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德惠,鄒永麗(自貢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四川自貢643000)
淺談急診科門診手術室護理管理
舒德惠,鄒永麗(自貢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四川自貢643000)
為更好地對急診科門診手術室進行標準化的護理管理,保證手術室的護理質量,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制訂相應的護理管理措施,健全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從醫(yī)院內感染、消毒隔離、安全管理等方面,對手術器械、藥物、物品等重點管理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和監(jiān)督,加強了手術室護士對護理工作各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落實。經過8年的臨床護理管理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保障了手術患者的醫(yī)療安全,明顯減少了護理事故和護理差錯的發(fā)生,提高了急診科門診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和護理管理水平。
手術室護理/組織和管理;護理工作;急診;手術室護士
護理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同時也關系到醫(yī)院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1]。由于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趨向小手術在門診進行。近年來,醫(yī)學技術和治療手段的不斷發(fā)展,對手術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手術室既是為患者進行手術和急救的醫(yī)療場所,又是醫(yī)院重要的保障部門。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建立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以提高門診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勢在必行。本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急診科門診手術室有4間手術間、4張手術床,現(xiàn)將門診手術室的護理管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手術類別多本科手術室開展的手術有擇期手術、急診手術及亞急診手術。(1)擇期手術:主要是普通外科及骨科手術。普通外科有體表腫物切除(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色素痣等)、乳腺腫物切除、副乳切除、腋臭根治術、包皮環(huán)切術;骨科手術有內固定裝置取出術、肌腱粘連松解術等。(2)急診手術:各種體表外傷、屈伸指(趾)肌腱吻合術等。(3)亞急診手術:如感染性的拔甲術、體表血腫或膿腫切開引流術等。
1.2 交叉感染可能性大(1)因門診手術系體表小手術,除常規(guī)術前檢查外,未進行如艾滋病、乙型肝炎、性病等術前生化篩查確診;(2)術前醫(yī)生接觸患者頻繁而疏忽洗手,急診的手術外傷患者情況緊急,規(guī)范地術前準備不足;(3)手術間頻繁使用、患者就診時間短、流動快、人員走動,致手術室環(huán)境污染。
1.3 護理人力資源不足手術室護士為3班制24 h值班,手術患者多,尤其是夏天的刀傷、車禍傷等急診外傷,占門診手術室手術總數的50%~55%。傷口多而復雜,傷情涉及多個科室,須由相關科室術中急會診,特別是中午和夜班等工作人員少時,值班護士承擔著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的雙重職責;除手術室工作外,每天還要承擔本科術后留院觀察和急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EICU)住院患者的換藥拆線等工作,人員相對不足。
2.1 健全手術室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嚴格遵守醫(yī)院感染管理和手術室管理相關制度,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防止交叉感染。
2.1.1 健全手術室各崗位職責制度術前檢查手術間、搶救車內的物品是否齊全,各種儀器是否完好,根據醫(yī)囑和手術通知單準備器械和用物;術后收集、核對病理標本并及時送檢,防止遺失和差錯,清點手術器械和用物,防止器械遺留和丟失;初消毒、清洗手術器械,送中心供應室統(tǒng)一消毒清洗器械,并打包消毒滅菌。
2.1.2 健全消毒滅菌制度(1)凡進入手術室前必須更換衣、帽、鞋,規(guī)范穿戴,設置工作人員、患者、物品通道,工作人員和患者出入通道分開,清潔物品和污染物品出入通道分開,減少人員不必要的走動。(2)規(guī)范手術前洗手和手衛(wèi)生。洗手是一種最經濟、最基本、簡便易行的有效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手段[2]。手術床、治療車、手術托盤架上均配備快速手消毒劑。(3)對能耐熱、耐濕、耐高溫的器械、敷料等應采用壓力蒸汽滅菌,其他物品也盡量采用如環(huán)氧乙烷滅菌、低溫等離子等滅菌方式,嚴格執(zhí)行一次性滅菌物品的使用原則[3]。(4)無菌技術操作是手術成功的保障。術中的無菌操作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關鍵[4]。手術室每位工作人員的每項操作,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避免污染無菌區(qū)域或無菌物品;做好術中的互相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無條件糾正。規(guī)范的無菌操作比更好的儀器還好[5]。(5)根據手術種類和需要正確地安置手術間。