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賁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口腔癌是常見的一類臨床癌癥,對于中晚期癌癥患者,目前主要行根治性切除術。臨床上對原發(fā)性病灶一般都會采用擴大性切除,因此造成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較多,嚴重影響外形美觀和生理功能。術后即刻進行移植肌皮瓣修復是最好的方法,而在各種肌皮瓣中,胸大肌肌皮瓣因為其血管解剖位置穩(wěn)定,血運能力強,組織豐富,抗感染能力強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這一技術的發(fā)展,使患者腫瘤得到切除,外形美觀和生理功能也盡早得到良好的恢復。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進行了18例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F(xiàn)報告如下:
收集自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例口腔癌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齡在34~69歲,平均年齡{48.2±11.3)歲。患者均確診為口腔癌,屬于鱗狀細胞癌,其中口底癌4例,舌癌8例,頰癌4例,牙齦癌2例,術前18例患者均做1周藥物化療,后均行腫瘤擴大切除術,頸淋巴結清掃術,5例行對側功能性頸淋巴結清掃術,舌癌和口底癌患者做肩胛舌骨上淋巴結清掃術。15例患者術后接受放療處理,術后均接受科學護理。
手術時分兩組同時進行,一組進行口腔惡性腫瘤切除術并做頸淋巴結清掃術,另一組則根據(jù)口腔和頜面部損傷的面積和形狀在胸部設計皮瓣,進行胸大肌皮瓣制備。第一組在切除原發(fā)性病灶后,修整好創(chuàng)緣,清洗干凈,并徹底止血。第二組根據(jù)手術的需要,設計不同面積和形狀的肌皮瓣。由于手術縫合時會有張力而且術后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所以,在設計肌皮瓣時,應該比實際缺損面積大1~2 c m。本組范圍一般在8 c mX 6 c m~10 c mX 7 c m。將肌血管蒂游離翻起到達鎖骨,再翻轉180°穿過鎖骨,通過頸淋巴結清掃區(qū)到達創(chuàng)面,進行縫合。胸部供瓣區(qū)拉攏縫合,并在頸部和胸部創(chuàng)口分別放置負壓引流球。
18例患者中,15例肌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和外形恢復良好;3例患者肌皮瓣瓣邊緣小部分壞死,進行二期修復,無復發(fā),無死亡病例。由此,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的臨床療效顯著。如表:
類型口底癌舌癌頰癌牙齦癌例數(shù) 成活48423732成活率(%)75.087.575.0100
口腔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鱗狀細胞癌,在我國,這類患者存在比較多。由于不注重飲食、口腔衛(wèi)生以及環(huán)境污染等,口腔癌患者還在逐年增多?,F(xiàn)代腫瘤外科提出,腫瘤根治術不僅要做到徹底清除病灶,還要對切除后的組織損傷做好及時修復,使患者的外形和生理功能得到最大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于技術越來越完善,游離皮瓣在臨床上的使用率大大增高。但是,血管蒂肌皮瓣仍然是無法取締的,其中尤以胸大肌肌皮瓣為主。在手術時,按照腫瘤切除術的原則,對于原發(fā)性病灶通常會采取擴大切除,這導致切除后組織缺損量大,而血管化游離皮瓣由于皮瓣薄,無肌層,所以無法滿足口腔頜面部的大量組織填充。而胸大肌肌皮瓣在1979年首次被報道后,便廣泛被應用于臨床實踐中。特別是頭頸部的組織修復重建,得到了眾多腫瘤外科專家的認同。
胸大肌肌皮瓣的優(yōu)點在于,它是以胸肩峰動脈的胸肌支作為主要的血供,而且這一血管位置恒定,標志明確,血運可靠,抗感染能力強,成活率高。胸大肌肌皮瓣供瓣面積大,組織量豐富,剛好適用于口腔頜面部的大面積組織損傷,對凹陷型和洞穿型缺損更是有滿意的療效。胸部距離口腔頜面部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可以在手術時分兩組人員同時進行,一組人員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以及口腔癌切除術,另一組人員則不需要病人改變體位,同時進行肌皮瓣的制備,這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手術時間,節(jié)約了醫(yī)療資源,也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案。
當然,任何一種醫(yī)療方案都有它的局限性。胸大肌肌皮瓣在臨床上雖然運用廣泛,療效顯著,但還是有它的缺點,比如,小范圍缺損不宜采用,否則在修復之后,會造成局部的腫脹。特別在口腔內(nèi)容易造成閉合不全,影響語言和進食功能。如果創(chuàng)口在口腔后部、咽部,則有可能造成呼吸障礙,需要做氣管切開。另一方面,胸部供瓣區(qū)會留下疤痕甚至畸形,對年輕女性來說,不易接受。
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最大的并發(fā)癥為肌皮瓣全部或者部分壞死。本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xiàn)部分壞死,其原因主要有:設計制備肌皮瓣操作不當,比如過度牽扯,翻拉,破壞了肌皮瓣的血管。在縫合時,由于壓力過大,導致了肌皮瓣血液循環(huán)不暢,血供不足。手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者縫合不徹底,出現(xiàn)血腫或死腔,導致感染。這些因素均會導致肌皮瓣的成活率降低。
為了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肌皮瓣的成活率。術前,醫(yī)者應對患者做好全方位的檢查,了解清楚口腔癌的性質,分化程度,分布位置等?;颊呤欠翊嬖谟绊懯中g的自身因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靜脈曲張等。對于胸部供瓣區(qū)是否存在潰瘍、瘢痕、血管畸形等。手術中,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兩組人員協(xié)調配合默契。做到細膩輕柔,止血徹底,組織縫合完全,避免出現(xiàn)血腫和死腔,導致感染。肌皮瓣的設計應該稍微大于組織損傷創(chuàng)面1~2 c m,避免在縫合時因為張力過大而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暢。術后患者頭部偏向患側,持續(xù)引流,避免造成死腔積液。溫度保持在25℃~30℃。禁止使用止血藥,應使用活血藥物,行抗感染、抗血栓、抗血管痙攣治療。嚴格按照醫(yī)囑行科學護理,注意飲食,保持口腔衛(wèi)生。
經(jīng)過此次對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的探討,通過科學的嚴謹?shù)恼摀?jù)得出: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在臨床上效果顯著,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醫(yī)者和患者的滿意程度都比較高,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 李燕,殷學民,呂曉智,等.胸大肌肌皮瓣修復口腔癌術后大面積缺損臨床總結[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05):343-345.
[2] 李新明,王海斌,何巍,等.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4例體會[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01):171-172.
[3] 桂平,張兵,黃宇文,等.胸大肌肌皮瓣修復口腔癌根治術后組織缺損[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08):40-41.
[4] 洪曉軍,王升志,鄧末宏.胸大肌肌皮瓣整復舌癌術后組織缺損[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2,(01):38-42.
[5] 張學鵬,鐘聲.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應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