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源,蘇桐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天津300072)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狀中結構的使用分析
王用源,蘇桐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天津300072)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使用不同類型的狀中結構表述社會經濟發(fā)展情況和國家政策實施部署,涵蓋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既有表義清晰準確的狀中結構,又有表義相對模糊的狀中結構,體現其使用的靈活性和科學性。狀中結構的使用還能夠體現國家工作的連貫性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發(fā)展變化,即反映國家對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的調整。
政府工作報告;狀中結構;對比;
狀中結構是偏正結構的一種,以狀語為修飾語來限定和修飾中心詞語,本文所考察的狀中結構是“繼續(xù)加強”“全面提高”“大力發(fā)展”這類結構(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以往單獨對狀中結構使用的研究并不太多, 多從表達的嚴謹規(guī)范進行研究,如羅利瓊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文體及語言管窺———以2010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為例》和樓志新的《解讀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語言特色》。
作為基本語法結構,狀中結構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量使用,多用來表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情況, 以及年度相關工作計劃的實施部署。根據狀中結構的搭配和使用情況,我們可以窺探政府年度工作的核心重點,還能直觀、清晰地了解國務院工作的完成情況以及相關計劃。
狀中結構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多用于回顧上一年發(fā)展情況以及部署本年度工作任務,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將2009年至201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狀中結構進行統計,具體數據見表1。
狀中結構在各個層面有著廣泛使用,經濟方面如“大規(guī)模增加政府投資”“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繼續(xù)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等;在政治方面,包括“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等表述;文化方面,如“大力發(fā)展文化體育事業(yè)”“文化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等;社會方面包括“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等;生態(tài)方面,如“繼續(xù)淘汰落后產能”“堅持不懈地推動節(jié)能減排”等表述。
表1 2009—201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狀中結構使用分布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部分引用狀中結構的次數要比部署工作任務部分引用的次數相對較少,這主要與報告內容的性質密切相關?;仡櫜糠忠话闶呛喴愂錾夏甓裙ぷ鞯闹饕闆r,狀中結構體現上年度政府在某領域工作的力度或效果。如2011年在回顧部分提到“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作為狀語,體現政府對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視。在工作部署和主要任務部分,狀中結構主要用來闡述下年度政府工作側重點和重心,尤其是通過改變修飾性和限定性狀語,表述本年度指導思想、工作方法以及預期目標的變化。例如,2009年報告中主要任務部分提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而2010年報告的相同部分則表述為“要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比二者,可以發(fā)現2010年報告在謂語中心語前,增加狀語“繼續(xù)”形成狀中結構,反映政府工作在經濟領域上的延續(xù)性。
無論是總結部分還是計劃部分,經濟層面使用狀中結構次數最多,這體現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重心的政策。涉及宏觀調控、經濟結構、產業(yè)政策等方面的狀中結構共出現115次,從側面反映近五年來,國家注重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優(yōu)化升級。關于文化和社會方面,狀中結構使用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說明我國越來越重視社會服務和改善民生,促進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全面協調發(fā)展。
由于2011年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和建議部分的狀中結構數量明顯多于其他年份,大量使用狀中結構來說明工作方向和工作力度;而2013年作為換屆之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部分的狀中結構多于其他年份,主要對上屆政府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進行總結和匯報。
其次,通過表2可以看出,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多使用副詞狀語和形容詞狀語構成的狀中結構,副詞做狀語如“不斷提升城鎮(zhèn)化”“必須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注重穩(wěn)定物價”等,而形容詞做狀語如“積極擴大消費需求”“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
表2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狀中結構類型情況
副詞和形容詞多用來對國家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態(tài)度進行限定,其變化可以直接反映政府工作的變化,從而保證每年制定的新政策、新任務、新舉措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以呈現出來[1]。此外,一般來說名詞做狀語和動詞做狀語的情況并不常見,現代漢語中至少有4%的動詞有做狀語的功能[2],但在狀中結構的統計中發(fā)現動詞做狀語占有的比重遠超于3%。這主要由于報告中大量使用“持續(xù)”“集中”“加快”“加大”“加速”“加緊”“統一”等動詞進行修飾,反映政府相關工作的持續(xù)性或者對某方面工作的重視并迫切提出要求。僅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一詞就使用了26次,因而動詞做狀語在政府報告語言運用中相當具有特色。
