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有色地質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礦隊烏魯木齊830011)
新疆卡拉麥里一帶黃石山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潛力
李昌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有色地質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礦隊烏魯木齊830011)
卡拉麥里位于東準噶爾南部,大地構造上位于西伯利亞板塊與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的縫合帶卡拉麥里蛇綠巖帶南段強應變構造帶內,構造背景復雜、巖漿活動強烈的地區(qū),屬于東準噶爾晚古生代造山帶的一部分。通過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在黃石山地區(qū)圈定一個Mo、As、Sb、Au、Cu綜合異常,通過地化剖面、探槽查證,發(fā)現(xiàn)一個Mo礦體,找礦潛力較大。
卡拉麥里地球化學異常特征找礦潛力
新疆東準噶爾卡拉麥里成礦帶位于準噶爾北緣和阿爾曼太至北塔山以南地區(qū),屬于東準噶爾古生代造山帶的一部分。大地構造上位于西伯利亞板塊與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的縫合帶卡拉麥里-達爾布特蛇綠巖帶東段強應變構造帶內[1]。成礦帶劃分屬卡拉麥里-達爾布特成礦帶(Ⅲ級成礦帶)之卡拉麥里-莫欽烏拉成礦帶(Ⅳ級成礦帶),是新疆重要的金多金屬成礦帶,同時也是中亞-興蒙巨型構造成礦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中志留統(tǒng)白山包組的灰綠-灰色粉砂巖、細砂巖、砂巖,夾少量鈣質砂巖、白色礫巖層和下石炭統(tǒng)山梁礫石組下亞組的暗灰綠色玄武玢巖、雜色安山玢巖、灰紫色流紋斑巖、凝灰角礫巖、凝灰?guī)r。斷裂構造發(fā)育,以近東西向斷裂為主,貫穿異常區(qū)南部,還發(fā)育有北東向、北西向、北西西向斷裂[2]。出露巖體主要為超基性巖輝長-閃長巖、輝長巖、閃長巖、輝綠玢巖、閃長玢巖、流紋斑巖,石英脈發(fā)育,多呈近東西向分布,少部分呈北西向分布。
2.1 1∶20萬地球化學特征
該區(qū)主要為AR28-1(乙)異常,Au異常位于Cr、Ni、Co、V、TiO2、P2O5及Cu、Zn、Ag、Au等多元素的東西向背景、高背景分布帶內,規(guī)模大且具中帶,是一個連續(xù)性、分帶性好的面狀異常,元素組合規(guī)模表達式Au12(44)、Sb14-1(74)、Mo10(106)、As20(9)、Li18(3)、Ag25(1)、W30(1)。
該異常所處地質條件有利,出露的泥盆系、石炭系地層是金的礦源層,巖漿活動強烈,褶皺及斷裂構造發(fā)育;又在已知礦(化)帶上,區(qū)域地球化學背景好;且Au異常本身多點連續(xù),元素組合特征與已知礦異常類似[3]。
2.2 1∶5萬地球化學特征
該區(qū)主要為KHs-15綜合異常,異常特征值見表1,異常的元素組合為Mo、As、Sb、Hg、Cr、Co、Ni、Zn、Au、Cu(圖1)。組分較復雜,是多金屬異常,異常規(guī)模大,元素組合復雜。在此異常區(qū)內主成礦元素Mo異常面積大,濃集中心明顯,濃度分帶性好,元素襯度大,但異常最大值僅為8.6×10-6。Hg、As、Sb異常面積大,其中As、Sb濃集中心明顯,濃度分帶性好,與Mo的吻合性較好,可以作為成礦指示元素。Cr、Co、Ni異常面積較大,規(guī)模大、強度高,但無濃集中心,異常呈帶狀北西向展布,出露位置與輝長-閃長巖一致。Ag、Au、Bi、Cu、Sn、W、Zn元素異常規(guī)模小,無濃集中心,與Mo吻合性較差,指示意義不大。
表1 KHs—15綜合異常特征值表
圖1 KHs-15異常剖析圖
圖2 新疆卡拉麥里一帶礦產(chǎn)遠景調查PN-PN/地化剖面圖
2.3 異常查證
