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述評

    2014-03-06 16:37:44俞祖華
    關鍵詞:國民性思潮國民

    俞祖華

    (魯東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晚清與民國時期,對中國國民性的反思、對改造中國民族心理的探索,曾被持續(xù)、廣泛與熱烈地關注。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階級性話語的凸現(xiàn),曾被廣泛討論的國民性話語一度歸于沉寂,或者說是成了某種禁忌。在1980年代出現(xiàn)的“文化熱”中,對中國國民性的反思伴隨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而重新升溫,成了“文化熱”中的一個焦點,國民性批判成為文化批判、傳統(tǒng)批判的重要路徑。除了不斷有從文學史的角度探討魯迅國民性思想的論文發(fā)表外,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從文化史、思想史的視角討論與反思中國國民性。先有臺灣作家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在內地出版引起廣泛關注,接著內地推出了溫元凱、倪端著《改革與國民性改造》(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鄭欣淼著《文化批判與國民性改造》(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與沙蓮香編著的《中國民族性(一、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1990年)等著作,發(fā)表了姜義華的《中國國民性問題析論》(《復旦大學學報》1986年1期)等論文。到了1990年代,由現(xiàn)實中對中國國民性問題的反思,引起學界進一步關注近代史上先驅者有關國民性問題的思考,對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的研究受到了重視,此后,相繼有這一方面的論著問世,如任劍濤的《從自在到自覺:中國國民性探討》(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俞祖華的《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劉再復、林崗的《傳統(tǒng)與中國人》(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袁洪亮的《人的現(xiàn)代化——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教軍章的《中國近代國民性問題研究的理論視閾及其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還發(fā)表了陳高原的《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1期)等論文。此外,出版界還推出一些普及性書籍,如徐行、迅步編著的《反省中國人:文化名人剖析國民性》(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9年),張鳴主編的《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國民性》(吉林攝影出版社2000年),張品興編選的《國民性面面觀:中國名人論中國人》(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論中國人的國民性(魯迅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等書籍。此文將對學術界圍繞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思潮進行研究所取得的進展*關于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筆者在《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綜述》(《魯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中已作過回顧。,作些回顧與評述。

    一、關于“國民性”的概念

    “國民性”一詞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譯用的西方詞匯,是英語national character 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譯,由梁啟超等從日本引入,用來發(fā)展中國的現(xiàn)代民族國家理論。

    關于“國民性”的定義,學界沒有公認的、權威的提法,學者們在探討中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意見。夏禹龍指出,國民性“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民族所具有的比較突出的性格,既包括其優(yōu)點,也包括其弱點。這種國民性,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長期歷史發(fā)展所形成的,有其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決不是天生的、凝固不變的”。*夏禹龍:《中國國民性例析》,《社會科學》1986年第3期。梁景和指出,“清末思想界所謂的國民性主要是指國人的心理素質、價值觀念、思維方法、行為方式之類,有時也把風俗習慣、文明程度、知識水平納入其中”。*梁景和:《清末國民性批判》,《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袁洪亮撰文將學術界對“國民性”的定義分為4類*袁洪亮:《“國民性”概念的辨析與界定》,《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第1期。:(1)多數(shù)論者認為國民性是指一個民族多數(shù)成員所普遍具有的比較穩(wěn)固的社會心理特征、精神狀態(tài)。(2)沙蓮香等認為國民性是通過國民的行為傾向表現(xiàn)出來的、由一種心理特質所組成的普遍的人格類型。(3)有的學者認為國民性“是人的文化心理結構”。(4)有的學者反對“國民性”這種提法,認為它不科學。

    在工具書、社科類詞典中,對“國民性”一詞也有不盡一致的說法,如:《漢語大詞典普及本》稱“國民性:謂一國國民特有的氣質”。*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普及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吨袊蟀倏迫珪?社會學)》稱“國民性(national character)用來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結構的集合概念。指一個民族多數(shù)成員共有的、反復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質和性格特點。又稱民族性格”。*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年。還有心理學詞典認為,國民性是“同一國家、同一民族的成員通過社會化而獲得的共同的心理傾向”。*時蓉華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3頁。

    二、關于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的發(fā)生發(fā)展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之前,比較普遍的傾向是,提起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想只談魯迅、只談五四時代。其實,晚清與民國時期關心國民性問題的大有人在。探究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的發(fā)展脈絡,就需要將視野轉向晚清時期早于魯迅的、同樣關心國民性問題的其他思想家、其他人士。關于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的發(fā)端時間,學術界提出了下列主要觀點:

    1.近代初期。俞祖華撰文認為在龔自珍、魏源等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思想中已經蘊含著國民性改造思想的最初萌芽。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平人心之積患”的兩大命題,前者是“兵機”,后者是“兵本”,與甲午戰(zhàn)爭后日益明確的“救亡”與“啟蒙”兩大主題是前后呼應、上下連貫的?!捌饺诵闹e患”思想主要涉及到人心為本的道德決定論、人心之積患及它的病根、提倡西學與變更傳統(tǒng)以祛除人心之患、倡導新的價值觀念等。這些問題也是后來的啟蒙思想家們所普遍關注的,故應是國民性改造思潮的先聲。*俞祖華:《啟蒙的發(fā)韌——魏源“平人心之積患”思想述評》,《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6期。俞祖華后來又撰文指出,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可以追溯到龔自珍的個性解放思想。*俞祖華:《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發(fā)韌》,《中州學刊》2002年第5期。龔自珍的個性解放思想與國民性改造思潮雖有區(qū)別,但視其為后者的發(fā)軔、最初源頭,卻并不牽強。

    郭漢民、袁洪亮則認為,鴉片戰(zhàn)爭前后,龔自珍、魏源等在充分吸收傳統(tǒng)文化中個性解放思想等優(yōu)秀成分的基礎上,揭露、分析了當時國人人心風俗全面墮落的種種表現(xiàn)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他們對理想國民性的嶄新設計,這是一個集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風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它還不具備國民性改造的近代意義。*郭漢民、袁洪亮:《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的萌芽——論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人心風俗思想》,《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1期。