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是事關泱泱大國新的一年社會經濟發(fā)展目標、任務等的綱領性文件,是規(guī)范嚴謹的[3]。在對表述動作執(zhí)行的中心語加以修飾和限定時,狀中結構有時會根據具體情況使用準確、不含歧義的詞語,以此表明動作執(zhí)行和完成情況,增強語言的準確性。如:
1)大力開展職業(yè)培訓。加大對就業(yè)困難人員和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的政策扶持。(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2)著力發(fā)展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裝備和高技術產業(yè)所需裝備。(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3)我國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動力,努力消除體制障礙,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根據具體語境,狀中結構的使用并不相同,這體現在狀語修飾和在動詞使用兩方面。首先,“大力”“著力”和“努力”作為副詞充當狀語,雖然都表示盡力,但側重點不同:“大力”強調重視程度高而且實施力度大,“著力”強調需要突出重點,針對某方面用力,“努力”則強調克服困難條件,盡可能完成。其次,動詞使用準確,對于“職業(yè)培訓”,就只能搭配“開展”而非“發(fā)展”,“體制障礙”也只能搭配“消除”而非“清除”。從以上狀語和動詞的搭配中,可以窺見狀中結構使用的準確性。再如:
4)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5)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guī)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全面建成”區(qū)別于過去的“全面建設”,確定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期限,體現政府推進社會全面發(fā)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決心?!叭尕瀼亍敝械摹叭妗弊鳛楦痹~強調貫徹力度強大、實施范圍廣泛、過程完整周備,對中心詞語“貫徹”進行修飾表明要對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全方位落實,可見狀中結構使用的準確嚴謹。
另外,政府工作報告中還經常使用表義相對模糊的狀中結構,例如“嚴格控制”“加快轉變”“進一步提高”“不斷滿足”“積極推進”等,增強政府工作報告的靈活性。如:
6)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嚴格”作為狀語,意在說明從嚴掌握各種標準,從范圍和強度等方面對表述的對象和內容進行了界定[4],但是很明顯“嚴格”一詞無法反映范圍和強度的大小,只能大概反映出政府要從嚴控制,正是由于意義的外延界限不明確、具有游移性[5],所以體現出狀中結構使用的模糊性。又如:
7)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提高發(fā)展的協調性和產業(yè)的競爭力。(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作為副詞,清晰地說明要提升速度,反映轉變發(fā)展方式的速度要比之前提高,但狀語表義模糊,不能對速度增加進行量化,此狀中結構只側重于說明國家加強轉變經濟方式的態(tài)度和力度,并沒有限度的要求。
(一)狀中結構凸顯的連貫性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狀中結構不是獨立存在的,在與以往工作報告中的狀中結構進行比較時,可以看出政府工作在某些領域的持續(xù)性和連貫性。如:
8)我們要全面適應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發(fā)展要求,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9)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結構不斷優(yōu)化。(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從材料中發(fā)現2011年政府報告中,“不斷”作為副詞在句中充當狀語,對中心語“拓展”進行了限定,形成狀中結構“不斷拓展”,表明拓展對外開放需要保持和繼續(xù),體現政策的持續(xù)性和連貫性。又如:
10)加快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11)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年底前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和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全覆蓋。(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12)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和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健全”“加快完善”和“加快推進”都是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修飾。2011年和2012年都使用“加快”作為狀語進行修飾,說明政府盡快進行在執(zhí)行的力度方面具有持續(xù)性,中心語方面由“健全”變化為“完善”,說明社保體系從“框架大體成型階段”發(fā)展到“細節(jié)補充”的階段。2013年的“全面推進”強調在之前的基礎上,全方面促進社保體系的建設和發(fā)展。通過狀中結構使用的比較,可以清晰看出社保體系的建設脈絡,體現政府在社保方面工作的持續(xù)性。
同樣的結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量使用。在2010至2013年報告中,“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表述共出現13次,反映出國家對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重視,體現經濟方面政策的持續(xù)性;“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在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7次,“優(yōu)先”作為狀語,說明國家一貫將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放在靠前和突出位置。
從狀中結構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國家對相關領域的政策制定、規(guī)劃和執(zhí)行的態(tài)度和力度。通過狀語的使用,可以窺探出政策的連貫性和持續(xù)性,對數年的政府工作有更加系統化的了解。
(二)狀中結構凸顯的變化性
同時,由于每年國際形勢和國內情況不同,政府工作不可能一成不變,對于某些領域的政策和投入會發(fā)生相應變化,這都充分體現在報告中對于相同領域限定用語的改變,即狀中結構中狀語使用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工作的變化性。如:
