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君 ,盛重義 ,楊 柳 , 鄧勁松
(1.浙江大學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8;2.俄克拉荷馬大學土木工程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美國 俄克拉何馬州 諾曼 73019;3.南京師范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江蘇 南京 210046)
低溫氣相氧化—吸收技術是利用氣相氧化劑將煙氣NOx中溶解度較小的NO氧化成NO2、N2O5等,然后再用堿性、氧化性或者還原性的吸收液將其吸收。各種低溫氣相氧化—吸收脫硝技術的區(qū)別在于氣相氧化方法的不同。氧化方法主要包括:氣相化學氧化[1]、氣相光催化氧化[2]、氣相熱催化氧化[3]以及氣相超聲波氧化[4]。與SCR技術相比,氣相氧化—吸收脫硝技術的投資、運行成本較低,吸收液可以回收資源化利用,脫硝效率較高,適合各種規(guī)模的鍋爐。
氣相化學氧化法是直接向煙氣中注入強氧化劑將NO氧化,常見的氧化劑有O3、Cl2、ClO2和H2O2。
20世紀90年代,中佛羅里達大學[5-6]進行了一系列關于H2O2氧化NO的實驗室研究,并完成中試。Haywood和Cooper[6]對氣相化學氧化脫除燃煤煙氣中NOx的經(jīng)濟性進行了研究,認為對于已經(jīng)建有SO2吸收裝置的電廠,該技術比SCR技術更經(jīng)濟。
近年來,O3因其如下的優(yōu)點而受到廣泛關注[7-11]:(1)適應的溫度范圍廣;(2)對NO的選擇性好,利用率高;(3)來源方便,易于原位生成;(4)容易分解,不易引起二次污染。
本文利用臭氧將煙氣中溶解度較小的NO氧化成NO2,再結合吸收脫除臭氧氧化產(chǎn)物。通過本研究,旨在確定O3與NOx反應的最佳摩爾比,考察進口NO濃度、煙氣中SO2濃度及相對濕度等條件對O3氧化NO的影響,并探明不同的吸收液脫除臭氧氧化產(chǎn)物的特性。
本研究采用的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圖1 試驗系統(tǒng)示意
試驗中,模擬煙氣由N2、O2、NO、SO2混合而成,N2、O2的氣源純度為99.99%,NO、SO2氣源濃度為20000μL/L。4路氣體經(jīng)過減壓閥后,再由流量計調節(jié)至合適的配比,然后于緩沖罐中充分混合。臭氧發(fā)生器采用空氣作為氣源,生成的臭氧噴入氧化反應器與模擬煙氣反應,后進入填料塔吸收。圓柱型的氧化反應器內(nèi)徑4cm,長10cm。填料塔內(nèi)徑8cm,填料層高60cm,填料是直徑1cm的鮑爾環(huán)。氣體流量5L/min,反應停留時間1.5s,NO濃度100~1000μL/L,SO2濃度0~1000μL/L,相對濕度20%~90%。分別采用水、尿素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氧化后的模擬煙氣,液體流量為16~80L/h。
試驗過程中,分別采用Thermo公司產(chǎn)的42i-HL型高濃度NO-NO2-NOx分析儀測量NOx濃度;北京山美水美環(huán)保高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的CPR-G6型臭氧檢測儀測量O3濃度;Testo公司產(chǎn)的605-H1型濕度計測量相對濕度。NO的氧化效率可以按下式進行計算:
ηconversion=[(NOin-NOout)/NOin]×100%
(1)
NOx的去除效率由以下公式計算:
ηremoval=[(NOxin-NOxout)/NOxin]×100%
(2)
式中:NOin、NOout分別代表氧化反應器進、出口NO的濃度;NOxin、NOxout分別代表填料塔進、出口NOx的濃度,ηconversion、ηremoval分別代表NOR的氧化效率和NOx的去除效率。
試驗中采用直接注入臭氧法將NO氧化。注入臭氧后,氧化反應器中NO氧化成NO2的主要反應可以表示成:
NO+O3→NO2+O2
(3)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在O3氧化NO的過層中,還存在許多的反應,詳見表1。
表1 O3-NOx體系的主要反應
反應式 反應速率常數(shù)(L/mol·s)NO+O3→NO2+O2k1=2.59×109exp(-3.176/RT)NO2+O3→NO3+O2k2=8.43×107exp(-4.908/RT)NO2+NO3→N2O5k3=3.86×108T0.2NO2+NO3→NO+NO2+O2k4=3.25×107exp(-2.957/RT)N2O5→NO2+NO3k5=1.21×1017exp(-25.41/RT)NO+NO3→2NO2k6=1.08×1010exp(0.219/RT)NO+O→NO2k7=3.27×109T0.3NO2+O→NO+O2k8=3.92×109exp(0.238/RT)O3→O2+Ok9=4.31×1011exp(-22.201/RT)O+O3→2O2k10=4.82×109exp(-4.094/RT)O+2O2→O3+O2k11=1.15×1011T1.2O+O→O2k12=1.89×107exp(1.788/RT)
