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弦
對于去過西藏的人來說,有一個地方恐怕都不陌生,那就是六世達賴活佛與他的情人定情之處——瑪吉阿米,而現(xiàn)在那里只是一家別具風味的酒吧罷了。有人說,在西藏那里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是一個讓人油然而生流浪之感,遭遇瞬息情緣的地方。但是當我們真正來到拉薩,接近它,接近它的故事,竟然有些情怯,惟恐在時間與現(xiàn)實的洗滌下,它已失去昔日的神秘,變得蒼白俗氣,從而打碎了它在我心中的唯美。
“一個人到底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边@是倉央嘉措的詩,然而他就是因為秘密才成為眾矢之的,可謂一語成讖。傳說倉央嘉措雪夜私會的心上人,名字就叫瑪吉阿米。而這對驚世駭俗的情人當日幽會的地方,就是而今大昭寺旁、八廊街角瑪吉阿米酒吧之所在。但也因那次雪夜幽會,他的腳印留在了雪上而被識破,最終他被幽禁在布達拉宮中。今天,倉央嘉措不僅作為六世達賴被人紀念,他因他的詩,因他的傳奇故事,因他那神秘的愛情被人傳頌。
終于還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被這個活佛定情之處所散發(fā)的神秘力量吸引,沿著八廓街找到了這個很不起眼,卻非常有味道的酒吧。一座黃色的小樓,與其他雪白的墻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美麗而溫馨的感覺。酒吧共有三層,第一層其實就是一個很小的過道,頂層是一個露臺,覆蓋著碩大的帳篷,第二層才是一個真正的酒吧,地方不是很大。透過眾多寬大的窗戶,夕陽使眼前的一切變成金色,木質(zhì)桌椅,鮮艷的格桑花,墻壁上的唐卡,古樸藏式裝飾,都在黃昏的橘色中昭示著它的久遠歷史與豐富內(nèi)涵。一眼的熟悉,一臉的眷念,真的,不知為何我突然覺得我曾經(jīng)來過,一切還是原來的樣子,在冥冥之中等待我今天的不期而遇。我感受到了它的隨意慵懶,也感受到它的神秘莫測,感受到它關于愛情的凄楚悲涼,在空氣中蒼老緩慢而又不失溫柔的藏語歌聲中,我因我的愛情而落寞,因我跳出生活而慶幸,因這萬里之外卻又仿如舊境的奇遇而驚嘆,忽然間,情思如雨,清淚兩行潸然而下。
二樓有很多外國人,我不想讓他們看到我的情感流露,就趕緊繞著木梯向頂層走去。那一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知在頂層的露臺上,是否有一人正在優(yōu)雅地品著酥油茶?而當她聽見我笨拙的腳步聲是否會怦然心動?這就是這個地方的奇妙之處,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異鄉(xiāng)人,都是為了這座城市無法抗拒的誘惑,為了那樣一種奇妙感覺的牽引。不一樣的語言,共同的情結(jié)。我們總在懷疑宿命的存在,緣分的存在,而來到這里,被這里的一切吸引感動,不正是我們的宿命與緣分嗎?