    2.戊戌時期。有多位學者主張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始于戊戌維新時期。如羽白撰文指出:清末第一個提出國民性問題的人是維新派的梁啟超,時在1898年。此后幾年,維新派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幾乎未中斷過,一直延續(xù)到1906年。從1903年起,革命派也有介入,并有爭論。*羽白:《清末國民性問題的討論》,《魯迅研究月刊》1987年第8期。鄭云山撰文指出:探討國民性是辛亥革命前夕一股很有影響的社會思潮,與辛亥革命的發(fā)生與結局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在辛亥革命以后還時高時低地持續(xù)了幾十年。他還指出,“揭示自己民族中某些優(yōu)缺點,早已有之;對比中西民族間不同的國民性,把中國的國民性作為一個專門問題以引起人們注目和探討,卻始于甲午戰(zhàn)敗之際。拉開序幕的是嚴復和譚嗣同”。*鄭云山:《辛亥前夕的國民性問題探討》,《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喻大華的觀點與此相似,他指出:最早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國民性問題的是嚴復,嚴復號召“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直接提出了改造國民性的問題。此間,譚嗣同也表述了類似的觀點。新民思潮的序幕就此拉開。*喻大華:《要現(xiàn)代化必須改造國民性》,《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4期。崔志海認為:“改造國民性思想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維新時期?!?崔志海:《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先聲》,《史學月刊》1994年4期。吳艷華認為,“國民性”問題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出現(xiàn)的并延續(xù)一個世紀之久的社會啟蒙思潮。*吳艷華、郭貞:《“國民性”:一個持久性話題》,《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3.辛亥革命時期。陳高原主張:中國人關于改造國民性的思想,萌芽于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釀成頗有影響的社會思潮,并得以長期延續(xù)和發(fā)展。它以辛亥革命為界劃分為兩個時期,戊戌以后至辛亥革命以前,是形成階段,辛亥以后至五四以前,是其初步發(fā)展階段,新文化運動是其高漲時期。*陳高原:《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建超認為:改良派在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物質文明和政治制度的同時,開始悉心探索人(即國民性)的改造問題。到20世紀初,從理論、參與人數(shù)、傳播媒介、討論內容等方面看,對國民性問題的探索已形成了完全的社會思潮形態(tài)。*周建超:《論辛亥前的改造國民性社會思潮》,《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5期。彭平一認為:辛亥革命前,資產階級思想家、宣傳家對國民性改造問題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論述,并形成了一股國民性改造思潮。*彭平一:《論辛亥革命前的國民性改造思潮》,《求索》2000年第4期。

    4.五四時期。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學界主要關注的是五四時期的國民性思想尤其是魯迅改革國民性的主張,而對以前的相關思想沒有予以重視。此后,仍有少數(shù)學者主張國民性改造思潮形成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如鄭師渠認為:在近代中國,國民性問題的最初提出,雖然肇端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嚴復與梁啟超,但其時應者寥寥,遠未引起時人的關注,辛亥革命后,國民性問題成了社會普遍關注和熱烈討論的問題。*鄭師渠:《辛亥革命后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探討》,《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6期。鄭永軍撰文指出:隨著近代化進程的深入發(fā)展,作為精神文化深層結構的國民性問題也逐漸進入人們研究反省的視野,到辛亥革命后,終于形成一股頗有影響的國民性改造思潮。*鄭永軍:《論新文化運動時期國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歷史動因》,《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第6期。

    有的學者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國民性思想作了比較。如湯奇學等撰文比較了辛亥革命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指出兩個時期國民性思想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一時期立足于救亡而倡導啟蒙,后一時期立足于啟蒙而兼顧救亡;前一時期注重培養(yǎng)“國民意識”即現(xiàn)代國民的素質,后一時期注重培養(yǎng)個人本位意識即現(xiàn)代人的素質;前一時期強調中西結合以塑造現(xiàn)代國民,后一時期強調“西化”以塑造出理想的現(xiàn)代人。*湯奇學、陳寶云:《“救國”與“救人”——辛亥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三、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形成的社會背景與學理淵源

    學者們對國民性思潮發(fā)生起點提出了不同意見,并各自分析了國民性問題在各歷史時期受到關注從而形成社會思潮的背景與原因。

    郭漢民、袁洪亮認為:持續(xù)緊張的民族危機是國民性改造思潮興起并不斷發(fā)展的最深層次社會原因;現(xiàn)代化的接連失敗、無效,是國民性改造思潮的直接動因;中外國民素質的巨大差距進一步加強了先進知識分子從事國民性改造的決心;當時旅居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國民性的分析、批判很大程度上啟發(fā)、推動了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的產生和發(fā)展;思想淵源上,表面上直接受惠于西方的進化論、社會有機體論以及日本近代啟蒙思想的影響,但在內在理路上與藉道德人心治國的儒家思想模式一脈相承。*郭漢民、袁洪亮:《近代中國國民性改造思潮簡論》,《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袁洪亮、郭漢民:《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簡論》,《中州學刊》2000年第5期。

    陳高原指出,改造國民性問題在20世紀初期受改良派與革命派共同關注并初步形成一個社會思潮的原因有以下方面:兩派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社會文化、國民意識的更新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時局的嚴重驅使他們批判奴性與旁觀,呼喚新民新國魂;重“心力”、重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思維慣性;外國的影響與刺激。*陳高原:《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車冬梅從內外交困的民族危機、中國近代轉型的縱深發(fā)展與西方近代啟蒙思想的影響等三個方面探討了清末民初“新國民思潮”的歷史背景。*車冬梅:《論清末民初的“新國民”思潮》,《長安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鄭師渠認為,辛亥革命后國民性問題受到格外關注的原因有:對辛亥革命失敗的一種反省;受國際環(huán)境影響,如國人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比較中西國民性與國際上對國民性、中國國民性問題的熱議;新文化運動深入發(fā)展的結果。*鄭師渠:《辛亥革命后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探討》,《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6期。鄭永軍將五四時期國民性思潮形成的原因概括為以下方面:中國近代化從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心理層面層層推演的結果;民族危機和時局轉變促使人們由社會客體的思考轉到對社會主體的思考;西方文化的輸入提供了新的參照系統(tǒng);深受日本、歐洲啟蒙思想家關于國民性改造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維模式的影響。*鄭永軍:《論新文化運動時期國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歷史動因》,《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第6期。