圖2顯示了O3的注入量與出口NO、NO2濃度之間的關系,圖中直線是根據(jù)理論計算得出的濃度。反應條件:進口NO濃度300μL/L,無SO2,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相對濕度20%,反應溫度30℃。
圖2 出口NO、NO2濃度與O3注入量之間的關系
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臭氧注入量的增加,出口NO濃度呈線性下降,迅速轉變成NO2。當注入臭氧濃度大于進口NO的濃度(300μL/L)時,反應器出口無NO,且此時NO2的生成量減少,主要原因是NO2轉化成更高價的氮氧化物。
從圖2中可以看出,試驗實測數(shù)據(jù)與理論計算的數(shù)據(jù)相關性較好,O3與NO反應的最佳摩爾比為1.02∶1。當注入O3與NO的摩爾比小于1.02時,反應主產(chǎn)物為NO2,基本無NO3、N2O5等高價氮氧化物生成;當注入O3與NO的摩爾比大于1.02時,過量的O3將與NO2反應生成N2O5。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該嚴格控制O3的注入量,避免生成高價態(tài)的氮氧化物。
圖3顯示了進口NO濃度的變化對NO氧化效率的影響。反應條件:O3濃度150μL/L,無SO2,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相對濕度20%,反應溫度30℃。
圖3 進口NO濃度變化對氧化轉化率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當注入臭氧濃度一定時,NO的轉化率隨著其濃度的升高而下降。由于O3與NO的反應按照1.02∶1進行,一定量的O3氧化NO量固定不變,從而導致了轉化效率隨著NO濃度的升高而下降。
燃煤煙氣中的SO2是除NOx外的另一種主要污染物,即使在脫硫之后的煙氣中也會含有少量SO2存在,因此SO2對O3氧化NO的影響是決定該工藝可行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4顯示了煙氣中SO2濃度對NO氧化轉化率的影響。反應條件:NO濃度為300μL/L,O3濃度為200μL/L,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相對濕度20%,反應溫度30℃。
從圖4可以看出,SO2濃度在0~1000μL/L范圍內(nèi),隨著濃度的增加,NO的轉化率略微上升。由此可見,當煙氣中存在SO2和NO時,O3優(yōu)先與NO反應,而不會將SO2氧化。
圖4 煙氣中SO2對NO氧化的影響
煙氣相對濕度對O3氧化NO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反應條件:NO濃度300μL/L,O3濃度200μL/L,無SO2,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反應溫度30℃。
從圖5可以看出,相對濕度在20%~90%范圍內(nèi),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大,NO的轉化率略微下降。由此可見,煙氣中相對濕度對O3氧化NO的反應影響較小。
圖5 相對濕度對NO氧化的影響
表2反映了氧化反應器出口NO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吸收特性。反應條件:進口NO濃度300μL/L,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相對濕度20%,反應溫度30℃,NaOH溶液濃度0.5M。
從表2可知,NO在NaOH溶液中的去除效率較低,NO2去除率較高。當液體流量大于24L/h時,NO2的去除率大于90%。
表2反應器出口NOx在NaOH溶液中的吸收特性
液體流量/L·h-1氧化反應器后NOx/μL·L-1吸收塔后NOx/μL·L-1NOx吸收率/%NONO2NONO2NONO2NOx1680215302662.587.981.12471219262463.389.083.04064220222265.690.084.65668222192272.190.185.76475213192174.790.286.28070223181974.391.087.2
圖6顯示了不同的吸收液脫除NOx的效果。反應條件:進口NO濃度300μL/L,O3濃度200μL/L,無SO2,氧氣濃度5%,氣體流量5L/min,停留時間1.5s,相對濕度20%,反應溫度30℃。
從圖6可以看出,堿液比尿素溶液和純水具有更好的NOx脫除性能,隨著液氣比的增大,NOx的脫除率隨之增加。
