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崔永元與白巖松兩人總在互相“刺”著,刺了自然會“痛”,但他們似乎并不在乎這些,而且以這樣的痛讓自己快樂著,在快樂中又加深了相互之間的友誼。
一次,央視新聞評論部的內(nèi)部年會上,舉辦演出活動。崔永元扮了一位新娘,攜帶了一個孩子上場。年會主持人白巖松過來“采訪”:“請問新娘為什么帶孩子?生孩子的感覺怎么樣?”崔永元答道:“生孩子的感覺是——痛并快樂著。”
臺下轟然大笑。“痛并快樂著”正是白巖松出版的第一本書的名字。如果說這次是演戲,或許經(jīng)過了一番排練,但很多時候,他們相互之間冷不丁就讓對方“痛并快樂著”。
崔永元和白巖松一同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只是他比白巖松早畢業(yè)四年,即崔永元在1985年畢業(yè)后就進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任記者。
1996年春央視《實話實說》欄目正式推出,選定崔永元為主持人。開播前,制片人時間特意將崔永元領到央視化妝師徐晶面前,徐晶輕描淡寫地看了崔永元一眼,說:“老時啊,你怎么老找這樣的當主持人?”徐晶的意思是說《東方時空》的白巖松的長相也和崔永元差不多。
白巖松1989年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yè)后四年,即1993年,崔永元兼職《東方時空》時,推薦師弟白巖松接替他,白巖松成為《東方時空》的新聞記者和主持人,并由此一舉成名。
“后來居上,小兄弟一飛沖天,無疑成了崔永元心中的痛,讓他心理開始失衡。”時間在談到兩人關系時如此說。崔永元也將時間的這段話寫進了書中,寫完后,也不忘打上一個結:“他(時間)也是猜測?!?/p>
時間抖摟出的徐晶的“埋怨”,此后便成了兩人“交鋒”的話題。一次北京外國語大學請崔永元做講座,說到當年他不再兼職《東方時空》的事,崔永元說:“那時我總想成為央視的正式一員。那天,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招:可以找一個更難看的人,如果觀眾接受他,我就有希望了。于是就把白巖松推薦過去了……”
臺下笑聲一片,掌聲一片。一位女生對崔永元說:“崔老師,你知道白老師怎么說這事的?他說臺里先推一個丑的,看反應不大,就把最丑的推出去了?!?/p>
這里面也有一個故事:籌備《實話實說》欄目時,時間再次讓崔永元推薦人,崔永元這次學乖了,他要吸取上次的教訓,不再讓肥水落入外人田,直擺手:“沒了,就剩下我了?!庇谑恰安畼贰贝抻涝哺鴰煹馨讕r松“跳”進央視。
無論外界怎樣八卦他們師兄弟,他們也常?!案艨諏υ挕保蓮膩頉]有人發(fā)現(xiàn)他們的友誼減損半分。
名人出書,有人“撇嘴”,白巖松出了《痛并快樂著》后,崔永元在與主持人張越說起這事時,也表示過“不屑”:“小白還是一個我挺看得起的人,怎么就混到這個堆里去了?”不久后崔永元又說,“他出書掙了好多錢,挺讓人羨慕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后來崔永元也出了一本書:《不過如此》。
師弟前面引路,師兄后面跟進,這讓白巖松挺“得意”的,有時一不小心,竟當著人說出“崔永元是我的學生”。小崔當然不愿做師弟的“學生”,一次金話筒獎的頒獎禮現(xiàn)場,獲獎的崔永元當時出差。視頻連線,主持人讓小崔請一位同事代領。崔永元說:“今天到現(xiàn)場的都是我的老師,只有白巖松一個是我的學生,就讓他代勞吧。”白巖松成了他的“學生”,崔永元總算又報了“一箭之仇”。
但白巖松也不是那么好“欺負”的,領獎時,他以崔永元的口吻發(fā)表獲獎感言:“能讓我最尊敬的主持人白巖松替我領獎,是比我得獎更榮幸的事呀!感謝一直支持我的觀眾,我要告訴大家,我的抑郁癥已治好了,現(xiàn)在不僅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了?!毙〈蘖⒓础氨頁P”了他:“不愧是我的學生,嘴真貧哪!”
朋友是“痛并快樂著”,給朋友一些善意詼諧的“刺激”,在自己快樂并給別人帶來快樂時,也讓人知道了什么才是謔而不虐、妙趣橫生的友誼。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