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亮
來時信心滿滿,走時依舊留戀。在正式辭去杭州綠城主教練職務后,岡田武史再次來到了杭州綠城足球俱樂部,來到這個他曾經(jīng)夢想挑戰(zhàn)巴薩的地方。和以往不同,這次回來的身份不再是一名主教練。為了兌現(xiàn)辭任后曾許下的諾言,未來的日子里,他將成為綠城俱樂部和日本足球之間的友好使者。
作為中超歷史上首位日本籍主帥,很難想象這位曾率領日本國家隊首次闖入世界杯的功勛教練會選擇中國作為他職業(yè)生涯的下一站。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盡管球隊年年保級,但岡田武史的執(zhí)教水平卻得到了圈內(nèi)圈外的認可。他離任的那一天,綠城的擁躉自發(fā)前往機場為其送行,正如他到來時人們在機場夾道歡迎。
理想
岡田武史一上任,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球迷希望從這位不茍言笑的日本主帥身上捕捉到有關日本足球的成功秘訣,日本球迷則希望他們昔日的功勛主帥能夠在異國他鄉(xiāng)續(xù)寫輝煌。從岡田武史的履歷來看,他完全配得上兩國球迷的這份期待。
1997年世界杯預選賽十強賽第六輪前,岡田武史接替加茂周,擔任日本國家隊主教練。此前日本隊的成績?yōu)?勝3平1負。岡田武史上任后,堅決不招入三浦知良,在剩下的三場比賽中,拿到了兩勝一平的成績,以小組第二的身份晉級附加賽。附加賽上,日本隊依靠金球以3比2戰(zhàn)勝伊朗隊。岡田武史因此成為日本足球歷史上第一位率隊打入世界杯的教練。
2007年底,岡田武史再次成為日本隊主教練,率領日本打入了2010年世界杯。日本隊在賽前宣布要打入世界杯四強,被分入E組的他們以1比0和3比1分別戰(zhàn)勝喀麥隆和丹麥。打入十六強后,日本隊遇到了經(jīng)驗豐富防守頑強的巴拉圭隊,結(jié)果在點球大戰(zhàn)中惜敗,但日本媒體依然給予岡田武史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戰(zhàn)術將日本隊的特點釋放。
日本足球這些年臥薪嘗膽,終于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一飛沖天,岡田武史率領的日本隊讓人看到了一個新興足球強國的崛起。流暢的配合,犀利的傳切,日本隊在踢著一種亞洲人從未踢過的足球。
當歐洲五大聯(lián)賽再無中國面孔的時候,反觀日本,一大批球星在歐洲聯(lián)賽閃光。香川真司被弗格森一眼相中,本田圭佑也披上了AC米蘭的10號戰(zhàn)袍,長友佑都更是在主流豪門國際米蘭站穩(wěn)了腳跟。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都曾得到岡田武史的點撥。
岡田武史在日本足球地位頗高,這次杭州冒險,數(shù)家日本主流媒體跟隨,可見其在日本足壇影響力舉足輕重。綠城俱樂部遭遇經(jīng)濟寒冬,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岡田武史,看中的無疑是岡田武史的執(zhí)教能力以及在日本足球的江湖地位。
在岡田武史看來,這支上賽季能夠在亞冠賽場上挑落日本J聯(lián)賽冠軍名古屋鯨八的綠城隊,假以時日,必將在亞洲賽場上取得突破,屆時挑戰(zhàn)巴薩甚至戰(zhàn)勝巴薩也不是什么奢望。盡管大家對戰(zhàn)勝巴薩多當成笑話,但看得出岡田武史對于在中國的拓荒之旅充滿期待,也充滿信心。
現(xiàn)實
然而,信心在賽季還未正式開始便碎了。熱身賽連戰(zhàn)連敗,岡田武史的綠城之旅在“寒冬”中開局,而在聯(lián)賽中也不得不面對跌入降級區(qū)的現(xiàn)實。
從上任伊始公開叫板巴薩,到賽季初期的爭冠宣言,再到賽季末期的正視現(xiàn)實,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面對同樣一個問題,岡田武史給出了三種不同的回答。在現(xiàn)實面前,曾經(jīng)抱著一腔熱血的岡田武史如今多少給人英雄遲暮、壯志未酬的傷感,其中更多的或許是無奈。
就在岡田武史成為主帥之前,綠城俱樂部曾一度走到易主的邊緣;一線隊對外公開轉(zhuǎn)讓,只不過主場必須在杭州的附加條件讓不少潛在的買主望而卻步,最終球隊“被迫”留了下來。
