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民李國勝
1 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00;2 ??h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浚縣 456250
糖尿病并腦梗塞59例臨床觀察
王 民1李國勝2
1 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00;2 ??h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浚縣 45625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的相關(guān)臨床特點及診療效果。
2型糖尿病;腦梗塞;臨床觀察
糖尿病易致多種血管并發(fā)癥,腦梗塞是其中危險性最嚴重的一種,目前,糖尿病已被公認是引起腦梗塞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1]。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jié)果,其發(fā)病機制復雜,且致殘率、致死率較高,尤其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問題和生活質(zhì)量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本文將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相關(guān)臨床特點及診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于本科住院的119例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59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為單純腦梗塞患者60例。對照組的60患者中,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5.7±8.5)歲,男性39例,女性21例。觀察組的59例患者中,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62.9±7.8)歲,男性35例,女性2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P均>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進行顱腦CT 檢查以明確腦梗塞類型,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進行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S)等多項生化指標測定,并于出院前對進行治療效果評估,最后對兩組患者進行以上三方面的比較分析,以明確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相關(guān)臨床特點及診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16.0軟件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
2.1 兩組患者TG、TC、LDL-C、FBS、腔隙性腦梗塞發(fā)生率及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TG、TC、LDL-C、FBS水平及發(fā)生腔隙性梗塞率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治療有效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近年來,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同時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發(fā)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6倍,糖尿病病人較非糖尿病病人更易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而較少發(fā)生出血性腦卒中[2]。
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以腔隙性腦梗類型為主,與對照組腦梗塞類型有顯著性差異,與近年來強調(diào) “微小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動脈硬化主要特點的觀點一致。本研究還表明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合并血脂、血糖異常的概率高于對照組。陶麗認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脂等,大部分患者存在低密度膽固醇升高,而其對導致動脈硬化有強烈作用。以上諸血液成分改變作為促使糖尿病患者的腦血管廣泛硬化的因素,是導致腦梗塞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患者治療效果低于對照組的原因。
綜上所述,應重視并提早對糖尿病進行防治,以預防并減輕腦梗塞的危害,提高診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zhì)量。
表1 兩組患者TG、TC、LDL-C、FBS、腦梗類型、治療效果的對比
[1]王安龍.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臨床分析[J]. 臨床研究,2012(1):179-180.
[2] 胡培明.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臨床分析[J]. 河北醫(yī)學,2011,17(3):378.
R587.2
B
1674-9316(2014)07-004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7.026
方法選取本科住院的119例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59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為單純腦梗塞患者60例,對兩組患者的TG、TC、LDL-C、FBS、腦梗類型、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TG、TC、LDL-C、FBS水平及發(fā)生腔隙性梗塞率高于對照組,同時其治療有效率低于對照組。
結(jié)論應提早對糖尿病進行防治,以預防并減輕腦梗塞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