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的昆明,天還沒大亮,天逸體育中心的游泳館就已熙熙攘攘。不斷有姑娘小伙穿著飾有國旗標志的長長棉服,甚至戴著嚴實的帽斗,穿過一道水霧斑駁的小玻璃門,進入這個泛著熱氣的水上世界。
高原潛泳,好似鬼門關(guān)
這是中國游泳隊高原冬訓的主場館。
與往年不同,由于離此不遠的海埂基地游泳館正在修建,中國泳軍的高原冬訓改在了市內(nèi)。這是一處在樓群包圍之中的綜合運動場所,布局緊湊,鬧中取靜,宿舍與泳館最近處不足百米。運動員餐廳也在館里,與泳池僅有一道玻璃隔斷,高高館頂上的水珠不時悄然而下,落在餐桌上、杯盤中……
老教頭朱志根照例早早來到泳池邊。除了慣常的各種訓練準備外,他還支起一個電飯鍋,并操著濃重的江浙口音告訴筆者:“這是給隊員們煮點姜糖水,這里還是冷……”
雖是“春城”,但昆明的陰冷讓人不敢離開棉衣,尤其是云霧密布之時,更何況前些日子這里還出現(xiàn)了多年不見的雨雪天氣。泳池邊的電子屏幕赫然顯示,水溫是27攝氏度,可運動員上岸,還是會感到寒意。為此,朱導給本組的每個隊員買了一身又長又厚的保暖浴衣。
其實,這些還不是運動員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真正的問題還是在高原環(huán)境下如何提升體能。
昆明市中心海撥1891米。在這個高度做一般活動,不會有明顯異感,但如果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即便是快步爬上幾層樓,缺氧的感覺也會出現(xiàn),難怪體育中心宿舍樓里專設一個房間
吸氧室。朱導說:“運動員一上高原,因為缺氧,一是都很興奮,晚上睡眠不好,還會做夢;二是脈搏增快。然而,這種環(huán)境正是增強隊員肺活量和有氧能力的最好平臺,關(guān)鍵在于教練怎么掌握好火候?!?/p>
從1998年起,朱導就帶著隊員平均每年兩次上高原訓練。2003年,12歲的孫楊也被朱導領“上山”。朱導說:“小時候練肺活量,容易練大;小孩子的肺活量增大了,一是下山后再練別的就好練多了;二是會給他們帶來較長的運動壽命,起碼保持8年以上。我?guī)У年爢T平均運動壽命都在10年以上。像吳鵬,運動壽命已到了14年。”
朱導的高原訓練有其獨到之處。當年,浙江游泳隊曾和蹼泳隊同池訓練。朱導發(fā)現(xiàn),由于整日在水中屏氣,蹼泳隊員的肺活量都不小,多在7000毫升以上。于是,朱導試著把人家平地使用的方法移植到高原訓練上?!霸谏缴蠞撚臼呛茈y很累的,那是個鬼門關(guān)”。起初,一個25米過后,隊員們個個臉發(fā)青,頭發(fā)暈,全喊難受,可練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慢慢適應了。接著,朱導把距離加大到50米。而今,這種訓練已成了常規(guī),每周都有兩次,每次2—4個50米。有的隊員訓練課后,自己還要加練這個項目。
諸如此類的高原訓練效果是明顯的,汪順等隊員的肺活量現(xiàn)已達到蹼泳隊員的水平。
走下云端,需要時間
孫楊是最后出現(xiàn)在訓練場上的。在館外有記者等候追逐,在館內(nèi)也有游泳健身的百姓想方設法蹭到他身邊,向日葵般仰頭轉(zhuǎn)圈地把他端詳一番,再加上一身明黃色的特制運動服,全場最高的個頭,讓他顯得王子般的氣場十足。
然而,入得館內(nèi),他的目光不住搜尋,最后還是落在了池子另一邊與筆者侃侃而談的老教頭朱志根身上。他徑直走到跟前,與筆者禮貌地打招呼,隨后小聲地請示朱導今天練點什么。相信老教頭早就注意到弟子的身影,因為此前的談話中,老教頭說過,他的訓練觀察一向仔細,過去哪個小隊員在遠處偷懶少游幾米,他都心中有數(shù)。不過此時,老教頭卻俯視池水,
臉嚴肅地布置了幾句之后,就再也不說什么了。
這是孫楊走出拘留所后,第一次參加國家隊的高原訓練。朱導說,他早上敲門叫孫楊9點訓練,而他出來時已10點多了。
弟子近年惹起的種種風波,尤其是被拘留事件,一度被吵得沸沸揚揚,讓向來沉穩(wěn)的朱導也很難平靜。但面對外界,他的聲音并不多。此時,朱導說:“我跟你們說實話,孫楊走到今天這步,我心里常是掉淚的。我是想管好,但不一定被人理解,又受各種因素影響,總不能如愿。哪個教練不想把自己的隊員朝好的方向帶呢!”
