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聲
【問題】
老師,您覺得怎樣做才算是選材好呢?
也就是說,選材能力提到多高,您認為這個學生才算基本上過了選材關了呢?
您教過那么多優(yōu)等生,他們選材關過了,作文的主要情況是怎樣的呢?
干脆,您結合一篇優(yōu)等文說說好嗎?
【王老師回答】
新接一個班,講作文選材,當我批評過“胡編亂寫”、“千篇一律”等現(xiàn)象后,問“選材應該怎么辦”時,許多同學都會說“選新的材料寫”。
說得不錯。你們升到高年級,要闖選材關,得知道選材的原則。理解這幾條選材原則并努力去闖關,選材關便在你身后了。
一、選材的“三原則”是什么
在“選材的正路在哪里”一節(jié),我詳細講了選材“三原則”,即要“真”,要“新”,要“獨”。
“真”,指選寫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
“新”,指選寫的內容應是比較新穎的。
“獨”,指選寫的內容力求是自己獨有的。
這三條里,“真”,是基礎條件;“新”,是進一步要求;“獨”,是最佳狀況。這樣講不太容易理解。本講就結合實例,和大家一起把這個問題討論明白。
二、為什么要著力選獨有的材料寫
說“獨”是選材的最佳狀況,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
其一,假的內容,胡編的材料,老師一講再講,同學們看后也有意見?!皬膶懻鎸嵠鸩健?,這個“真”,我們討論得很詳盡了。應該說,只要選材態(tài)度端正了,這一原則是很容易掌握的。大家都養(yǎng)成寫真實內容的選材習慣,它也就從重要變?yōu)橐话阋罅恕?/p>
其二,選新的內容寫,也有欠缺。
新鮮的反義詞是陳舊。選材,盡量挑新鮮的內容寫,這一點絕大多數同學是知道的。作為材的一條原則,大家掌握起來也不難。
不過,使用這一原則去選材,也有不盡人意的時候。例如命題為“記一次集體活動”,上周才搞過全校跳繩比賽,新的,就寫它。老師批改時一統(tǒng)計,全班竟有三十多人都寫它,千篇一律了。命題為“我的×老師”,剛升六年級,班主任是武老師,新的,就寫他。結果呢,反倒是有幾人寫了“舊”材料(上幼兒園時的老師、讀一年級時的老師),成績好。
可見,只知道“真”、“新”這兩招還過不好獨立選材關。于是,當老師提出寫“特有的”材料時,優(yōu)等生立即沖上去,抓住不撒手了。
三、選“獨有的”內容寫應該怎么做
作為最佳狀況的選材,這“獨有的”內容在哪里呢?選寫這樣令人滿意的材料,作文時的思維過程是怎樣的呢?下面,結合力慧同學的一篇優(yōu)等文實例,和大家細說一番。
1.命題“這次活動教育了我”。
對高年級同學說,這個命題難度不大。它包括三層要求:一是“這次活動”,要記敘一次集體生活;二是“教育了”,要寫出這次活動的思想效果;三是“我”,要交代自己是怎樣參加這次活動的,是怎樣接受教育的。
2.選材過程??吹矫},思考三五分鐘,決定寫什么內容,這一步太重要了。審題,對力慧這樣的優(yōu)等生來說難度不大。寫哪次活動呢?照“三選一”做法,在副本上列出三項內容:
5月里的一天,五年級200名師生一起去公園賞牡丹。
6月里的一天,我校40名少先隊員去人民大會堂,向奪冠歸來的女排健兒獻花。
深秋的一天,校醫(yī)室陸大夫帶領各班衛(wèi)生員參觀了南郊敬老院。
思來想去,在哪項前頭打對號呢?她決定:
“賞牡丹”,班里人人都去過,不寫;“給女排健兒獻花”,本班去十人,即除自己外,還有九人掌握著這份材料,也不寫;“參觀敬老院”,班里只有自己這衛(wèi)生員去過,是獨有的材料,就寫它。選這份材料寫,絕不會與別人的內容重復。
3.完成作文。
這次活動教育了我
去年深秋的一天,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空氣清新。我們全校衛(wèi)生員在校醫(yī)陸大夫帶領下,坐著大轎車到南郊敬老院參觀。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下了車。老人們隨著一位中年人出來迎接我們。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奶奶拉著我的手走進敬老院。
這里布置得像一座小花園。院中央的花壇上還開著幾種小花,這是一位老爺爺親手栽的。
我們和老人們手拉手進了游藝室兼餐室。屋里布置得整整齊齊,墻上貼著領袖像,屋角擺著一臺大電視機。
坐好后,總輔導員向我們介紹了那位中年人,原來他就是院長。院長說:“同學們,這些老人沒兒沒女,舊社會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是黨和人民使他們過上了安樂的晚年……”大家熱烈鼓掌。這時,一位坐在前排的老奶奶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站起來訴說家史:“打日本鬼子那年,我一家逃荒,男人去要飯沒有回來,孩子病死了……”說著,老人禁不住流出眼淚。李梅同學代表全校師生送給老人們一幅大壽桃國畫和一封慰問信。我們和老人們一起交談著……
在院長帶領下,我們又參觀了圖書室和老人們的臥室。院長說:“這里年齡最大的趙奶奶89歲了。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沒有出來和大家見面。”我們輕輕地走進屋里。趙奶奶正躺在床上休息,看我們進來,馬上坐起來迎接我們。大家不約而同地說:“趙奶奶,您好!”老人家高興地說:“好,好!”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
參觀結束了。出了敬老院,我一直在想:老人們生活得多么幸福。他們雖然沒有兒女,但敬老院對他們一切都照顧得那么周到。回去的車上,我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4.優(yōu)等文講評。
這篇作文被評為“優(yōu)”等,有以下幾方面明顯的特點:
一是選“獨有的”材料寫。如前面她思路中早已料到的那樣,這次作文,寫“參觀南郊敬老院”的班里只有這一篇。會這樣想、這樣寫,是闖過了選材關的表現(xiàn)。
二是中心明確,思想性強。由于“這次活動”選得好,作者只需如實地記敘那天事件的經過,自己受到了什么教育,一目了然。她的感受,寫出來也感染了我們。孤單無依的老人也有幸福的晚年,這的確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文中,沒有什么標語口號,置身于活動之中,擺清了事實,要講的道理也就落實了。
三是細節(jié)描寫運用得好。作文優(yōu)等生多懂得細節(jié)描寫的妙用,如“屋角擺著一臺大電視機”、“送給老人們一幅大壽桃國畫”、歸途車中唱起來等,都為全篇增色不少。
其他可取之處還可以說上幾條,這里不再多講。像這樣寫,一篇篇練下去,闖選材關也不算難事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