擇期手術安置在擇期手術間進行,急診手術安置在清創(chuàng)手術間,感染手術須隔離或安置在感染手術間,或安排在最后一臺手術。(6)預防性消毒和終末消毒。每天早晨對物體表面進行常規(guī)預防性消毒(包括手術床、治療車、手術托盤架、無菌柜、門把手等表面及地面),每晚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手術間;每月對空氣培養(yǎng)、物體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和工作人員的手定期或不定期抽樣檢查,對抽查不合格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術后按標準預防原則處理手術間,包括床單元、地面、墻面和其他物體表面消毒,有明顯污染的要加大消毒力度,做到隨時污染隨時消毒;使用后的手術器械進行初步清潔去污后,全部移交中心供應室統(tǒng)一清洗、漂洗、消毒等一系列程序后滅菌備用。(7)正確處理醫(yī)療垃圾。術后按衛(wèi)生部《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原則分類、處置各類醫(yī)療垃圾,杜絕二次使用,銳利器械尖端套保護套,防止器械間相互碰撞,并交專人保管,耗材按規(guī)定登記、記賬、補充[6]。
2.1.3 健全安全查對制度查對制度是護理核心制度,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危、醫(yī)療質量的高低[7]。(1)遵守手術核查制度,醫(yī)療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患者安全[8]。嚴格查對制度,提高醫(y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颊咝g前必須在“手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并核查患者身份、知情同意情況、手術名稱、手術部位與標識、化驗結果及影像學資料等,做到準確無誤,以防止手術患者、手術方式及手術部位的錯誤。(2)用藥前核對藥名、劑量和用法,保留藥物安瓿到手術結束。(3)打開無菌器械包或無菌物品前查對名稱、滅菌日期和滅菌效果、包布是否完整,術前清點器械數量,術后再次核對器械。(4)手術病理標本的管理是門診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標本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病理診斷和臨床診斷,若標本管理不當會給臨床診斷帶來困難,給患者帶來嚴重損失[9]。及時收集標本,送病理標本前護士與手術醫(yī)生查對患者姓名、門診號、標本數量、病理檢查項目,核對無誤后及時送檢,防止標本弄錯和遺失,建立病理標本送檢登記制度,以備查對和反饋信息。
2.2 無菌手術器械包和無菌物品的統(tǒng)一管理按失效期和使用順序,有計劃、有目的地放置無菌手術器械包和無菌物品。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過期或未滅菌的物品嚴禁使用和放入無菌區(qū)域。
2.2.1 手術器械包的管理建立并完善醫(yī)院手術室器械管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該體系的建立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痛苦,提高護理質量,同時也可促進手術醫(yī)生提高技術操作水平,成為現(xiàn)代醫(yī)院手術室工作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10]。手術器械、物品一般不外借,需外借時須經有關負責人批準同意。手術器械包盡量統(tǒng)一、標準、簡單、方便、實用,按照滅菌日期順序地使用,本科手術器械包分為4類,滅菌后放置在手術器械柜內備用。(1)囊腫包。設基數5個,適用于擇期手術、手術面積大及復雜的急診手術。由蚊式彎、直血管鉗各5把,中號彎血管鉗2把,阿力士(Alis)2把,持針鉗、剪刀、解剖鑷、刀柄各1把,不銹鋼彎盤1個,共19件組成,針線、刀片、紗布等則根據手術需要臨時提供。(2)清創(chuàng)縫合包。設基數13個,適用于急診手術。由血管鉗6把,Alis 2把,持針鉗、剪刀、解剖鑷各1把,不銹鋼彎盤1個,共12件組成。(3)切開引流包。設基數5個,適用于擴大或切開引流、換藥。由血管鉗4把,Alis、刮匙、剪刀、解剖鑷各1把,不銹鋼彎盤1個,共9件組成。(4)骨科器械包。設基數2個,常與囊腫包或縫合包一起適用于骨科門診擇期、急診手術,由咬骨鉗、骨銼、尖嘴鉗、老虎鉗各1把,共4件組成。特殊器械采用單獨打包滅菌,精細、少用的器械用一次性包裝袋,經環(huán)氧乙烷滅菌或低溫等離子滅菌,有效期長且方便工作又降低了器械的損耗。
2.2.2 無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保持各手術間環(huán)境整潔、美觀、無菌、安靜,物品擺放有序,統(tǒng)一歸類,定位置,定數量,標簽清晰,統(tǒng)一規(guī)范。物品用后及時按固定數量補充,避免遺漏以保證手術間的完好備用狀態(tài)和高效率使用。
2.3 局部麻醉藥物的安全管理
2.3.1 本科手術室使用的麻醉藥物均為鹽酸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均為局部麻醉,即統(tǒng)一使用鹽酸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或神經阻滯麻醉,方便經濟、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不良反應小,且不需做過敏試驗。為了防止差錯,臨時使用其他藥物時即抽即用,用后即取走注射器,防止被誤認為是利多卡因而使用。
2.3.2 由于手術實施的是局部麻醉,患者意識清醒,思維正常,因此,術中不要大聲喧嘩,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避免不良刺激,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保證手術和護理安全。
2.4 工作量的管理手術數量和手術臺次每天每月分類登記(擇期手術、急診手術、清創(chuàng)及包扎共3類),每年匯總;在首先保障急診手術順利進行的情況下,預約每天擇期手術數量和臺次,根據手術大小和手術難易度靈活調整,以避免工作量不均,并根據工作量的情況靈活排班。
