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燕 王俊
[摘要] 目的 探討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IL)-6、8水平的影響。 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予以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及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觀察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連用12周。 結果 治療12周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下降(P < 0.05),HDL-C水平上升(P < 0.05)。而對照組治療期間血脂變化不明顯(P > 0.05);同時兩組血清hs-CRP和IL-6、8水平均有明顯下降(P < 0.05或P < 0.01),且觀察組下降值比對照組更明顯(P < 0.05)。 結論 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血脂代謝紊亂,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
[關鍵詞] 2型糖尿??;阿托伐他汀;血脂;超敏C-反應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1-0050-03
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其中其心腦血管并發(fā)癥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了,但研究已證實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白介素(IL)-6、8等炎癥因子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過程及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密切相關[1]。大量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謝異常,對糖尿病并發(fā)癥有顯著的預防及治療效果,但其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目前報道不多[2,3]。本研究觀察了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清hs-CRP、IL-6、IL-8水平的影響,探討阿托伐他汀調節(jié)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謝異常及抗炎機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①發(fā)生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等并發(fā)癥;②伴有炎癥性疾病、惡性腫瘤及風濕免疫性疾病等;③治療前4周使用過降脂藥、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采用數字表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和病程等比較差異不明顯(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x±s)
■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飲食控制、適當體育鍛煉及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觀察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ㄝx瑞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20 mg×7片)20 mg/次,1次/d,連用12周。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生活方式不變,均不使用其他降脂藥、抗生素及抗炎藥物等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血脂、血清hs-CRP和IL-6、8水平的變化。
1.3 觀察指標
1.3.1 血脂水平的檢測 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1.3.2 血清hs-CRP和IL-6、8水平檢測 取靜脈血5~10 mL,離心后取血清,-80℃凍存。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試劑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測定hs-CRP水平,采用雙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購自上海森雄科技公司)測定IL-6、8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分組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期間血脂的變化
兩組治療前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較差異不明顯(P > 0.05)。治療12周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均有明顯下降(t=2.27、2.33、2.30,P < 0.05),HDL-C水平明顯上升(t=2.21,P < 0.05)。而對照組治療期間血脂水平變化不明顯(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期間血脂水平的變化(x±s)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hs-CRP和IL-6、8水平的變化
兩組治療前血清hs-CRP和IL-6、8水平比較差異不明顯(P > 0.05)。治療12周后,兩組血清hs-CRP和IL-6、8水平均有明顯下降(對照組治療前后t=2.36、2.39、2.41,P < 0.05或觀察組治療前后t=2.89、3.04、3.19,P < 0.01),且觀察組患者下降值比對照組更明顯(t=2.21、2.35、2.37,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s-CRP和IL-6、8水平的變化(x±s)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P < 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 0.05
3 討論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慢性炎癥反應在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極其重要的作用,多種炎癥因子參與其發(fā)病過程,其中hs-CRP和IL-6、8是代表性的炎癥因子[5,6]。hs-CRP是肝細胞分泌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極敏感性的指標;hs-CRP水平與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壁慢性炎癥反應的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判斷糖尿病病情、活動程度和臨床療效的敏感的血清學指標[7]。IL-6和IL-8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分泌的促炎癥細胞因子,主要通過誘導T、B淋巴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激活中性粒細胞發(fā)生脫顆粒作用,分泌和誘導產生更多的炎癥因子,加劇局部炎癥反應[8]。hs-CRP和IL-6、8等炎癥因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直接或間接參與血管慢性炎癥反應,參與糖尿病發(fā)病的慢性炎癥反應過程。因此,調節(jié)血清炎癥因子的水平,抑制血管慢性炎癥反應是目前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途徑[9]。endprint
2型糖尿病的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與其血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國內外研究均推薦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除具有良好的調脂作用外,還可抑制糖尿病血管炎癥反應,減輕其急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11]。劉素珍等[12]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hs-CRP水平,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癥反應,產生明顯的抗炎作用,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胡朝暉等[13]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調脂治療2型糖尿病可降低hs-CRP水平,抑制血管壁炎癥反應,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不明顯。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同時研究還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患者血清hs-CRP和IL-6、8水平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總之,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降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在預防或減少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秀均,鄔云紅. 糖尿病是一種炎癥性疾病[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4):251-253.
[2] 陳致瑜,申竹芳. 他汀類藥物對糖尿病的非降脂作用及機制[J]. 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2106-2122.
[3] 王晚連. 他汀類藥物抗血管內皮炎癥作用機制的探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6):129-130.
[4]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8):1227-1245.
[5] Yang SJ,Hwang SY,Choi HY,et al. Serum selenoprotein 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8):1325-1329.
[6] 馮宗忱.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的慢性炎癥[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5(33):394.
