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芬 李祿輝
(河南省醫(yī)藥學(xué)校專業(yè)科,開封475004)
三七皂甙類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劉偉芬 李祿輝
(河南省醫(yī)藥學(xué)校專業(yè)科,開封475004)
綜述了近年來三七及其制劑中化學(xué)成分分析測定的研究進展。介紹現(xiàn)代儀器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應(yīng)用,包括光譜法、色譜法等,為三七及其制劑的質(zhì)量標準制定及質(zhì)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鑒。
三七皂甙;分析方法;HPLC-UV;HPLC-ELSD近紅外光譜;HPLC-HNMR
三七又稱田七、山漆、金不換、三七參、人參三七等。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我國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被譽為血證良藥、傷科要藥。三七含有皂甙、三七素、多糖、氨基酸、揮發(fā)油、脂肪酸、植物甾醇、黃酮苷等。由于三七是人參的近緣植物,許多化學(xué)工作者常借鑒于人參的研究,特別是對皂甙類成分作了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F(xiàn)代藥理研究也表明,皂甙具有多種藥理活性,為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1]。
早期,皂甙類成分的分析僅限于其中總皂甙的分析,且分析方法限于重量法和比色法。隨著更多精密儀器的出現(xiàn),三七及其制劑的檢測方法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使精確測定其中的單體皂甙成為可能,也為三七及其制劑提供了質(zhì)控指標。
1.1 重量測定法[1]提取三七皂甙后直接稱重的方法稱為重量法。利用重量法測定三七總皂甙方法簡單、快速,但由于提出的所謂總皂甙往往混有不少雜質(zhì)(糖類、有機酸及無機鹽等),因此測定結(jié)果往往偏高,誤差較大。
1.2 大孔吸附樹脂-比色法 周家明[2]等報道了三七顆粒飲片中總皂甙的含量測定。用大孔吸附樹脂富集純化總皂甙,后用比色法測定。劉愛萍[3]等報道了三七片中總皂甙含量測定。顯色劑為5%香蘭素醋酸溶液極高氯酸,樣品用乙醚和水除去其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減少比色干擾,水飽和的正丁醇回流提取。
1.3 溴加成法 梁小燕等[4]采用溴加成法、分光光度比色法測定三七葉苷的含量,并對其進行比較后認為分光光度比色法測定三七葉苷的含量較佳。
2.1 近紅外光譜和聯(lián)用HPLC快速無損分析 近紅外光譜(NIRS)是近幾年來進入制藥行業(yè)的高效綠色分析新技術(shù)??梢灾苯訉腆w進行掃描分析,具有快速、無損,不使用有機溶劑,樣品制備簡單等優(yōu)點。楊南林[5]等報道了中藥材三七中皂甙類成分的近紅外光譜無損分析新方法,該方法快速無損,結(jié)果可靠。
2.2 HPLC分析法及HPLC與光譜在線聯(lián)用分析法
2.2.1 HPLC-UV定量分析方法 中國藥典2010年版用HPLC-UV進行三七中皂甙含量測定[6]。錢鑫、徐飛[7]等用FHPLC法測定云南白藥膠囊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參皂苷Rg1的含量,準確可靠,重復(fù)性好。
2.2.2 HPLC-ELSD測定三七中的皂甙類成分 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的信號響應(yīng)不依賴于樣品的光學(xué)性質(zhì),適用于揮發(fā)性低于流動相的組分,可用于不吸收紫外光的組分,因而應(yīng)用范圍比較廣泛。在三七及其制劑的含量測定中,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的較多。
朱潔,溫敏[8]等比較HPLC-UV用HPLC-UV及HPLC-ELSD測定三七膠囊中人參皂甙Rg1和Rb1。證實了HPLC-ELSD法用于人參皂苷Rg1、Rb1的測定較HPLC-UV有其明顯優(yōu)勢。
2.2.3 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電解離質(zhì)譜聯(lián)用 LIU Jinhuai[9]等報道了中藥化學(xué)成分的HPLC/ESI-MS分析。三七成分獲得了良好的分離與檢測。通過與對照品的保留時間、正負離子質(zhì)譜比較,鑒定了14個成分,根據(jù)正負離子質(zhì)譜數(shù)據(jù)和文獻,分析推斷了41個成分。其中,一些皂甙成分為首次在三七中發(fā)現(xiàn),有助于進一步對三七活性成分研究及質(zhì)量控制。
