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君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幼兒園,廣東 潮州 521000)
園本教研四開展
林偉君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幼兒園,廣東 潮州 521000)
園本教研是幼兒園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基地和有效途徑。如何開展更容易操作,效果更好,筆者認為,可以從解決日常教育教學問題、專題研究、課例探討、創(chuàng)建園本課題四個方面開展。
園本教研;解決日常教育教學問題;專題研究;課例探討;創(chuàng)建園本課題
園本教研是每個幼兒園為了最大限度落實《綱要》,利用本園、本地資源,因地制宜、因園制宜開展的教學研究。開展園本教研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而且也能使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使幼兒園獲得自我創(chuàng)生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那么,園本教研要開展什么活動?如何開展才更容易操作,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效果?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想法。
廣義地說,任何立足于本園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方法而進行的研究都可以稱為園本教研。因此,園本教研首先應該針對教師在組織日?;顒又写嬖诘膯栴}進行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能及時糾正或指導教師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能力。我們可以開展每周一次的“具體問題分析日”,讓教師將自己在一周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擺出來和其他老師一起探討,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具體問題分析日”中就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多找一些“小河”的圖片或實景錄像讓幼兒觀看并出示漢字“河”,幼兒在一次次的直觀影像引導下,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河”了。老師也親熱的抱抱孩子,互相貼貼臉頰或碰碰鼻子碰碰額,然后再在平時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培養(yǎng)中讓幼兒懂得用嘴親別人的臉不衛(wèi)生的道理,慢慢地幼兒就會模仿老師的親熱方式了。在這里,還可以是組織者提出在觀察老師活動中發(fā)現的問題,讓大家一起分析,評出好壞,共同學習,共同改進。
幼兒教育中的“熱點”問題一般是當前新的教育教學思想的體現,幼兒園要能夠與時俱進,就必須時時關注這些“熱點”問題,并且將它與本園的實際相結合,確定每學期重點研究的專題。例如新出臺的指導性文件《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當前學前教育的熱門話題,我們可以組織教師圍繞該文件進行學習,并根據本園美術教育重技巧輕創(chuàng)造的教學主張,開展《〈指南〉指導下的美術教育》專題研討。通過一學期每月一次的學習研討,教學觀念持續(xù)發(fā)展,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幼兒園的教育也將得到一步步的發(fā)展。
所謂課例研究是選定一些具有典型意義并且正在進行教學的課例進行評價和分析,以便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定期組織園內教學觀摩與評議活動,既為教師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空間平臺,同時也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和知識分享,教師不僅可以從課例本身獲得技能,也可以從同事那里獲得教益。在具體的課例研究方面我們可以采用下面三種方式:一是“一人上一課”,這是幼兒園較普遍采用的一種課例研究形式。即是開課老師各自開一個公開課,再由聽課老師進行集體評課。這種形式較易操作,應用也較廣泛。二是“一課多次上”,指的是教研小組的幾個教師連續(xù)上同一活動內容,但教學行為卻不斷地改進。其主要的操作過程是:寫活動計劃或尋找全國優(yōu)秀教學活動光盤確定課例—研討活動計劃,或一起觀看課例,提出更好的設計思路—重新制訂活動計劃—組織教學—課后研討,再次修正活動計劃—用修正后的活動計劃再次組織活動—再次討論。視具體情況決定該活動內容的教學循環(huán)的次數—把課例研究過程報告給本園教師分享。“一課多次上”通過圍繞一個活動內容進行系列實踐和反思活動,有助于參研教師對同一問題獲得較深入的或多角度的認識,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實踐智慧和專業(yè)化水平。三是“一課多人上”,指的是同一活動內容,由教研小組不同的教師來上。其主要操作過程:共同選定一個教學內容,各自獨立設計活動計劃—組織教學—評課,修正計劃—視具體情況決定該活動是否在其他班級再次實施—把課例研究過程報告給本園教師分享?!耙徽n多人上”更能直觀地展示出不同的教師在處理問題及執(zhí)教風格上的個性差異,有助于大家在比較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通過課例研究,教師們揚長避短,互相促進,不斷提高教學設計能力,改善教學行為。
園本課程是以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為指導,以幼兒園實際的環(huán)境和條件為基礎,以幼兒的現實需要為出發(fā)點而構建的課程。因此,在創(chuàng)建園本課程過程中,首先必須摸清本園自身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以及幼兒有哪些現實的需要,進而研究哪些環(huán)境資源和條件能夠與幼兒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然后確定要創(chuàng)建哪種模式的課程,如何創(chuàng)建這一課程。隨著創(chuàng)建工作的開始,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老師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深思、并運用到工作中。通過研究探索,教師們的理論提高了,思路開闊了,活動設計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也更進一步增強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例如,根據當前社會的現實情況和幼兒園所處的地理位置,我們確定《在安全中成長》為園本主題課程,經過多次研究,又確定以“保護身體、交通安全、遇危自救”為幼兒各年齡班研究的子課題,要求制定的活動必須適合不同年齡班幼兒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在制訂方案過程中,老師們搜集許多有用的資料,然后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歸類和整合。形成了讓幼兒學得開心,學得認真,學了就懂,懂了能用的具有本園特色的園本課程。通過不斷的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老師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思維越來越敏捷,設計能力越來越強,活動方案也越來越完善,活動越來越生動有趣。
總的來說,園本教研的重心應置于具體的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際情境之中,把根扎入幼兒園,扎入實踐。只有積極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不斷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幼兒園的教育才能緊跟時代步伐,教育教學內容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幼兒園才能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G612
A
1674-9324(2014)01-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