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軍
臨床綜述
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李善軍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以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造成的機體代謝紊亂綜合征,該疾病有發(fā)病率高、附屬疾病多的特點。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目前已發(fā)展為人類的第3大“殺手”。甲狀腺疾病,同樣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代謝疾病,其與糖尿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甲狀腺疾病的概率明顯高于健康人。文章將就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研究進展加以綜述。
糖尿病;甲狀腺疾?。患谞钕俟δ芸哼M癥
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均為臨床上較為普遍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發(fā)生異常,亦或者是基因易感性發(fā)生改變,繼而引發(fā)疾病。在臨床上,有諸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動物模型等均具備胰島素之外的多種激素分泌異常情況,而這些情況都可能與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有一定的聯系,并有可能是引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在諸多內分泌異常情況當中,甲狀腺方面的因素在其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1]。
近幾年,國外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糖尿病群體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概率顯著提升,且明顯高于非糖尿病人群[2]。韓靜靜、吳藝捷等[3]對糖尿病入院患者的甲狀腺疾病發(fā)生率展開了調查,結果發(fā)現,在4,753例糖尿病患者中,診斷出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有843例,其發(fā)病率高達17.8%。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甲狀腺疾病的概率也將隨之增加,并且女性發(fā)生甲狀腺疾病的概率顯著高于男性,1型糖尿病高于2型糖尿病,而在發(fā)生的甲狀腺疾病中,以亞甲減最為突出[4]。
在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出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者中,最為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就是亞甲減,其所在的比重大約為40%[5]。由于糖尿病患者的FT3水平明顯比未患有糖尿病者要低。所以,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應當定期對其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以明確其是否患有甲狀腺疾病,之后再予以相應的治療,從而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6]。
很早以前就有研究發(fā)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群體糖耐量降低的出現概率明顯較高。有報道對5,353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最終發(fā)現甲亢并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生率是3.2%,其中,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并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生概率是1.7%,相對于普通群體而言,這一比例并不高[7]。然而,毒性結節(jié)性甲狀腺并發(fā)糖尿病的比重卻有5.6%,明顯高于普通群體發(fā)生糖尿病的概率。還有報道指出,甲亢患者發(fā)生糖尿病亦或者是葡萄糖耐量異常的概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并且甲亢患者其家屬發(fā)生糖尿病的概率也比較高。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和1型糖尿病均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它們彼此間均有共同的易感基因[8]。除此之外,糖尿病的機體處在代謝和分解的狀況之下,那么可能會對甲狀腺濾泡細胞內細胞的利用能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導致碘泵功能出現異常,甲狀腺攝入的碘含量下降,那么將極大的影響到碘的有機化[9];另外,甲狀腺其對TSH的反應性也將隨之下降。以上所提及的現象,都會對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作用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酸堿失衡、代謝異常以及感染等的影響之下,糖尿病患者的下丘腦垂體細胞功能可能無法如常發(fā)揮。在血糖較高的情況之下,胰島素分泌有限,將造成脫碘酸活性降低,TH的活性及其水平下降;機體代謝異常,將使得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細胞能量應用受影響,最終導致碘泵功能出現問題。
以具體的糖尿病并發(f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為例,影響該疾病發(fā)生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胰腺分泌功能出現異常狀況,這具體體現為,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第二,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造成腸道葡萄糖吸收量也隨之增加,肝糖原分解變多,繼而加速了糖原的異生,可使用的外周組織葡萄糖降低,最終造成血糖上升;第三,出現甲亢時,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胰島素的拮抗激素分泌量變多,亦或者是其敏感度上升,而胰島素的受體數量變少,胰島素受體后出現缺陷,等等,造成胰島素出現抵抗;第四,相同的免疫學基礎與遺傳因素,以及飲食因素、環(huán)境因素、病毒感染因素、情緒等,致使人體免疫失衡,繼而發(fā)生重疊情況;第五,和遺傳、免疫等有一定的關系;第六,在發(fā)生甲亢,同時合并低鉀血癥的情況下,能導致胰島細胞出現變性,繼而致使胰島素分泌量減少,甚至是不足,從而導致高血糖。在甲亢狀態(tài)之下,人體代謝率往往較高,此時極易加快胰島素的分解,且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也隨之上升,這種情況常常造成糖尿病病情的進一步加劇。
當前認為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彼此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其中,1型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的免疫學基礎是相同的,而2型糖尿病因為遺傳上的缺陷、免疫平衡異常、基因易感性等,極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即免疫疾病相互間重疊[10]。臨床研究顯示:甲亢患者往往會出現葡萄糖耐量下降的情況[11]。在甲亢狀態(tài)之下的TH,其對胰島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即一方面能夠使得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發(fā)生變化,一方面又能加速胰島素的降解。若其TH上升,β細胞功能降低,并且拮抗胰島素的物質增加,那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諸多研究發(fā)現,TH將會對胰島β細胞功能不利,因TH而造成的胰島β細胞死亡,是糖尿病患者亦或者是葡萄糖耐量異常患者出現初期β細胞死亡的一個重要病理機制之一[12-13]。
