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國鋒段花蕊
偵查員辦案應精準運用“無罪推定”思維
文◎侯國鋒*段花蕊*
我國《刑事訴訟法》雖沒有明確規(guī)定“無罪推定”原則,但規(guī)定的“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等內(nèi)容,筆者認為已初步確立了無罪推定原則。
履行刑事訴訟偵查職責的偵查員應以“無罪推定”為指導原則來進行刑事訴訟,但是偵查員在刑事訴訟中行使的是偵查權,其運用的“無罪推定”思維,應立足于偵查員的職責和權限。
刑事偵查的目的是:查獲犯罪嫌疑人,收集證實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證據(jù)。在實際的偵查工作中,偵查的各個階段主要任務是不同的。在偵查員尚未確定犯罪嫌疑人時,偵查的主要任務是查獲犯罪嫌疑人,收集證實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證據(jù)。在偵查員已確定犯罪嫌疑人后,偵查的主要任務是抓捕犯罪嫌疑人歸案,收集犯罪嫌疑人是本案實施者的證據(jù)和證實案件事實的各項證據(jù),證實犯罪嫌疑人罪輕、罪重的證據(jù),同時如果發(fā)現(xiàn)能夠證實本案不是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證據(jù)也應予以收集。
偵查員如何偵查刑事案件、確定犯罪嫌疑人?偵查員根據(jù)已經(jīng)收集到的證據(jù)、證據(jù)線索、其他線索(既不是證據(jù),也不能據(jù)此收集到證據(jù)的線索),根據(jù)犯罪規(guī)律、偵查經(jīng)驗、邏輯規(guī)律、偵查員生活經(jīng)驗等偵查技能,先大膽推測,然后收集證據(jù)進行小心求證,當先前的假設被證實或者證偽時,及時調(diào)整偵查思路和方向,繼續(xù)大膽推測,收集證據(jù)小心求證,逐步認識整個案件事實。在偵查過程中,一旦現(xiàn)有證據(jù)顯示某人為犯罪嫌疑人時,偵查員可以控制該人,并可以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在查獲犯罪嫌疑人后,對未知的案件事實,仍然先根據(jù)已收集到的信息、犯罪規(guī)律、偵查經(jīng)驗、邏輯規(guī)律、偵查員生活經(jīng)驗等偵查技能,先大膽推測,然后收集證據(jù)進行小心求證,直到查清整個案件事實,或者經(jīng)過偵查確實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終結(jié)偵查。
在整個偵查過程中,不斷上演著先大膽推測,然后收集證據(jù)小心求證,就像進行科學研究,先假設某個命題成立,然后再論證該命題成立,或者經(jīng)過論證得出該命題不成立的結(jié)論??偟膩碚f,偵查過程是一種主動探知未知事物的認識過程,是偵查員對以前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主觀探知的過程。根據(jù)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人類對任何事物,不論是以往的事物還是現(xiàn)在的事物都是可以正確認識的,但是在某個時期對某個事物的認識確是相對的,也可能是片面的。因此,在偵查過程中,偵查員對案件事實的認識,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對案件事實絕對認識清楚的,同時鑒于偵查員對案件事實的認識只能基于已經(jīng)收集到的證據(jù)、證據(jù)線索和其他線索,不能也無權窮盡所有的認識手段,因此只能是相對的認識清楚,即其認識到的只能是法律事實。
“無罪推定”只是一個法律概念,它不以任何事實為根據(jù)。一個公民,不論其事實上是否犯罪,只要未經(jīng)法院依照正當程序判決有罪,在法律上均是無罪的?!盁o罪推定”和“有罪推定”不是相對的概念,兩者完全是不同層面的概念?!坝凶锿贫ā钡谋举|(zhì)是在事實上認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并在實體法律(即《刑法》)上推測法律結(jié)果為有罪,其推測的依據(jù)是對事實的認識和對實體法律的理解?!盁o罪推定”對應的是法律適用,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共同適用,只有法院才能同時適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在適用兩法認定某人構(gòu)成犯罪時,否定“無罪推定”,其他任何機關、任何人均無此權利。偵查機關只能適用《刑事訴訟法》,實施刑事訴訟行為,不能適用《刑法》?!坝凶锿贫ā睂氖鞘聦嵳J定,任何機關和個人均可以進行事實認定,只是偵查機關可以根據(jù)認定的事實,實施刑事訴訟行為。
當偵查機關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某個事情立案偵查時,該案情是否是真正的犯罪,偵查機關只是程序法上(即《刑事訴訟法》)的決定機關,不是實體法上(即《刑法》)的決定機關,實體法上的決定機關只能是人民法院。依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偵查員根據(jù)認識到的事實,進行實體法上的推測,即推測該事實是否符合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的犯罪構(gòu)成要件,從而構(gòu)成犯罪,進而實施相應的訴訟行為。偵查機關在立案偵查時,只是根據(jù)認定的事實,從法律上推測某行為屬于犯罪,予以立案偵查的。