根據本科工作特點,經過制訂安全有效地護理管理措施并進行監(jiān)督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在2006~2013年8年間,較好地完成年均約5 500例的門診手術,保證了擇期手術、急診手術的順利進行,未出現(xiàn)手術切口及傷口感染、麻醉意外、遺留器械、標本弄錯及遺失等情況,滿足了手術患者和手術醫(yī)生的需求。
做好手術室護理管理主要是做到工作管理制度化、技術管理正規(guī)化、環(huán)境管理潔凈化、標本管理嚴格化,達到潔凈、整齊、無菌、安靜、嚴肅的工作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質量[11]。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管理、監(jiān)督。
4.1 建立健全手術室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護理規(guī)范(1)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建立符合手術室實際的規(guī)章制度,如醫(yī)院感染預防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手術操作原則,以規(guī)范醫(yī)務人員的手術操作標準、工作流程和內容。(2)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包括麻醉意外、術中發(fā)生病情變化等情況的搶救流程,做好手術護理和搶救的詳細記錄。
4.2 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識(1)手術室護士必須嚴格遵循各科護理操作規(guī)程,特別是安全查對制度,手術室工作中與法律有關的問題是患者墜床、摔倒、燙傷、異物遺留在體內等[11]。培訓并考核護理安全制度,如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各種護理查對制度等的學習,同時對護理細節(jié)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以提高安全意識。(2)學習《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時了解與醫(yī)療相關的安全信息,對已發(fā)生醫(yī)療護理糾紛和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和學習,以防范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4.3 加強對手術室護士的護理管理和工作監(jiān)督手術室管理人員對術前、術中、術后的各階段護理過程進行督促檢查,對提出的建議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取長補短,以保證手術的護理安全。
總之,急診科門診手術室護理人員既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要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并貫穿于每個護理環(huán)節(jié)中,才能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保障醫(yī)療護理質量和醫(yī)療安全,增加患者的滿意度,提升醫(yī)院的社會形象。
[1]王淑紅.新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1):67-68.
[2]閆麗輝,王安杰.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狀況調查及管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4):144-145.
[3]王素娟,胡煒,張學利,等.脊柱外科手術發(fā)生醫(y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5-117.
[4]王偉紅.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786-789.
[5]韋瑞敏.淺談婦科門診手術室醫(y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的體會[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10):1813-1814.
[6]苗琳.一站式復合手術室的護理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46-747.
[7]邵彩霞,安淑君,王秋紅.門診手術室護士查對制度執(zhí)行細則[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4):138.
[8]趙書云,楊圣俊,李玉琢,等.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實施和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65-266.
[9]閆晶,亓英,洪愛軍,等.門診手術室病理標本管理缺陷分析與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5):72-74.
[10]劉銳,宋艷,周婧.PDCAS循環(huán)在手術室貴重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942-1944.
[11]耿俊玲,郭晨.手術室實施程序化護理管理的體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9):180-181.
10.3969/j.issn.1009-5519.2014.12.075
B
1009-5519(2014)12-1901-02
2013-12-19
2014-02-04)
舒德惠(1969-),女,四川自貢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急診科門診手術室護理工作;E-mail:3826067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