另外,甲狀腺疾病還會對其它一些因素帶來影響,例如蛋白質代謝、脂肪代謝等。其中,亞臨床甲減能夠使癥狀性低血糖的危險性加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使糖代謝發(fā)生變化,加劇代謝異常,繼而加速糖尿病病情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展,同時還將加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14-16]。除此之外,對女性而言,還將引發(fā)妊娠異常癥狀,對胎兒的生存率、神經智力發(fā)育等多個方面帶來極大的影響[17-18]。亞臨床甲狀腺疾病因為其臨床癥狀缺少典型性,因而很容易在臨床診斷時發(fā)生漏診或者是誤診;相對于臨床型甲狀腺疾病而言,亞臨床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生率高,且危害性大。亞臨床甲狀腺疾病是發(fā)展成臨床甲狀腺疾病的一個重要潛在因素,每年大概有3%~5%的亞臨床甲狀腺疾病發(fā)展成臨床型甲狀腺[19]。
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因而,一旦出現糖尿病合并甲狀腺疾病,必須及時對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療,以控制病情的繼續(xù)發(fā)展,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向苡君等[20]的研究中,其對12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采取了相應的治療措施,即控制飲食與運動量,且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予以藥物治療,即每天服用30~45mg甲巰咪唑,以此來對甲亢加以治療,然后給予每天30~50u優(yōu)泌樂25進行治療,經治療后,全部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在翟勝春等[21]的研究中,對56例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進行治療,即對其給予抗甲狀腺藥物、降糖藥物治療。首先,針對糖尿病,依據病患的實際情況,予以如格列奈類、磺脲類等降糖藥物進行治療,且予以胰島素治療,同時強化對患者飲食的指導;針對1型糖尿病患者,均予以胰島素治療,在甲亢癥狀有所好轉之后,適量減少胰島素的劑量。其次,針對甲亢疾病的治療,部分患者予以抗甲狀腺藥物進行治療,例如鹽酸普萘洛爾等,并且在飲食上忌食碘,另外有少部分患者予以放射性碘治療或者是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加以治療。最終56例患者均獲得了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并且與治療前相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另外,有37例患者在甲亢癥狀得以控制之后,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有所降低。
鐘斌理[22]在其研究中指出,依據甲亢與糖尿病的臨床癥狀、臨床體征,同時結合甲狀腺功能檢測與血糖檢測,對糖尿病合并甲亢進行診斷,且在確診之后予以抗甲狀腺、降糖以及對癥治療等;經治療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分別為(6.1±1.3)、(7.8±1.4)、(7.5±2.1)mmol/L,將其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此外,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激素也發(fā)生了顯著的改變。
綜上所述,近年來,糖尿病并發(fā)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且呈現多樣化的表現,糖尿病患者若發(fā)生甲狀腺疾病,又可能會加速糖尿病病情的發(fā)展以及各種并發(fā)癥的出現。所以,應當注重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的篩查與診斷,以便能夠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從而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生存質量少受影響。
1陸衛(wèi)良,凌麗燕,丁美群等.824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5):131-132.
2周學靈.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障礙46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4):217-218.
3韓靜靜,吳藝捷.糖尿病入院患者中甲狀腺疾病患病率調查[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0):755-756.
4文發(fā)魁,薛虹,米寧霞等.糖尿病與甲狀腺功能異常之間的關系分析[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3,36(7):53-55.
5吳強.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狀腺疾病現狀調查[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9):124-125.
6梁玲玉,喬虹.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J].臨床薈萃,2013,28(9):1073-1075.
7魏麗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4,(14):89-90.
8祁瑞環(huán),黃有媛,聶慶東等.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8):2023-2025.
9周武強.糖尿病與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探討[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7):340.
10陳素芳,李華,馮明等.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結節(jié)患病情況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8):653-656.
11王建斌,楊浩.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診治3 4例[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7):182-183.
12 Santos MC, Louzada RA, Souza EC.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increas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in the thyroid of male rats[J]. Endocrinology,2013,154(3):1361-1372.
13李岳巍.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188-189.
14 Reghina AD, Albu A, Petre N, et al. Thyroid autoimmunity in 72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relationship with pancreatic autoimmunity and child growth[J].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2,25(7-8):723-726.
15談力欣,王軍芬.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素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4,(17): 2598-2599.
16張俐.甲狀腺激素水平與糖尿病的關系[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1):19.
17蘇詠明,黃萍,傅明捷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狀腺疾病的436例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9(7):25-27.
18姚穎.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藥,2012,34(4):584-586.
19張紅艷,李京艷,冀秋娣等.2型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12,52(17):52-53.
20向苡君.糖尿病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20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5):64.
21翟勝春.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44.
22鐘斌理.探討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診治[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3):579-580.
10.3969/j.issn.1672-7851.2014.09.010
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