樓市的不景氣,讓背后的綠城集團一直飽受資金之苦。簽約后,岡田武史也坦承,俱樂部沒有他想象中有錢,但面對簽約的既成事實,岡田武史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隨后,岡田武史進一步感受到俱樂部在資金上的窘迫,眼瞅著心儀的外援因為轉(zhuǎn)會預算有限簽不下來,曾經(jīng)滿懷希望的岡田只能將便宜放在首位。
即使這樣,對于球隊在新賽季的表現(xiàn),岡田武史還是信心滿滿。在他看來,自己手上還有一副好牌。只可惜,岡田低估了樓市低迷對球隊的影響,先是主力后衛(wèi)出走恒大,緊接著隊長杜威又身陷轉(zhuǎn)會傳聞,最終買方出爾反爾,才使得岡田武史最為看重的隊長杜威留了下來。
等到新賽季開始,岡田武史發(fā)現(xiàn)球隊的實力和打亞冠那支球隊已今非昔比,中國足球的大環(huán)境卻在改變。在綠城套現(xiàn)賣主力球員的時候,各路諸侯紛紛招兵買馬,實力大漲。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jīng),岡田武史的適應能力還是讓不少綠城球迷對球隊的未來充滿幻想。在短暫的磨合期后,岡田武史的執(zhí)教能力開始顯現(xiàn),依靠一幫年輕球員,綠城一度位居中上游。
好景不長,二次轉(zhuǎn)會大門開啟,當?shù)铝_巴、凱塔、雅庫布等一干世界一流球星陸續(xù)登陸中超的時候,綠城卻放走了自己的隊長,這對于已經(jīng)接受現(xiàn)實并準備在現(xiàn)有球員基礎上勵精圖治的岡田武史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更讓岡田武史難過的是杜威的離開,他竟然是最后一個知情者。
杜威不僅是隊長,在轉(zhuǎn)會前更是頭號得分手,也是岡田武史心目中綠城的核心。失去杜威的連鎖反應很快便開始顯現(xiàn),球隊陷入連敗,在積分榜上一路下滑,直至進入降級區(qū)。
在對陣天津的比賽中,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站在場邊指揮比賽的岡田武史巋然不動,只是時不時擦拭有些水霧的眼鏡。他用行動向球迷展示的不只是自己固執(zhí)的一面,還有對勝利的渴望。賽后很多球迷大聲呼喊“留下來”,正如惜敗給恒大之后球迷獻給他的掌聲一樣,俱樂部對于岡田武史的工作還是感到滿意。賽季中期,綠城集團老總宋衛(wèi)平便向?qū)镂涫繁磉_了續(xù)約意愿,但岡田武史以球隊處于保級階段為由婉言拒絕了續(xù)約。
就在綠城最艱難的時刻,球迷的支持給了岡田武史莫大的安慰。盡管一路踉蹌,好在最后時刻成功保級,在俱樂部的堅持、球迷的呼喚下,岡田武史才最終改變了主意。
“曾經(jīng)以為來杭州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但我現(xiàn)在覺得更是為那些支持我的人而來。看不到周圍人的笑容,我就不能回國”,岡田武史如此解釋最終選擇續(xù)約的原因。在他看來,與俱樂部續(xù)約就是在表達這樣的態(tài)度。
為了表達誠意,也是在岡田武史的強烈要求下,杭州綠城在接下來的賽季增加了轉(zhuǎn)會預算,但這些預算在金元化的中超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與手上預算的窘迫相比,更讓岡田武史感到力不從心的是和俱樂部老總宋衛(wèi)平之間足球理念的差異。
在綠城青年隊代表浙江足球參加全運會的動員會上,宋衛(wèi)平私下曾對記者表示:“岡田武史是個倔強的老頭,我要求他多派年輕隊員上場,但他總是跟我提引援?!痹谒涡l(wèi)平眼里,綠城要走的是一條依靠青訓立足中超的道路,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青年隊員,他甚至愿意讓球隊冒降級的危險。
而對于岡田武史來說,培養(yǎng)年輕球員固然重要,但絕不是以犧牲球隊的成績?yōu)榍疤?。理念的不合為岡田武史的提前離開埋下了伏筆。全運會后,岡田武史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首次表態(tài),賽季結(jié)束后將離開中國,不久便得到了證實。
在綠城執(zhí)教的兩年時間里,球隊成績沒有質(zhì)的飛躍,反倒年年為保級而戰(zhàn),這讓岡田武史有些難以接受,“我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向大家說聲抱歉,但我和日本教練組都已經(jīng)盡全力了”。
以家庭原因請辭,岡田武史選擇了以一種最為溫和的方式,跟自己的理想說了聲“再見”。