    在探尋國民性改造思想的思想淵源時,有的學者注重從外來文化切入,強調近代國民性反思是外來話語的移植。鮑紹霖認為,人的近代化經過了歐、日、中三部曲,中國的改造國民性思潮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五四時期對中國文化和國民性的研究“其根源可上溯到辛亥前的革命派,上溯到梁啟超,上溯到明治時代的日本乃至歐洲”。*鮑紹霖:《國民性研究:東西文化相互影響三部曲》,《清華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楊聯(lián)芬撰文指出,中國的國民性批判在1901年前后形成思潮,與梁啟超東渡日本,對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國家主義理論的接受有密切關系;晚清小說的國民性批判,基本上集中在對“愚昧”的批判上,這又往往是在西方文明的參照下形成的。*楊聯(lián)芬:《晚清與五四文學的國民性焦慮——梁啟超及晚清啟蒙論者的國民性批判》,《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0期;楊聯(lián)芬:《晚清與五四文學的國民性焦慮——晚清新小說批判國民性母題的形成》,《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1期。陳春香撰文指出,從“國民”一詞的來歷,梁啟超、鄒容等人的經歷和日譯本《支那人氣質》的流行來看,中國國民性批判思潮的產生與日本的明六社、政教社思想的影響密切相關。但中日兩國的國情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因而各自的國民性批判的側重點也有很大的不同。日本重在批判偽惡丑,而中國則重在批判“奴隸根性”。*陳春香:《清末國民性批判思潮中的日本影響》,《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但也有學者突出強調了國民性改造思潮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心力”思想、“重民”思想等本土思想資源的關聯(lián),強調了這一思潮的民族特色與自主性質。如前所述,俞祖華等認為,魏源的“平人心之積患”思想、龔自珍的個性解放思想是“改造國民性思潮的先導”“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發(fā)軔”。彭平一則認為,道咸年間提出的整肅人心思想建立在具有唯意志論色彩的“心力論”基礎上,具有提倡個性解放的因素,同時有鮮明的道德決定論色彩,對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但其本質上是屬于地主階級思想體系,不能認為是改造國民性思潮的“先導”或“萌芽”。*彭平一:《論道咸經世派的整肅人心思想——兼論整肅人心思想與改造國民性思潮的關系》,《吉首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閆潤魚撰文從政治學的視野分析了從重民向改造國民性的演化,認為“民”是資產階級所構想的民主(共和)政治中必須倚重的力量,然而民性中暴露出的劣根性使人不能不對“當家作主”多幾分擔憂,“民”因被倚重而受批判。改造國民性思潮的興起“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民’進入政治系統(tǒng)的歷史軌跡,反映了君權的逐步衰退和國民在社會轉型中所扮演角色的轉換”。*閆潤魚:《由“重民”向“改造國民性”思潮演化的政治學分析》,《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5期。劉小平指出,在國民性改造思潮中對待道家文化有三種方式,即選擇性認識或誤讀、發(fā)掘它與現(xiàn)代文化的會通點,并發(fā)揮其文化建設潛能、全盤批判和否定儒家文化。*劉小平:《道家文化與20世紀國民性改造思潮》,《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四、國民性批判與新國民性模式

    對中國國民劣根性及其病根的剖析,和對理想的人性、對新國民性的探尋,是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的重要內容。

    關于中國國民性弱點,近代啟蒙思想家與各界人士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學術界進行了一些梳理。有的是指向集中的概括,如張錫勤把近代思想家揭露的國民性弱點高度概括為“奴隸性”,*張錫勤:《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對“奴隸性”的批判》,《學習與探索》1988年第6期;張錫勤:《論中國近代的“國民性”改造》,《哲學研究》2007年第6期。劉再復、林崗將國民劣根性歸結為“主奴根性”*劉再復、林崗:《傳統(tǒng)與中國人》,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407 頁。。有的作了具體的羅列,如鄭師渠認為,近代國民性批判主要集中在茍且保守的惰性、偏狹自私、一盤散沙、崇尚虛浮、思維方式上的偏頗、體質上孱弱等方面。*鄭師渠:《辛亥革命后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探討》,《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6期。梁景時等將晚清思想界所批判的“國民性弱點”概括為奴性、麻木、虛偽、為我、嫉妒、空談等。*梁景時、梁景和:《清末思想界對“國民性弱點”的批判》,《江漢論壇》1991年第3期。鄭云山認為近代思想家所揭示的國民性弱點主要有“缺乏國民意識”、“缺乏社會公德、沒有合群習慣”、“奴性”、“好古保守”等。*鄭云山:《辛亥前夕的國民性問題探討》,《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積明將晚清對國民性問題的揭示與批判歸納為:“我國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無進取之志,無冒險之心”;“中國人最富好古思想,老大帝國之本來面目也”;“奴隸者,為中國人不雷同不普通獨一無二之徽號”。*周積明:《晚清國民性問題檢討》,《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劉小林指出,近代國民性批判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麻木不仁,混沌無知;缺乏是非觀念與同情心,冷酷愚昧;虛偽怯弱,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空談、旁觀、甘當看客;貶己奉人,奴性十足。*劉小林:《論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郭漢民等認為,中國傳統(tǒng)國民性具有勤勞、消極無為、保守好古、封閉排外、僵化麻木、辦事拖沓、忍耐、迷信的傳統(tǒng)行為方式和社會心理特征。*郭漢民、袁洪亮:《中國傳統(tǒng)國民性的結構及其特征》,《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關于國民性改造的目標模式。俞祖華指出,啟蒙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性是自然性與社會性、個體性與群體性、理智與情感、體魄與靈魂和諧結合的人格。*俞祖華:《略論清末民初對國民性的探討》,《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增刊。陳高原指出,晚清改良派與革命派提出了基本一致的改造國民性模式,即發(fā)揚中華民族精神之精華,補以他國國民之精粹,以滌除國民劣根性,鑄造新民魂。*陳高原:《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鄭云山認為近代思想家以西方人為榜樣塑造新型國民性,所提出的具體要求主要有:發(fā)揚社會公德、樹立義務觀念、培養(yǎng)利群風氣;增強權利思想,去除奴隸主義;提倡冒險精神,克服保守、茍安的惰性,培養(yǎng)頑強的毅力和勇氣;提倡尚武精神,挖掉柔弱惡根;另外,還包括剪辮子、改穿西服、改革婚制等移風易俗的主張。*鄭云山:《辛亥前夕的國民性問題探討》,《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車冬梅將清末民初“新國民”思潮分為三個層次:梁啟超的“新民說”與嚴復的“三民說”注重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孫中山強調國民心理建設的重要;五四新文化運動以解放國民主體意識為主。*車冬梅:《清末民初“新國民”思潮發(fā)展評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譚獻民認為,鄧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的本質內涵,蘊含了人的改造與社會改造的同步統(tǒng)一,是近代國民性改造的科學總結。*譚獻民:《“四有”新人論是對中國近代以來國民性改造的科學總結》,《毛澤東思想論壇》1997年第2期。

