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慧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整田技術(shù)與合理施肥,灌溉與合理密植,大田管理及病蟲草害防治。
關鍵詞:水稻;插秧;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
黑龍江省早春氣溫回升不穩(wěn)定,而且比較緩慢。為了增加有效分蘗,促進早熟高產(chǎn),必須適期早插,盡量縮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計做到不插6月秧。確定插秧時期的原則主要根據(jù)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葉齡)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為13 ℃,大苗5葉齡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為14 ℃。另外還要考慮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結(jié)合當?shù)貧庀筚Y料,來確定一個地區(qū)的最佳插秧時期。
1 水稻的栽插技術(shù)
1.1整田技術(shù) 冬水田在上季稻收后及時翻耕,翻埋殘茬,栽秧前再進行犁、耙。爛泥田宜耕少耙,進行半旱式栽培;小春田應抓緊時間,邊收邊灌水邊耕耙,最好犁耙兩次以上。精細整田,廂面平整,做到“有水棵棵到,排水時無積水”。
1.2底肥施用 強調(diào)“以有機為主,有機無機結(jié)合,氮磷鉀配合”。翻耕時先粗肥打底,畝施有機肥1000~2000 kg,耙田時再施用尿素10~20 kg、過磷酸鈣25 kg,氯化鉀10 kg作耙面肥。
2 合理灌水
2.1插秧時水層3~5 cm,插完秧地面保持2~3 cm水層,有利于返青;拋秧時水層要淺,一般2~3 cm。
2.2返青時以淺為主,遇大風、低溫天氣應適當加深水層護秧,一般2~3 cm為宜,決不能干田無水,以防延長緩苗時間和死苗。
2.3分蘗期間,采取淺水灌溉為主,淺濕交替,間歇灌溉。
2.4在水稻有效分蘗終止前后,應根據(jù)水稻長勢,適當曬、晾田,長勢過旺的田塊,要提早曬田,多次晾田。
2.5拔節(jié)時,要逐漸建立水層,以淺濕灌溉為主,不能干田。在遇到低溫天氣時要加深水層,防止障礙性冷害的發(fā)生。
2.6出穗前葉色不黃的,要適當晾田。出穗開花時建立淺水層,灌漿成熟階段要淺濕干交替進行。收獲前10~15天撤水,要保證水稻活桿成熟,過早斷水會使米質(zhì)下降。
3 合理密植
3.1水稻寬窄行栽插 按1.6尺開廂栽兩行,寬行1.0尺,窄行0.6尺,退窩0.5~0.6尺,每窩栽2~3苗,畝栽1.25~1.5萬窩。
3.2開廂條栽 秧齡35天,按5尺開廂,廂內(nèi)栽5行,退窩0.5~0.6尺,每窩栽2~3苗,畝栽1.2~1.5萬窩。
3.3強化栽培 應具備的條件是,水源方便,生產(chǎn)管理水平要高,且應選分蘗力強的品種,規(guī)格一般按行距1.2尺,窩距1.2尺,單行錯窩移栽,畝栽4166窩,每窩栽3苗,苗間按3寸距等邊三角形栽插。
3.4半旱式栽培 ①廂式半旱,按4尺開廂,廂溝1.2尺,廂面2.8尺,每廂栽4行水稻,退窩4~6寸。②埂式半旱,按2尺提埂,栽兩行秧苗,退窩4~6寸,畝栽1.2~1.5萬窩。
3.5拋秧 根據(jù)苗齡大小,畝拋1.5~1.8萬窩。對于株型緊湊的,適當密植。
4 大田管理
4.1整地與施基肥
一般先旱整后水整,在犁地前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5 t、磷酸二銨20~25 kg、尿素10 kg、硫酸鋅2 kg。
4.2插秧
秧齡達到30~35天即可插秧,行距30 cm,穴距13~15 cm,每穴插4~6根苗,插秧深度0.5~1 cm,插秧時要保持地表水5 cm左右。
4.3水層管理
插秧后立即加深水層護苗(深度5~6 cm),有利于返青;返青6~7天后水層可適當淺些,有利于分蘗,返青至拔節(jié)前實行3~5 cm淺水層與干濕交替,孕穗至開花期水層深度可達6~8 cm,灌漿至成熟期淺水或干干濕濕,地表不可裂口。
5 病蟲害防治
5.1稻瘟病 在水稻移栽前3~5天,用20 %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50 g(1兩),兌60斤水的比例噴施?;蛘咴谒疽圃援斕?,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50 g(1兩),或75 %豐登可濕性粉劑20g,兌水70~75斤,浸秧10秒鐘后,再堆悶半小時移栽,可預防苗葉瘟。在水稻拔節(jié)分蘗期,當田間出現(xiàn)中心病株(團)時,可用40 %稻瘟靈乳油或富士一號乳油30~50 mL,兌水60~90斤噴霧,可防治葉瘟。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20 %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 g(2兩),或用75 %豐登可濕性粉劑20~30 g(一包至一包半),兌水60~90斤(2~3背噴霧器)噴施,可預防穗頸瘟。
5.2稻飛虱 長效性藥劑:噻嗪酮(川珊靈、撲虱靈、優(yōu)樂得、賽旺),有效期25~30天;噻蟲嗪(阿克泰),有效期25~30天,吡蚜酮(飛電),有效期40~45天。以上長效性藥劑藥效發(fā)揮較慢,對低齡若蟲和卵殺傷力高,應在稻飛虱卵孵期和低齡若蟲期施用。速效性藥劑:毒死蜱(同一順、樂斯本、新農(nóng)寶)、異丙威(葉蟬散)、敵敵畏,主要在稻飛虱發(fā)生嚴重的田塊使用,是應急防治的主要農(nóng)藥。兼治性藥劑:氟蟲腈(銳勁特)在水稻上主要用于防治二代二化螟,對稻飛虱兼治作用較好,有效期較長。
5.3水稻螟蟲 俗稱“鉆心蟲”、“旋心蟲”。分別在水稻分蘗期(發(fā)蔸)、抽穗期,用一包(35 g)90 %殺蟲單原粉,拌細土20斤撤施?;騼端?0斤(2背噴霧器)噴施。
5.4水稻紋枯病 俗稱“水稻花腳桿”。在水稻抽穗期,用井岡霉素精粉一包(25 g),兌水60斤(2背噴霧器),對準水稻下部噴施。
5.5苗床滅草 水稻出苗后,稗草1.5葉~2葉期選用敵稗加禾大壯,或稗草2葉~3葉期選用10%千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在苗床稗草、闊葉草較多時,秧苗2葉期前選用禾闊凈噴霧;在苗床稗草、闊葉草、莎草科雜草較多時,選用禾大壯加滅草松或千金加滅草松噴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