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向勇,齊慧文,王東紅2
(1.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2.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曲沃供電公司,山西 曲沃 043400)
一起220 kV主變壓器燒毀事故的分析與處理
安向勇1,齊慧文1,王東紅2
(1.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2.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曲沃供電公司,山西 曲沃 043400)
闡述了某220 kV主變壓器(“主變”)遭受低壓側35 kV線路近區(qū)短路故障情況,通過試驗分析出主變內部短路燒毀原因,提出了防止主變壓器近區(qū)短路燒毀的措施,對加強主變壓器運行管理、防止主變壓器損壞事故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主變壓器;燒毀;試驗;診斷
2009年12月18日12 時37分,某工程公司在110 kV 142線路進行1號至51號展放OPGW光纜的施工任務時,由于搭設的封網斷裂,OPGW光纜弧垂降低碰觸到35 kV 352線路,造成35 kV 352線相間短路故障(距離220 kV某變電站70m),造成220 kV某變電站35 kV 352(速斷保護) 過流I段保護動作,1號主變壓器雙套差動保護動作,三側斷路器(201、101、301) 跳閘,1號主變壓器RCS-974保護發(fā)本體輕瓦斯保護動作信號。
220 kV某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型號為SFSZ10-150000/220,2008年12月2日投運,自投運以來未承受過大電流沖擊,2009年10月預試檢查無異常。
事故發(fā)生后,檢修試驗人員分別于14:15與20:30對主變壓器本體中部提取油樣進行了分析試驗,試驗結果同2009年10月16日的預防性試驗,如表1所示。
表1 220 kV某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歷次油色譜試驗結果 μL/L
由表1可知,2009年12月18日前的歷次油樣色譜試驗數(shù)據(jù)合格。2009年12月18日12:37主變壓器故障后,從16:15采樣試驗結果看,變壓器正常,但從23:30采樣結果看,主變壓器油色譜試驗 C2H2含量達 25.37μL/L(標準為5μL/L),H2含量達 56.25μL/L(標準為 150μL/L),總烴含量達60.37μL/L(標準為150μL/L),油樣試驗顯示,各種氣體組分相對2009年10月16日及當日14:15采樣試驗結果的油樣色譜試驗數(shù)據(jù)都有顯著增加(見圖1)。并且乙炔大大超過了注意值,乙炔的增量已成為總烴增量的主要成分,三比值編碼為102,判斷該主變壓器內部有電弧放電,而且放電故障已涉及到固體絕緣。而14:15采樣正常的原因是由于事故發(fā)生后主變壓器即停止運行,變壓器內部絕緣油也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且油樣采集及時,各種氣體未能擴散至(溶解到)油中各個部位,因此試驗結果顯示正常。
圖1 220 kV某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歷次油色譜試驗結果折射圖(μL/L)
表2 220 kV某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瓦斯氣體色譜試驗結果 μL/L
從試驗結果看,1號主變壓器瓦斯氣體色譜試驗C2H2含量達3507.16μL/L,H2含量達125191.9μL/L,總烴含量達9 277.13μL/L,判斷變壓器發(fā)生了內部故障。
事故發(fā)生后,對主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進行了測試,其低壓側繞組直流電阻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低壓側繞組直流電阻測試值9℃
從試驗結果看,低壓繞組直流電阻互差大于標準誤差,線間直流電阻互差達到18.5%;而換算至相間直流電阻后,互差則達到45.5%,A相低壓繞組電阻增大近一半,明顯存在斷股現(xiàn)象。
主變壓器低壓側繞組變形試驗如圖2所示。
圖2 主變壓器低壓側繞組變形試驗圖
根據(jù)低壓側繞組變形圖譜分析:120~140 kHz間A相與B相、C相波形趨勢截然相反,三相波圖不一致,同以往波圖有明顯變化,表明低壓側A相繞組變形嚴重。
使用自動變比測試儀測量,儀器顯示“錯誤”,超出測量范圍。后采用高、中壓側加壓,低壓側量取電壓的方法試驗(見表4、表5)。
表4 高壓/低壓(分頭位置9)測量數(shù)據(jù)
表5 中壓/低壓測量數(shù)據(jù)
從變比試驗數(shù)據(jù)看,CA/ca變比偏大,低壓繞組可能存在匝層間短路或斷股現(xiàn)象。
吊罩解體檢查,發(fā)現(xiàn)B、C相所有線圈及A相高壓、中壓、調壓線圈整體外形完整;A相低壓線圈自上而下,第57—62層和50—53線餅部分內陷、絕緣紙開裂,51—53層和58—61層有兩處繞組斷股,第41—42、53—54、63—64層線圈紙絕緣多處開裂、繞組裸露并伴有餅間短路。但從整體來看,軸向高度沒有發(fā)生變化,端圈完整、線圈上下兩端的線餅沒有變形損壞、線圈外表面的鎖緊撐條依然完整。主變壓器解體圖片如圖3—圖10所示。
完善班組的內部建設。將班組的日常工作落實到人,班組長應當負責做好班前提示、班前檢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班后小結,并按程序及時做好自檢、互檢、交接檢記錄,填寫班組工作日志。同時通過定期培訓、班前教育等活動,努力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