圖6 不同溶液脫除氧化后的NOx
(1)臭氧能有效地將煙氣中難溶于水的NO氧化成NO2,O3與NO反應的摩爾比為1.02∶1。當注入臭氧的量大于1.02時,NO將被氧化成價態(tài)較高的NO3、N2O5等,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應避免投加過量的O3。
(2)NO的氧化效率隨著反應器進口NO濃度的增加而降低,煙氣中的SO2、相對濕度對O3氧化NO的影響較小。
(3)NaOH溶液能較好的脫除煙氣中的NO2,但是對NO的吸收量較小。當液體流量大于24L/h時,NO2的去除效率大于90%,NOx總的脫除效率大于83%。
(4)與純水、尿素溶液相比,堿液能更好的脫除氧化后的NOx。Ca(OH)2溶液脫除NOx的效果與NaOH溶液相差不大,因此,利用Ca(OH)2溶液來脫除氧化后的NOx具有更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1]Mok Y S.Absorption-reduction Technique Assisted by Ozone Injection and Sodium Sulfide for NOxRemoval from Exhaust Gas [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6,118(1-2):63-67.
[2]Sheng Z Y,Wu Z B,Liu Y.and Wang H Q..Gas-Phas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over Palladium Modified TiO2 Catalysts [J].Catalysis Communication,2008,9(9):1941-1944.
[3]王 輝,趙秀閣,肖文德,等.NO在負載型金屬氧化物催化劑上的氧化反應機理[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1,27(1):6-10.
[4]Adewuyi Y G,and Owusu S O.Ultrasound-induced aqueous removal of nitric oxide from flue gases: Effects of sulfur dioxide,chloride,and chemical oxidant [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2006,110(38):11098-11107.
[5]Kasper J M,Clausen C A III,Cooper C D.Control of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by hydrogen peroxide-enhanced gas phased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J].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6,46(2):127-133.
[6]Haywood J M,Cooper C D.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for the enhanced oxidation and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 flue gases [J].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8,48(3):238-246.
[7]Mok Y S,Lee H J.Removal of sulfur di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 by using ozoneinjection and absorption-reduction technique [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6,87(7):591-597.
[8]魏林生,周俊虎,王智化,等.臭氧氧化結合化學吸收同時脫硫硝的研究 [J].動力工程,2009,26(4):563-567.
[9]章亞芳,魏林生,胡兆言.臭氧氧化結合化學吸收同時脫除氧氣中多種污染物的經(jīng)濟性分析[J].江西化工,2011,(3):53-57.
[10]劉志龍.臭氧氧化法煙氣脫硝初步研究[J].煉油技術與工程,2012,42(9):23-25.
[11]王智化,周俊虎,溫正城.利用臭氧同時脫硫脫硝過程中的NO的氧化機理研究[J].浙江大學學所(工學版),2007,(5):765-769.
[12]王智化,周俊虎,魏林生.用臭氧氧化技術同時脫除鍋爐煙氣中NOx及S02的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