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靜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我國一直以來實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老師是教育與學習的中心,老師用粉筆和黑板向?qū)W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達的知識,主要依靠老師去學習知識。這種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產(chǎn)生的后果是: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動機不對,學生很容易厭倦學習,從而也嚴重影響學生的成績;老師的這種主動授課方法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沒有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內(nèi)心的潛力沒有挖掘出來,同時,學生的溝通與交際能力也沒有得到鍛煉;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多樣,這樣老師很難意識到應該去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教育,致使學生逐漸地喪失主動性,缺乏自主能力,進而進入社會后很難主動地去吸取新知識,不能滿足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的重點就是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從老師為中心改為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基本語言知識的授課指導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老師要學會逐步鼓勵學生學習,鼓勵他們不依靠老師而是自己去學習、去探索。理論基礎包括認知心理和人本主義,獲得知識應該是一個學者主動獲取的過程,是最活躍的參與者,而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者。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的實踐性很強,尤其是在運用英語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實際的教學效果往往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參與性有很大的關系。知識不應該由他人傳授獲得,而應該是學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熏陶下,通過他人的幫助和查閱基本的學習資料,加上自己不斷的摸索,培養(yǎng)自己的適應能力而獲得。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堂,不僅注意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而且不能忽略老師的指導作用。人本主義一直提倡有意義的學習,中心思想實際就是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自由性,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在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問題上,人本主義認為學生與老師是一種平等關系,是學習的主人與輔導者的關系。教學目標方面,老師以教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學管理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給學生自由安排活動的空間;教學方法方面,以學生的自學方式為主,老師只進行輔導,學生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最近幾年,隨著國內(nèi)各高等院校擴招工作的大力展開,大學生的人數(shù)迅速增長,高等學校的老師供不應求,此時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然導致老師的教學任務加重,使老師沒有充足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所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加重要。隨著計算機信息網(wǎng)絡的發(fā)展,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帶來了非常方便的物質(zhì)條件。自主性學習是時代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迫切要求,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原來就差,加上對英語的厭惡情緒,會嚴重導致學習效果更差,應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教育應該是以培養(yǎng)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為出發(fā)點,而不是為了考取英語證書而被動學習,要激發(fā)他們的潛力,促進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能力。在我國的大學英語大環(huán)境下,學習者應從以下方面進行討論:因為國外學者自主理論派帶有語義與思想的理論,而國內(nèi)學者在這方面往往知識欠缺,因而導致缺乏必要的研究與設計。另外,自助式的學習及研究多數(shù)以實驗為主要方式,沒有足夠重視必要理論知識的掌握,所以難以達成一定的成效。本文從我國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方向考慮,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把學習環(huán)境和學者個人建成影響自主學習效果的兩個因素。學者自身個人因素包含他的自主學習能力、心理素質(zhì)等特征。環(huán)境因素包含現(xiàn)實物理環(huán)境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環(huán)境。第二個模式是學者把自助式的項目進行具體化。這種模式將自主學習分為了對自助式項目目標的確立、項目進行過程中受到的干擾及最終對項目的評估工作。
1.自主性學習對學生自身有一定的內(nèi)在條件要求。首先,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學生認清自己的主體地位,了解自己的能力,清楚自身的價值,是學生進行自主性與能動性的基礎要求。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先樹立正確的觀念,有了自我主人翁的意識,才會積極投身到各項學習活動當中,并有序地支配智力與體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做到自覺學習。長期的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堅強的獨立意志,意志對學生推進自己的自主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需要學生用頑強的意志去克服。英語學習具有特殊性,因為背詞匯及語法都很枯燥,這些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學生要樹立自我信心,堅持學習。學生需要根據(jù)自我實際能力制訂計劃,規(guī)定自己的學習進程,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善于吸取他人的長處,愿意接受老師的指導,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培養(yǎng)自立行為能力。
2.外在客觀條件的有效實施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自主權利受到限制,而現(xiàn)代教學改革提出要摒棄傳統(tǒng)教育的封閉式課堂,提倡成立開放性的新型課堂,主張學生行使自主權利,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多參與對問題的研究討論工作,真正享受到課堂帶來的快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保證。課堂上,老師要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學習,改變滿堂灌的習慣教學方法,指引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參與老師的教學,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學校注意提供各種學習資源,例如網(wǎng)絡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材料,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學習網(wǎng)站,搜索需要的資料信息,同時,學??梢蚤_通老師在線輔導,使網(wǎng)絡得到充分利用,利于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
1.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目標。通過全新教育思想指引構建的自主學習模式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在學習之前,老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學生才有激情、有興趣去開展自主學習。我國的大學生因為嚴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學習英語時多數(shù)會重視怎樣順利通過大學英語的四、六級考試,往往忽視了實際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傳統(tǒng)教育下的英語教學僅由老師、教科書、學生組成。一般由老師講述知識內(nèi)容,學生記筆記或記憶,然后學生做練習,老師都是按照教材參考書進行講解,學生被動地吸收,致使學生沒辦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學習需要學生的參與與互動,而不是學生機械被動地吸收知識,所以,要盡可能多地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強化自主意識,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己的中長期目標,有效控制和利用實際,按照恰當?shù)倪M度學習,最后再對自我的學習效果評估。
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有助于人身心的舒適,學習更是如此,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學習。學校對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造需要考慮學習目標,參照學習內(nèi)容,對課堂進行設計,并注意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需要技術上的支持,同時也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更愿意在適合他們的環(huán)境中大膽地講英語,勇敢地表現(xiàn)自己。倘若學生不適應某種環(huán)境,老師卻讓他們講英語,那學生就沒有自主權利。英語老師可以說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一個協(xié)調(diào)者,他了解學生的心理,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交流與互動,形成自主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取知識,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促使學生激情洋溢,使學生融入感情、融入實際場景地推進自我學習與發(fā)展。
3.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可以說是整個自主學習的核心。學生要借助一定的背景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斷思索分析問題,進而對問題進行研究,達到自我學習探究的目的,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設定學習資源與線索,使學生在此前提下發(fā)現(xiàn)問題,與同學進行討論研究,老師再進行點撥,學生由淺入深地獲得知識。有些高等院校采用模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相對完善的功能,可以逐步得到推廣和應用。學校通過詳細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部署教學設施,與學生共享一些資源平臺,權衡比例關系,尋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系統(tǒng)軟件,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
4.總結與評價學習效果。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后,要及時對探究的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審查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情況,實際問題的解決程度,以及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提高情況,全方位深入地總結。總結和評價可以達到一個升華的效果,如果由學生親自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更能有效促進他們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1]胡杰輝.外語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基于二維模型的量表設計[J].外語界,2011(4).
[2]嚴明.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0(2).
[3]朱曉申,鄧軍濤.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1(4).
[4]肖庚生,徐錦芬.英語學習中的積極互賴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2).
[5]郭繼榮,戴煒棟.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評價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1(6).
[6]顧世民.促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課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7]何明霞.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jiān)控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