據(jù)說客人只需買一壺10元錢的酥油茶,就能舒舒服服泡一個下午。于是我就叫了一壺酥油茶,在頂層一個臨街的位置坐了下來。這里不是最角落的位置,也不是可以觀賞整個八廓街的位置,可以說不算一個好位置,可是我還是心存一份奇妙感覺。仿佛能感覺到大千世界匆匆過客曾在這個座位上留下的溫度,那些尚未謀面已經(jīng)過往的人,已經(jīng)是我此生的緣分,我想我只能閉上眼睛用心來感受周圍的流動。昏暗的光線,濃香的奶茶,以及周圍的竊竊私語,使人昏昏欲睡。這時很容易產(chǎn)生幻覺——你久違的情人,正從拐角的木梯一步一步,拾階而上,鞋跟磕著樓梯咚咚輕響。或許,在下一秒鐘,他或她的倩影展現(xiàn)面前,或嫣然一笑,或杏眼圓睜——一段故事將徐徐展開,而主角只能是你。
在這樣一個慵懶的地方,時間雖然看似靜止卻過的極快。很快一輪接近圓滿的月亮,從飄著經(jīng)幡的屋后升起來,照著樓下著名的八廊街。這時一陣咚咚的腳步聲把我從遙遠的思緒中拉了回來,我轉(zhuǎn)頭看到木梯上走上來兩位女孩,她們一邊四下尋找位子一邊彎腰喘氣,看來有些高原反應呢。我在內(nèi)心問著,這不會是我的邂逅吧?她們會不會走過來坐在我這張桌子上呢?不過事實很快給了我答案,她們選擇了我對面的那張桌子。我習慣在旅途中去看一個人,猜一個人,然后在自己的記事本上寫點奇怪的文字。我面對著那對女孩,從她們的語言可以判定是重慶人,想必也是為了尋找那種奇妙的感覺而來,所以很快就靜靜坐定,陷入沉默。其中一個穿著黑色的風衣,戴著大大的太陽鏡,樣子非常神秘,但是從她的動作中能夠看出她對旅行的嫻熟。她在舉起茶杯時姿態(tài)非常慵懶,給我一種“小資”的感覺,而“小資”也總意味著品位。
也許有人喜歡這個時候去搭訕,但是我們都不屬于那一類人,因為那樣做我就不會再相信緣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偶然的眼神,剎那間的心意相通也足以讓我們遐思許久了。我們都是衷情于道路,而不善言談的人,唯一過人的長處可能就是思考與感受,所以都很沉默。終于我們都以一種似笑非笑但帶著試探性的眼神進行了交流,但是很快又被沉默淹沒。記得看到有人在網(wǎng)上說,西藏是最容易交朋友的地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這里為的卻是幾乎同一個目標,志同道合當然也就很容易做朋友。我喜歡那種緣聚緣散,飄忽不定的感覺,今天還在一起,也許明天就再也尋不到彼此。在這里朋友不需要經(jīng)營,我們只是尋找各自心中的夢,哪里還顧得更多呢?
每一個來西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懷揣著埋在自己心底的一段事,來到這雪域高原。試想,如果單單為了旅游,為什么不去九寨,為什么不去蘇杭,而偏要來這空氣稀薄的茫茫高原?因為在這里我們離真實的自我最近,穿越重重混沌,我們終于在世界之巔找到了自我。我們對著高原捧出自己的故事,高原用來接受每個人故事的只有藍天白云,而我們就情愿對著藍天白云去講。
我知道我要找的東西已經(jīng)找到了,就起身沿木梯下樓了。我想她們可能在等下一陣腳步的打擾,抑或下一個眼神的到來。
走下頂層,我在二樓看到了那些放在柜子里的數(shù)十冊留言簿,那是真正玄妙而吸引多數(shù)游客的東西,是歷年游客留下的“墨寶”。由各種人用各種語言和筆墨書寫在綿綿的藏紙上。游記、誓言、期待、憂傷、歌頌甚至痛罵,個別作者還附有繪畫和照片。多數(shù)文章都堪稱美文。一位男孩子寫道:離開瑪吉阿米后,希望馬上邂逅一位可愛的女孩,我會帶她到拉薩——最好她有高原反應,這樣我就能好好照顧她啦。有個女孩子則含淚描述,每當聽到樓梯響,她都要驚惶地抬頭張望,既渴望又懼怕那個人的出現(xiàn)。她發(fā)誓,每年都會來瑪吉阿米,坐在這張椅子上,靜靜地等待他的腳步,就這樣等他一生。
我突然明白,在天涯相逢,轉(zhuǎn)瞬又在天涯相忘,不問過往,不問去處;恍如月光,皎潔圓滿,可望而不可及,卻遙遠而真實,普照人間。就是這樣一種無聲的邂逅與別離,讓我在離開的路上,面對幾近中天的月亮,感到心月同光。
我常常想起《悟空傳》中的一段話。唐僧說他醉了,第二天可以晚一點上路,然后他就扶著墻走開了。豬八戒很不屑地說,沒有見過喝水也會醉的人。唐僧并沒有回頭,但他說何須喝水,有時候想想也就醉了。
是的,有時候想想真的會醉,而且醉的很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