)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 of1995—1996.Deep-Sea ResearchⅡ,2000,47(12-13):2465—2488.

    35 Arrigo K R,Worthen D,Schnell A,et al.Primary production in Southern Ocean wa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8,103(C8):15587—15600.

    36 Murphy E J,Watkins JL,Reid K,etal.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outh Georgiamarine ecosystem:biological and physical sourcesof variation in the abundance of krill.Fisheries Oceanography,1998,7(3-4):381—390.

    37 樊偉,伍玉梅,陳雪忠,等.南極磷蝦的時空分布及遙感環(huán)境監(jiān)測研究進展.海洋漁業(yè),2010,32(1):95—101.

    38 鄭劍東.南極洲地質構造概況及南設得蘭群島簡介.地質評論,1985,31(5):479—484.

    39 朱誠.論南極喬治王島地理環(huán)境的戰(zhàn)略意義.安徽師范大學報,1990,(3):54—60.

    40 Elliot D H.The planar crestof Graham Land,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possible origins and timing ofuplift//Barker P F,Cooper A K.Geology and Seismic Stratigraphy of the Antarctic Margin,part2.Antarct.Res.Ser.71.Washington,DC: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997:51—73.

    41 Rowley PD,Kellogg K S,Vennum W R,etal.Tectonic setting of the English Coast,eastern Ellsworth Land,Antarctica//Thomson M R A,Crame JA,Thomson JW.Geological Evolution of Antarctic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467—473.

    42 Storey B C,Dalziel IW D,Garrett SW,et al.West Antarctica in Gondwanaland:Crustal blocks,reconstruction and breakup processes.Tectonophysics,1988,155(1-4):381—390.

    43 李兆乃,劉小漢.南極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長城站地區(qū)火山巖系的地質特征.地質評論,1987,33(5):475—478.

    44 國家海洋局908專項辦公室.海洋化學調查技術規(guī)程——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技術規(guī)程(第七冊).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45 高建華,李軍,汪亞軍,等.鴨綠江河口及近岸海域沉積物中重礦物組成、分布及其沉積動力學意義.海洋學報,2009,31(3):84—90.

    46 呂亞男.山東日照近岸沉積物的重礦物分布與來源.山東海洋學院學報,1982,12(3):43—52.

    47 Carlos M,Robert C B,Break O,et al.A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Coastal Current.Deep-Sea Research II,2008,55(3-4):277—293.

    48 Edwards D S,Goodell H G.The detritalmineralogy of ocean floor surface sediments adjacent to the Antarctic Peninsula,Antarctica.Marine Geology,1969,7(3):207—234.

    49 Troll G,Matthies D,Hofstetter A,et al.Recent and subrecent sediments of the north-western Weddell Sea and the Bransfield Strait,Antarctica.Polarforschung,1992,62(2-3):129—144.

    50 Barker P F,Dalziel IW D,Storey B C.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e Scotia arc region//Tingey R J.The Geology of Antarctica.Oxford:Clarendon,1991:215—248.

    51 Crawford K,Kuhn G,Hambrey M.Changes in the character of glaciomarine sediment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Weddell Sea,Antarctica:evidence from the core PS1423-2.Annals of Glaciology,1996,2:200—204.

    52 Hofmann E E,Klinck JM,Locarnini R A,et al.Krill transport in the Scotia Sea and environs.Antarctic Science,1998,10(4):406—415.

    53 Anderson JB,Kennedy D S,Smith M J.Sedimentary facies associated with Antarctica’s floating icemasses.Anderson JB,Ashley GM.Glacial Marine Sedimentation,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Geol.Soc.Am.Spec.Pap.261).Boulder: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1:1—25.

    54 Elverh?i A.Evidence for a late Wisconsin glaciation of the Weddell Sea.Nature,1981,293(5834):641—642,.

    55 Kuhn G,Diekmann B,Hillenbrand CD,etal.Marine Geologie//JokatW,Oerter H.Die Expedition ANTARKTIS-XIVmit FS‘Po-larstern’1997 Bericht vom Fahrtabschnitt AIV-XIV/3.Ber.Polarforsch,1998,267:48—66.

    56 Nowlin W D Jr,Klinck JM.The physics of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Reviews of Geophysics,1986,24(3):469—491.