    在中國國民性弱點中,最受詬病的是旁觀與奴性,相應地啟蒙思想家在呼喚新國民性時就突出強調了社會公德與獨立人格。姜迎春撰文探討了中國近代思想家的社會公德觀,指出近代思想家們發(fā)現(xiàn)“缺乏公共精神”、公德缺失是比較集中和普遍的國民性弱點,增進公德成為其普遍呼聲。*姜迎春:《論中國近代思想家的社會公德觀》,《淮陰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陸玉芹指出,人的解放問題一開始就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對人的尊嚴、價值、個性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肯定與張揚,成為當時先進知識分子的人生信條,也是國民性改造的重要目標。*陸玉芹:《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人的解放》,《鹽城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崔玉婷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方向是“以個人主義為新的價值取向,以獨立自主的人格為新道德的目標”。同時她指出,五四啟蒙者“幾乎沒有一個人主張絕對的個人主義”,因此認為五四改造國民性的目標是兼顧社會責任的個人主義。*崔玉婷:《“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潮述評》,《聊城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五、改造國民性的文化取向與方式途徑

    從文化角度看,改造國民性需要解決調適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以迎接外來文化的挑戰(zhàn)與改造傳統(tǒng)文化以適應國家現(xiàn)代化的問題,因此,改造國民性有一個中西文化抉擇的文化取向問題。章開沅將近代民族文化心理改造中的文化選擇區(qū)分為三種類型:以章太炎為代表的從舊文化營壘中分化出來的進步人士,主張復興國學或保存國粹,反對全盤西化,但并非從根本上否定學習西方;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接受新式教育的近代知識分子,曾經仰慕西方,后來認識到西方文明并非十全十美,應當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部分以補救西方文明的弊端;無政府主義者對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對于舊的倫理道德進行了激烈的批判。*章開沅:《國魂與國民精神試析——紀念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鄂西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多位學者注意到,梁啟超主張國民性改造應走中西結合的道路,即“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的新民之道。張艷國指出,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認識到要進行國民性改造,需要摧毀毒害國民精神的孔子之道以及舊文化舊思想,其所使用的武器在新文化運動前期主要是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后期轉向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方法改造“國民性”問題。*張艷國:《排孔開新與國民性改造》,《河北學刊》2003年第3期。

    袁洪亮撰文探討了教育、文學革命、戲曲改良等近代國民性改造的幾種重要方式,指出近代知識分子在運用這幾種改造國民性的工具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上述方式在內容與形式上的近代轉換。*袁洪亮:《論近代國民性改造的幾種主要方式》,《船山學刊》2003年第3期。他在另兩篇論文中集中論述了價值觀轉換在國民性改造中的作用,強調價值觀是國民性變革的先導,近代國民性改造的首要任務是實現(xiàn)社會價值觀的根本轉換;指出近代國民性改造就價值觀而言,“經歷了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義到資產階級的個人本位主義,再到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的轉變過程”。*袁洪亮:《論社會價值觀的近代轉換對國民性改造思潮的影響》,《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第4期;袁洪亮:《論國民性改造與社會價值取向的近代轉換》,《中華文化論壇》2003第3期。喻大華撰文將晚清新民思潮對新民途徑的探索概括為三點:認識到專制政體是中國國民性扭曲的病因所在,故欲新民,必先倒專制政體;發(fā)揚本民族固有之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西方各國之所長,塑造新國民;在改造國民性的手段上,強調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喻大華:《要現(xiàn)代化必須改造國民性》,《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4期。盛海英等認為,資產階級認為要造成理想的國民人格,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對國人進行宣傳教育,來喚醒國民,使國民自我改造;二是革命。對前者革命派與改良派觀點是相同的,對后者革命派贊同,而改良派反對。*盛海英、藍嘯風:《論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對國民性的剖析與重構》,《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某些重要思想家對國民性改造途徑的探索,也受到了學者的關注。徐松榮將梁啟超為貫徹國民性改造的思想主張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徑,概括為政治指導國民、輿論向導國民、立會建黨提高國民、興學講學培養(yǎng)國民等4個方面。*徐松榮:《再論梁啟超的國民性改造思想》,《廣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12期。吳漢全、鄭永軍將李大釗、陳獨秀對改造國民性途徑的探索概括為引進新型的價值觀念、推行社會性的教育、民眾的自我覺悟與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等。*吳漢全:《1912—1920年間李大釗對國民性問題的探索》,《首都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鄭永軍:《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國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第3期。周建超將陳獨秀提出的改造國民性途徑概括為:通過思想啟蒙,以喚醒民眾;發(fā)展教育,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變革傳統(tǒng)經濟生產方式,發(fā)展生產力,為改造國民性提供物質基礎。*周建超:《論“五四”時期陳獨秀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鄭永軍把孫中山對國民性改造途徑的探索概括為:既引進西方新的價值觀念,同時注意恢復和發(fā)揚我們固有的民族精神;推行社會教育;以制度建設促進國民改造。*鄭永軍:《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國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貴州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六、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個案研究與流派研究

    對近代主要思想家的國民性思想的個案研究,除了魯迅外,許多人物也被涉及。

    梁啟超。在魯迅之外,梁啟超的國民性思想是最受關注的,學界發(fā)表了多篇解讀其新民思想的論文。趙磊的《梁啟超國民性改造思想釋讀》一文以呼喚國民意識、去除國民奴性、彰顯民權思想三方面歸納了梁氏國民性改造思想的內涵,并認為這一思想充斥著歷史決定性與改造國民性、暴力革命與變法改良、西化與本土化的矛盾。*趙磊:《梁啟超國民性改造思想釋讀》,《濟寧師專學報》2002年第2期。王東艷撰文指出,梁啟超的新民思想緣起于其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之道的探尋,是希望從改造國民性、提高全民素質入手圖中國振興,新民既有道德要求也有政治要求,即新民不僅是人們新道德的建設,還應該培養(yǎng)國民的政治觀念和政治能力,也就是培養(yǎng)國民的資格。*王東艷:《論梁啟超的新民思想》,《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楊義銀將梁啟超所探討的國民應具備的品性概括為:必須具備自由、自尊、自治的獨立人格;必須具備進取冒險和勇于破壞的精神;必須具備合群、利群的公德;必須具有民權觀和國家思想。*楊義銀:《梁啟超改造國民性構想之評說》,《河北學刊》1994年第6期。彭平一認為,近代歐洲的國家主義思想對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彭平一:《論國家主義理論對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影響》,《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論述梁啟超國民性思想的論文還有史芳樹的《論梁啟超〈新民說〉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道德與文明》1996年第6期),石培玲的《試論梁啟超的國民性改造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余英的《論梁啟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呂濱的《梁啟超對新民倫理的探討》(《哲學研究》2000年第7期),等等。