朱導分析說:“中國運動員為什么總是出問題,我想往往是缺少文化學習和修養(yǎng)。這種缺陷讓他們一是往往理解不了教練員的想法思路;其次讓他們的眼界和思維能力,甚至寫作能力都不夠;第三是不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于是,要么無聊,要么開始談戀愛。總之,不學習會產(chǎn)生許多不利因素。孫楊也有這個問題。培養(yǎng)一個奧運冠軍很難,培養(yǎng)成才后管理起來更難,但我覺得只要有文化修養(yǎng),也好管?!?/p>
“當然,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前年山東一次比賽中,在裁判面前,一個媽媽竟在給兒子系泳褲帶。我火了:你難為情不,他都這么大的人了,你還給他……,你給我出去!您說,這樣做能培養(yǎng)好隊員嗎!”
筆者問:“外界有人認為您的管理方法有些陳舊,您怎么看?”朱導平靜地說道:“不,我的觀念也在更新,你問問于誠,我的助教。比如,都說我太嚴厲,可我不打罵隊員,還常說些玩笑話給他們,把他們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也許我這個長相總是很嚴厲的樣子,其實熟悉的人都會說,老朱這個人挺和氣的。至于外界對我說這說那的,我寧愿不講,有什么意思呢?只要做好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p>
找到負責具體訓練的朱導助手于誠,我們自然聊起了孫楊。這位膀大腰圓的年輕教練曾是孫楊項目的亞洲紀錄創(chuàng)造者,與孫楊是同門師兄弟和室友。他坦誠道:“現(xiàn)在朱指導布置的訓練計劃,孫楊都能達到。過去他訓練一向很刻苦,總能提前完成任務,他的心肺功能也好于常人?,F(xiàn)在他沒有以前那樣刻苦了,能力也差了一些。”
“出事之后,感覺他與以前有些不一樣,可能出于污泥還是有點染吧!但我認為他的基本素質(zhì)還是有的。比如,他對人很有禮貌,總是主動打招呼。吃飯時,我的衣服沾上點東西,他會起身拿紙幫我搞干凈。他不玩網(wǎng)絡游戲,出入社交場所也從不喝酒,只喝飲料。此外,他的自信心很強,那是從里到外的,這是許多運動員所欠缺的。不過,我覺得他有時缺少一根筋?!?
談到孫楊現(xiàn)在的心理狀態(tài),于誠笑言:“尚在奧運冠軍的云端之中”。但他認為,需要給孫楊一段時間。底下再溝通,不如讓他好好練上一堂課,許多問題可能會因此而慢慢解決。
心態(tài),決定未來
每次到泳池,都能看到焦劉洋的身影。在水里,在教練劉海濤威嚴十足的大嗓門口令下,這位游泳大滿貫得主和小隊員們一起出發(fā),一起奮力游向遠方。一組任務完成后,她會喘著粗氣,扭身望著岸上,認真等待下一組指令的到來。惟有一次,她站在池邊看別人訓練,一身鄰家女孩的打扮,秀發(fā)素顏,長衣短靴,疑似高圓圓之類的純情演員。劉海濤告訴筆者:“昨晚她吃得不對付,又吐又瀉,我讓她休息了?!苯酉聛恚瑒⒑l(fā)出一聲感慨:“8年了,焦劉洋真的不
容易呀!”
問他為何如此感嘆,劉海濤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精神上的因素,以她的身體條件,把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和全運會冠軍都拿到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孩子的堅持精神,尤其是關(guān)鍵時刻咬牙頂上去的意志太強大了!”
接著,他興奮地講起3個多月前,師徒同心協(xié)力,將全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拿到手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
在此之前,泳壇最為看重的各項冠軍中,焦劉洋惟缺全運會的金牌。而2013年游泳世錦賽與全運會的間隔又很近,這不僅考驗教練掌控比賽的能力,也考驗隊員的體能和訓練水平。為此,兩個大賽前,焦劉洋下了很大功夫,進行了深度的訓練和體能儲備。要知道,倫敦奧運會之后,焦劉洋活動頗多,還參加了黨的十八大,調(diào)整和訓練時間都很有限,要恢復和保持高水平的競技狀態(tài)談何容易,更何況她的對手是世界泳壇高手劉子歌。
在弟子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劉海濤大膽而精心地把控著每一步的訓練和調(diào)整節(jié)奏。到全運會時,焦劉洋的狀態(tài)果真如期而至。
可大賽開始后,還是出現(xiàn)了兩人意想不到的場面:老對手劉子歌在半決賽中一反常態(tài),突然發(fā)力,將焦劉洋甩下了1秒多,而且表現(xiàn)得十分輕松。
劉海濤想來想去,覺得這可能是對手的一種精神壓迫戰(zhàn)術(shù)。決賽前,他對焦劉洋說:“記住了,還是按照我們自己的戰(zhàn)術(shù)走,但是前100米,一定不能與她差0.5秒,后程只要頂住就成了!”