通過異常檢查,在該區(qū)完成了7條地化剖面(PK-PK/、PL-PL/、PM-PM/、PN-PN/、PO-PO/、PQ-PQ/、PS-PS/)(圖2)。PKPK′地化剖面總長1 015.25 m,采集基巖光譜樣27件,該剖面異常較好,Au、As、Sb和Mo異常值套合較吻合,Au異常值最高2.2×10-9,As異常值最高48.9×10-6,Sb異常值最高3.3×10-6,Mo異常值最高5.5×10-6。PL-PL′地化剖面總長1 050.35 m,采集基巖光譜樣30件,該剖面在GPL-24中,Mo異常值最高3.8×10-6,其余各元素異常值均較低。PM-PM′地化剖面總長2 005.89 m,采集基巖光譜樣46件,該剖面的分析結果中,Au、Ag、As、Sb和Mo異常值套合較吻合,Au異常值最高4.2×10-9,Ag異常值最高1 799×10-9,As異常值最高66.7×10-6,Sb異常值最高11× 10-6,Mo異常值最高21×10-6。PN-PN′地化剖面總長819.31 m,采集基巖光譜樣24件,該剖面分析結果中,Au、As、Cu和Mo異常值套合較吻合,異常組合在地表表現(xiàn)為蝕變帶。Au異常值最高1.4×10-9,As異常值最高96.3×10-6,Cu異常值最高132×10-6,Mo異常值最高373× 10-6。PO-PO′地化剖面總長2 154.41 m,采集基巖光譜樣56件,該剖面的Au、As和Mo異常值套合較吻合,Au異常值最高1.4×10-9,As異常值最高44.9×10-6,Mo異常值最高3.6×10-6。單元素異常中Cu和Ni異常較好,Cu異常值最高68×10-6,Ni異常值最高90×10-6。PQ-PQ′地化剖面總長1 805.24 m,采集基巖光譜樣48件,該剖面結果中Au、Ag、As、Sb、Mo和Zn異常值套合較吻合,Au異常值最高5.9×10-9,Ag異常值最高168×10-9,As異常值最高59.2×10-6,Sb異常值最高1.6×10-6,Mo異常值最高31.2× 10-6,Zn異常值最高294×10-6。PS-PS′地化剖面總長1517.6 m,采集基巖光譜樣37件,該剖面的結果中Au、As、Sb和Mo異常值套合較吻合,Au異常最高值2.5×10-9,As異常最高值24.7×10-6,Sb異常最高值2.7×10-6,Mo異常值最高6.3× 10-6。其余各元素異常值均較低。
通過本次工作在該區(qū)南中部石英脈脈群與構造發(fā)育地段圈出了2條近東西走向蝕變帶,Ⅰ號蝕變帶分布在中西部的蝕變帶面積較大,寬40~300 m,長約2.4 km,該蝕變帶還向西延伸,與1∶5萬化探異常展布方向相同。通過對蝕變帶進行探槽揭露(TCK、TCM、TCN、TCS),共計14條探槽。其中TCK中6條探槽,Mo異常出露位置可見石英脈出露,石英脈中可見星點狀黃鐵礦,且褐鐵礦化、硅化較強,該探槽樣品分析結果Au最高為0.01×10-6,HTK-85樣品中Mo最高為0.057×10-2,達到工業(yè)品位。TCM中2條探槽,該探槽樣品分析結果Au最高為0.01×10-6,HTM-21樣品中Mo最高為0.025×10-2。TCN中3條探槽,該探槽樣品分析結果Au最高為0.01×10-6,Mo最高為0.001×10-2。TCS中3條探槽,該探槽樣品分析結果Au最高為0.01×10-6,Mo最高為0.001×10-2。
黃石山地區(qū)石英脈較發(fā)育,石英脈中可見星點狀黃鐵礦,且褐鐵礦化、硅化較強,且Mo異常發(fā)育,1∶5萬水系沉積物中Mo最高值為8.6×10-6,通過地化剖面異常查證,Mo最高值為373×10-6,探槽中Mo最高為0.057×10-2,達到工業(yè)品位。通過本次工作在黃石山地區(qū)圈定了Mo礦體,找礦潛力很大,應進行詳細檢查工作。
[1]黃超勇,吳邦友,甕紀昌,等.東天山東戈壁特大型鉬礦床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J].地質調查與研究,2011,34(4):280-289.
[2]楊志強,黃超勇,靳擁護,等.新疆哈密市東戈壁礦區(qū)鉬礦勘探報告[R].河南省地礦局,2010.
[3]馬雁飛,涂良權,師書冉,等.新疆東戈壁鉬礦床斑巖體特征及成因分析[J].地質調查與研究,2012,35(1):29-33.
收稿: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