    嚴復。楊義銀撰文高度評價了嚴復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指出他注重思想文化的啟蒙,注重改造國民性,將變法維新推向更深的層次,是近代中國其他思想家所不能比擬的。自嚴復始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通過批判封建舊學,倡導自由平等思想和科學的方法論,達到喚起人的覺醒,一直是思想界的主流,由此掀起了改造國民性思潮。*楊義銀:《嚴復與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彭南生撰文指出,在清末改造國民性思潮中,嚴復首次提出了國民“惡根性”問題,并以保守性、排外性、“為忮”性、盲從性為其主要表現(xiàn),主張從改造傳統(tǒng)教育入手進行改造。*彭南生:《論嚴復對國民“惡根性”的批判與改造思想》,《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圍繞嚴復“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思想,有多篇論文發(fā)表,如俞祖華的《論嚴復的啟蒙三民主義》(《江海學刊》1996年第2期),林家有、趙立彬的《論嚴復“三民思想”》(《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楊志霞的《嚴復三民思想述評》(《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王均寧的《論嚴復“三民”及其對當代教育的啟示》(《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馬克鋒的《嚴復“三民”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1期),張春燕的《嚴復國民性思想評析》(《長白學刊》2007年第3期)等。

    陳獨秀。方小教撰文對陳獨秀的國民性思想作了較為細致的討論,指出他歸納了奴性、安息、保守、不誠、崇拜、貪婪、虛文等中國國民性的特點,并將虛無主義、家族主義、專制主義與儒家思想作為造成中國國民性的根本原因,提出依靠民主與科學對國民性進行改造。*方小教:《論陳獨秀“國民性”思想》,《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文君指出,陳獨秀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集中在缺乏愛國心公共心、奴隸根性、“抵抗力”薄弱、觀念陳舊4個方面;在分析國民劣根性形成原因時,指出了封建文化與君主專制制度的危害,五四以后還注意從中國社會經濟生活入手進行分析和說明;在國民性改造道路的探討上經歷了從五四時期的啟蒙改造論到1922年以后的政治革命改造論的轉變。*文君:《陳獨秀國民性批判及改造思想探析》,《漳州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郭緒印對陳獨秀“改造國民性”的主張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指出陳獨秀批評國民性的動機是喚起國民來痛恨國民性中的“惡劣根性”,并從改變國民性為起點,達到國民奮起改造社會的目的;還認為陳獨秀在相當程度上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之后,從觀察國民共性的視角轉為考察社會各階級的特性。*郭緒印:《陳獨秀“改造國民性”的主張是正確的》,《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12期。探討陳獨秀國民性思想的論文還有程農的《國民性批判與陳獨秀的命運》(《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唐寶林的《陳獨秀論中國人的國民性》(《安徽史學》1993年第3期),張洪波的《五四時期陳獨秀對國民性的剖析》(《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賈立臣的《陳獨秀對“改造國民性”的探索》(《松遼學刊》2001年第3期),周建超的《論五四時期陳獨秀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崔明霞的《從陳獨秀的國民性思想分析其右傾錯誤的根源》(《滄桑》2005年第2-3期),修倩的《論陳獨秀改造國民性思想的演變》(《赤峰學院學報》2009年第10期),等等。

    李大釗。趙傳海撰文指出,李大釗揭示了中國國民性有保守、貪墮成性、克己奉人、自殘內斗四大弱點,并希望通過“教育道路”塑造國民的“青春”性格。*趙傳海:《李大釗對國民性的反思》,《史學月刊》1990年第2期。吳漢全將李大釗對國民性的剖析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英雄崇拜、賢人政治思想,好同惡異、缺乏主見的文化心理,尚情不尚理、任力不任法的處事方式,過度的物質奢求和強烈的官本位意識,家族主義觀念和壓抑個性發(fā)展的習慣勢力。還指出李大釗對國民性形成原因的探討在1918年以前集中從社會政治、文化背景進行分析,此后主要從社會的經濟結構來研究國民性的成因。*吳漢全:《1912—1920年間李大釗對國民性問題的探索》,《首都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俞祖華撰文指出,李大釗作為新文化運動中主張調和論的思想家和以馬克思主義觀點觀察國民性問題的奠基者,其國民性觀在當時思想界有獨特之處。該文將李大釗接受馬克思主義后國民性思想發(fā)生的變化概括為:從籠統(tǒng)地談論國民性到具體地分析人的階級性,并把目光從上流社會轉向勞苦民眾;從主要在封建上層建筑尤其是意識形態(tài)中探尋國民性形成的根源,到注意進一步考察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基礎對民族性格的影響;從人心改造論到“心物兩面的改造”論;從主張優(yōu)先實行文化變革到強調思想啟蒙與政治革命同步進行;從以西方文明改造國民性,到利用“俄羅斯精神”啟迪民眾,開始尋求“第三”文明。*俞祖華:《李大釗改造國民性思想述論》,《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袁洪亮指出,以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接受為分界線,其前后的國民性改造思想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實現(xiàn)了從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立憲國民”到馬克思主義革命方式的“無產階級新人”的根本轉變,從而找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情下中國人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實道路*袁洪亮:《李大釗國民性改造思想的時代性轉變——從“立憲國民”到“無產階級新人”》,《哲學研究》2010年第11期。。

    孫中山。吳杰撰文指出,孫中山對中華民族勤勞、善良、熱愛和平的傳統(tǒng)美德予以高度的贊揚,同時對國民性中所存在的缺陷也有較多的論述,主要集中在:缺乏知識,不了解中國和世界大勢;習故安常,對革命缺乏熱情;缺乏主人翁的責任感,不懂得治理國事。這種對國民性的認識對其民權主義有重要影響,正是基于國民缺乏民主共和思想又不懂行使民權的認知,與將國民劃分為先知先覺者、后知后覺者與不知不覺者的認識,孫中山設計了“革命程序論”和“權能區(qū)分論”。*吳杰:《論孫中山的國民性認識及其對民權主義學說的影響》,《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6年第6期。鄭永軍撰文較全面地考察了孫中山的國民性改造思想,指出孫中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塑造的國民性采取了一分為二的理性分析態(tài)度,既揭示了忠孝、仁愛等國民性的優(yōu)點,又指出了國民性的弱點,而且從專制統(tǒng)治、家族制度、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國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鄭永軍:《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國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貴州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林家有撰文認為,孫中山非常重視國民性改造,不僅對中國國民性進行了中肯的分析,而且提出了改造國民性的具體途徑,他之所以主張改造國民性,是為了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意識,提高國民整體素養(yǎng)以促進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挽救民族的危亡。*林家有:《論孫中山改造國民性的思想》,《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研究孫中山國民性思想的論文還有劉仁坤的《論孫中山國民性改造問題》(《北方論叢》2006年第3期)等。