兩位奧運冠軍同場決賽,世界賽場也罕見。100米翻江倒海之后,焦劉洋只與對手差0.4秒多。接下來的100米,焦劉洋開始后發(fā)制人了。離終點25米時,兩人齊頭并進了。劉海濤此時心里有了感覺。他相信,越到關(guān)鍵時刻,弟子沖頂?shù)膭蓬^就越足。果真,還有15米時,焦劉洋的頭已略微領先了。劉海濤激動了……
功成名就之后,焦劉洋還會再練嗎?面對筆者這個問題,劉海濤很有信心:“前一段時間她在調(diào)整,主要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上調(diào)整,現(xiàn)在她剛恢復訓練。她身體上沒太大問題,而且,她的個人問題也很好地解決了,沒有什么牽掛了,現(xiàn)在她心態(tài)很好。2014年全國冠軍賽后,我會把她往回拉,準備一下亞運會,然后,用年到兩年時間備戰(zhàn)2015年世錦賽、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
成長,還需正能量
在這池高原之水中,涌動著的大腕明星畢竟鳳毛麟角,多數(shù)還是中生代以后的隊員。從某種角度說,他們才是朱志根、劉海濤這樣的名教頭更為關(guān)注,并且著力打造的,因為今日的希望很可能是明日的亮點,后天的明星。
這些隊員大多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擁有令人羨慕甚至超過前輩的天賦和身體條件,成績也在上升期。像1994年出生的汪順,不僅有著1米91的身高,帥氣的外表,而且頭腦聰明,反應敏捷。去年全運會上,他連奪5金,追平師兄孫楊,名副其實地成了孫楊嘴中的“順哥”。焦劉洋的師弟,1995年出生的郝運,無論水感、力量還是協(xié)調(diào)性都不錯。項目與孫楊基本重合的他原本底子不太好,但跟著劉海濤潛心打了半年的基礎,成績一躍而至孫楊之后。還有那個葉詩文的“閨蜜”,剛滿18歲的女孩兒傅園慧,被于誠教練贊日“身體條件好于中國女子泳壇屬一屬二的楊雨”。從自由泳改練仰泳不久,她就在城運會、全運會、世錦賽、東亞運動會上摘金奪銀,加上獨特的個性,人稱“奇葩”。此外,總被安排在教練限皮底下池邊第一道的“小艾”,是一個2002年才出生的武漢女孩,其條件之好,素質(zhì)之全面,讓劉海濤每每談起總像淘到一塊寶,“用不了兩三年,她必出成績”。
從好苗子到好國手,從優(yōu)秀到頂尖,無論是隊員還是教練都承認,這是一個極為艱苦的過程。最為具體可感的是每天訓練后,幾乎每個人都深切體驗到一個字“累”。
采訪中,主攻混合泳的汪順亦莊亦諧地感慨:“我有時覺得200米、400米混合泳簡直就是非人類項目!”郝運說:“游到最后真是游不動了,人都木了!”頗富表演欲望和才能的傅園慧則披著被子,盤坐床上,俯身仰天地大呼小叫:“我是不是老了,青春期怎么像更年期那樣感到累呀!”
教練們也說累,每日里他們在池邊奔走不停,喊叫不止。更何況像朱志根這樣的老教頭,年近六旬,又是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患者,治病的藥,救急的糖,須臾不敢離身。其實,這些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么。他們最累的還是心,一種“恨鐵不成鋼”之心。
說起汪順,朱導和于誠都坦言:“這孩子什么都不錯,就是缺少點孫楊那樣的霸氣?!睘榇?,朱導平時沒少用這樣的話刺激弟子:“你一個男孩子,連女孩子都游不過”,“×××,輸誰也別輸給汪順!”但他們也承認,要改變骨子里的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劉海濤則直言,要是有焦劉洋“關(guān)鍵時刻敢于頂上去的那股勁兒”,郝運就真的是交“好運”了。無論在訓練和比賽中,強度最大或勝利在望的緊要關(guān)頭,弟子往往“咬不住”,讓人空余“就差一點點的”遺憾,甚至咫尺天涯的喟嘆。對此,燕趙漢子劉海濤沒少起急上火……
即將成人之時,有朋友送傅園慧一個禮品。那是一本書,封面三個大字遠遠便可看到:“正能量”。外表大大咧咧,內(nèi)心細膩豐富的傅園慧每天都要認真地讀上一段,用心揣摩番。也許,這正是這一代運動員需要的,也是教練員希望他們得到的。只是這種正能量的汲取不僅要從書本上,更多的還要在艱苦勞累,咬牙堅持的成長過程中。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