Li Li[10]等報道了液相色譜-電噴霧電解離質(zhì)譜法對三七中皂甙類成分分析檢測,檢出8種主要成分。通過分子離子峰[M-H]-和[M+AcO]-確定了分子量,即使在沒有對照品的情況下,LC-ESI-MS也能用來鑒別分析三七中已知及未知的成分。
2.4 核磁共振法-質(zhì)譜聯(lián)用定性、定量分析三七中皂甙類成分 袁衛(wèi)梅、司立鮮[11]報道了不同規(guī)格三七的HNMR指紋圖譜比較。但HNMR圖譜只是給出了藥材中含有某個成分,但不能給出各個成分的量。
董阿玲[12]等報道了從三七中分離微量成分三七皂甙R2的方法。通過核磁共振和質(zhì)譜聯(lián)用確定了三七中的三七皂甙R2含量為0.0045%。此方法簡便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為大量制備微量成分三七皂苷R2提供了一條簡便可行的途徑。
2.5 薄層掃描法測定三七中皂甙類成分 TLCS用于中藥定性較好。定量分析誤差大,影響因素多,檢測過程耗費大量時間,故薄層掃描法已不能作為全定量分析,僅能作為大部分中藥品種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薄層掃描法作為中藥的鑒別方法,還將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其重現(xiàn)性差、操作誤差大,只能用于半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普及,特別是分析技術(shù)的日益提高,實現(xiàn)了色譜、光譜及色譜、質(zhì)譜的在線聯(lián)用,使分離、分析能同步完成,將是三七中各種成分的主要分析手段。
[1]鄭廣植,楊崇仁.三七生物學(xué)及其應(yīng)用[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94:1-3,27-28.
[2]周家明,崔秀明.三七顆粒飲片中總皂甙的含量測定[J].人參研究,2003,(3):38-39.
[3]劉愛萍,楊瓊.三七片中總皂甙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10(6):414.
[4]梁小燕,陳海珊,陳秀珍,等.三七葉甙含量測定方法比較[J].廣西植物,1996,16(7):287.
[5]楊南林,程翼宇,吳永江,等.中藥材三七中皂甙類成分的近紅外光譜快速無損分析新方法[J].化學(xué)學(xué)報,2003,61(3):393-398.
[6]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S].一部.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10:11.
[7]錢鑫,徐飛.HPLC法測定云南白藥膠囊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參皂苷Rg1的含量[J].西北藥學(xué),2013,28(3):263-265.
[8]朱潔,溫敏,張洪彬.HPLC-ELSD測定三七膠囊中人參皂甙Rg1和Rb1[J].中成藥,2004,26(1):33-35.
[9]LIU Jinhuai,WANG Xuan,CAI Shaoqing,et al.Analysis of Constituents in the Chinese Drug Notoginseng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2004,13(4):225-237.
[10]Li Li,Rong Tsao,Jianpeng Dou,et al.Detection of saponins in extract of Panax notoginseng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eometry[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5,536:21-28.
[11]袁衛(wèi)梅,司立鮮.不同規(guī)格三七的1HNMR指紋圖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03,9(4):63.
[12]董阿玲,鄭俊華,果德安,等.從三七中分離微量成分三七皂苷R2的方法[J].中國中藥雜志,2002,27(10):793-794.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104
1672-2779(2014)-03-0162-02
蘇 玲 本文校對:蒲曉輝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