    毛澤東。白應華撰文指出,青年毛澤東深受近代“新民”思想的影響,在探尋改造中國社會途徑的過程中深切關注和嚴肅思考著“改造國民性”的問題。青年毛澤東概括的國民性弱點有迷信盲從、缺乏自主性,急功近利,虛偽相祟,思想狹隘、門戶相爭等。他還主張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造國民性弱點:倡學攻心;從改造和普及哲學、倫理學入手,以“大本大源”的宇宙真理為號召,根本上變換全國之思想;提倡體育鍛煉;組織社團、創(chuàng)辦刊物。他理想中的新民主要有以下特質:自主性和主體性;勇于堅持真理,具有大無畏的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立真志;頑強的奮斗向上的意志力;強健的體魄。*白應華:《青年毛澤東“改造國民性”思想探析》,《思茅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米華分階段分析了毛澤東國民性思想的發(fā)展,早年是在傳統(tǒng)中尋找改造國民性的道路,從總體上表現(xiàn)出“復古求解放”的特點,1916年以后發(fā)展到“中西融合”重造資產階級新民階段,這種轉變主要表現(xiàn)在從“民”到“人”的國民性改造目標的時代切換上,更為突出生命至上、個性張揚與個體本位。*米華:《從“復古求解放”到“中西融化”造新民——兼論毛澤東早年的國民性改造思想》,《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米華還撰文探析了毛澤東國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及解決國民性改造思潮中存在的民族性保存與時代性轉換之間矛盾的思路。*米華:《早年毛澤東國民性改造思想萌芽探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米華:《論早年毛澤東對國民性改造思想內在矛盾之思考》,《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5期。牟正純認為,改造國民性是毛澤東早期著作中反復出現(xiàn)的命題,在毛澤東早期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改造國民性的強烈愿望驅使他們建立了新民學會,從而將改良人心的主張付諸行動。*牟正純:《論毛澤東早期的改造國民性思想》,《山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肖南龍撰文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國民性改造思想的歷史地位,認為毛澤東始終堅持國格的獨立性,一直重視改造國民性在現(xiàn)代化中的作用,設計了帶有典型的民族特性的國民性理想人格,是執(zhí)著地在人的現(xiàn)代化上堅持多元現(xiàn)代性的思想家。*肖南龍:《論毛澤東國民性改造思想的歷史地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他在另一篇論文中還指出,國民性改造是毛澤東早年與中年思想發(fā)展的主要取向,也是晚年思想發(fā)展的主線。*肖南龍:《論國民性改造是毛澤東晚年思想發(fā)展的主線》,《湖南商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林語堂。學術界對林語堂國民性思想的探討,多將其與魯迅、周作人等人的相關思想進行比較。施萍撰文指出,林語堂的“立人”思想經歷了一條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從早年的“重塑國民性”出發(fā),經過“個人主義”,再到發(fā)現(xiàn)“完美人性”,它與魯迅等人的人學理念一起構成了“五四”啟蒙話語的豐富性與整體性。*施萍:《論林語堂的“立人”思想》,《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第2期。沈文華撰文比較了林語堂與魯迅在國民性批判問題上的差異,指出他們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關于國民性問題的兩種代表性觀點:魯迅以現(xiàn)實主義的清醒認識對當時的國民性持徹底否定的態(tài)度,而林語堂對中國國民性的評價是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因素,其肯定方面多于否定方面。在國民性思想具體觀點上也不同:在關于外民族的入侵上,魯迅認為“兩次奴于異族是最大最深的病根”,林語堂認為“正是這種與外來血統(tǒng)的混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漢族能夠長期生存下來”;在家族制度上,魯迅將其作為封建文化的組成部分予以猛烈的抨擊,林語堂則將其作為使種族穩(wěn)定的因素;等等。*沈文華:《試比較魯迅與林語堂在國民性批判問題上的差異》,《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朱雙一、馮力對林語堂與魯迅的“國民性探討”作了比較:從目的和視角看,魯迅從歷史經驗和民族前途出發(fā),特別焦急于國民性改造,尤其是著重挖掘國民“劣根性”,并將觀照的重點對準了農民與下層知識分子,而林語堂的國民性探索是一種以整體的中國人為考察對象的、兼及正負面特征的比較全面的研究和描述;從手段和方式看,魯迅更專注于本國的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更見深厚,而林語堂較多借助中西文化比較的方式,視野較寬;從思維特征、價值評判看,魯迅秉持啟蒙主義信念,要用理性喚醒愚昧麻木的民眾,對國民性清醒地加以審視批判,而林語堂更多地是進行感性的體悟,對國民性更多地以客觀、中性的姿態(tài)陳述事實。*朱雙一:《林語堂和魯迅“國民性探討”比較論》,《學術研究》1997年第8期;馮力:《林語堂和魯迅“國民性探討”比較》,《安順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第3期。對林語堂、周作人的國民性思想進行比較的論文有《周作人、林語堂“立人”思想管窺》(《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周作人、林語堂“國民性”探討比較論》(《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等。

    學術界對近代思想家國民性思想的探討還涉及到了郭嵩濤、鄒容、老舍、沈從文、周作人等人與革命派、戰(zhàn)國策派等群體。*參見袁洪亮:《論郭嵩濤的“人心風俗”思想》,《云夢學刊》2003年第3期;梁家貴:《“革命必先去奴隸之根性”——鄒容國民性思想淺析》,《邵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第1期;李兆虹:《從嘲諷到張揚——老舍小說對國民性的探索》,《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王利平、陳國榮:《國民性再造的一種民間途徑——試析沈從文湘西小說書寫的生命形式》,《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黎揚全:《文化復興與國民性重建——論周作人對希臘文化的誤讀》,《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9期;王學振:《戰(zhàn)國策派的改造國民性思想》,《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還有學者對不同思想家的國民性思想進行了比較分析。張寶明認為,梁啟超、陳獨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頗具典型意義。三位先哲的共同點是:家世與個人際遇使他們同時擁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頭腦;濟世報國的情懷使他們同唱一首歌:由立人而立國。*張寶明:《國民性:沉郁的世紀關懷》,《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張紅玲也撰文對三位思想啟蒙者的國民性思想進行了比較,指出他們在20世紀初思考如何實現(xiàn)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這一問題時,發(fā)現(xiàn)了“人”在變革中國社會中的重要性??墒侵袊鴩駨膩矶紱]有爭得做社會主人的地位,所以,他們分別從道德、思想、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國民素質,實現(xiàn)人的現(xiàn)代化即“立人”的問題。*張紅玲:《“立人之路”——梁啟超、魯迅、陳獨秀關于提高國民素質思想之研究》,《肇慶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對不同思想家的國民性思想進行比較的論文還有路景云的《談毛澤東與魯迅“心之相通”之處》(《武警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于影的《20世紀初“新民”思想的倡導與超越——梁啟超與青年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廣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1期),米華的《梁啟超新民學說與早年毛澤東國民性改造思想》(《船山學報》2001年第1期),張景華的《改造國民性與譯者的主體性——論梁啟超的政治小說翻譯》(《小說評論》2009年第2期)等。

