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亞懷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10例分析
葉亞懷
目的 對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的原因及手術方法進行分析。方法隨機抽取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接診的10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患者,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給予肝外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為主,聯(lián)合肝葉切除、區(qū)域淋巴結清掃術、肝十二指腸韌帶骨骼化以及膽腸內(nèi)引流重建術對其進行治療。結果術后對10例患者隨訪5個月~3年,平均隨訪時間(52.3±21.2)個月,其中3例患者膽道感染,無結石復發(fā)以及吻合口狹窄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膽總管囊腫診斷失誤以及手術方式選擇不當極易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因此需再手術,肝內(nèi)外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在膽總管囊腫的再次手術中療效顯著。
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再次手術;原因分析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一般多為先天性發(fā)育畸形,作為膽道外科的常見疾病,一經(jīng)確診應及早手術,其再次手術率高達23.8%~41.2%。近年來手術水平已有明顯提高,當前,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是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的最佳方式。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共接診10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手術患者,術后效果滿意,本文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總結治療方法,以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接診的 10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5.2±23.1)歲。所選對象均符合試驗標準,具有1次或1次以上膽道手術史,術前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術后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按先天性膽總管囊腫Tedani分型[1],Ⅰ型3例,Ⅱ型2例,Ⅳ型1例,V型4例。合并膽道感染6例,膽管結石5例,原膽腸吻合口狹窄7例,肝門部膽管狹窄2例,囊腫癌變3例。3例囊腫癌變的患者中,1例為Ⅳ型,13個月前行左肝外側葉切除聯(lián)合膽總管囊腫十二指腸側側吻合術[2];1例為V型,5年前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聯(lián)合左肝外葉切除術;1例為I型,8年前行總管囊腫空腸側側吻合術。3例囊腫癌變的患者均因急性膽管炎入院,經(jīng)診斷,2例術前膽總管囊腫合并癌變?;颊弑敬问中g與上一次手術時間間隔2個月~19年,平均(74.0±2.3)個月。上次手術行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者1例;行膽總管切開取石或膽囊切除者6例,其中4例被誤認為膽總管擴張;膽總管囊腫空腸側端吻合術者1例;膽總管切開取石、左肝外側葉切除術者2例;左肝葉半切除術1例。
1.2 手術方法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對其進行治療,手術中麻醉方式選擇全麻。10例中行膽總管空腸Roux-en-Y端側吻合6例,其中3例因合并肝總管狹窄給予狹窄段切開、肝門部膽管成形后再行膽腸內(nèi)引流;1例行膽腸吻合口狹窄切開成形、膽腸內(nèi)引流重建術;2例行囊腫切除與膽總管空腸Roux-en-Y端側吻合術。3例囊腫癌變中 2例行肝外膽管切除及胰頭后淋巴結清掃,1例行左側肝葉半切除、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1例行肝葉切除聯(lián)合膽總管空腸Roux-en-Y端側吻合術。
10例患者均無手術死亡。術后肺部感染2例,胰瘺1例,切口感染2例,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已痊愈。所有患者均獲得術后隨訪,隨訪時間5個月~3年,平均隨訪時間(52.3±21.2)個月,其中3例患者膽道感染,無結石復發(fā)以及吻合口狹窄等癥狀發(fā)生。隨訪期間,2例癌變患者中 1例死于腫瘤復發(fā),1例生存至今。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是較為常見的膽道外科疾病,近年來其手術水平已有所提高,但再次手術率仍高達23.8%~41.2%。首次手術時由于膽總管囊腫被誤診、術中未能徹底切除囊狀擴張膽管以及囊腫與腸道內(nèi)引流療法致使膽總管囊腫未被切除[4]。術中將一般膽道感染、膽管結石疾病與之混淆是膽總管囊腫再手術的主要原因。有多種因素致使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手術率非常高,其中包括未徹底切除的囊腫引起的術后近期并發(fā)癥以及遠期并發(fā)癥。膽總管囊腫首次手術的并發(fā)癥主要為癌變、結石和慢性膽管炎[5]。
本試驗再次手術患者中大多數(shù)為囊腫未切除或切除不完全,2例為囊腫切除術后膽腸吻合口狹窄。10例患者中膽道感染6例,膽管結石形成4例,原膽腸吻合口狹窄3例,肝門部膽管狹窄2例,癌變2例。當前,膽總管囊腫癌變?nèi)找媸艿綇V泛關注,據(jù)統(tǒng)計,其癌變率為1.9%~16.0%。本組囊腫的癌變率為30.0%(3/10),其中1例術后短期內(nèi)復發(fā)腫瘤死亡。由于膽管狹窄、局部感染、肝內(nèi)外膽管結石、粘連、炎癥等,膽總管囊腫的再次手術相對復雜,因此術中需小心操作,切除囊腫從中部著手,將其橫行切開,并從內(nèi)向外,上、下方探查,為了避免誤傷膽管,應摸清囊腫與胰管開口及肝總管的位置關系。在很難分離門靜脈和囊壁的情況下,可以先切除兩側壁,將后壁內(nèi)膜剝除;對于門靜脈和囊壁致密者,可殘留部分囊壁,用 3%石碳酸破壞剩余囊壁黏膜。
關于胰段膽總管囊腫是否需徹底切除,至今爭議眾多,由于殘留囊腫可能發(fā)生癌變,因而有些醫(yī)學者認為在技術力量以及患者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將胰段囊腫切除。過分要求囊腫的徹底切除將可能損傷胰管進而導致胰瘺。本組試驗中1例患者術后發(fā)生胰瘺,可能與胰段囊腫切除程度過大有關,通過調(diào)查研究,認為應盡可能切除胰段膽總管囊腫,當囊腫主要位于肝臟某一部位時,應切除相應的肝葉或肝段。本組 2例患者切除肝葉后療效顯著。對左右葉均已囊腫的情況,應切除兩葉中較為嚴重的一側,進而切開擴張的肝管與肝總管,行大口膽腸吻合。若吻合口狹窄,則拆除原吻合口,對肝管進行整形,將吻合口周圍的瘢痕化組織予以適當切除,進行黏膜肝膽管盆式吻合,防止結石復發(fā)。
綜上所述,充分了解患者既往手術方式,對其術前影像學檢查資料進行認真分析,全面了解病變,及時糾正并發(fā)癥是預防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的關鍵,臨床應予以重視。
[1] 張成武.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的原因分析及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0,25(7):559-561.
[2] 楊成林.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 38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 2008,37(4):468-469.
[3] 李紹強.肝內(nèi)膽管結石Caroli病7次手術分析[J].臨床研究, 2008,28(3):234-235.
[4] 趙大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的原因及處理對策[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5,17(4):315-316.
[5] 胡志堅.膽總管囊腫再次手術 11例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 2011,19(3):174-176.
R657.4
A
1673-5846(2014)05-0132-03
羅平縣人民醫(yī)院外科,云南曲靖 6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