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聰
(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策略談
閆學聰
(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大學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和實現(xiàn)途徑,是踐行高等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一塊重要陣地,同時校園文化活動也肩負著活躍校園氛圍,豐富師生校園生活的重任。因而,開展什么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否成功開展,關系到整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學生德育工作能否有效開展,更關系到學生能否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策略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是伴隨著學校的出現(xiàn)而產生的。換言之,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實在,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它的存在,在這所學校出現(xiàn)時,它便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形成并存在于這所學校的“文化世界”中了。所以,從理論上講,不同類型的學??梢援a生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具體到高等教育,不同類型的大學,也就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大學校園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大學校園文化不僅能豐富大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對大學生能起到引領、激勵、陶冶和凝聚的德育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學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途徑和重要載體,是踐行高等教育理念、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同時也肩負著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師生校園生活的重任。因而,開展什么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學生德育工作能否有效開展,更關系到學生能否獲得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在今天的大學校園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構筑成了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些五彩繽紛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同于社會上那些帶有明確利益驅動的企業(yè)商業(yè)活動,也不同于帶有明確政治或文化色彩的政府或地方事業(yè)部門的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不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其一般由校園里存在著的各類的學生組織或學生社團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開展,不同范圍內的學生自由參與。它們肩負著活躍校園氛圍,豐富校園生活,引導學風方向,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卓越精神境界和健康評判標準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大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并提高認知水平。
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是最貼近廣大校園文化活動參與者的教師,也是校園文化活動最直接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參與者。在引導、監(jiān)督、支持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時,筆者認為,要遵循如下策略,才能使得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真正成為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的“正能量”,才能對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學生與中小學生相比,所不同的不僅僅是年齡上的差距,他們的心智越來越成熟,且隨著接受知識的不斷增多,在思想上更為開放,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學習模仿能力更強而且崇尚創(chuàng)新和探索、追求開明和自由。[1](P223-224)基于此,今天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崇尚引導和啟發(fā),而非說教和灌輸。尤其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隨著他們叛逆心理的不斷增強和獨立個性的逐漸形成,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已經很難達到目的,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引導要比耳提面命有效得多。
在實施高等教育過程中,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徑的校園文化活動,理應發(fā)揮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課堂授課的獨特優(yōu)勢,承擔起教育引導學生的職責。這些校園文化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其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性,應該體現(xiàn)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等多個方面。就活動內容來說,校園文化活動應該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能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道德模范先進事跡進校園”活動,便是旨在通過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精神,感染、激勵著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向先進典型學習,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就活動形式來說,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設計應該能夠引導學生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人際交往、團隊協(xié)作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鼓勵支持廣大青年學生以團隊形式走入社會、深入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便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團隊協(xié)作,學會深入社會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此外,在高校內開展較為廣泛的志愿服務類活動,則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培養(yǎng)勇于付出、甘于奉獻的精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的核心功能,是現(xiàn)代大學工作的中心。然而,高校是個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就學生成長來說,高校提供的成長環(huán)境較為寬松,“半社會化”的管理給了學生自由生活、成長的空間;而就學生成才來說,高校不限制學生必須要從課堂和老師那里獲得知識,學生可以從更多其他渠道獲取更多其他的知識??梢哉f,大學里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給了學生成長成才的無限空間。不過。要使得學生在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全面成才,高校就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務。
作為大學文化重要實現(xiàn)途徑和大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園文化活動,必須服務于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就服務學生“成長”來說,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要達到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學生日常生活的目的。近年來廣受歡迎和好評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將高雅藝術帶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為校園學生提供了接觸高雅藝術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在假期前后,校園內各類服務型社團組織開展的“愛心直通車”活動,則為廣大師生假期前后離校、返校提供了便利。就服務學生“成才”來說,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應以為廣大學生提供所需要的各類的知識和鍛煉機會為目標。一直以來,在各高校廣受歡迎的職場模擬活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等,便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求職就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知識。有的高校定期舉辦的“雅思公開課”“托福公開課”等活動,則是為廣大學生學習雅思、托福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