    關于國民性思潮中的流派,學者們根據不同的標準作了不盡一致的劃分。關于辛亥革命前的流派,多數(shù)學者根據政治立場劃分為資產階級維新派(改良派、立憲派)與革命派。周建超的《論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國民性社會思潮》認為,辛亥革命前為洋務派、改良派和革命派對中國國民性的思索是交替演化、層層推進的。俞祖華、袁洪亮等學者則將國民性思潮溯及到地主階級經世派。關于辛亥以后的流派也有不同說法,如陳高原將辛亥至五四時期討論國民性問題的派別分為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激進派政論家,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文人,以蔡元培為代表的新教育家,以及以傖父、錢智修為代表的《東方雜志》派改良主義者。*陳高原:《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鄭師渠根據辛亥革命后各派的救治之方的不同,劃分了主張恢復、維持所謂“中國固有的國民性”的復性派(包括康有為為首的孔教派和梁啟超、傖父等)和主張引進科學與民主等西方原則和精神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改造派。*鄭師渠:《辛亥革命后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探討》,《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6期。

    七、近代中外人士觀察中國國民性的視角

    俞祖華、趙慧峰有多篇論文論及中外人士從不同視角對中國國民性的觀察。他們指出,近代中外人士對中國國民性有以下三類言說:啟蒙思想家以批判的目光對中國國民性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著力針砭國民劣根性;外國觀察家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中國國民性的評說;還有中外人士以西方民族性、日本民族性為參照對中外國民性的比較與對中國國民性的照察。*俞祖華、趙慧峰:《自省·旁觀·比較:近代中外人士三重視野下的中國國民性》,《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在外國人評說中國國民性方面,他們發(fā)表了《審視中國民族性格的兩種目光》(《煙臺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近代來華西人對中國國民性的評析》(《東岳論叢》2002年第1期),《近代日本人對中國國民性的評說》(《煙臺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略論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國民性的體認》(《學術月刊》1998年第12期)等文;在中日、中西國民性比較方面,他們發(fā)表了《比較文化視野里的中國人形象——辜鴻銘、林語堂對中西國民性的比較》(《中州學刊》2000年第5期),《近代中國人對中日國民性的比較》(《中州學刊》2004年第1期),《近世來華西人對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較》(《煙臺大學學報》2003年2期),《論近代哲人對中西民族特性的比較》(《河北學刊》2004年1期),等等。

    其他學者也注意到了近代國民性反思中的中外比較視角與“他者”的視角。

    關于中外國民性的比較。王衛(wèi)東撰文分析了老舍僑民小說《二馬》對中英國民性的比較。該文指出,《二馬》文化內涵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以英國國民性為參照審視中國國民精神弱點,認為老馬的文化性格可以概括為深入骨髓的等級觀念、近乎癡迷的做官企望、執(zhí)迷不悟的閑適追求和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等四個方面。*王衛(wèi)東:《在中英國民性比較中探求重建民族倫理文化之路》,《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關于外人的中國國民性觀。黃興濤認為,如果從民族性認知的外來影響角度切入民族自覺史的課題,那么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及其《中國人的氣質》一書,無疑是最值得考察的對象之一。通過它在中國傳播史的研究,可以具體透視當時外來文明的“他者”對民族自覺的復雜影響。*黃興濤:《自省和“他者”:明恩溥與清末民國的民族性改造話語》,《近代文化史研究》創(chuàng)刊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他列舉了內地陸續(xù)出版的該書的新譯本:張夢陽、王麗娟譯《中國人氣質》(敦煌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重版時改名為《中國人德行》)、樂愛國、張華玉譯《中國人的性格》(學苑出版社1998年版)、匡雁鵬譯《中國人的特性》(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年版)、秦悅譯《中國人的素質》(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林欣譯《中國人的素質》(京華出版社2002年版)、舒揚、舒寧、穆秭譯《文明與陋習:典型的中國人》(書海出版社2004年版)。方維規(guī)也注意到了該書被“狂譯”的現(xiàn)象,并試圖解釋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他提到該書至少10個譯本,除黃興濤提及的還有:吳湘川、王清淮譯《中國人的性格》(延邊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佚名譯、黃興濤校注《中國人的氣質》(中華書局2006年版)、姚錦镕譯《中國人的人性》(中國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梁根順譯《中國人的素質》(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方維規(guī):《誰造就了“史密斯熱”?——就〈中國人的特性〉與諸學者商榷》,《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3期。我們注意到,新近又有劉文飛、劉曉旸譯《中國人的氣質》(文匯出版社2010年版)等譯本問世。

    八、關于國民性話語及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性質與評價

    對近代的國民性批判與反思,有少數(shù)學者予以質疑,或從總體上加以否定。如賀仲明撰文稱,所謂“國民性批判”不過是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臆造出來的文化謊言,既缺乏歷史的合理性,也不符合邏輯性。這一思想不但不能深刻地影響中國的現(xiàn)實社會,反而導致知識分子群體與大眾和現(xiàn)實的分離,知識分子逐漸喪失獨立性和行動能力。*賀仲明:《國民性批判:一個文化的謊言》,《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7期。

    多數(shù)學者認為,國民性改造思潮既有積極意義,也有局限性,應對其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陳高原指出,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思潮的實質可以表述為:具有唯物主義色彩的,以民族自救為出發(fā)點,著眼于國民心理與國民意識改造,追求中華民族人的近代化的愛國進步思想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總體思潮的一部分。其歷史地位主要表現(xiàn)為:開拓中國民族性研究領域,以深刻的民族自省沖擊了頑固的民族偏見,豐富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內容;深化了對中國近代國情和近代化使命的認識,并留下深遠的歷史影響;警醒國民,客觀上為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國民心理基礎。其局限性有:存在注重揭露劣根性而忽略總結優(yōu)良面的偏向、重德輕智的傾向,同時未能處理好國民性改造與政治革命的關系。*陳高原:《論近代中國改造國民性的社會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建超的觀點與此相近。他指出改造國民性思潮兼具救亡與愛國的雙重性,帶有鮮明的愛國救亡性質,是一股積極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潮;又帶有很濃的反封建啟蒙性,是追求人的現(xiàn)代化的進步思潮,是中國現(xiàn)代化總體思潮的一部分,因而在近代史上占有不可抹煞的歷史地位。它開始了中華民族認識自己的過程,是人的解放在中國的開端,是中華民族覺醒的里程碑;大膽揭出傳統(tǒng)文化的痼疾,拉開了中國近代史上大規(guī)模批判封建文化的序幕,深深影響了后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客觀上為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準備了一定的國民心理基礎。該思潮也有局限性,如對國民性的優(yōu)劣缺乏全面、辯證的認識,忽視社會經濟對國民性的決定性影響,未能較好地解決思想啟蒙與政治革命的關系。*周建超:《論辛亥前的改造國民性社會思潮》,《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5期。