偵查員在確定某人為某個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后,其偵查活動將圍繞該犯罪嫌疑人是真正的犯罪行為實施人進行。如果偵查員不認為某個刑事案件是某個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是不會把其確定為犯罪嫌疑人的。偵查員在進行偵查時,一定是在認為某個事情是犯罪,某個犯罪嫌疑人是犯罪行為實施者,才進行偵查的,即偵查員偵查的前提是“有罪推定”,但是該“有罪推定”是在事實上的有罪推定,而不是在法律上的“有罪推定”,偵查員沒有決定某人是否有罪的權力,只能推測某人在法律上可能有罪。既然偵查員僅是在事實上認為某人實施了犯罪行為,在法律上可能是犯罪分子,那么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仍然是無罪的公民?!盁o罪推定”原則賦予任何公民在成為犯罪嫌疑人時,仍然具有無罪公民的法律地位,其享有的各項權利仍然存在。
在立案時和偵查過程中,偵查員的主導思想是“有罪推定”,收集證據(jù)的目的是證實或者證偽其“有罪推定”。偵查員在將某人確定為犯罪嫌疑人時,其是根據(jù)已收集的證據(jù),主觀上認為正在偵查的刑事案件是犯罪嫌疑人所為,即對該犯罪嫌疑人進行“有罪推定”,其后在偵查過程中進行的收集證據(jù)活動,主要圍繞證實或者證偽偵查員的“有罪推定”。
在從實施犯罪行為的嫌疑集中于特定的人的那一刻起,參與的刑事追訴機關和人員最為關心的莫過于:以證實對其罪責的假設并避免可能的合理懷疑的方式,將被嫌疑人給揭露出來。偵查員在偵查過程中,在這種“有罪推定”思想指導下,在收集證據(jù)過程中,往往偏重于收集證實偵查員自身“有罪推定”的證據(jù),輕視能證明無罪的證據(jù)(這是人之常情)。
“無罪推定”原則要求,偵查員在刑事案件偵查中,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收集證據(jù),根據(jù)證據(jù)顯示的案件事實,進行事實認定,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要求依法確定犯罪嫌疑人,并嚴格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確定的證據(jù)條件、法律條件,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各種涉及公民權利的偵查行為。同時,偵查員無論收集到了多么確實、充分的證據(jù)來證明犯罪嫌疑人就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偵查員無論內(nèi)心多么確信正在偵查的刑事案件就是犯罪嫌疑人所為,均應在法律上將犯罪嫌疑人視為無罪的人,賦予犯罪嫌疑人無罪公民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具有的各項公民權利和訴訟權利,不能給犯罪嫌疑人行使任何權利設定任何障礙。
偵查員在偵查過程中,以往僅將犯罪嫌疑人作為證明方法來對待,但是“無罪推定”原則要求偵查員應將犯罪嫌疑人首先作為程序主體來對待,其次才是證明方法。將犯罪嫌疑人作為程序主體,要求偵查員在偵查過程中不僅應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項權利,更要求偵查員尊重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參與權,保障犯罪嫌疑人通過自身的訴訟行為影響刑事訴訟進程的權利。在保證客觀公正依法處理案件的前提下,提供條件使犯罪嫌疑人能基于理性,根據(jù)自身辯護的需要,自主決定是保持沉默,還是主動坦白并對偵查員收集證據(jù)實施積極影響,還是積極主動的否認犯罪行為。對任何犯罪嫌疑人,尊重和保障其有被取保候?qū)彽臋嗬?,在對其采取強制措施時,所采取的強制措施的強度、期限應與其所涉嫌犯罪的輕重相適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采取強制措施、審前羈押時,避免不人道的對待犯罪嫌疑人,不得損害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嚴。實施任何對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權利有影響的偵查行為時,應嚴格依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將犯罪嫌疑人作為證明方法,要求偵查員全面貫徹我國《刑事訴訟法》“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原則,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主權。
偵查員應正確理解“無罪推定”,立足自身的工作職責,準確適用“無罪推定”,讓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無罪推定”原則,真正成為實施中的法律,保障人權,減少發(fā)生冤假錯案的幾率,保障無罪的人不被追究,保證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及時受到刑事追究。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檢察院[452470]