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梅++盛嬌
摘要:論文介紹了Modelica虛擬實驗室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應用,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良好過渡與結合,使學生的學習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從仿真到動手的獲取及探討知識的過程,從而使教學流程更加合理和完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Modelica ;虛擬實驗室;電工電子;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2-0012-02
"電工電子"課程是工科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目前虛擬實驗室在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十分的廣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本文以基于Modelica 虛擬實驗室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教學加以探討。
1.Modelica的特征
Modelica是一種開放、面向對象的物理系統(tǒng)建模語言,可以跨越不同領域,方便地實現(xiàn)復雜的物理系統(tǒng)建模。Modelica使用統(tǒng)一的面向對象語言描述系統(tǒng)構成單元的邏輯關系,用代數(shù)和微分方程描述數(shù)學,用統(tǒng)一的求解方式自動獲得仿真結果,無需用戶自行處理。
本文以浙江大學[3]開發(fā)基于Modelica虛擬電工電子網(wǎng)絡實驗室為例,系統(tǒng)對電工電子課程采用統(tǒng)一建模,方便新課程及實驗的擴展。該系統(tǒng)易于操作,其中的儀器和元器件與實際器件極為相似。基于Modelica電工電子的虛擬實驗室的建立,學生通過虛擬儀器理解實際操作過程,不必顧慮元器件和儀器的損壞,節(jié)省了時間和成本,為真實環(huán)境下的實驗操作打下了基礎。
2.虛擬網(wǎng)絡實驗室結構
基于Modelica虛擬電工電子網(wǎng)絡實驗室包括三個部分:
2.1 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包含了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WEB服務器及計算服務器,每個服務器在系統(tǒng)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2 客戶端??蛻舳耸且粋€Web站點,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它包含了用戶信息管理模塊及不同學科實驗模塊
2.3 計算集群。計算集群包含多個計算節(jié)點來分擔用戶的仿真請求。 其工作流程如下:
圖1 虛擬實驗室工作流程
3.Modelica仿真平臺
基于Modelica語言的仿真平臺產品有很多。其中,面向科研、教學及工業(yè)用戶應用的開源建模、編譯、仿真平臺OpenModelica,在面向對象、多領域、非因果物理建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Simforge基于Java平臺構建具有對象圖形窗口、圖形化建模窗口及語言建模窗口。它允許對Modelica類進行文字及圖形化編輯,以直觀面向對象仿真的優(yōu)勢,降低仿真成本。此外,Simforge可在Linux、Windows 、Mac OS X等主流操作系統(tǒng)上跨平臺運行。
采用Modelica進行虛擬實驗仿真,包含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從虛擬場景操作平臺左側的器件列表選擇元器件,即選擇構件模型;然后將元器件互相連接形成實驗電路,即創(chuàng)建系統(tǒng)模型;最后將實驗電路場景發(fā)送至實驗端進行仿真求解,即求解系統(tǒng)模型。
3.1 模擬電路仿真。以模擬電子技術實驗中的比例運算放大電路為例。先選好構成電路的元器件,按要求連成具體的電路,見圖2,輸入信號為正弦波,輸出按一定比例放大的正弦波。圖3利用虛擬示波器觀察輸入與輸出的波形,從圖中可以看出,輸入幅值為0.5V,輸出幅值為1V,放大倍數(shù)為2。也可以通過改變電阻值,得到不同的輸出,從而觀察同相比例運放的工作特性及參數(shù)對輸出的影響。
圖2 模擬電子技術同相比例運算電路
圖3 虛擬示波器觀察的仿真結果
3.2 數(shù)字電路仿真。首先選擇數(shù)字電子技術實驗,并將從服務器下載實驗插件,當實驗列表右側的虛擬場景操作平臺顯示出來以后,用戶就可以進行虛擬實驗了。首先用戶根據(jù)實驗目標從操作平臺左側器件列表選取實驗元器件,然后拖至右側實驗桌,并連接實驗電路。
以數(shù)字電路中的半加器為例,來模擬仿真結果。半加器只考慮被加數(shù)和加數(shù)的相應位相加,而不考慮相鄰位的進位。因此,電路的輸入僅僅為被加數(shù)Ai和加數(shù)Bi,而輸出為和數(shù)Si和向高位的進位Ci。輸入輸出電位關系參考如表1所示。
根據(jù)半加器原理圖,選擇器件并搭建電路,如圖4所示。電路連接完以后,用戶可以點擊"運行場景"按鈕,系統(tǒng)自動將實驗電路場景發(fā)送到實驗端進行仿真,然后將結果返回,通過操作場景看到實驗結果。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當Ai,Bi分別輸入1和0,用戶點擊運行場景按鈕后,得到的結果為Si為1(指示燈亮),Ci為0(指示燈滅)。
4.結語
Modelica 虛擬實驗室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教學應用,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良好 過渡與結合,使學生的學習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從仿真到動手的獲取及探討知識的科學過程,從而使教學流程更加合理和完整。學生直觀地看到電路的構成、信號的產生和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時翔 Multisim虛擬實驗室在"通信電子線路"課程中的教學應用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12.12
[2] 顧昊英等 基于Modelica的電子線路實驗仿真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10
[3] 施正寅等 基于Modelica的虛擬電工電子網(wǎng)絡實驗室設計 計算機工程2012.6
[4] 孟 濤等 基于虛擬儀器技術的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模式研究 實驗實踐 2012年第21期
[5] 王韋剛等 基于Multsim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 項目與課題 2012年9月第26期
作者介紹
閆淑梅(1974-):湖南衡陽縣,碩士,工程師,長沙環(huán)保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