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平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記敘文的寫作,文通句順、事件清晰已經(jīng)不再是寫作的終極目標。高中記敘文寫作相對于初中生而言,要有更深層次的追求。記敘文是一種記敘事件、描繪人物的文體,其最大的特點是要能以真情動真心。正如唐朝詩人白居易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記敘文的寫作要能“煽情”,真正地用真情打動讀者。當然,這種“煽情”不是要違背客觀真實,而是強調(diào)一種藝術(shù)的感染力,并非鼓勵胡編亂造。本文就簡單談?wù)勗谟洈⑽膶懽髦腥绾巍笆惆l(fā)真情”。
一、挖掘素材的價值點
常聽不少學生說,三點一線的生活太過平淡,根本就沒有可供寫作的素材。其實,我們身邊的素材有很多,關(guān)鍵在于要能夠發(fā)現(xiàn)其動人之處和寫作價值所在。我們在寫作中,就要善于挖掘身邊素材中的感動點、價值點,而不是粗線條地羅列事件。要將寫作的視野從單純的自我拓展到身邊的人或事、社會上的人或事;要將寫作的內(nèi)涵由事件本身延伸到事件的本質(zhì)或本源;要將寫作事件的外在表象過渡到事件的內(nèi)在精神或情感。
如考場佳作《別無選擇》一文中,作者挑選的素材也并不是那種獨一無二、“天生麗質(zhì)”的,而是很普通的“親情”類素材,是寫爺爺去世后,奶奶所表現(xiàn)的種種,以此來說明,人的逝去是別無選擇的,但愛卻可以平淡、永恒地存在。這就在對比中呈現(xiàn)了素材的特質(zhì),也就是作者挖掘出的素材中的價值點,也就是平淡事件背后給予人的認知上的感動。請看下文片段:
又是一個除夕,沒有了爺爺,似乎焰火也不再炫目。沒有興致再去忙,年夜飯是在飯店吃的,桌上六個人六雙筷子,沉默的奶奶突然尖聲叫服務(wù)生添一雙筷子。全家人都沒有說話,看著奶奶,大家都知道,那一雙是給爺爺?shù)?。當服?wù)生要添椅子時,奶奶卻忙說:“不用,老頭子說了,跟我擠一張就夠了?!贝蠹叶汲聊挥心棠陶f:“孩子們都孝順,老頭子最愛吃的菜都點了,快吃吧?!蔽以僖踩滩蛔×耍睦锏哪堑婪谰€決堤了,奶奶卻笑著,眼里晶瑩一片。
這個片段的事件其實很簡單,但作者借助奶奶的幾句話就很好地將素材中的價值點挖掘出來,突出了奶奶對爺爺離開的不舍、不習慣、無法割斷情感上的交流等,成功地煽動起“我”、媽媽以及所有在座的的情感,當然也包括我們讀者。
二、提煉寫作的“煽情”點
找準了素材的價值點,還要在具體寫作中善于提煉出“煽情”點,“煽風點火”,讓情感的堤壩不再設(shè)防。提煉寫作的“煽情”點,就是要將素材中最能觸動人心的地方,用細節(jié)化描寫的方法凸顯出來,就是運用藝術(shù)化的手法呈現(xiàn)出來,就是用文學性強的句段展示出來,讓讀者深深為之動容。寫作中“煽情”點的選擇,也很有講究,應(yīng)該是整個素材中最具震撼的、最具細節(jié)表現(xiàn)力、最有情感申發(fā)空間的地方,而不是想在何處“煽情”就“煽情”,“煽情”太多也就俗了。如《別無選擇》一文中雖然寫的也是“煽情”中比較常見的親人重病或去世等事件,但其并沒有將“煽情”點放在事件本身,而是放在人物的情感上,借助細節(jié)描繪和文學語言來“煽情”的:
可是,世事無常,不好的事總會在你快樂的時候到來,在你溫熱的心上澆上冰塊,將心凍結(jié)到冰河時代。爺爺病了,病得很嚴重。最終,爺爺躺在潔白的床上,白色的布蓋到了他的臉上,留下淺淺的印,但深深地刻到了我的心里。奶奶坐在椅子上,沒有哭,沒有淚,似乎很平靜。但我知道奶奶的心很冷,淚已被凍在心里,再也流不出淚的愛多么讓人心酸。