青訓
綠城引進岡田武史和其教練團隊的初衷之一,便是利用日本人的經(jīng)驗為球隊儲備更多的后備人才。以杭州綠城青年隊為班底的浙江足球隊在全運會兩個組別的比賽中雙雙取得獎牌,是岡田武史和其團隊在中國執(zhí)教兩年中少有的高光時刻。
在岡田的續(xù)約儀式上,這位日本主帥迎來了另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出任杭州綠城總教練,帶領浙江男足征戰(zhàn)全運會,目標直指冠軍。
事實上,代表浙江隊出征的男子足球隊分別由綠城俱樂部和綠城足球?qū)W校組建,其中U20隊出征甲組比賽,U18隊出戰(zhàn)乙組比賽。在岡田武史的統(tǒng)籌安排下,U20隊和U18隊分別由兩名日本教練小野剛和石崎信弘帶隊。為了備戰(zhàn)全運會,去年兩支球隊都曾遠赴日本集訓和拉練。
小野剛隨岡田武史一起來到中國,是杭州綠城的助理教練,在隊內(nèi)主要負責青訓,也是岡田武史身邊最重要的謀臣。曾任日本國家隊助理教練、U20國家隊主教練的小野剛,在日本足協(xié)主抓青少年足球,2006年成為日本足協(xié)技術委員長、國際足聯(lián)講師,是杭州綠城青訓的核心人物。
時至今日,中國球迷對于2001年阿根廷世青賽的國青隊仍舊難以忘懷,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日本國青隊的主教練正是小野剛。中國國青隊在那屆世青賽上風頭遠遠蓋過日本國青隊。然而,中國球員們長大后逐漸淪為平庸,與之相反,日本隊青年才俊層出不窮,兩國足球水平被一步一步拉開。
問及原因,小野剛表示,日本有很完善的集訓體系和教練員體系,教練員和球探的任務在于發(fā)掘有潛力的年輕球員。怎樣讓年輕球員有更好的發(fā)揮空間,這在日本教練之間早已形成共識。
在小野剛看來,國家隊的成績和年輕球員成長是相輔相成的。1998年,日本隊歷史性地闖入世界杯決賽圈,在此之前,日本各年齡段國家隊參加國際性比賽的歷史幾乎為零?!巴ㄟ^世界杯,日本足球找到了在國內(nèi)聯(lián)賽中隱藏的問題。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本足協(xié)開始制定‘強化指導方針,類似中國的青訓大綱”,小野剛介紹說。
回過頭看,毫無疑問,1998年世界杯是日本足球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小野剛說,世界杯之后,日本足球開始被世界足壇所認識,帶來的好處就是日本各個年齡段的球隊經(jīng)常會收到國外球隊的邀請,去打一些巡回賽。以前這種機會要靠花錢爭取,有時甚至花錢都請不來。對于這種機會,日本足球很珍惜。小野剛說,小球員出國參賽,對他們的唯一要求便是公平競賽。給其他的球隊留下好的印象,他們就會繼續(xù)邀請日本隊,不會說對你印象不好就不請你去了。日本球員從很小開始,就去經(jīng)歷國際比賽,體會世界足球。
每個年齡段總會有個別球員能力高出一截,在日本青訓理念里,小球員如果能力出眾,讓他和水平一般的球員一起訓練,他就會很放松,這樣不會有進步。所以,“跳級”對于優(yōu)秀的年輕球員來說,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跋愦ㄕ嫠?6歲就進了U18國家隊,18歲進了U20國家隊,讓他在比自己大兩歲的球員中去鍛煉,這對球員來說是有好處的”。
在綠城兩年的青訓,小野剛最大的體會便是中國球隊在培養(yǎng)年輕球員的過程中急功近利,輸贏往往成為衡量青訓成功的唯一標準。小野剛舉例說,U15年齡段的球員個人能力高低相差很大。如果找11個比同齡人發(fā)育好的球員,他們贏球的可能性會高,但這并不能保證三年之后還可以贏球。
“如果只是追求短期目標的話,這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對于這個年齡層很多有才能的球員來講,相當于毀掉了一批人”,小野剛說。
對于中國球員普遍缺乏的創(chuàng)造力,小野剛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足球的魅力在于球員在場上通過自己的判斷來踢球。如果教練員在場邊發(fā)出很多指示,相當于抹殺了球員在場上自我判斷的機會。即便最后贏得冠軍,球員在場上的判斷能力也沒有培養(yǎng)出來,成為職業(yè)球員以后,就不會有好的發(fā)展。
責編王 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