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李溱
提名
陳陽&李溱
提名理由
陳陽(男),獨立旅行攝影人兼環(huán)球旅行體驗者;李溱(女),人類學博士,行走中解讀文化。兩人攜手已經(jīng)走過六大洲93個國家,探尋文化藝術(shù)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蹤跡,踐行他們的“千陽計劃”—用陽光去丈量世界,用笑容去收集生活。旅行就是他們活出生命的方式,相信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游歷,都可能成為永恒之旅。2013年出版深度文化旅行書《你與世界 只差一場旅行》。
2012年1月,我們來到南太平洋深處的Hiva Oa(希瓦歐阿)這個小島時,它依舊那么孤僻地待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熱情的島民們就像它的花一樣,豐腴多汁,充滿諾阿諾阿的甜香。到達這里的當天下午,我們便決定要去拜訪保羅·高更之墓。
高更的墓地,占了一個上上簽的位置,背山面海,頂上開滿了一樹又一樹的雞蛋花,跌碎了一地光陰,我們在一塊潔白的石頭上,鄭重地刻下了對他的敬意,和新鮮采擷來的雞蛋花—那是高更最喜歡的花,一起放在了墓前;不一會兒,又來了兩個當?shù)嘏?,濃密的黑發(fā),沉沉地拖曳在腦后,把花團錦簇纏繞在了身上,倒像是來赴高更的一場約會。她們輕輕地坐了下來,高更畫里的那些情景,許多人認為是虛妄的,在這個島上,卻是栩栩如生。
希瓦歐阿,法屬波利尼西亞,這是我們環(huán)球旅行的第70個國家。
最初的渴望
這一場沒有終點的環(huán)球旅行,是從1994年開始的,泰國,一個無驚無喜的目的地,如今,它幾乎成為了許多中國人邁出國門的第一步。第一個國家開始,到70個國家,然后再到現(xiàn)在的93個,到未來的100個、150個,并不是一種勻速的遞增。環(huán)球旅行的夢想從小就有,但和很多人一樣,很長時間都覺得那不過是一個夢想而已,那么,抽空去旅行也不賴。
旅行尚未開始時,你會覺得有許多的不可能和不可思議,世界如此之大,世事如此之復雜,我真的可以走遍世界?可是,到了今天,我們便不再懷疑這個可能性,而是換成了我們?nèi)绾文芨涌鞓返刈弑檫@個世界。
如果沒有旅行,我們并不能知道這世界有多么奇妙。諾阿諾阿,香啊香啊,高更說:“南緯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緯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樹已不存在,聲音也不再悅耳動聽……”當年剛剛開始學畫畫,最喜歡的便是高更和他筆下的濃烈色調(diào),濃烈到完全不真實,所以瑞典人斯特林堡對他大加譴責:“一派從火山口傾瀉直下的海洋,一片連上帝也無法居住的天空—我在夢中說道,先生,你創(chuàng)造了一片新天地,可是在你創(chuàng)造的這片新天地中,我一點也不快活。在這些畫中我看見了許多連植物學家也不曾見過的樹,連居維埃也無法想像的野獸以及只有你才能創(chuàng)造得出的人物?!?/p>
我們愛高更,可是,他的畫到底是他的想像還是真實的存在?為此,我們在法國阿爾勒尋覓過答案,普羅旺斯的陽光再強烈,可對于高更的畫來講,都過于單薄??煞▽俨ɡ嵛鱽喣?,太遙遠,未曾想過,有一天我們會親自到來。
而今天,我們?nèi)チ烁吒臍g愉小屋,高更最后的安息地,甚至,在那個小村子里,還見到了高更的子孫們。這一切,都不再是一幅幅畫而已,而是一場經(jīng)歷。一次旅行,或許并不能改變什么,回來之后,你還是你自己,但是,看這個世界的角度已經(jīng)不同,這就叫做經(jīng)歷。這世界,我不僅來過,而且親身經(jīng)歷過,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旅行。
人認識這世界的方式無非兩種:約定俗成,或是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基礎(chǔ)就是約定俗成,沒有人親眼看到地球是圓的,可是我們都知道并且相信,在某個社會里成長,事實上就是接受周圍人所“知道”事物的過程。如果我們無法知道同樣的事物,就沒有辦法成為其中一員,所以我們要讀書。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獲得知識的其他方法,就是直接去經(jīng)歷和了解,即使別人告訴過你不能踏荊棘,但只有自己踩到荊棘,才會真正知道疼痛難忍,所以,我們會想要行萬里路。
這就是最初,我們對旅行的一種渴望。
旅行重新定義生活
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古希臘哲學家底歐根尼悠閑地躺在街頭曬太陽,國王亞歷山大走到他身邊問他有什么需要。他說:“我惟一需要的是,請你走開,別擋我的陽光!”
曾經(jīng),我們也以為旅行,一定要有目的地—美術(shù)館和市場—每到一個目的地一定要去的兩個地方,一個代表精神的生活,一個代表世俗的生活,這讓我們覺得溫暖和滿足,可事實,并非如此。
在希瓦歐阿的日子里,我們?nèi)ユ?zhèn)里的學校看孩子們跳了一個下午的舞,被孩子們和他們的老師拉著開了個講座,講講那么遙遠的中國是怎么樣的;在太陽下山之前,和鎮(zhèn)里人一樣跑到海邊兒曬曬太陽游游泳,跑到體育館里看排球賽;更多時間,就到鎮(zhèn)里的樹陰下,和鎮(zhèn)上的人閑聊當下的人和事,隨便八卦一下高更的往事;當然,還記得在市政府對面的小超市關(guān)門之前,趕緊去囤積一根長長的法棍。
旅行,讓我們重新詮釋了關(guān)于幸福的定義,這種幸福,就叫做“被感動”。曾經(jīng),我們也認為幸福是知道自己擁有什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旅行中的經(jīng)歷,讓我們知道,最大的幸福其實來自于時時的“被感動”。
“Can I help you?”從亞洲到非洲、歐洲、南北美洲,許許多多的不同情景中,都會聽到這句話,正是因為路上遇見的素昧平生的他們,熱心單純的help,我們才有可能走過了九十多個國家,而鼓勵我們一直走下去的,也正是這些不期而遇的“被感動”,它們時時會告訴我們,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好像,旅行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嘛,那么,為什么還要去旅行呢?
旅途中的很多個早上,陽光踮起腳尖,偷偷地溜進了窗口,將桌上的早餐悄悄地舔了又舔,陽光的味道就仔細地滲透到了食物的每一寸肌理中,一樣的果汁、面包和牛奶,沁潤了加勒比、地中海、乞力馬扎羅和喜馬拉雅不同陽光的味道,就變得那么特別和回味無窮。
旅途中,我們并沒有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一樣睡到自然醒,一樣過著紅男綠女的生活,只是,其中的千滋百味和萬般心態(tài),已經(jīng)悄然改變。
旅行,永遠不是生活的目的,并不是說,如果有一天怎么怎么了我就要去旅行,我們只是把它當成了一個生活的過程。
現(xiàn)在,背起行囊,不用糾結(jié)長長的行程表和詳細的攻略,很多時候,出發(fā)前我們真的不知道會去到哪里,這個世界那么美,我又怎么知道明天會去哪一個城市?做一個隨心所欲的旅行者,就是這一點兒好,不用擔心今天天氣不好,天氣不好那就睡覺唄,醒來找些人聊聊天寫寫明信片,不小心,就有人告訴你哪里的風景比《孤獨星球》上推薦的更好。如果,這里的陽光很好,這里的美食很多,消受不完怎么辦?我們也可以豪氣地甩出一句:別擋我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