13)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一攬子計劃。(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14)繼續(xù)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完成在建項目、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推進改革、改善民生、維護穩(wěn)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15)堅持實施一攬子計劃,大規(guī)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實行結構性減稅,大范圍實施重點產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這三年政府報告都提出實施一攬子計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叭妗薄袄^續(xù)”“堅持”作為副詞對“實施”進行修飾,分別強調實施的范圍廣、層面多,實施過程不能中斷以及實施的長久性和穩(wěn)定性,反映三年間實施力度的變化。從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到2010年緩解危機影響,再到2011年鞏固成果,國家實行一攬子計劃的力度由“全面實施”轉為“繼續(xù)實施”再到“堅持實施”,說明最開始是運用涵蓋全方位的多種計劃應對金融危機,之后逐步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并取得初步成果,可見政府為減小金融危機影響、促進經濟恢復而進行政策調整。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政府報告會采取相應的狀中結構說明政策實施的力度和方向。再如:
16)毫不放松地加強“三農”工作。全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5955億元,比上年增加1637億元。(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17)“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7253億元,增長21.8%。(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18)毫不放松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yè)基礎。(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19)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鞏固和發(fā)展農業(yè)農村好形勢。(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20)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從以上五段材料可以看出,國家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心。狀語由2009年的“毫不放松”到2010年的“進一步”,再到2012和2013年“必須堅持解決好”,狀中結構的變化反映出政府對于“三農”的重視,不僅“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解決好“三農”問題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和“長期指導思想”。
因此,通過狀中結構表述的變化,我們不難看出國家結合國內國外形勢、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相關工作領域的政策,確保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科學性與協調性。狀中結構的變化也清晰地反映當時某個領域所遇到的情況和發(fā)生的問題,為之后政府科學決策、合理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從以上對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狀中結構使用的分析和探討中,可以看出狀中結構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使用既體現了報告語言準確性,又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特點。將不同年份的狀中結構進行對照,探究狀中結構在運用上的共性、延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性。通過對狀中結構使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工作報告的語言運用特點,幫助我們深入了解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
[1]劉玉坤.基于語料庫的政府工作報告語言特點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2.
[2]羅利瓊.政府工作報告的文體及語言管窺——以2010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文教資料,2010(11):31-32.
[3]樸正實.動詞做狀語的構成方式及語義特征[J].淮陰師范學報,2003,25(2):259-261.
[4]樓志新.解讀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語言特色[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5(3):15-19,35.
[5]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 1999:21.
(責任編輯:李繼高)
An Analysis of Adverbial M odifier Structure in the Government W ork Report
WANG Yong-yuan SU T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and Law,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adverbial modifier structures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of the State Council,which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contain a wide range of content.In the Report,some structures are clear but some of them are vague in expressing.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the flexibil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Report.The structure of adverbial modifier reflects the coherence of the national policies,the development in some fields and the adjustment in state work.
Government Work Report;the structure of adverbial modifier;comparison
H146
:A
:1674-0033(2014)03-0074-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4.03.016
2014-01-10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天津大學2013年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310056231)
王用源,男,四川資陽人,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