[7] 母海燕,馮憑. C反應蛋白與糖尿病血管內皮功能[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7,27(1):28-30.
[8] 王光余,黃曉輝,吳國平.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與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變化[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 15(9):1012-1013,1017.
[9] Rosenson RS,Fioretto P,Dodson PM. Does microvascular disease predict macrovascular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J]. Atherosclerosis,2011,218(1):13-18.
[10] Marroquin OC,Kip KE,Mulukutla SR,et al. Imflammation,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an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tion in women with chest pain and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Heart J,2005,150(6):109-115.
[11] 鄭剛. 他汀類藥物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中的新證據和新指南[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241-243.
[12] 劉素珍,李振民. 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漿ET及hs-CRP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6):743-744.
[13] 胡朝暉,劉加和,何冬娟,等. 阿托伐他汀對新診斷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2):131-132.
(收稿日期:2013-09-18)endprint
2型糖尿病的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與其血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國內外研究均推薦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除具有良好的調脂作用外,還可抑制糖尿病血管炎癥反應,減輕其急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11]。劉素珍等[12]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hs-CRP水平,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癥反應,產生明顯的抗炎作用,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胡朝暉等[13]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調脂治療2型糖尿病可降低hs-CRP水平,抑制血管壁炎癥反應,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不明顯。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同時研究還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患者血清hs-CRP和IL-6、8水平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總之,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降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在預防或減少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秀均,鄔云紅. 糖尿病是一種炎癥性疾病[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4):251-253.
[2] 陳致瑜,申竹芳. 他汀類藥物對糖尿病的非降脂作用及機制[J]. 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2106-2122.
[3] 王晚連. 他汀類藥物抗血管內皮炎癥作用機制的探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6):129-130.
[4]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8):1227-1245.
[5] Yang SJ,Hwang SY,Choi HY,et al. Serum selenoprotein 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8):1325-1329.
[6] 馮宗忱.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的慢性炎癥[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5(33):394.
[7] 母海燕,馮憑. C反應蛋白與糖尿病血管內皮功能[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7,27(1):28-30.
[8] 王光余,黃曉輝,吳國平.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與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變化[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 15(9):1012-1013,1017.
[9] Rosenson RS,Fioretto P,Dodson PM. Does microvascular disease predict macrovascular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J]. Atherosclerosis,2011,218(1):13-18.
[10] Marroquin OC,Kip KE,Mulukutla SR,et al. Imflammation,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an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tion in women with chest pain and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Heart J,2005,150(6):109-115.
[11] 鄭剛. 他汀類藥物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中的新證據和新指南[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241-243.
[12] 劉素珍,李振民. 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漿ET及hs-CRP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6):743-744.
[13] 胡朝暉,劉加和,何冬娟,等. 阿托伐他汀對新診斷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2):131-132.
(收稿日期:2013-09-18)endprint
2型糖尿病的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與其血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國內外研究均推薦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除具有良好的調脂作用外,還可抑制糖尿病血管炎癥反應,減輕其急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11]。劉素珍等[12]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hs-CRP水平,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癥反應,產生明顯的抗炎作用,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胡朝暉等[13]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調脂治療2型糖尿病可降低hs-CRP水平,抑制血管壁炎癥反應,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不明顯。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同時研究還發(fā)現治療12周后,觀察組患者血清hs-CRP和IL-6、8水平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總之,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可調節(jié)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降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癥反應,在預防或減少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秀均,鄔云紅. 糖尿病是一種炎癥性疾病[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4):251-253.
[2] 陳致瑜,申竹芳. 他汀類藥物對糖尿病的非降脂作用及機制[J]. 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2106-2122.
[3] 王晚連. 他汀類藥物抗血管內皮炎癥作用機制的探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6):129-130.
[4]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8):1227-1245.
[5] Yang SJ,Hwang SY,Choi HY,et al. Serum selenoprotein 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8):1325-1329.
[6] 馮宗忱.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的慢性炎癥[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5(33):394.
[7] 母海燕,馮憑. C反應蛋白與糖尿病血管內皮功能[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7,27(1):28-30.
[8] 王光余,黃曉輝,吳國平.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與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變化[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 15(9):1012-1013,1017.
[9] Rosenson RS,Fioretto P,Dodson PM. Does microvascular disease predict macrovascular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J]. Atherosclerosis,2011,218(1):13-18.
[10] Marroquin OC,Kip KE,Mulukutla SR,et al. Imflammation,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an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tion in women with chest pain and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Heart J,2005,150(6):109-115.
[11] 鄭剛. 他汀類藥物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中的新證據和新指南[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241-243.
[12] 劉素珍,李振民. 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漿ET及hs-CRP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6):743-744.
[13] 胡朝暉,劉加和,何冬娟,等. 阿托伐他汀對新診斷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2):131-132.
(收稿日期:2013-09-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