對爺爺去世后奶奶的情感刻畫,作者采用了極具“煽情”的筆法,很好地將“煽情”點提煉出來。在整個文章中,自然是爺爺去世那一刻的素材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文中作者用“在溫熱的心上澆上冰塊,將心凍結(jié)到冰河時代”這一藝術(shù)性的說法來加以暗示,手法夸張卻極具藝術(shù)感染力。對爺爺去世時情節(jié)的細節(jié)描繪,也極具淚點,“白色的布蓋到了他的臉上,留下淺淺的印,但深深地刻到了我的心里”,試想,我尚且如此,何況奶奶?這里以我來進行襯托,自然而又突出。最后才直接寫奶奶的反應(yīng),“沒有哭,沒有淚,似乎很平靜”,這是欲揚先抑,“淚已被凍在心里,再也流不出淚的愛多么讓人心酸”才是作者真正的“煽情”點所在,此刻的語言已經(jīng)不需要太過夸張與深刻,映襯鋪墊至此,情感的洪流就如在最后的堤壩千被阻擋,就等著蓄勢一擊的迸發(fā)了。此段描繪極具文學藝術(shù)性,對于高中生來說實在難得。
三、抓住情感的迸發(fā)點
如何實現(xiàn)作者情感與讀者情感的同頻共振?這就需要抓住情感的迸發(fā)點,將這種情感用或直白或含蓄的方式噴發(fā)出來、渲染開來,在情感的迸發(fā)方式上下功夫、做文章。往往我們可以借助環(huán)境描寫來渲染情緒,自然流露情感;也可以借助內(nèi)心獨白來宣泄情感,直接表達心意;還可以儲力蓄勢,卒章迸發(fā)。抓住情感的迸發(fā)點,就是要在記敘文寫作過程中,適當抒發(fā)情感,以自己的真情來打動讀者。如《別無選擇》一文是這樣寫的:
那是一個擁有無限暖陽的冬日午后,天很藍,藍得讓人沒有哀傷。初春的溫度已回升了,爺爺?shù)哪古悦俺隽诵┰S小野花,積雪還有剩余,空氣那么清新,我站在墓旁,看不見所有的東西,只有那一叢突兀的紅襯著殘存的純白。
奶奶坐在黑色的墓旁,那么靜那么淡然。有時候,我真想對奶奶說:“你哭吧!奶奶你哭吧!也許哭出來,心會輕些?!钡乙才拢遗逻@些話將奶奶那最后一點堅強打碎。畢竟,我知道,這層保護自己的堅強像冰片一樣傷不起。可是別無選擇,人隨風逝,就像這初春飄飛的柳絮,如雪花般落在奶奶的發(fā)絲中,但是卻難以拂去,爺爺,多希望你是雪花中的一片,落到奶奶的眼中,讓她哭出來吧!
文章中,作者以奶奶為爺爺掃墓,作為情感迸發(fā)的點。首先是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情感迸發(fā)錢的凝重、抑郁的氣氛,讓人淚泫欲下。接著不寫奶奶情感的迸發(fā),而是寫自己情感的迸發(fā),自己渴望奶奶情感得以宣泄的心理,這樣的方式比直接寫奶奶如何落淚傷心要高明許多,這是情感迸發(fā)方式。最后,作者用心設(shè)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細節(jié),作為情感迸發(fā)的觸發(fā)點,就是借助眼前的柳絮,加以想象,渴望爺爺“是雪花中的一片,落到奶奶的眼中,讓她哭出來”就以這種化抽象為形象的方式,這如雪花般的柳絮既是眼前觸動情感迸發(fā)的媒介,更是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像導火索一樣將奶奶對爺爺?shù)那楦?、我對奶奶的情感都徹底點燃、迸發(fā)出來?!吧壳椤敝链?,讀者自然也是“淚飛頓作傾盆雨”了。
在高中記敘文寫作中,“煽情”并非是唯一的,情感的真實表現(xiàn)才是最重要的。記敘文的生命是真情實感,如果為了“煽情”去編造則就落了下乘。而且編造出來的事件,往往并不能直達人心,如在以往的考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為了“煽情”,就喜歡寫親人罹難、自身遭遇不幸等,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情感的純潔性,體現(xiàn)到文字中的那種誠摯也就沒有了,在閱卷老師看來這種情感就顯得虛假、造作了。記敘文寫作要學會“煽情”,不是鼓勵編造,而是希望每一位學生都帶著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善于感動的心靈,以“情”作為著力點,不僅僅有藝術(shù)的真實,也是有著情感的真實,真正地展示內(nèi)心真情、抒發(fā)人生感動,做到以真心換真情、以真情動真心。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