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來森
◎路來森
“鲊”是一種傳統(tǒng)美味?!冬F(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1.腌制的魚。2.用米粉、面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貯存?!逼鋵?,絕非僅僅如此?!镑嚒弊鳛橐环N美味,自古以來,種類繁多,而且食用極其普遍。
四水潛夫的《武林舊事》一書記載的“鲊”類美食就有:鵝鲊、骨鲊、黃雀鲊、銀魚鲊、鱘鰉鲊、春子鲊、蜆鲊等二十多種。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酒》中有:“每歲臘中,家家造鲊,使可為卒歲計。有貴客,則設(shè)老酒、冬鲊,以示勤?!弊阋姰?dāng)時百姓對鲊之重視和食用之普遍。“鲊”因原料不同,制作的方法也各異。浦江吳氏《中饋錄》記載“肉鲊”的做法為:“生燒豬羊腿,精批作片,以刀背勻捶三兩次,切作塊子。沸湯隨瀝出,用布內(nèi)扭干。每一斤入好醋一盞,鹽四錢,椒油、草果、砂仁各少許,供饌亦珍美?!?/p>
延至今日,“鲊”食仍存,膠東半島一帶,就廣泛食用“雞鲊”。雞鲊與魚無關(guān),是用雞做成的一道美味佳肴。這是一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菜肴,流行于膠東一帶的農(nóng)村,后漸漸進(jìn)入城市的一些酒宴。這一道菜,是膠東農(nóng)家過年必備的一道涼菜。
做雞鲊的主要原料是:一只整雞(洗凈、剖腹,內(nèi)加入八角、蔥段、姜片、生豆油等),雞最好是經(jīng)年的老母雞或頭年的雛公雞,兩棵膠東大白菜。
其最原始的做法是,將洗凈、填好作料的雞,放入一個泥瓦盆中,然后在雞的上面一層層地覆蓋白菜葉(葉片由老到嫩),每覆一層,就在上面澆一些豆油,撒少許鹽,直至把一兩棵白菜全部覆完為止。而后將瓦盆放入一個鐵鍋中,鐵鍋中填入一定量的水,水要保持在盆邊以下(防止水進(jìn)入盆中)。一切就緒之后,就開始燒火,灶火最好用柴草,這樣做出來的雞鲊,更有一種濃郁的鄉(xiāng)野味道。
余下的步驟,就是最重要的“蒸”。因為蒸之重要,膠東鄉(xiāng)下人又稱這道菜為“蒸雞”?!罢綦u”是一個技術(shù)活,要快火燒開,然后文火慢蒸。這個時間,高粱稈制成的蓋墊上,總是熱氣蒸騰,屋內(nèi)熱氣繚繞,繚繞中氤氳著越來越濃的雞肉香。
雞鲊蒸熟后,不要熱吃,要等菜涼后,將雞肉撕成片狀,白菜劃成條狀,以便使雞和作料的味道慢慢浸入白菜之中,雞和菜的味道達(dá)到最佳狀態(tài)的融合。味道融合好的雞鲊,其白菜比雞肉會更為可口。
記得小的時候,雞鲊是過年家中必備的。蒸好的雞鲊放在瓦盆中,隨時都可以取食。家中來客,酒酣耳熱之時,一箸雞鲊入口,沁涼芬芳,清心醒酒。有時一盤不足,還會再上一盤,主客歡心,新年怡怡。
近些年,農(nóng)村家庭中的大鐵鍋少見了,大家一般都用一個較大點的鋁鍋做,方法也是一樣的,只是雞鲊的味道,總也不如鐵鍋蒸出的醇正。但聊勝于無,比之那些隨著歲月流逝已經(jīng)消失不見的美味佳肴,雞鲊是幸運的。能吃到雞鲊的我,也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