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均桃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婦幼保健院,萍鄉(xiāng)337055)
手法催乳配合穴位按摩促進產后乳汁分泌12例
糜均桃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婦幼保健院,萍鄉(xiāng)337055)
目的 分析手法催乳配合穴位按摩對于產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收集產婦2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21例,對照組產婦予以常規(guī)產后護理以及手法催乳,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穴位按摩。結果 觀察組的乳汁始動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提前,24h乳汁分泌始動率顯著高于對照組,48h內的乳汁充盈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P<0.05。結論 手法催乳配合穴位按摩可使產婦的乳汁分泌時間明顯提前,并增加乳汁的分泌量,值得推廣。
乳汁分泌;穴位按摩;手法催乳
產后乳汁分泌不足或者無分泌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臨床常采用乳房手法催乳。手法催乳主要是利用手法促進胸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刺激垂體分泌乳素,實現(xiàn)催乳的效果[1]。本研究在手法催乳的基礎上對合谷、少澤及膻中三穴進行穴位按摩,有效提前了泌乳始動時間,并增加了產后泌乳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足月分娩產婦242例,年齡在22~34歲之間,平均為(25.2±3.1)歲,孕周在38~42周之間,平均為(39.2±1.5)周。其中,152例為順產,90例為剖腹產。產婦隨機均分成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121例,兩組的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予以常規(guī)產后護理以及手法催乳,其中,剖腹產產婦于產后6h進行按摩,順產產婦于產后2h進行。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產后護理,并進行乳房手法催乳。產婦常規(guī)取半臥位,術者以雙手對產婦的乳房進行按揉,兩側乳房各按揉2min,然后自乳房的根部直至乳暈處以右手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指腹進行螺旋式的按摩。然后改為梳篦法進行按摩,以左手托起乳房,分開右手四指形成梳子狀,自產婦乳房的根部逐漸向乳頭方向進行牽拉,各牽拉約3~5min,牽拉力度按照產婦無痛苦表情為度。產后24h內進行3次手法催乳,此后改為2次/ d,連續(xù)進行3d。
觀察組:本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穴位按摩,穴取膻中、合谷及少澤,對各穴位進行掐、捏等強刺激,兩側乳房各1min。產后24h內進行手法催乳及穴位按摩各3次,此后改為2次/d,連續(xù)進行3d。
1.3 觀察指標 泌乳始動時間:以手法擠壓乳房,觀察并記錄擠出乳汁的具體時間,記錄產后24h、48h、72h的泌乳情況,并判斷泌乳量的充足與否,泌乳量充足的標準為產婦自覺哺乳之前有乳房脹滿感,在哺乳時存在下奶感,并且在喂養(yǎng)時嬰兒的睡眠安穩(wěn)且表情安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18.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泌乳始動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乳汁始動時間平均為(38.6±10.5)h,對照組為(54.7±12.6)h,觀察組較對照組明顯提前(P<0.05)。觀察組產后24h內乳汁始動率為81.0%(98/121),24~48h為14.9%(18/ 121),48~72h為3.3%(4/121);對照組依次為66.1%(80/121)、28.9%(35/121)、5.0%(6/121)。觀察組的24h內乳汁始動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的泌乳量充足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24h內泌乳充足率為29.8%(36/121),24~48h為56.2%(68/ 121),48~72h為14.4%(15/121);對照組依次為9.1%(11/121)、30.6%(37/121)、57.9%(70/121)。觀察組48h內泌乳量充足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產后早期受飲食及體位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產婦常自覺無乳或者無法泌乳而放棄早期哺乳,或者因缺乏哺乳經(jīng)驗及乳房護理知識,導致乳汁的分泌遲緩、泌乳量不足等而中斷哺乳[1]。臨床研究顯示,泌乳時間以及泌乳量主要依靠吮吸或者刺激,若產后乳頭所受到的有效刺激次數(shù)較少,即可出現(xiàn)乳汁分泌量少。而許多產婦因缺乏母乳喂養(yǎng)知識以及產后乳房護理知識,加之乳頭的皮膚較薄,往往發(fā)生乳腺管通暢度不足等,極易發(fā)生乳脹及缺乳等癥狀[2]。為確保早期哺乳喂養(yǎng)成功,應促進早期泌乳并增加泌乳量。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是手法催乳,利用手法刺激乳房血液循環(huán)及垂體分泌乳素,從而促進泌乳。
近年來,臨床實踐證實,穴位按摩可顯著改善產后乳汁分泌情況。本研究在常規(guī)產后護理及手法催乳的基礎上配合穴位按摩,取膻中、合谷及少澤三穴進行按摩。其中,少澤乃手太陽經(jīng)中的井穴,按摩該穴可促進水谷精微的轉運,并調布于全身,可補充氣血,從而促進乳汁分泌。同時可調節(jié)心氣并促進排乳,可改善乳少的癥狀。膻中乃八會穴之中的氣會,居雙乳之間,按摩該穴可起到調理氣機及活血通乳等作用。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乃大腸經(jīng)氣血會聚之地,按摩之可起到補氣泄血的功效,可促進血氣下行,改善乳房血液循環(huán)[3]。三穴配合可起到通絡催乳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乳汁始動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提前,產后24h內乳汁分泌始動率以及48h的乳汁量充足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手法催乳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提前泌乳始動時間,并增加泌乳量,值得推廣。
[1]余利萍,陳曉春.產后康撫按摩對催乳的療效觀察[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 2011,9(11):461-462.
[2]田雅霞,周靜,王娜娜,等.手法點穴按摩治療產后缺乳[J].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2,11(11):67.
[3]王赟,趙鄲華.手法催乳126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 24(12):1234-12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1.041
1672-2779(2014)-01-0066-02
??楊 杰 本文校對:寧小寧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