    57 Hofmann E E,Klinck JM,Daly K L,et al.US southern ocean global ecosystems dynamics program.Oceanography.The Oceanography Society,2002,15(2):64—74.

    58 Gordon A L.Oceanography of Antarctic waters.Antarctic Research Series,1971,15:169—203.

    59 Locarnini R A,Whitworth IIIT,Nowlin JrW D.The importance of the Scotia Sea on the outflow ofWeddell Sea Deep Water.Journal ofMarine Research,1993,51(1):135—l53.

    60 McCave L N,Manighetti B,Robiason SG.Sortable silt and fine sediment size/composition slicing:parameters for paleocurrent speed and palaeoceanography.Paleoceanography,1995,10(3):593—610.

    61 Barber M,Crane D.Current flow in the north-westWeddell Sea.Antarctic Science,1995,7(1):39—50.

    62 Swithinbank C,McClain P,Little P.Drift tracks of Antarctic icebergs.Polar Record,1980,18(116):495—501.

    63 Tchernia P,Jeannin P F.Observations on the Antarctic EastWind Drift using tabular icebergs tracked by satellite Nimbus F(1975—1977).Deep Sea Research Part A.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980,27(6):467—474.

    64 Warnke D A.Glacial erosion,ice rafting,and glacial-marine sediments:Antarctica and the Southern Ocean.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1970,269(3):276—294.

    65 Anderson JB,Domack EW,Kurtz D D.Observation of sediment-laden icebergs in Antarctic waters:implications to glacial erosion and transport.Journal of Glaciology,1980,25:387—396.

    猜你喜歡
    輝石碎屑站位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蘿卜
    提高政治站位 對標國內一流
    一種具有塑料碎屑收集機構的水磨床
    建黨百年說“站位”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00
    新疆和巴西薔薇輝石玉的對比研究
    粉色薔薇輝石的寶石學及礦物學特征
    中國寶玉石(2020年6期)2021-01-15 10:25:14
    不同溫度、壓強、氧逸度條件下斜方輝石含水性的實驗研究
    人大建設(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0
    清潔攪拌機的小妙招
    伴侶(2018年2期)2018-02-28 20:38:24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巖井場識別方法
    錄井工程(2017年4期)2017-03-16 06:10:28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视频区图区小说|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黄色 视频免费看|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色网址|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av在线老鸭窝| 蜜桃国产av成人99|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 成人 亚洲|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欧美大码av| 777米奇影视久久| 多毛熟女@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videosex国产|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av在线app专区|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午夜91福利影院|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91字幕亚洲|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国产麻豆69| 免费观看人在逋|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kizo精华| 丝袜喷水一区|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超碰成人久久|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人人澡人人妻人| 看免费av毛片|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综合免费|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91国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深夜精品福利|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avwww免费|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av在线|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成年动漫av网址|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蜜桃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夫妻午夜视频|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18禁观看日本|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天天添夜夜摸|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cao死你这个sao货|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蜜桃国产av成人99|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在线看|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女久久久|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香蕉丝袜av|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伊人色综图|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深夜精品福利|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精品九九99|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我的亚洲天堂|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老熟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精品一二三|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kizo精华|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www.精华液|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bb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乱人伦中国视频|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嫩草影视91久久|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五月开心婷婷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乱人伦中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三级毛片av免费|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a级毛片黄视频|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视频区图区小说|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两性夫妻黄色片|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av电影中文网址| 91老司机精品|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kizo精华|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av在线老鸭窝|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视频区图区小说|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 性少妇av在线|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欧美大码av|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激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电影成人av| 天堂8中文在线网| 成年av动漫网址|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av电影中文网址| 日韩电影二区|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中国美女看黄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videossex|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多毛熟女@视频|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老司机福利观看|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cao死你这个sao货|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91字幕亚洲|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熟女aⅴ|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日本a在线网址|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又大又爽又粗|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手机|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看免费av毛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制服av| 91国产中文字幕|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蜜桃在线观看..|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成年动漫av网址|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曰老女人黄片|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av不卡在线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91麻豆av在线|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手机成人av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我的亚洲天堂|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影院久久| 1024香蕉在线观看| 搡老乐熟女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又大又爽又粗|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香蕉国产在线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 三级毛片av免费|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片内射在线|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一级毛片精品|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青草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