    梁景和指出,應當充分肯定清末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意義:首先,批判國民性是在救亡圖存的動機下,從國民性格的深層結構來尋求國家積弱的內在原因,這是一種積極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表現(xiàn);批判國民性是追求人的近代化的進步思潮;表明了中華民族是善于反躬自省的民族。但該思潮也有不足與局限性:存在著不科學、不準確或危言聳聽和言過其實的地方;改造國民性思潮與政治革命之間的關系,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缺乏政治、文化和經濟的綜合改革意識。

    與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性質這一問題有關但不全然相同的是對近代國民性話語的定性。美籍華裔學者劉禾將“國民性”話語理解為西方殖民主義者為了控制東方所建構的殖民話語。她指出:“19世紀的歐洲種族主義國家理論中,國民性的概念一度極為盛行。這個理論的特點是,它把種族和民族國家的范疇作為理解人類差異的首要準則(其影響一直持續(xù)到冷戰(zhàn)后的今天),以幫助歐洲建立其種族和文化優(yōu)勢,為西方征服東方提供了進化論的理論依據,這種做法在一定條件下剝奪了那些被征服者的發(fā)言權,使其他的與之不同的世界觀喪失存在的合法性,或根本得不到闡說的機會?!?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xiàn)代性》,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第76頁。在她看來,主張國民性改造的啟蒙思想家的國民性批評來源于西人,是落入了西方殖民主義話語的陷阱。對于劉禾將國民性話語理解為殖民話語的論斷,大陸學術界有的學者大加贊同并受其影響。*這類文章有周寧:《“被別人表述”:國民性批判的西方話語譜系》,周寧編著:《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摩羅《“國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終結?》,《中華讀書報》2008年10月8日第14版;馮驥才:《魯迅的功與“過”》,《收獲》2000年第2期;賀仲明:《國民性批判:一個文化的謊言》,《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7期,等等。但也有多位學者提出了異議。*此類論文如楊曾憲:《質疑“國民性神話”理論——兼評劉禾對魯迅形象的扭曲》,《吉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汪衛(wèi)東、張鑫:《國民性:作為被“拿來”的歷史性觀念》,《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期;蘇志宏:《國民性理論的形象學反思——從明恩溥到魯迅》,《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王學鈞:《劉禾“國民性神話”論的指謂錯置》,《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黃敏蘭:《否定知識分子改造國民性運動的意義目的何在?》,《探索與爭鳴》2010年第4期;陶東風:《“國民性神話”的神話》,《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等。

    與將“國民性”話語說成是殖民話語的意見針鋒相對,孫強的《國民性話語:一個民族主義的視角》著重討論了國民性話語的民族主義特征,揭示了國民性話語與民族國家的同構關系,認為民族主義構成了晚清的國民性話語的歷史背景與重要動力,而“國民性成了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一個必然的要求和選擇”,國民性問題是“內在于民族主義的一個問題”。*孫強:《國民性話語:一個民族性的視角》,《貴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他在另一論文中歸納了三種國民性話語的實踐形態(tài):“被迫接受的啟蒙論式的國民性實踐”;華夏中心主義和革命派“對歐洲中心主義國民性論述”“表現(xiàn)出抵制的姿態(tài)”。*孫強:《被迫接受、抵制與消解——關于國民性的多重實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國民性思潮國民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中國民藏北宋宮廷用瓷鑒賞(4)
    一直難忘
    高地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向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國民健康 國家強盛
    論20世紀初年的“興女學”思潮
    國民性真的不存在嗎?
    唯實(2014年6期)2014-06-25 18:21:25
    熊培云:我不認同“國民性”
    理論與當代(2014年3期)2014-04-29 00:44:03
    “文革” 后期的民間批判思潮(1968~1976)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avwww免费| 深夜精品福利| 久久亚洲真实|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午夜免费激情av|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日本wwww免费看|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午夜a级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videosex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国产av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窝窝影院91人妻|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97碰自拍视频|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夜夜爽天天搞|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 午夜免费激情av| 9色porny在线观看| 亚洲 国产 在线|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免费观看人在逋|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av电影中文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自拍偷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tocl精华|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欧美日韩黄片免|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99白浆流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夫妻午夜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av系列|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亚洲激情在线a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咕卡用的链子|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久久 成人 亚洲|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看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九九香蕉|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曰老女人黄片|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91字幕亚洲|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欧美日韩黄片免|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亚洲全国av大片|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www.精华液| 自线自在国产av|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狼人影院|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免费av毛片视频|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电影|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aaaaa片日本免费|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色哟哟哟哟哟哟| 久久精品影院6|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a级毛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 一级毛片精品|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免费看a级黄色片|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 嫩草影视91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xxx96com|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制服诱惑二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伊人色综图|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丝袜美足系列| 欧美在线黄色|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性少妇av在线|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宅男免费午夜|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成人影院久久| 免费av毛片视频| svipshipincom国产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在线看a的网站|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在线看a的网站|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国产av精品麻豆|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九九香蕉|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亚洲av熟女|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a在线网址|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黄色 视频免费看| 午夜免费激情av|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久久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88av欧美|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超色免费av|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av又大|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熟女|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日日夜夜操网爽|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8在线中文| 久久热在线av| 久久狼人影院|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在线看a的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网| 搡老岳熟女国产|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自线自在国产av|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丁香欧美五月|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岛国视频午夜一区免费看|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日本免费a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制服诱惑二区|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刺激|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色在线成人网|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性少妇av在线| www.自偷自拍.com| 久久香蕉激情|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露出奶头的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videosex国产|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黄色视频不卡|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88av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很黄的视频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黄片免|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久久香蕉激情|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刺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大码av| 大陆偷拍与自拍|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午夜福利,免费看|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9色porny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激情|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色在线成人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av欧美777|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日韩av|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天天添夜夜摸|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精品日产1卡2卡|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黄色女人牲交|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激情|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美国免费a级毛片|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999在线| 久久 成人 亚洲| 超色免费av|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大全| 中文欧美无线码|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av福利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