圖3 A相低壓繞組上壓板內側有熏黑痕跡
圖4 低壓繞組圍屏中部有熏黑痕跡
圖5 A相低壓繞組整體圖片
圖6 繞組多處絕緣紙開裂
圖7 多處發(fā)生層間短路(絕緣紙變黑)
圖8 約3層線餅內陷
圖9 51—53層線圈斷股
圖10 58—61層線圈斷股(有散股現(xiàn)象)
35 kV 352線路故障點位于352線路1號—2號桿之間,距220 kV變壓器70m,線路當時依次發(fā)生單相接地、兩相短路接地和三相短路接地,低壓繞組承受了約12 kA的短路線電流(每相6.9 kA),繞組在電動力作用下發(fā)生絕緣損壞,從而造成內部短路和線匝斷股。
經查變壓器技術協(xié)議書要求,變壓器應能承受2 s的對稱短路電流,抗短路能力:高壓繞組7.5 kA,中壓繞組13.5 kA,低壓繞組26.5 kA。本次故障只承受了95ms、12.62 kA的短路電流,所承受短路電流僅為規(guī)定短路電流的47.62%,故障持續(xù)時間95ms,電流幅值和持續(xù)時間均未超過技術協(xié)議的要求。說明該變壓器在設計、制造、材質、工藝等方面存在缺陷,實際抗短路能力未達到技術要求。
主變壓器沖擊后,低壓繞組多次絕緣紙開裂,且開裂的絕緣紙觸感發(fā)脆,說明絕緣紙質量存在問題;其次絕緣紙開裂的深層原因是由于換位導線的發(fā)散引起,解體后可以看到兩處放電點換位導線散股嚴重,說明該廠選用的自粘換位導線存在質量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電網規(guī)模與容量不斷增大,電網各電壓等級短路電流越來越大,系統(tǒng)短路故障對高壓電氣設備特別是主變壓器的沖擊損害程度越來越大,而設備廠家在產品設計、選材、結構等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入網后給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帶來極大隱患。因此,要進一步加強設備的運行維護,強化技術監(jiān)督管理,確保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1-2]。
a)強化變壓器前期管理,優(yōu)先選用通過突發(fā)短路型式試驗的變壓器。選用設計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組附件優(yōu)良、廠家工裝裝備先進、售后服務一流的變壓器生產廠家設備。
b)在主變壓器低壓側加裝限流電抗器,減小近區(qū)短路電流,避免近區(qū)短路對主變壓器造成的沖擊。
c)在主變壓器低壓側加裝短路電流限制器(快速熔斷器)或壓縮保護動作級差及時限,如遇近區(qū)短路沖擊能迅速切斷短路電流,從而達到保護主變壓器的作用。更新保護裝置,快速切除外部短路故障。
d)加強變壓器負荷側設備的絕緣水平與運行管理。應視電壓等級和變壓器阻抗的大小,對一定距離以內的出線提高絕緣等級,如對10 kV出線可用20 kV絕緣子,變電站低壓35 kV出線電纜采用單芯絕緣電纜、低壓側出線在2 km內采用絕緣導線(或對現(xiàn)有裸導線進行絕緣封包),重要線路或有明確要求的線路之外,主變低壓線路不應投入重合閘。
e)加強運行20年以上的變壓器、薄絕緣、鋁線圈變壓器、單臺變的油色譜跟蹤檢測,對運行年久、溫升過高或長期過載的變壓器進行油中糠醛含量測定,以確定絕緣老化的程度,必要時可取紙樣做聚合度測量,進行絕緣老化鑒定。爭取早發(fā)現(xiàn)問題,早處理。
f)加強變電站周圍工程施工管理,對跨線施工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1] 尹克寧.電力工程[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2] 王世閣,鐘洪璧.電力變壓器故障分析與技術改進[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a Burnout Accident of 220 kV Main Transformer
AN Xiang-yong1,QIHui-wen1,WANG Dong-hong2
(1.State Grid Shanxi Econom ic and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Shanxi 030001,China;2.State Grid Qvwo Power Supp ly Com pany,Qvwo,Shanxi 043400,China)
Thispaper describes that low voltage sideof220 kV transformer suffered a short-circuit fault.Through experiments,the reasonswasanalysed andmeasureswere put forward to preventburnoutcaused by short-circuit,which isof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operationmanagementof transformerand preventing the similardamage.
main transformer;burnout;test;diagnosis
TM43
B
1671-0320(2014)05-0038-04
2014-07-20,
2014-08-10
安向勇(1975-),男,山西臨汾人,1996年畢業(yè)于華北電力大學通信專業(yè),高級工程師,從事電網工程規(guī)劃評審工作;
齊慧文(1975-),男,山西清徐人,1998年畢業(yè)于華北電力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工程師,從事電網工程規(guī)劃評審工作;
王東紅(1963-),男,山西翼城人,1982年畢業(yè)于山西省電力學校電氣專業(yè),工程師,從事電網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