除了人才培養(yǎng),服務社會是大學校園所應承擔的另一項重要職能。一直以來廣受追捧的義務支教、“三下鄉(xiāng)”等志愿服務類活動,為大學校園服務社會提供了新途徑,并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化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者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不僅會主動愉悅地接收它,還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探究它,所以才會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說法。[2](P298)
校園文化活動承擔著活躍校園氛圍、豐富師生生活、引導學風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職責。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發(fā)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才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校園文化活動這一切功能和作用發(fā)揮都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師生的參與度。校園文化活動不同于社會活動和商業(yè)活動,它不帶有功利性色彩和強制性,主要面向校內師生自由參加。因而,如何能夠吸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是校園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興趣,便是最好的方法。
在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無論是思想教育類活動,還是文藝演出活動、學術科技活動,在活動內容的選擇和活動形式的設計方面,要從廣大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著力增強趣味性,以吸引廣大學生的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趣味性,一方面是指活動的娛樂性,我們不崇尚“娛樂至死”,但要有娛樂元素。因為這是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枯燥乏味的文化活動難以吸引師生的積極參加。當前,在高校中備受師生青睞的演唱會、新年晚會等文藝表演類活動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甚至“一票難求”,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娛樂性。另一方面,活動的獨特性和新穎性也是增強趣味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在各高校廣泛興起的“趣味運動會”,因為其不同于傳統(tǒng)的運動會,不再過度強調競技性而以趣味為主,就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安全是重中之重。任何一個組織者,都不可能不顧及安全方面的考慮,這是基礎。因為,我們組織這些活動,是為了讓人生更美好,而不是為了給人生添堵。我們知道,2013年4月9日,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一學生在參加學院籃球比賽賽前訓練時,被籃球架砸中,當場生命垂危,后經搶救無效死亡。2013年6月20日,有“萬人迷”之稱的英國著名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在統(tǒng)計大學與球迷互動時,發(fā)生踩踏事故,有多名學生及工作人員受傷。
基于此,無論對學校還是對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來說,學生的身心安全都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中心。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必須要以保證學生身心安全為根本前提,以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基本原則。然而,隨著社會發(fā)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傾向于擴大規(guī)模,商業(yè)性、社會性、刺激性的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這就給校園文化活動的安全預防和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筆者認為,在組織開展活動前,要切實評估活動的安全性,并做好安全預案,對可能給活動參與者造成身心傷害的安全隱患要堅決予以排除;在活動舉辦過程中,要認真做好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全防護和保障工作,尤其是在開展運動會、戶外拓展等危險系數(shù)相對較高的活動時,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以在意外發(fā)生時能夠及時處置;在活動結束后,要切實做好總結,為日后工作提供借鑒。以組織學生外出春游為例,在出游前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保證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護和危險處置方法;要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要能夠及時有效處理;要提前考察春游路線以及交通工具等安全性,避免存在安全隱患。在出游過程中,要確定安全責任人,經常性的清點出游人數(shù),以保證在危險發(fā)生時能夠及時知曉并能冷靜處置。在春游結束后,要跟蹤了解學生返程情況,確保每一名學生安全返程。同時要積極總結此次出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驗、牢記教訓,為以后工作提供借鑒。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和實現(xiàn)途徑,是踐行高等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同時校園文化活動也肩負著活躍校園氛圍,豐富師生校園生活的重任。在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要堅持引導性原則,著力發(fā)掘活動背后蘊藏的隱性內涵,引導學生全面成長;要堅持服務性原則,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服務學生成長成才;要堅持趣味性原則,通過豐富的活動過程設計,吸引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傊?,組織校園文化活動要在科學策略的指導下,促進活動內容的豐富多樣,以著力構建引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第二課堂,大力推動并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1]楊亞萍,李坡.“90 后”大學生群體特征剖析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探索[J].法制與社會(旬刊),2010 ,(2).
[2]林雪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J].新課程學習(上), 2012,(5).
(責任編輯:李志紅)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and ways of realiza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y are also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practice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and success. Besides,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also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animating the campus atmosphere, enriching the campus lif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the success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concerns the success of the whol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effective carrying out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furthermor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college;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strategy
2014-03-01
閆學聰(1989-),男,山東濰坊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團委副書記,主要從事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研究。
G641
A
(2014)02-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